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万能小蜜罐。我们今天来聊聊分红型保险的话题。
分红型保险的优势不是回报率高,而是因为它达到了强制储蓄的效果,帮助我们坚持“长线是金”的原则。
分红型保险的利益到底从哪里来?
分红型保险的利益主要是靠分红和万能险的投资。
保险是理财工具的一种,但无论什么保险,首先它必须是“保险”,然后才兼具理财的功能。这就是监管部门为什么强调保险要姓“保”。
1、什么是分红险?
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保险公司就明确提出“唯有人寿保险可以解决人生的问题”。其实,即使在现在和将来,保险依然主要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应该是赚钱的工具。
分红保险最早起源于英国。1776年,英国公平保险公司进行决算时,发现实际责任准备金比将来保险金支付所需要的准备金多出许多,于是将已收保费的10%还给保单持有人,分红保险由此产生。
保障型的分红保险其保障的本质与传统险没有差异。红利的分配视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而定,具有不确定性,即理论上可以为零。
保险公司每年度计算盈余,并对可分配盈余进行分配,保监会规定至少要将可分配盈余的70%分给客户。
现代分红保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红利的产生是客户、保险公司和经济环境共同的贡献。
2、分红型保险的分红到底从哪里来?
什么是利差?
简单地说,分红主要是由利差、死差、费差三种红利构成。
实际投资收益超过定价利率,就形成利差益,反之则形成利差损。实际死亡赔付低于预计死亡赔付,则产生死差益,反之则形成死差损。
实际费用支出少于预计费用支出,则产生费差益,反之则形成费差损。
利差益——由投资收益而来的利益
寿险保单作为长期保单,在保险费计算时必须由精算师根据法规、公司政策和经验等预先设定一个定价利率(即保证利率)。
为保证保单合同的长期有效,这一定价利率必须采用保守假设。如果寿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率比定价利率高,两者之间的差距就使该保单产生利益。例如定价利率为2.5%,投资收益率为6%,所产生的利差益=每份保单的现金价值×(6%-2.5%)的差额就是3.5%。
死差益——由死亡率而带来的利益
寿险公司在寿险定价时必须使用“经验生命表”。
费差益——由附加费用而带来的利益
为了防止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稳健经营的寿险公司会要求总保费收入比正常情况更充足。
好的寿险公司会通过优化管理、精简流程等方式控制费用,使得实际费用支出比预计的费用要少,从而在费用方面产生利益。
这三项加到一起就是当年的可分配盈余,必须强调的是,可分配盈余不等于盈余。当然这三项都可能是正,可能是负,但如果三项加一起是负数,就没有红利可以分配,当年分红就为零。
3、万能险的收益
一般的万能账户都有保底利率,有的是1.75%,有2.5%,最高的有3.5%。
因为保险产品前期有基本的运营费用和保障成本的扣除,所以前期用于投资的部分,低于我们所交纳的保险费,简单地计算,不能简单地跟银行比较,显得回报率并不高。
4、分红险中的年度红利
每一保单年度按照客户的保单进行分红,就叫年度红利。保单终止时进行最终的核算,如果还有可分配盈余,就产生终了红利。终了红利一般用于增额分红的保单中。具体的分红形式有现金分红和增额分红。
现金分红的主要四种方式:
1、现金领取
每个保单年度以现金形式领取红利,或者某个保单年度申请领取全部或者部分累计的红利。
2、累积生息
把每个保单年度的红利留存在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每年按照实际经营状况确定当年度累积利率。
3、抵交保费
用当年度分得的红利来抵交保险费,可以减少保费支出,但交费期满后的红利自动转为累积生息。
4、交清增额
选择将每年度分得的红利作为趸交保险费购买同样的保险,以增加保险金额。
还有一种分红叫增额分红,和交清增额有一点区别。就是每年分得的现金一样按照被保险人当时的年龄一次性购买原来的产品,增加保险金额,同时也等于增加了保单的现金价值,但是分红获得的利益继续参与分红,就有了复利效果。有生存金领取的就体现在保额增加,领取额度跟着增加。
年度红利的分配流程:分红保险的利润情况根据保险公司每年的结算来确定,被保险人会在自己的保单周年日开始获取自己的红利。
每年的12月31日会计年度末核算年度利润;3月1日向保监会报备分红保险专题财务报告;3月21日董事会宣布年度红利分配方案;4月1日向保监会报备分红业务年度报告;6月1日红利分配起始日;保单周年日向客户寄送红利通知书。
5、投资理财的注意事项
安全性一定是第一位,起码要保住我们的本金;流动性也很重要,关键时刻要能变现;收益性放在最次要的位置。
但我们却常常因为追求高收益,去冒不该冒的风险,结果造成血本无归的比比皆是,所以要重新强调这三项指标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