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寿险,可以说是诸多保险中保障最简单的险种,基本只要身故就能赔。
对于家庭经济支柱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类产品。
然而虽然它保障简单,还是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可能导致被拒赔。
今天咱们就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看看哪些情况无法赔付,以及定寿到底该咋买?
1、人没了,定期寿险也不一定赔
无论是什么保险,都有各自不赔的情况,定寿也不例外。
咱们直接看例子:
2016年10月5日,姚某在某网吧后门死亡,经警察查明为意外猝死,姚某家人未进行遗体解剖便将尸体火化。
生前,姚某工作单位曾为其投保了某款意外身故团体定期寿险,之后姚某家人便以意外死亡为由申请理赔。
然而“猝死”往往是由疾病所引发,不属于保险所规定的意外情况,因此被保险公司拒赔。
双方闹到法庭上,因为尸体已经火化,无法确定猝死的真正原因是“意外所致“,保险公司胜诉。
这个案例有两个问题:
第一是产品保障范围。
案例中的产品只保意外身故,猝死一般不属于意外,所以不在保障范围内。
所以在购买定期寿险时,要先确定产品是不是意外、疾病身故都能保。
除此以外,优秀的定期寿险还能保全残,没有全残的产品,也不建议选。
第二是死亡原因。
案例中,姚某尸体被火化,使得保险公司无法确定导致猝死的真正原因,姚某家人也被拒赔。
同时,要先跟保险公司确认好具体的死亡原因,再处理遗体,这对理赔至关重要。
2017年2月17日,李某酒后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生前,李某曾投保过某款终身重疾险10万、附加定期寿险10万。
事故发生后,李某父亲申请理赔,但酒后驾驶死亡属于免责范围,被保险公司拒赔,双方对簿公堂。
该案经历三审,最终法庭以“李某酒后驾驶属于犯罪行为,保险公司属于合理拒赔”判保险公司胜诉。
这个案例中,“免责范围”是重点。
定期寿险的免责内容大都相同,主要围绕被保人的特定死亡情况进行免责,比如犯罪致死、自杀等。
这些内容往往根据《保险法》来制定,具有直接的法律依据,保险公司拒赔也是合理的。
比如这个案例就应对了《保险法》第四十五条:被保人故意犯罪导致其伤残或死亡,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所以不要认为买了定寿就一定能赔了,咱们还是要遵纪守法,敬畏生命。
当然,不同产品的免责条款会有差异,咱们可以尽量选择免责内容少的,一般就只有3条:
投保人对被保人的故意杀害、伤害。被保人故意犯罪或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被保人两年内自杀(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
搞清楚什么情况不能赔后,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了。此时会有朋友纠结于保额和保障期限,不知道该怎么买比较好,接下来桑尼就跟大家聊一聊。
2、定期寿险,应该怎么买?
产品的保额和保障期限,咱们可以通过两个问题来确定:
1、不幸身故,要给谁留一笔钱?
除了伴侣和孩子,还可能有自己的父母。
担心出现遗产纠纷,可以通过指定多个受益人的方式来分配保额。
若不幸身故,钱会由保险公司按照分配要求,直接打到指定的受益人卡上。
比如买200万保额,100万保额指定伴侣为受益人,100万保额指定母亲为受益人,两方互不影响。
2、这笔钱大概要多少,要保到什么时候?
可以以覆盖家庭债务、5~10年的日常开销以及未来规划为准,比如:
家中房贷150万;家庭开销每年大概10万,预留5年就是50万;父母无工作,每年开销5万左右,可以多留一些,比如20年,也就是100万。
这样总额就是300万。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高性价比的买法——分期限多买几份产品,以300万保额保到70岁为例:
买三份各100万,一份保到50岁,一份保到60岁,一份保到70岁。
50岁及之前有300万保额,51~60岁有200万保额,61~70岁退休,有100万保额。
这样经济责任重的时候有足够的保障,整体缴费压力也会小不少。
3、答疑解惑
1、买了意外险和带身故的重疾,还要买定寿吗?
也是要买的。
意外险只能保意外情况,疾病身故不能赔。
而且某些情况看着像意外,实际却不是,意外险也不赔,比如猝死、中暑或高原反应导致的死亡、妊娠死亡等。
而重疾险的身故保额跟重疾保额共用——如果先赔了重疾,身故保障就失效了。
所以意外险或者带身故的重疾,并不能替代定期寿险。
2、定期寿险如何理赔?
出险时,保险公司不会主动理赔,如果家人不知道,就可能白买了。
理赔一般需要以下两类材料:
比如发生交通意外,需提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经医院抢救身亡,需提供完整的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等资料。
4、写在最后
生死离别是避不开的人生命题,总需要面对。
买一份定期寿险,看似不太吉利,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若真的不幸离场,至少家人还有经济上的“避风港”。
————————/END/————————
您的专业财务策划顾问
桑尼先生
CFP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持证人,拥有基金、证券、保险从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