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特别是进入伏天后,天气闷热,犬类动物易烦躁、冲动,即使平时温顺的宠物偶尔也会大发脾气,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再加上夏天人们穿着单薄,动物致伤事件更容易发生。因此,夏季是狂犬病的高发期,也是各地动物咬伤门诊最忙碌的季节,被宠物咬伤、抓伤的人数会明显增加。
狂犬病是迄今人类唯一100%致死的急性传染病,但这种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狂犬病的潜伏期有多久?哪些动物会传染狂犬病?宠物不小心挠到你了,或者咬到你了,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如果没有出血,要不要去打狂犬疫苗呢?笔者将针对群众对狂犬病预防的这些疑问,以《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和《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实用疫苗学》等为依据,为大家普及一些必要的狂犬病防控知识。
一、只有被狗咬伤才会得狂犬病吗?
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合计占95%以上;野生食肉动物,也有传播风险,鼬獾、红狐、貉、狼是我国重要的野生动物传染源;蝙蝠也可以传播狂犬病,但在我国罕见。牛、羊、马、猪等家畜和兔、鼠等啮齿动物咬伤风险低;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病毒。
二、网络传言狂犬病的潜伏期长达20-30年,究竟有多久?
三、只有在动物咬伤、抓伤的情况下才会感染狂犬病吗?
狂犬病毒直接接触粘膜,或者破损的皮肤,就可能导致感染。咬伤、抓伤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但,以下途径也需要注意:发病的动物舔舐口腔、会阴、肛门等粘膜,或者尚未愈合的伤口,都可以传播病毒;对狂犬病动物宰杀、剥皮,偶尔也会造成感染;移植狂犬病死亡患者的器官,也可以传播狂犬病(但是非常罕见)。彻底煮熟的动物肉和巴氏消毒过的奶,不会传播狂犬病。
四、只要不被动物咬出血就不需要接种疫苗吗?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完好的皮肤被舔;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是不需要接种的。但我们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是需要及时接种狂犬疫苗的。我们判断时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皮肤存在破损,就需要接种疫苗了。
六、动物咬伤后,伤口如何正确自我冲洗、消毒呢?
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如果不慎被抓伤咬伤,请立即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等)交替清洗每处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洗后再用75%酒精、碘伏、苯扎氯铵等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涂擦伤口。随后及时去医院或防疫部门进一步处置。
七:网传狂犬疫苗只有在咬后24小时内接种才有效,被疯动物咬伤后未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怎么办?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2-3个月,短于10天内的极少,一般来说,被疯动物咬伤或抓伤后,未能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只要抓紧补种,仍可以防止发病。所以接种狂犬病疫苗要本着“宁早勿晚”、“宁补勿缺”的原则进行。
八、以前接种过狂犬疫苗,再次被咬伤是不是可以不接种?
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如果不幸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再次被动物咬伤或者抓伤,只需继续按照原有接种程序打完要接种的疫苗即可,不需要加大剂量;(2)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曾经接受过疫苗全程接种者,如3个月内再次暴露,如致伤动物健康且已接种过动物狂犬疫苗,并能进行10日观察,则在确保给予正确伤口处理的前提下,可推迟加强免疫;(3)超过3个月以上再次暴露者,需第0天和第3天各接种1剂疫苗;(4)若使用了效力不确定的疫苗、之前未全程接种或暴露严重的III级暴露者,在再次暴露后则需全程进行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九、动物咬伤后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狂犬免疫球蛋白?
需要进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接种的情况如下:1、严重咬伤的患者;2、咬伤不严重但是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3、咬伤头面部的患者;4、被明显烦躁不安动物致伤;5、被没有主人的流浪狗咬伤的。
十、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狂犬病
首先我们需要科学管理宠物,饲养宠物的家庭应办理养犬登记证,及时主动给宠物接种疫苗,同时圈养好自己的宠物;
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避免犬类伤人事件的发生;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要挑逗、玩弄猫、狗等动物,不要打扰正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让动物舔皮肤伤口;
需要提醒的是,相比之下儿童被咬伤更危险,被咬的伤口深而严重,部位越靠近头、颈、面、手部越危险,必须严格冲洗伤口、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选用更高效的疫苗并按程序接种。
笔者提醒:目前我市进入狂犬病高发期,尤其当前正值孩子暑假期间,更需广大市民朋友及家长朋友注意,留意身边狂犬病风险,采取必要措施,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