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某大型电商平台搜索“低糖电饭煲”,界面中出现了价格从300元至2000多元之间的上百种产品,且多数销量不俗。科技日报记者观察发现,这些产品虽然功能、原理稍有不同,但其卖点都是“低糖、分离淀粉、降低血糖”。那么,这类电饭煲是如何蒸出低糖饭的?这种电饭煲真能降血糖吗?
“低糖电饭煲就是让米饭中的支链淀粉脱离。”李园园说,该类电饭煲蒸低糖饭的过程比较简单,就是把米煮到半熟,然后经过滤器把米汤和大米分离,再把分离后的大米蒸成米饭,同时把米汤滤掉。
2020年,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东省消委会)对20款不同品牌的低糖电饭煲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其中18款样品在低糖档位蒸出的米饭与普通米饭相比,还原糖含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而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等。因此,试验结果说明大多数低糖电饭煲可以减少米饭中糖类物质的含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比较试验未测试人在食用低糖饭后的血糖,即虽然上述低糖电饭煲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米饭中还原糖的含量,但这并不等于食用低糖饭就能直接降血糖。
滤掉米汤也带走了有益的物质
对此,李园园表示,理论上,在把米汤滤掉后,不仅大米饭中的糖分减少了,其中一些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实际含量也会有所下降,如维生素B1等。“因此,米饭中镁、锌、钾、钙等元素的含量,也会降低,提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她说。
“低糖电饭煲在滤出米汤后,就会减少该米饭中支链淀粉的含量,随之会提高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所占比例。而米饭中直链淀粉所占比重越大,就会越有助于抗性淀粉的生成。不过抗性淀粉的生成不仅受到直链淀粉所占比例的影响,还会受到烹饪的温度、淀粉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淀粉与脂质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在家庭环境下蒸米饭时,直链淀粉转化为抗性淀粉的几率并不大,低糖饭中抗性淀粉含量也不会太多。”李园园说。
李园园特别强调,虽然抗性淀粉热量低,对控制血糖有一定功效,但要其发挥功效,量也很重要。有研究证明,如果想要控制血糖,抗性淀粉摄入量至少要占总膳食摄入淀粉量的14%,低于这个量效果甚微。而仅凭吃低糖饭,是难以达到这一标准的。
与其谈“糖”色变不如合理搭配主食
“低糖电饭煲备受追捧,与近年来网上刮起的‘戒糖’风潮有一定关系。”李园园说。
“米饭中的主要糖类物质——淀粉,其在胃肠中被消化、吸收后,会被转化为葡萄糖,进而导致人体血糖升高。”李园园表示,要想进一步解释米饭的升糖原理,就不得不提到GI值(血糖生成指数),它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米饭中的淀粉由于极易被消化、吸收,会使人体血糖快速上升,因此米饭属于高GI食物。资料显示,通常白米饭的GI值为85,而低糖米饭只是减少了部分淀粉,不太可能使其从高GI食物变为低GI食物。
米饭虽然位列高GI食物排行榜前列,但李园园并不建议大家不吃米饭。“对于普通人,完全禁食米饭等主食的行为是不科学的,更是不健康的。由于糖类是大脑等很多人体器官的重要能量物质,因此不吃米饭等主食可能会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出现记忆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疲劳、抵抗力下降等问题。我们不要谈‘糖’色变,人体适量摄入淀粉,对维持血糖稳定、保证大脑能量供应等,都是有好处的。”她说。
“当然,主食不能吃得太精了,一定要注重粗细搭配。”李园园建议,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及肥胖人群,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应适当减少摄入精米等升糖较快的食物,同时增加全谷类、杂豆类以及薯类等食物的摄入量,这样血糖自然就能平稳下来,也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上升速度。此外,多摄入粗粮、谷物等食物,不仅有利于控制血糖、体重,还能增加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的摄入,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