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2024年第二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分析报告

为了准确掌握全市就业失业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根据省人社厅和省就业局部署,我市对10个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情况、200家重点企业招工及人员流动情况、10个行政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和10个产业园区用工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现将第二季度全市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述

二季度,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会371场,累计2683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46304个,求职人数35886人,求人倍率为1.29。截至二季度末,失业人员再就业920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82人。

(一)市场供需受季节性影响大,供需结构基本稳定。本季度市场供求人数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比均有所减少,环比分别减少36803人和27208人,同比分别减少9007人和6575人。经过一季度的充分高效对接,二季度市场需求人数环比减少明显,符合市场季节性变化特征。需求和求职人数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两类职业,其需求和求职合计人数分别是34545人和26163人,占比分别为74.6%和62.9%。从求职人员构成看,新成长失业青年和本市农村求职人员求职比重靠前,合计占总数的67.45%,环比同比分别减少1.93和增加0.59个百分点。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者占求职总人数的61.95%。

(二)用工需求环比下降,员工流失趋于平稳。本季度200家企业用工监测样本数据显示,用工需求环比下降,计划招聘人数、实际招聘人数、缺工人数环比均有所下降;监测企业用工需求和缺工均集中在普工,企业需求普工人数占总需求人数的79.23%;样本监测企业的在岗员工较为珍惜现有岗位,员工流失趋于平稳;本季度招聘成效明显,流失人数有所减少,季度末整体净增加534人。

(三)企业在岗人数平稳,流失率有所下降。本季度200家企业失业监测样本数据显示,员工数量稳定在62200人左右,高于上季度。二季度第二产业岗位数需求上升,第一、三产业岗位需求均下降。从覆盖的11个行业来看,制造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个行业在岗人数增加,8个行业人数减少,1个行业与上季度人数持平。由于制造业的在岗人数增加较多,二季度监测企业在岗人数环比增加。二季度各月流失率分别为2.86%、2.94%、2.74%。失业人员减员类型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为主,占整体减员的82%。

(四)新外出省外就业占比仍较高,选择省外就业仍为主流。本期新外出就业流向中,农村劳动力选择省内就业同比有所上升,说明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较快,提供多且好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渐改变就业观念,留在本地就业创业意愿有所增强。但新外出就业人员中仍有近7成选择省外就业,特别是江浙沪地区,其占比超过新外出就业总数的5成,江浙沪仍为外出转移就业的首选地。期末本地企业就业人数占非农就业总人数的7成,企业就业仍为本地非农就业主渠道。

(五)园区用工基本得到满足,企业员工相对稳定。10个监测产业园数据显示,二季度末,监测园区共有企业15831户,实有员工282263人。实有员工中,技能人才37350人,占员工总数的13.23%;专业技术人才22248人,占员工总数的7.88%。二季度园区累计计划招聘人数为55095人,实际招聘人数为38991人,招聘成功率为70.77%。缺工人数中,普工仍为紧缺,占缺工总人数的62.14%。二季度园区计划和实际招聘人数均逐月下降,园区内企业用工需求减少,用工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园区内企业员工流失人数和缺工人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园区人员流动放缓,企业员工相对稳定。

三、五项监测情况

人力资源市场监测

(一)总体情况

从全市人力资源市场监测总体情况来看,二季度全市10家监测人力资源市场举办招聘会371场,环比下降2.1%,同比下降2.62%;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比,进场招聘单位数分别减少128家和增加298家,需求人数分别减少3.68万人和0.9万人,求职人数分别减少2.72万人和0.66万人。求人倍率为1.29,环比下降0.03,同比下降0.01。

表1.需求人数、求职人数、求人倍率情况

需求人数

(人)

求职人数

求人倍率

2023年第二季度

55311

42461

1.30

2024年第一季度

83107

63094

1.32

2024年第二季度

46304

35886

1.29

图1.需求人数、求职人数、求人倍率变化情况

(二)全市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情况

1.产业需求情况

从产业分组需求看,三个产业需求人数环比、同比均有所减少,其中第二产业环比减少最多,减少27419人,需求比重下降5.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需求人数环比减少6301人,但是需求比重反而上升5.15个百分点(见图3)。

图2.本季度三个产业需求人数占比

图3.三个产业需求人数对比情况

2.行业需求情况

表2.按行业分组需求人数对比情况

行业

需求人数(人)

需求比重(%)

农、林、牧、渔业

4,736

8.56

6,814

8.20

3,731

8.06

采矿业

1,055

1.91

1,034

1.24

664

1.43

制造业

30,346

54.86

51,555

62.03

25,836

55.80

其中,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962

1.74

690

0.83

409

0.88

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392

2.52

1,408

1.69

911

1.97

建筑业

2,995

5.41

3,386

4.07

2,264

4.89

批发和零售业

3,744

6.77

4,337

5.22

3,096

6.69

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

2,376

4.30

2,586

3.11

1,977

4.27

住宿和餐饮业

3,063

5.54

5,543

6.67

3,290

7.1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139

2.06

709

0.85

577

1.25

金融业

132

0.24

148

0.18

107

0.23

房地产业

598

1.08

917

1.10

57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114

2.01

1,138

1.37

1,147

2.4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44

0.26

867

1.04

166

0.3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4

0.10

84

64

0.14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638

1.15

569

0.68

567

1.22

教育

389

0.70

466

0.56

290

0.63

卫生和社会工作

1,105

2.00

981

1.18

695

1.5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57

0.46

540

0.65

317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34

0.06

25

0.03

33

0.07

3.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情况

本季度需求人数主要集中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合计为36342人,占比82.02%。以上三类企业需求人数环比减少32646人,减幅为47.32%;同比减少4499人,减幅为11.02%。其中有限责任公司需求人数环比减少最多,减少25143人;股份有限公司需求人数同比减少556人,但需求比重反而上升2.87个百分点。

(三)人力资源需求与求职的职业情况

1.各职业类型需求与求职人数情况

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来看,需求和求职人数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比重分别占总需求和总求职的57.66%和57.48%。与上季度比,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他三个职业需求占比分别上升0.79、0.16和0.4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比,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求职人数占比分别上升1.72和2.63个百分点。

2.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排行

(1)二季度需求大于求职中缺口数最大的前五位职业为:电子设备装接工、汽车生产线操作工、餐厅服务员、仪器仪表制造工、采购员等。这类职业找工作相对容易,求职者的求职压力相对较小(见表3)。

表3.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二十个职业情况(职业细类)

职业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缺口数

电子设备装接工

1,455

538

1.59

汽车生产线操作工

860

365

495

2.36

餐厅服务员

736

308

428

2.39

仪器仪表制造工

1,050

700

350

采购员

702

356

346

商品营业员

635

309

326

缝纫工

624

322

302

1.94

涂料生产工

699

448

251

1.56

焊工

387

191

196

2.03

半导体芯片制造工

630

440

190

化工单元操作工

306

162

2.13

光伏组件制造工

273

119

154

2.29

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

173

73

100

2.37

车工

96

2.04

工具钳工

79

94

2.19

橡胶制品生产工

189

99

90

半导体辅料制备工

185

89

1.93

皮革及皮革制品加工工

165

85

80

营销员

259

181

78

旅店服务员

141

72

69

1.96

(2)二季度需求小于求职中缺口数最大的前五位职业为:仓储管理员、包装工、行政办事员、收银员、质检员等。这类职业找工作较难,求职者的求职压力相对较大(见表4)。

表4.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二十个职业情况(职业细类)

仓储管理员

461

892

431

0.52

包装工

298

654

行政办事员

297

623

0.48

收银员

337

652

315

质检员

225

491

266

保安员

278

97

客户服务管理员

87

170

83

0.51

91

167

76

0.54

61

135

74

0.45

理货员

110

178

68

0.62

保洁员

112

174

62

0.64

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

133

193

60

0.69

会计专业人员

58

网约配送员

123

市场营销专业人员

127

手工木工

105

158

53

0.66

保育师

18

51

宠物健康护理员

节目主持人

24

49

0.33

茶艺师

21

48

0.30

3.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情况

本季度各类求职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和本市农村求职人员求职比重靠前,合计占总数的67.54%。与上季度比,二季度新成长失业青年和失业人员求职人数占比分别上升2.31和1.4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比,本市农村求职人员和外地户籍求职人员求职人员减少较多,分别减少3034人和1501人,占比分别下降0.56和2.13个百分点。

(四)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求职人员情况

1.按性别分组的求职人数情况

二季度市场男性求职人数19185人,女性求职人数为16701人,占比分别为53.46%、46.54%。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比,男性求职人数分别减少14076人和3520人,女性求职人数分别减少13132人和3055人。市场上男性求职者多于女性,男女求职者性别占比较为稳定。

图4.按性别分组的求职比重对比

2.按年龄分组的需求与求职人数情况

本季度25-34岁劳动力的供求人数所占比重最高,需求比重为40.31%,求职比重为35.07%。与上季度比,16-24岁劳动力的供求人数占比均有所上升,分别上升4.31和3.56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比,16-24岁、35-44岁两个年龄段的需求人数占比分别下降1.62和3.88个百分点。从求职者年龄构成来看,45岁以上的求职者所占的比重最小,占总求职人数的13.26%。从求人倍率来看,35-44岁年龄段的求人倍率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45岁以上的求人倍率最低,主要是因为大龄劳动者的需求持续偏低(见图5)。

图5.按年龄分组的求人倍率对比情况

3.按文化程度分组的需求与求职人数情况

从文化程度分组的需求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环比减少最多,下降7.87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环比、同比增加最多,分别上升4.04和4.4个百分点;从文化程度分组的求职看,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环比、同比均有所减少,分别下降12.99和9.24个百分点;从文化程度分组的求人倍率看,大专的求人倍率最高,为1.55,找工作较为容易;硕士以上文化的求人倍率最低,为0.66,主要原因是我市以低端加工产业为主,普工为需求较为旺盛,高学历求职优势不明显。

图6.按文化程度分组的求人倍率对比

4.按技能/技术等级需求与求职人数情况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看,43%的企业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有要求,38.05%的求职者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本季度无要求和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人数占需求总人数和求职总人数的比重较上季度有明显下降,分别下降7.98和7.02个百分点;初级技能需求和求职比重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从求人倍率看,中级职称的求人倍率最高,为3.1;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人倍率最低,为0.74。

企业用工监测

二季度,全市企业用工监测样本共200家,涉及11个行业,期末实有员工数62259人,环比上升0.86个百分点。其中普工40731人,环比上升1.41个百分点;占期末员工总数的65.42%,占比较一季度上升0.36%。二季度样本监测企业共计划招聘9076人,环比下降28.06个百分点;实际招聘6204人,环比下降22.9个百分点;招聘成功率为68.42%。截至二季度末,监测企业缺工2872人,环比下降37.14个百分点,缺工人数占需求总人数的31.64%;本季度样本监测企业流失总人数为5670人,环比下降9.15个百分点。二季度共招聘高校毕业生433人,环比下降21.13个百分点,占实际招聘人数的6.97%。

表1.2024年二季度200家监测企业实际行业分布情况表

行业类别

企业数

(家)

期末员工数(人)

环比增减人数(人)

1

757

-1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

1587

-244

2

67

13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894

-42

5

247

3

164

59

6

391

-113

4387

3234

49455

-2606

108

-7

合计

200

62259

534

(一)用工需求和缺工情况

二季度,监测企业用工需求和缺工均集中在普工。监测企业共需求普工7184人,环比下降29.11个百分点;占总需求79.23%,环比下降1.11个百分点。普工总缺工1929人,环比下降39.4个百分点;占总缺工数的67.16%,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技工总缺工557人,较上期减少414人,环比减少42.63%。

表2.2024年二季度末监测企业用工需求及缺工情况表

计划招聘人数(人)

所占比重(%)

实际招聘人数(人)

缺工人数(人)

普工

7184

79.23

5255

84.7

1929

67.16

技工

1165

12.77

608

9.8

557

19.4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727

8

341

5.5

386

13.44

9076

6204

2872

(二)企业实际招聘情况

二季度,200家监测企业2024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计划招聘、实际招聘及缺工情况见下图:

二季度,计划招聘人数、实际招聘人数、缺工人数较上季度均有所下降,从季度内各月情况来看,4月份计划招聘人数、实际招聘人数、缺工人数均为本季度波峰,分别为3410人、2355人、1055人。受经济影响,二季度监测企业用工需求不旺,4月启动“退役军人服务月”、“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就业援藏”、“民营企业服务月”等招聘活动,多渠道、高频次的招聘服务大大提高了求职对接精准度,这是二季度企业期末实有员工数环比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企业员工流失情况

二季度监测企业流失总人数为5670人,环比下降9.15%;从1-6月份流失率数据来看,2月份流失率最高,主要是春节前异地务工人员返乡、部分企业劳务工合同到期批量减员造成的;4月份开始,流失率基本趋于稳定,一是节后“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系列招聘活动高频开展,提高了求职对接精准度,促进了高质量充分就业,企业员工较为稳定;二是二季度企业用工需求环比下降,换工作难度增大,员工较为珍惜岗位。

(四)人员净增减情况

2024年1-6月,监测企业人员净增减情况如下图:

从二季度数据来看,二季度整体净增加534人;从1-6月份数据来看,2月份净减少较为明显,主要是由于春节前异地务工人员返乡、个别企业劳务工合同到期造成的批量减员;2月份起,除6月份外,其他各月呈现净增加,主要是节后招聘方式多样、招聘活动频繁,招聘成效明显,流失人数有所减少。

(五)分行业监测情况

二季度末,11个重点监测行业中,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个行业实现人员净增加,实际增加1007人;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运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林、牧、渔业等8个行业人数呈净减少,共减少473人;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净减少最多,净减少244人。房地产业人数无增减变化。本季度呈人员净减少的行业虽然较多,但总体呈现净增加状态,净增加534人。

表3.二季度末我市11个重点监测行业实际增加就业人数

行业分类

计划招聘人数

实际招聘人数

缺工人数

流失人数

实际增加就业人数

0

14

475

300

175

544

17

-5

12

39

13

26

-9

-46

945

835

944

-109

7489

4961

2528

3980

15

5670

本季度计划招聘人数、实际招聘人数、缺工人数均排在前三的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上三个行业实际招聘人数占计划招聘人数的比重分别为66.24%、88.36%、63.16%;环比分别上升4.34个百分点、下降0.94个百分点、下降31.12个百分点。

失业动态监测

二季度末,200家样本监测企业在岗员工总数为62260个,较上季度末增加员工535个。与建档期相比增加1826个,增幅为3.02%。从月度趋势来看,本季度员工数量稳定在62200人左右,流失率较上季度呈下降趋势。因制造业企业进入稳定生产阶段,企业裁员人数减少招聘人数增加,流失率减少;二季度高频次、多样化的招聘活动成效明显,在职人员有所增加。

(一)分行业监测情况

二季度仅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人员增加,制造业增加了982人,增幅为2.0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了26人,增幅为11.76%;8个行业人员减少,减幅居前的分别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减少了244人,减幅为13.33%,批发和零售业减少了46人,减幅为10.53%。房地产行业无人员变化。

表1.二季度按行业分类企业职工人数变化情况

(单位:家、人、%)

序号

建档期

调查期

变化

人数

幅度

A农、林、牧、渔业

-5.20%

B采矿业

768

-1.43%

C制造业

48474

49456

982

2.03%

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831

-13.33%

E建筑业

183

-2.73%

F批发和零售业

437

-10.53%

7

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936

-0.85%

H住宿和餐饮业

115

-6.09%

9

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496

-2.42%

10

K房地产业

0.00%

11

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21

11.76%

总计

61725

62260

535

0.87%

(二)分地区监测情况

二季度末来安人员减少185人,减幅为3.39%,市本级减少38人,减幅0.14%。增幅较大的为定远增加210人,增幅3.79%,全椒县增加74人,增幅3.22%、凤阳增加322,增幅2.31%。

按地区分类企业职工人数变化情况单位:家、人、%

地区

监测企业数

建档期就业人数

调查期就业人数

增减个数

增减幅度

滁州市

26349

26311

-38

-0.14%

南谯区

20

554

-3

-0.54%

定远县

5541

5751

210

3.79%

天长市

1771

1878

6.04%

来安县

5450

5265

-185

-3.39%

凤阳县

13914

14236

2.31%

明光市

3281

3299

0.55%

琅琊区

2566

2596

30

1.17%

全椒县

2296

2370

3.22%

(三)分企业性质、产业监测情况

二季度港澳台商企业、内资企业均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岗位用工需求减少,其中港澳台商企业增加299个,增幅15.9%,内资企业增加272个,增幅0.48%;外商投资企业岗位减少36个,减幅1.36%。

三大产业中,第一、第三产业岗位需求减少,第二产业岗位需求增加,其中第一产业岗位需求减少9个,减幅6.04%;第二产业岗位需求增加722个,增幅1.4%;第三产业岗位需求减少178个,减幅1.72%。

(四)人员增减情况

二季度累计减员5295人,四种减员类型中,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4367人,占减员总数82%;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743人,占减员总数14%;劳动合同终止157人,占减员总数3%;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28人,占减员总数1%。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为主要减员类型。

农村劳动力转移监测

表一.行政村10个监测点二季度监测数据情况

行政村名称

行政村人口

劳动力人数

本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

本期新外出就业人数

本期新返乡人数

本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与劳动力总数比例

半塔村

3008

1802

400

31

22.20%

宝塔村

3083

1512

429

28

28.37%

石固村

5013

3239

604

18.65%

炮咀村

5018

3228

565

129

131

17.50%

夹埂村

2346

1603

419

114

26.14%

西王村

3812

2526

656

236

238

25.97%

大雅村

2430

1645

831

209

182

50.52%

储茂村

2026

1296

789

276

60.88%

贾龙村

1654

1211

740

61.11%

仙山村

2114

1583

815

51.48%

30504

19645

6248

1170

1053

31.80%

(一)监测总体情况。本季度我市10个监测行政村的农村人口总数为30504人,行政村劳动力总数为19645人,占总人口数的64.4%。本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为624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31.8%,同比下降了2.33个百分点;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为20.48%,同比下降了1.28个百分点;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同比下降6.2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91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体情况基本稳定。

(二)新外出就业和新返乡人数情况。本季度新外出就业人数同比上升了112.3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71.86%,环比下降的原因是一季度处于春节期间,人员流动较大,春节期间的返乡潮和节后复工延迟可能是导致该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期新外出就业人数为1170人,其中新外出省外就业人数为891人,占新外出就业人数的76.15%。本期新返乡人数为1053人,其中省外返乡人数为794人,占新返乡人数的75.4%。说明我市10个行政村监测点选择省外就业仍为主流。

表二.新外出就业和新返乡人数变动情况表

其中:新外出省外就业人数

其中:新外出省内就业人数

其中:

省外返乡人数

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

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占劳动力数比例%

2023年2季度

551

455

531

411

6666

34.13

2024年1季度

4158

2792

1366

4375

2945

6131

31.21

2024年2季度

891

279

794

31.8

(三)外出转移就业具体流向。本季度新外出就业的1170人,其中,省内就业279人,占新外出就业总数的23.85%;省外就业891人,占新外出就业总数的76.15%,其中江浙沪转移就业586人,占新外出就业总数的50.08%,珠三角转移就业164人,占总数的14.02%,京津地区转移就业51人,占总数的4.36%,省外其它地区转移就业90人,占总数的7.69%。本季度省外江浙沪及省外其他地区转移就业同比有所下降,省内及珠三角地区转移就业同比略有上升;省外江浙沪、京津、省外其他地区环比有所上升,省内及省外珠三角环比略有下降。

表三.新外出就业具体各流向人数占比情况表

省外

江浙沪(%)

珠三角(%)

京津(%)

其他地区(%)

省内(%)

合计(%)

59.35

8.17

4.36

10.70

17.42

44.44

14.34

1.83

6.54

32.85

50.08

14.02

7.69

23.85

(四)本地非农就业情况。本季度监测点本地非农就业人数2783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4.17%。其中在企业就业人数1949人,占本地非农就业人员数的70.03%;自主创业人数296人,占非农就业人员总数的10.64%;期末本地非农就业人数同比下降2.1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1个百分点。

表四.本地非农就业情况表

时间

期末本地非农就业人数

本地企业就业人数

本地企业就业人数占非农就业人数

比例%

本地

自主创业

本地自主创业人数占非农就业人数比例%

2845

1876

65.94

327

11.49

2800

1963

70.11

320

11.43

2783

1949

70.03

296

10.64

(五)综合分析

1、从本期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来看:

今年我市加大了对本地就业或创业的补贴和激励力度,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另外我市多形式、高频次开展各类招聘会,不仅为求职者提供了丰富的岗位选择和便捷的求职渠道,也进一步强化了本地就业市场的吸引力,是成为本季期末外出就业人数同比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

而环比上升的原因则主要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一季度处于春节期间,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这些未能在家乡找到合适工作的求职者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并选择再次外出寻找就业机会。他们可能认为,外地的就业市场更为广阔,能够提供更多元化的岗位选择和更高的薪资待遇。因此,这部分人群成为了推动外出就业人数环比上升的重要因素。

2、从本期新外出就业流向来看:

省内转移就业同比有所上升,说明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较快,提供多且好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渐改变就业观念,留在本地就业创业意愿有所增强,吸引了部分原本计划外出的劳动力选择省内就业,另外政府出台了鼓励省内就业的政策,如提供就业补贴、创业支持等,增加了省内就业的吸引力。尽管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省内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但新外出就业人员中仍有近七成选择省外就业,特别是江浙沪地区,其占比超过新外出就业总数的五成。

省内及省外珠三角转移就业环比下降,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一季度处于春节期间,许多外出就业的劳动力选择返乡,导致该季度省内及珠三角地区的就业人数下降。劳动力流动的自然规律也是一大原因,部分劳动力可能在一季度结束后选择回到原工作地或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导致这些地区的就业人数环比下降。

3、从本期本地非农就业数据来看,本地企业就业人数占本地非农就业人数70.03%,达7成以上,而自主创业占比较低,仅占1成左右。

园区企业用工监测

二季度末,全市10个产业园区,共有企业15831户,实有员工282263人。其中普工222665人,占员工总数的78.89%;技能人才37350人,占员工总数的13.23%;专业技术人才22248人,占员工总数的7.88%。

产业园名称

2024年二季度末园区内企业总户数

2024年二季度末园区企业员工数

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4

26853

全椒产业园

582

27387

凤阳产业园

255

25410

南谯产业园

21000

天长产业园

800

48140

定远产业园

270

13656

明光产业园

16323

来安产业园

948

32747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12000

61727

琅琊产业园

9020

15831

282263

普工(人)

占实有员工比重(%)

技能人才数量(人)

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人)

二季度末

222665

78.89

37350

13.23

22248

7.88

二季度,全市10个产业园区累计计划招聘人数为55095人,实际招聘人数为38991人,招聘成功率为70.77%。6月底缺工人数为4120人,缺工人数占实有员工比例1.46%。缺工人数中,普工缺工人数为2560人,占缺工总人数的62.14%;技术管理人员缺工人数为911人,占缺工总人数的22.11%;技工人员缺工人数为649人,占缺工总人数的15.75%;二季度末缺工情况分布图(见表1)、二季度园区计划招聘数、实际招聘数、流失员工数情况图(见表2)、二季度招聘及人员流失情况图(见表3):

表1.二季度末缺工情况分布图

表2.二季度园区计划招聘数、实际招聘数、流失员工数情况图

表3.二季度招聘及人员流失情况图(人)

二季度园区计划和实际招聘人数均逐月下降,园区内企业用工需求减少,用工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园区内流失员工数逐月减少,受经济下行影响,现阶段员工较为珍惜现有岗位,员工稳定性高;流失员工数和缺工人数占总员工比例在二季度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园区人员流动放缓,企业员工相对稳定。2024二季度流失员工占总员工比例图、2024二季度缺工人数占总员工比例图如下:

空闲的时候记得来杯下午茶。我是亭慧答,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

THE END
1.2024年宠物行业市场趋势变化报告.docx2024年宠物行业市场概况 7 7市场情况 养宠需求增加,行业规模高速增长 据艾瑞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宠物行业规模达5928亿元,同比增长了20.1%,预计2025年将达到8114亿元。 目前,人口结构变化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叠加国家政策法规的完善,我国宠物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905/8020025012006124.shtm
2.20242024-2030年机器人宠物狗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摘要 2第一章机器人宠物狗概述 2一、定义与特点 2二、发展历程及趋势 3三、市场需求分析 4第二章行业市场分析 5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5二、消费者群体特征 6三、竞争格局与市场份额 7第三章技术发展与创新 7一、核心技术进展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0408216.html
3.中国动物狂犬病疫苗市场现状规模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20245.4.1 中国动物狂犬病疫苗行业投融资发展状况5.4.2 中国动物狂犬病疫苗行业兼并与重组状况5.5 国外动物狂犬病疫苗lingxian企业在中国布局情况第6章:中国动物狂犬病疫苗行业细分需求市场分析6.1 中国动物狂犬病疫苗行业细分需求市场格局6.2 中国犬用狂犬病疫苗行业市场分析6.2.1 中国养犬人数及犬数量6.2.2 中国宠物犬狂犬...http://96892234.b2b.11467.com/product/25798153.asp
1.艾媒咨询2024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养宠观念的不断推广普及,高成长性的宠物行业已成为市场蓝海。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运行状况及消费市场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5928亿元,保持积极增长态势,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00亿元...https://www.iimedia.cn/c400/101557.html
2.2024本文研究中国市场宠物医疗器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侧重分析在中国市场扮演重要角色的企业,重点呈现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宠物医疗器械收入、市场份额、市场定位、发展计划、产品及服务等。历史数据为2019至2024年,预测数据为2025至2030年。本研究项目旨在梳理宠物医疗器械领域产品系列,洞悉行业特点、市场存量空间及增量空间,并...https://www.qyresearch.com.cn/reports/pet-medical-equipment-p455934.html
3.2024宠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京东宠物降(宠物营养保健和医疗)市场品...根据鲸参谋数据显示,2023年宠物健康累计销量超2200万件,销售额超19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2倍多。而2024年1月的最新数据显示,销量和销售额相较去年仍然处于增长状态,销量增长48%,销售额增长37%。 *数据源于鲸参谋-行业大盘分析(来自公开渠道获取与统计,数据仅供参考) ...https://blog.csdn.net/jingcanmou_data/article/details/136535934
4.2023近年来,宠物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在供需双方及资本的推动下,中国宠物经济行业快速增长。据全球新经济行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分析机构(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3-2024中国宠物行业运行状况及消费市场监测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宠物经济行业规模将达到4936亿元。中国养宠家庭渗透率也在逐年提升,预计2023年为22%,与美国、欧...https://xkyczp.com/detail/176087.html
5.20242023年,猫狗宠物食品市场规模达到1461亿元。其中,宠物猫食品市场规模达到683亿元,宠物犬食品市场规模达到778亿元。预计2029年,中国宠物猫狗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441亿元。 目录 第一章 宠物食品行业相关概述 9 第一节 宠物食品行业概况 9 一、宠物食品的基本定义 9 二、宠物食品的特性分析 9 三、宠物食品的主要用途...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3417936&efid=co-wrmKTrwgHUzozKVzGBQ
6.宠物店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通用7篇)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宠物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且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目标客户 主要包括宠物爱好者、年轻白领、家庭宠物饲养者等。 他们注重宠物的生活品质,愿意为宠物的健康、美容和娱乐等方面进行消费。 3、市场竞争 分析周边已有的宠物店、宠物医院以及线上宠物商店的竞争优势和不足。 https://www.ruiwen.com/chuangyejihuashu/4839518.html
7.2022宠物店syb创业计划书(通用9篇)随着市场越来越丰富,相信这种消费会越高。曾经有专家进行过这样的分析,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000~8000美元的时候,宠物行业就会快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以及生活独立性的增强,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之间的关系愈发淡漠,情感的栖息点会逐渐转移到宠物身上,与...https://www.oh100.com/kaidian/4351570.html
8.2024宠物经济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消费者画像分析宠物经济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消费者画像分析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已达5928亿元,同比增长20.1%。预计在未来几年,这一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到2028年有望达到11500亿元。在宠物经济的各个细分领域中,宠物食品行业规模尤为突出。2023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规模达到1900亿元,并预计将在2025年增长至2670亿元...http://4g.vip0797.com/post/37490.html
9.2024最全面的宠物市场洞察报告来了本文将从市场趋势、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特定市场分析、行业亮点与新闻、健康与营养以及未来展望等多个方面,进行2024宠物洞察报告详细解读,全报告共58页,需要整英文版及中文直译版报告进社群领取。 全球宠物行业市场趋势 自COVID-19疫情以来,全球宠物数量经历了大幅波动。虽然许多国家在疫情期间见证了宠物数量的显著增长...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79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