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境内游客3.44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实现旅游总收入4233亿元,同比增长15.9%。另外,据“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显示,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量约615万人次,同比增幅近7%,其中团队游人数37.4万人次,同比上涨2.5%。
携程旅游集团根据国家旅游局以及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分析发布的《2016年国民旅游消费报告》中,纵观整个2016年,我国游客在旅游上共花费4.66万亿元,全国一共有45.6亿人次旅游。
二、交通状况数据
去哪儿网发布的《2017年春运大数据报告》分析表明,2017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78亿人次。其中,铁路、民航客运量增长均达到约10%。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流量占比分别为12%、84.6%、1.4%和2%。铁路与公路仍是春运出行的主要方式。
另据报道,截至2月2日15时,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接报,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14起,同比下降45%;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1起,同比下降75%;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
三、消费数据及新热点
同时,春节7天假期的电影总票房约30亿元。业内人士分析,看电影已成为中国人春节阖家团圆的新年俗之一。
1月30日凌晨,国家旅游局又针对春节以来突发的几起旅游安全事故,向全行业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
第二部分互联网财险特定时点经营数据分析
一、总保费规模和出单件数同时提升
财险行业的部分互联网非车险产品,2017年春节期间累计总保费收入2.26亿元,总保额96,036亿元,总出单件数5985万件;2016年同期的数据分别为1.29亿元、64,803亿元和1757万件。2017年春节总保费收入增长了75%,总保额增长了48%,总出单件数提高了241%。
以上数据采集的产品种类和相应的统计归类如表所示。由此可以印证,春节期间互联网保险与消费热点相吻合,主要集中在旅游类保险、交通类保险、消费类保险(取消类保险、退货运费险、账户安全险)。
2017年我国公民境内外旅游同比增幅分别约为13.8%和近7%,而采样数据表明,互联网财险境内和境外旅游险出单总量增幅为约10%和76%。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我国消费者旅游安全意识和保险需求已明显上升。
二、件均保费普惠大众
在总保费规模和总出单件数均得以上升的同时,主要公司报送的各类互联网保险产品,均明显的呈现出2017年春节件均保费和件均保险金额均比2016年大幅下降态势。具体如下表所示。
考虑到大多数保险产品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下降趋势和短短的春节黄金周应该没有直接关系。纵观整个2016年典型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和销售情况,销售量增长的同时,件均保费逐步下降的趋势一直存在。这反映出互联网保险的普及率在上升,保险价格降低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保险客户,保险在日常生活中风险保障作用进一步提升。
同时,考虑到表1-2中旅游类、交通类和账户安全险的件均保险金额和件均保费下降的幅度基本成正比,可以说明保费的下降多数源于产品保险金额的下降。这和主要公司推出更多低额、碎片化的产品,来促进扩大公司业务客群范围有很大的关系。
三、主要热销产品及数据
(一)出行产品博得头筹
通过图2-2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到:2017年和2016年春节期间,以总保费测算,热销前三位的产品种类均为航空意外险、境外旅行险和航班延误险。
这三个热销产品契合以回家过年和外出旅行为主题的出行场景。根据人保财险分析,统计期间出行场景产品为其公司贡献了1349万元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65.13%。航班延误险以754.88万元的保费收入位居第一,但同比增速较为温和,为36.82%。
最受欢迎的出游地区依次是泰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台湾,这些地区人均保费为309元;3-5月份往往是理赔的高峰期,40%的出险集中在意外事故保障(尤其是交通事故),35%在医疗保障,25%是因旅行延误、随身财产和个人责任保障。
(二)退货运费险环比放缓,同比增幅较大
因线上购物受限于春节期间消费者需求、地理位置迁移,商家和物流、快递企业的暂时性服务缺位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和2016年后半年环比,及与其他节假日相比会有一定程度下滑。
退货运费险是基于线上购物的场景保险,春节期间受我国传统年消费文化的影响,线上购物需求的降低,也必然会导致退货运费险保费量在春节期间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降低。
根据实际业务数据分析,春节期间,各大电商平台进入淡季。退货运费险做为与平台交易绑定最紧密的保险业务,新承保保费呈明显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包括:
1、春节长假,快递、物流提前进入停运状态,货物发送积压到节后,物流寄送动作不发生,保单未生效;
2、天猫、淘宝店铺因长假影响进入歇业状态,交易量显著下降。
但是,经过又一年的发展,退货运费险2017年春节期间同比去年,仍是获得了整体业务量120%左右的增长。期间,人保财险和各大第三方合作平台退货运费险合计产生保费收入235.85万元,同比增长180.91%。
(三)账户安全险迎头赶上
2017年13家主要公司报送了账户安全险的数据,2016年仅有9家。2017年,这个产品人保财险的保费总量最高。自2016年11月8日发起首个网络“反盗刷日”倡议以来,人保财险于春节前夕又发起“2017钱包保障计划”,用实际行动唤起社会公众对个人资金账户安全的重视。春节期间,个人账户资金安全险和银行卡安全险共计创造保费收入486.44万元,保费收入增速高达36.70倍,保单数量增速高达4371.74倍。
第三部分互联网财险特定时点市场行为
阳光财险推出专门在春节期间内销售并承保的“新春任我行”出行意外保险,“新春家安心”家庭财产保险,和“新春车安心”意外伤害保险。旨在针对春节期间客户出行频度高、风险集中的特点,对出行意外、家庭财产予以保障。
众安保险推出的“龟速保”网约车堵车延误保险,为春运期间遭遇交通拥堵的人们送去一丝温暖,尽显人文关怀。作为互联网保险产品,利用大数据优势,场景化的解决购买、使用、核赔、理赔等几个传统保险的步骤,当达到理赔条件时客户无需主动申请,即可实现自动理赔。
二、新产品、新销售模式不断涌现
(一)免费领取有诚意
春节期间,人保财险结合微店2.0版本重点功能上线,开展了人保送您安全回家的“回家保”产品领取活动,为客户春节出行安全保驾护航。“回家保”产品即“交通工具意外险”10天固定方案,每份提供包括飞机40万、火车30万、轮船30万、汽车2万,合计102万元保额的交通工具意外保障,根据统计数据,1月20日-2月5日期间,超过10万客户成功领取,为大众提供了超过1020亿元的保险保障。
太保产险在2017年新春推出优享“汇”家路春节“太”安心春节营销活动。用户通过参与互动游戏,经历春节回家路上的不同交通工具体验,期间可以了解太平洋产险太好赔等系列服务产品,同时可获取“君安行交通工具意外险”、“境内旅游险”两款赠险,并有机会抽取京东年货卡、爱奇艺会员、电影票等精美礼品。
众安保险联合网易金融、滴滴出行等合作伙伴,在春运期间开展“免费送春运保险”活动。1月17日-1月26日,网易金融新老用户可免费领取春节保险,保障范围包括交通意外险、驾乘人员意外险、个人财产及随身物品损失险和急性肠胃炎健康保险等,为旅客春运返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提供风险保障。本次赠险的总承保件数达30.6万份,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达128亿元。
(二)大奖“跨界”赠客人
三、以服务升级为保险添砖加瓦
因春节期间气候原因和劳动力紧缺两大因素,对保险运营服务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保险公司需准备专门的救援预案;接到报案后紧急采取措施快速响应;增加人员配备,确保系统运维稳定;7*24小时全天候服务,以保证客户在春节期间随时问询和报案理赔。
第四部分春节消费热对互联网保险发展深远影响的思考
二、救援服务提升空间较大
我国救援行业在21世纪初,借助国外产品或国外游客比较多的进入中国,才开始得以发展。而且,多数是直接从国外救援公司直接学习运营方式。救援服务的核心——救援服务提供商(如接受担保的医院、有快速派遣救援飞机能力的服务商、持有国外多国签证可以及时出境救援的医生)的网络搭建,往往因以下几个原因无法得以完善:
1、境内医疗网络受医疗资源、医疗体系限制,除诊所或医院的特需医疗部门外,绝大多数不接受医药费担保等形式;
2、境外医疗网络因搭建成本高、使用率相对较低,加之沟通等问题,现在还比较多的使用将服务转包给境外救援公司的方法。无法提供有效的直接服务;
3、我国境内救援飞机能力和医院配套设备不发达,保险保障不足以支持经常性的使用救援飞机;
4、我国缺乏专门的救援医生、护士及呼叫中心的认证体系。
(一)配合旅游线路细分、主题游的产品
2017年“主题游”备受追捧,境外旅游,OTA根据不同客群的需求打造的东西海岸NBA看球+环球影城“娱乐线”、两大奥特莱斯“血拼线”以及常青藤名校“亲子线”、夏威夷“海岛线”等深受好评。据慧择网“春节保险报告”指出,境内的探亲访友游、休闲度假游、民俗节庆游、冰雪运动游等各种旅游日程丰富多彩,但伴随而至的是各种容易被忽略的小风险。数据显示,除了一般的意外保障,国内游最受欢迎的就是包含急性病医疗的产品,春节期间美食诱惑多多,一不小心就容易暴饮暴食,另外喝酒应酬也容易造成急性肠胃炎,因此性价比高的比如“平安旅行意外保险”、“太平国内旅游意外伤害保险”成为国内游出行首选,保费一天低至8毛钱就能有数万元的医疗保障。这些产品都给同业人员比较好的启示。
(二)家庭旅游成为趋势
与往年不同的是,如今的70、80后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他们大多希望能在春节弥足珍贵的假期里,给家人送上一份别样的礼物。从出行方式的数据上可以看出,2017年春节,以2~5人为单位的家庭出游数据明显飙升至35%,家庭组团出行成为春节游的消费新方式。这种“陪伴式旅行”契合了近年来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心理需求。而旅行中的保险,又是帮助亲人防范风险、增强保障的最佳产品。因此从family抱团出行这一趋势来预测,未来旅行保险的订单量仍会成倍增长,而且呼唤中高端保障和更细化服务的出现。
四、春节新特征“催生”新产品、新模式
2017年春节,涌现出很多新特征、新模式,给互联网财险带来更多的可能,值得每一个业内人士的深入思考。比如:
(一)电影过大年
电影过大年已成为新的过节方式,电影票退票险也应运而生。随之而来也会带动娱乐活动门票预定取消类保险的发展。
(二)旅游消费场景和移动支付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6春节,600万出境过年的中国游客“刷出”境外消费900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更有报道说2016年支付宝公布的最高一笔个人消费是26万多元的移动端支付,今年国人到境外“买买买”的节奏,可预见仍是主旋律。
2017年离岛免税业务迎开门红。海南旅游回暖、离岛免税新政以及促销优惠活动推动春节期间离岛免税业绩增长:海口免税店购物总人数2.73万人次,同比增长7.96%;实现销售额5340.75万元,同比增长4.1%。三亚免税店进店总人数23.90万人次,同比增长26.87%,实现销售2.80亿元,同比增长6.66%。三亚国际免税城网上商城春节期间成交金额804.91万元。
针对免税商品携带或托运、交易安全保障风险等等,财产保险,尤其是借助OTA场景销售的互联网财险将大有可为。
(三)专车需求量增大
2017年的春节将随着正月十五的爆竹声远去,但它留给保险人的确实可以研究和消化的大量的课题。这是广大从业者走在互联网保险之路上的一段经历,也是常态。唯有不停的思考、创造和实践,才能让消费者更便捷的享受无处不在的保障,让每一个从业者能使社会更美好和谐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