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车险核保考试题库

1.概率论在保险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D)。

A.保险是以费率表示

B.损失概率是以一个分数表示

C.必须考虑足够大的事件数

D.把概率原理应用到以往经验数据能得到事件将来出现的概率

2.以下属于逆选择的情况是(C)。

A.损失概率低于平均水平的人急于购买保险

B.低收入阶层的人急于购买保险

C.损失概率高于平均水平的人急于购买保险

D.高收入阶层的人急于购买保险

3.责任保险的承保标的是(B)。

A.造成损害应负的一切责任

B.造成损害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或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

C.造成损害应负的刑事责任

D.造成损害应负的合同责任

4.保险人放弃合同中的某项条件而签订的保险合同,合同一经成立(C)。

A.保险人可以有条件地再主张这项条件

B.保险人可以再主张这项条件

C.保险人不得再主张这项条件

D.保险人可以无条件地再主张这项条件

5.根据不可争议条款,在保险合同生效(C)之后,保险人不能对保单效力提出争议。

A.30天

B.60天

C.2年

D.3年

6.预约保险和流动保险的主要区别在于预约保险没有约定的(B)。

A.分项保险金额

B.总保险金额

C.保险费率

D.保险范围

7.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保险责任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均以被保险货物在卸载港全部卸离海轮后满(B)天终止。

A.3

B.60

C.90

D.120

8.工程项目移交完毕后,通常还有一个保证期限,保证期的长短在工程合同或购买机器设备的贸易合同中有明确规定,一般为(D)个月。

B.6

C.9

D.12

9.大的工程的场地清理费一般不超过总保险金额的(),小工程不超过()。(C)

A.15%10%

B.10%5%

C.5%10%

D.10%1%

10.一个人无论是否有过失或疏忽,只要致使他人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就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侵权是(C)。

A.故意侵权

B.过失侵权

C.无过失侵权

D.违约侵权

11.责任保险承保的法律责任主要是(B)。

A.刑事责任

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合同责任

12.责任保险的法律原则中对消费者最有利的是(B)。

A.合同关系原则

B.严格责任原则

C.疏忽原则

D.保证原则

13.忠诚保证保险的发现期从(B)开始。

A.损失开始时

B.保证合同终止时

C.保证合同开始生效时

D.损失被发现时

16.保险最适用于承保哪种风险?(C)

A.损失频率低,损失程度小

B.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小

C.损失频率低,损失程度大

D.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大

14.成数再保险一般不适用的情况是(B)。

A.新创办的保险公司或新开办的保险险种

B.业务质量不一、保险金额不均匀的业务

C.各类转分保业务

D.互惠交换业务

15.溢额再保险是指原保险人将每一危险单位的保险金额,超过约定(D)的部分分给再保险人的再保险方式。

A.比例

B.金额

C.保险价值

D.自留额

16.比例再保险中最为基本且最为常用的两种方式是(A)。

A.成数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

B.临时再保险和预约再保险

C.临时再保险和成数再保险

D.成数再保险和临时再保险

17.在安排时需要将分出业务的具体情况和分保条件逐笔告知对方,接受公司是否接受和接受多少均可自主决定的再保险是(A)。

A.临时再保险

B.合约再保险

C.预约再保险

D.混合再保险

18.审查核保的职能是识别、衡量投保人、被保险人和(D)的风险程度。

A.经纪人

B.公估人

C.代理人

D.保险标的

19.保险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满足(A)的需要。

A.补偿灾害事故损失

B.积累资金

C.增加就业

D.分摊损失

20.保险人将其承保业务的一部分或全部分给另一个或几个保险人承保,这种保险称做(D)。

A.共同保险

B.重复保险

C.原保险

D.再保险

21.我国《保险法》将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分为(C)。

A.损害保险与人寿保险

B.财产保险与人寿保险

C.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

D.财产和意外保险与人寿和健康保险

22.保险人在取得代位求偿权后,如果向第三者获得的追偿金额超过保险人给被保险人的赔款,超过部分应归(B)。

A.保险人

B.被保险人

C.第三者

D.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共有

23.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承保的货物若被转让,保险合同(A)。

A.经被保险人背书后可同时转让

B.不得转让

C.须征得保险人同意后转让

D.效力终止

24.损失在免赔额之内,保险人不予赔偿,损失额超过免赔额时,保险人要赔偿全部损失,这属于(B)。

THE END
1.买车险要求即时生效3小时后发生车祸保险公司拒赔引争议2024年4月20日,甲公司计划为旗下车辆在乙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和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后者保额设定为200万。双方通过微信完成了投保细节的沟通,保险公司业务员确认核保无误后,通知甲公司可以进行付款。次日上午11时23分,甲公司完成保费转账,并在几分钟后将转账证明通过微信发送给了业务员,特别要求保险立即生效,业务员确认...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0915/47224854.html
2.网上买车险什么时候生效网上购买车险的生效时间取决于具体的保险公司和产品。一般来说,车险的生效时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即时生效。有些保险公司提供即时生效的车险产品,即在购买完成后立即生效。这种情况下,您可以在购买车险后立即享受保险的保障。 第二种情况是延迟生效。有些保险公司会设置车险的生效日期,即购买后需要等待一...https://m.xyz.cn/toptag/wangshangmaichexian-127619.html
3.车险是立即生效的么车险可能是立即生效的,依据具体的保险合同及法律规定。一般车险在双方签署并支付保费后生效,但也可能有附条件或附期限的约定,如次日零点生效。https://www.lawtime.cn/zhishi/a4525539.html
4.“车险即时生效”不能也?不为也?放心消费西楚网一张车辆保险单生成,消费者缴纳保费后不到6小时就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理由是“约定保险生效期为次日零时,交通事故发生时间不在保险范围内”。保单生成和保险生效两个时间节点的不同步,成了困扰保险消费者主张权益的“坎儿”。不久前,黑龙江鸡西市、伊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两起保险纠纷案分别作出二审判决,均...http://www.xichu.net/sybk/fxxf/2023/07/2023-07-11501692.html
1.车险买上后立即生效吗?车险一般几个小时生效车险一般几个小时生效 车险买完之后可能不会立马的生效,我们也需要看一下具体是哪种保险。因为车险可以包括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商业险生效的时间会稍微久一点,今天购买的话可能第二天的零点才会有作用。针对于交强险的话可能会在当天生效,所以购买交强险之后会在未来的几小时就立马起到作用。https://www.yoojia.com/ask/3-11773009807975641834.html
2.交汽车保险之后几小时生效保险问答在您投保后次日零时起保单生效!也就是说,当您购买了车险后,保单会在凌晨0点生效。 ice末年 时间:2010-04-13 当日零点起开始生效。比如你是2010年4月12日下午15点整购买的保险,那么在4月13日的00:00分开时生效 土骨时间:2010-04-12 1. 2小时后生效的(新车)2. 次日00点后生效.投保...https://m.dby.cn/wenda/detail-32360.html
3.车险生效时间是多久?今后,德清的新车车主在当天办理完上牌手续上路后,交强险和商业车险也将同时生效,不用再等到第二天零时才开始生效。此前,交强险和商业车险要到第二天零时才正式起效,这之间相差约10多个小时。这10多个小时就成了保障的“真空期”,新车假如在此期间发生事故,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就无法提供保障。 https://www.hzjbx.cn/chexianlipeiliucheng/1236472.html
4.车险一般买了多久生效呀,购买后多长时间可以生效其他前言:车险是车主们必须要购买的一种保险,它可以为车辆在发生事故或出现损失时提供保障。但是,很多车主在购买车险时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车险一般买了多久生效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电话或微信进行购买时,您需要提供更多的个人信息,而且购买流程也会相对繁琐一些。车险的生效时间一般为购买后的第二天零点开始,但是...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10-576839
5.新车保险什么时候生效?保单一般是“零时生效”,即今天买的保险在法律意义上要在明天零时才会生效,这个时间点也会在保险合同上明确注明。所以,以往车主在购买车险到最终车险生效,一般都有十几个小时的“盲区”。 2009年3月25日保监会就下文给各个保险公司,发出《关于加强机动车交强险承保工作管理的通知》,做出“机动车交强险保单自被保...https://www.64365.com/zs/918700.aspx
6.平安车险年检提交后一般多久能下来平安车险年检提交后,等待时间...提交平安车险年检后,很多人都想知道等待时间。这是因为它关系到车辆保险是否继续有效。根据平安保险公司的最新落实,一般年检提交后,处理时间会在一周右。这样的等待时间或会影响驾驶计划,所以及时了解处理进度是重要的。 平安车险代偿后可以协商还款吗 依照我对法律行业的熟悉在平安车险代偿后是不是可协商还款取决于具体...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894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