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不相信保险。因为父亲被拉着买保险,但生病却完全用不上。转机是,2016年底,深圳某大V筹款救白血病女儿事件触发了我对即将出生的闺女未知风险的恐惧。所以,那个寒假我开始了解真正接触保险知识,并在比较后选择了两款在当时都是非常好的产品。
这两年,随着保险产品的推陈出新,现在看来,性价比就不够了。不过,幸运的是,2017年购买的保险不仅确实解决了家人看病的问题,而且由于这几年身体状况开始走下坡路,减少了现在买保险健康告知时的困扰。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各位要趁着年轻买保险的关键。工作后我自己感受就是,每年体检报告上的小状况越来越多,第一页快要写满了。。。而这一点恰好是很多人对保险信任度低的原因:保险销售人员为了个人业绩(销售保险有提成),或主动或被动忽视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导致理赔时因隐瞒既往症导致保单无效而被拒保。
如果身体已经有健康告知环节明确列出的问题,建议把不同的产品都试一遍,寻找健康告知宽松的产品或者做除外承保。广泛撒网总能遇到可以成功核保的产品。比如下面这款终身续保的百万医疗险明确规定,三高,甚至帕金森、红斑狼疮等都不影响正常投保。
说完健康告知,我们重点讲健康险的选择要点。
对于家庭而言,完善的健康险方案包括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和寿险四类。但是,在我看来,从经济的角度,按照优先级,应该是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寿险。具体操作讲:如果经济实力允许,则全面配置;如果有经济压力,则优先购买医疗险和意外险。
1、医疗险
很多人会说,单位有政府医保和补充商业医疗,我不需要再买医疗险了。除了少数高福利单位(顶流企业或特定政府部门/领导),对大多数人可能并非如此。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当前国家医保局正推动医保控费(DRG)。简单说就是医保资金紧张,要求医院控制医保报销支出。当你急着看病时,如果医院的医保额度所剩无几,那么可能就不让你住院(用各种话术拖延、拒绝你)或者大量使用非医保药品(现在公立医院治疗时开具的院外药越来越多)。比如,我们家闺女23年做腺样体切除手术,全部费用9500元,但社保仅报销2300元。大量的常见药品都使用非医保用药。这也导致闺女原来的商业保险价值大打折扣——因为那份无免赔额的医疗险要求用药和医保目录保持一致,医院用了大量非医保药品,这部分商业保险也不能报销。另外,虽然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城市因财政实力雄厚,医保药品充足、报销比例高,但医保目录药品数量占全部药品比例有限(特别是重大疾病的特种药),而且受医保限制,如果你需要用进口药、自费药,或者去特需门诊、国际部看病,医保就不能报销。
因此,建议至少买20年保证续报的百万医疗险(可报销非医保用药,部分产品可以报销特需门诊和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如果健康状况不允许,也争取买20年保证续报的百万防癌医疗险(比一般百万医疗险的健康审核要宽松)。之所以建议20年保证续报,一是前面讲的,随着年龄增长,健康状况下降是自然规律;二是避免重大疾病理赔后续保困难。此时,如果产品停售或者理赔导致无法续保,再买新的医疗险受到限制太多,甚至无法购买新产品。
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直接买中高端医疗险。中高端医疗险通常绕开医保限制(默认无医保),报销的免赔额甚至可以用医保报销部分抵扣。我个人特别推荐MSH欣万和的欣享人生。比如,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可以选择欣享人生2023A计划的1.5万免赔额方案,30岁成人一年保费678元。比如,住院花费2万,医保报销1.5万,由于医保报销部分可以抵扣免赔额,所以可以从保险公司理赔5千元。当然,如果你追求就医品质,希望直接在私立医院或者公立医院的特需部/国际部住院看病,那么就直接选择B计划的0免赔额方案,30岁成人一年保费3158元。即便如此,这个费用也远低于同年龄段重疾险的保费。更关键的是,很多需要住院的疾病并非重大疾病,重疾险无法覆盖医疗险的保障范围。
如果已经有严重既往症无法购买百万医疗险的(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强烈建议购买当地政府推出的具有普惠性质的城惠保结合商业公司推出的全国可投保的惠民保。虽然通常两万的免赔额有点高,但可以报销院外药、进口药、特殊门诊,而且政府推出的城惠保大多可以报销既往症!一年费用几十或者一百多,真的很划算。保险公司推出的惠民保价格要贵很多,但仔细找找会有非常不错的产品。我甚至看到医保内外都零免赔的产品。之所以建议两个同时买是因为虽然保险公司推出的惠民保的保障范围更广,但续保稳定性较差;相较而言,政府推出的城惠保具备较强的政策性和惠民性,稳定性更好。顺便说一句,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城惠保,而且各个城市城惠保的保障范围差距很大,这也是经济发达城市福利的体现。比如深圳惠民保,扣除1.6万免赔额后高达70%-80%的报销比例也就不说了,既往症也可以无差别理赔,也就是说哪怕得过重大疾病也可以买,而且可以同比例报销!简直是人间天使。
2、意外险
保险的本质就是用金融杠杆对抗意外风险。特别对于老人和小孩而言,意外受伤是常见问题。而且,由于健康状况差和年龄限制,大多数老年人都买不了真正有保障的医疗险,但却可以买意外险,通过意外险的意外医疗部分解决意外伤害治疗。而且,意外险兼顾消费型和给付型,具有一般医疗险不具备的功能。医疗险无法保障意外导致的身故和伤残的赔偿,特别是重度残疾丧失工作能力需要大额生活费用。此时,意外险的超高杠杆就可以发挥作用。每年几百元就可以获得百万的身故和伤残保障。需要提醒的是,意外医疗保障不了非意外疾病的医疗费用。所以,有了意外险,还必须要有百万医疗险。
3、重疾险
把重疾险的优先级放在后面并不意味着重疾险不重要。相反,在有购买能力的情况下,一份30万以上保额的重疾险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重疾险和医疗险不同。医疗险是消费型,需要凭医院治疗发票报销,但重疾险和意外险的身故和全残责任属于给付型,不需要提供治疗发票,确诊即赔付(因而可以买多份)。赔付的数十万保额可以提供患者及陪护家属因治疗而失去收入并需要大笔生活开支。所以,重疾险的核心意义并非治疗。——当然,如果你直接买中高端医疗险,因其可以提供直付或垫付服务(由保险公司直接和医院结算费用),相对来说,重疾险的需求降低。
我把重疾险的优先级放在百万医疗险之后是因为:对于成年人来讲,重疾险的保费很高。以当前比较推荐的某款重疾险来算,30岁男性,50万保额,保到70岁,缴费30年,每年保费高达5670元,30年总保费17万;如果按欣享人生2023版计划B1.5万免赔额方案,保障到70岁,所需总保费14.26万。相比百万医疗险和意外险每年几百块的保费,重疾险明显贵太多。
同样是因为重疾险的保费高,从经济的角度,买重疾险的时候,建议选择保障到75岁而非终身,这样可以降低保费,年龄大之后即便没有积蓄,也可选择顺其自然;缴费年限选最长(30年)。预期随着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是趋势。如果是给孩子买重疾,更是建议买30年左右的定期重疾,首先是通货膨胀。我岳父九十年代买的五万保额的重疾,当时算很高,可现在几乎不顶事;其次,随着保险业发展,未来会出现更好的保险产品。可以等二十年后,在之前的重疾险产品到期之前再根据经济条件购买新的重疾险。
重疾险按保障周期可以分为长期重疾险(比如给5岁的孩子买保障30年或者保障到75岁、终身)和短期重疾险(保障1年)。如果考虑保费压力,可以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区别处理:如果被保险人是儿童,此时保费低,大概分30年缴纳8万总保费就可以获得50万保额终身重疾险,每年保费在3千元以内;如果被保险人年龄超过30岁,50万保额分20年缴费,每年保费1万,压力确实会比较大,可以考虑选择1年期重疾险,交一年保一年,每年保费1千元。
要点:成人和孩子都建议买重疾险,老人不建议买。有针对孩子的少儿重疾险,产品设计更适合孩子。优先考虑可以多次赔付的重疾险。
4、寿险
需要提醒的是,不少人会认为,既然有了意外险,那么身故(包括猝死)已经有保障,就不需要寿险。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意外险的身故只包括因意外(比如溺水、交通事故,据统计在所有身故占比低于20%)导致的身故责任,不包括因疾病导致的身故。日常认为猝死就是意外,但实际上,猝死是因疾病导致,所以猝死责任不属于意外险。当然现在部分意外险为了解决日常和专业之间的理解分歧,增加了猝死责任,但这不仅增加了健康告知限制,还存在猝死认定的理赔困难。相较而言,寿险除了故意犯罪等免责情况外,人没了就理赔。
要点:寿险主要是给家庭的经济支柱(夫妻二人)买,老人和孩子不需要。如果有经济压力,缩短保障年限,比如保障20年,而非终身。
尽管我建议每个人都必须买政府提供的医保,但在买百万医疗险时,选择有医保版还是无医保版,需要根据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分情况确定。
(1)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人来讲,如果买中端医疗,建议选择无医保版。因为中高端医疗适用的部分场景(特需部、国际部)大多不能用医保,更关键是紧急时刻可以不受医保控费制约。如果不能直接买中高端医疗险,百万医疗险和意外险必须买那种可以报销社保外用药的产品,同时根据自己需求选择较低免赔额的产品。
(2)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人来讲,为了降低商业保险成本,那就要选择医保版的医疗险,同时在住院时也确保使用医保结算,从而达到保险公司的报销要求。此外,还有不少经济困难群体,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失去稳定工作需要自己全额交医保的人。如果确实压力大(如上海的职工医保如果全部个人缴纳每月需要千元左右,一年需要一万多),可考虑改为交城乡居民医保。因为如果能买百万医疗险,只要使用医保报销,不论医保报销了多少,最终自费金额是一样的。比如:
住院看病花了5万,职工医保报销3万,百万医疗报销1万,自费1万(1万免赔)
住院看病花了5万,居民医保报销2万,百医疗报销2万,自费1万(1万免赔额)
所以交哪个,自费部分都一样。关键是要有政府医保。不管是城乡居民医保还是新农合医疗,政府医保必须有一个。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尽管刚才讲职工医疗和城乡居民医保在百万医疗险中的报销效果都一样,但二者还是有重大区别的:职工医疗缴满年限就可以终身享受退休医保待遇,但城乡居民医疗和新农合医疗属于消费型,交一年才能享受一年待遇,需要终身缴费。
最后总结一下:
(1)老年人:
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政府医保+百万医疗险+意外险
有严重既往症的老年人:政府医保+惠民保+意外险
(2)青年人:
经济条件好:政府医保+中高端医疗险/百万医疗险(无社保版)+意外险+重疾险+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