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疱疹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发病原因是疱疹病毒的感染。那么龟疱疹是如何诊断的呢?龟疱疹病该如何治疗呢?
病因:
龟疱疹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发病原因是疱疹病毒的感染。疱疹病毒家族的成员是传染病的代表者,它可以影响许多动物,从无脊椎动物到灵长类。这些双链DNA病毒分为3个亚科,分别名为alhpa,beta,gamma疱疹病毒。样本分别是疱疹单一病毒(HSV1-alpha),人巨细胞病毒(HCMV-beta),和埃-巴二氏病毒(EBV-gamma)。
疱疹病的诊断:
龟感染疱疹病的临床表现初期是闭眼昏睡,食欲减退或者不进食,中期口鼻出现白色鼻涕状粘液,口腔内粘膜出现溃疡,这时如果用棉签刮,可以刮出溃疡的白色粘膜,但很快又会分泌出。中后期病龟眼睛开始分泌白色粘液,最终包裹住整个眼睛,体质迅速下降,消瘦,几天之后病龟因衰竭死亡,而且同池的龟也会迅速出现这样的情况,传染力极强,只要一只出现症状,同池的龟基本无一幸免。解剖病龟时可发现龟的内脏充血,肝脏受损坏死。胃肠内充满白色絮状物质。由于其表观最明显是口腔溃烂,因而龟患疱疹病初期往往被人误诊为“口腔炎”而延误治疗时机。疱疹病也特别容易感染刚出壳不久的幼体,一旦感染,死亡率是100%。在发病机理中,水温是关键因素。很多情况是龟苗经过一段低温期后出现这些症状,经常被认为是感冒。
治疗:
龟疱疹病至今尚未有有效的治愈方法,即使进行治疗,治愈率最多也就是50%,治愈的龟主要还是要靠其自身的免疫力来抵抗。由于是病毒型的感染,抗生素类药物基本效果不明显,只能抑制一些并发症的情况。发现病龟后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菌感染,治疗时要给病龟一个合适的温度,28-30度为宜。疱疹病可以使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如果仍旧有食欲,可以继续喂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最好手段。
疱疹的最好西医治疗方法(一)中药抑制疗法
外用疱力康药物中富含活性极强的蛋白溶解酶,能快速溶解疱疹病毒的蛋白外壳,使药物成份迅速进入病毒内部破坏基因链。抑制病毒的DNA多聚酶活性,使其无法繁殖、彻底治愈。
(二)抗病毒药物治疗
1.无环鸟苷(ACV):近年来新开发出无环鸟苷的类似物,如万乃洛韦(valaciclovir)、法昔洛韦片(famicidovir)、中药疱力康(paolikang)等,具有疗效确切、生物利用度高、用量小、半衰期长、服药次数少等优点,已有报告用于生殖器疱疹的治疗。
(三)疫苗与免疫抑制剂
对严重的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和反复发作的病人,可试用非特异性疫苗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但其效果不太可靠,有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的病人慎用。
(四)免疫增强剂
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可采用免疫增强剂以提高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五)中药外治法
中药乳膏疱力康局部症状外用,30天即可消除,增加锻炼不可懈怠。
疱疹的最好中医治疗方法1分部疗法
上部:指颈部以上至头面,治以清热泻火、平肝凉血为主,方用银翘三黄汤(黄连、黄芩、人中黄、丹皮、银花、连翘、紫草、大青叶)加野菊花。
中部:指腰腹至胸胁,治以清肝泻火,理气止痛,方用银翘三黄汤加延胡索。
下部:指少腹以下,治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方用银翘三黄汤加黄柏。
2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火针加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火针赞刺法)是汇集了火针疗法、刺血疗法、火罐疗法与赞刺针法等传统针灸方法的优势特色,本法以火针、火罐作为主要器械,结合了火针烧针法、火针刺法、赞刺针法与拔火罐法的操作手法。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介绍:选用七星针一枚、三棱针一枚、玻璃火罐4~6个、消毒纱布若干。选穴为患处四周、耳部风溪穴(于耳轮结节前方指区和腕区之间)和相应部位敏感点。
操作:先针患处四周,后针耳穴。患处皮肤充分暴露,碘伏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绷紧患处四周皮肤,若局部小红点(水疱)散在且少,可提捏局部皮肤,右手握七星针后端,食指压在针柄上,使用手腕之力,快速叩刺患部四周皮肤,使皮肤隐隐出血。术后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
起罐后用纱布将污血擦净;再用按压法找出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和风溪穴,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部穴位,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挤出少许血液用干棉球拭去。逐日1次,耳部穴位左右轮换。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邪,湿热蕴蒸侵淫肌肤经络而发。采用刺血拔罐加耳穴点刺治疗该病确有良效,尤其是对于初期带状疱疹,七星针用强刺激手法刺后,即可见出血点,再用火罐吸出针孔内瘀血,具有活血化瘀,宣泻湿热火毒,以达通则不痛之功。
3验方
蛇丹汤:大青叶、板蓝根各60克,紫草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痛剧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痒甚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外用七厘散,开水溶化,涂患处,每日2~3次。
三紫汤:紫草、紫参、紫花地丁、车前子、茯苓皮、木通、玄参、大青叶、甘草。
带疹汤:丹参、白芍、柴胡、板蓝根、半枝莲、秦艽、龙胆草、当归、栀子、黄芩、玄胡、甘草。
紫兰白赤汤:紫草、板蓝根、白藓皮、赤芍、丹皮、蝉衣、薄荷、苡仁、苦参。
4中成药
六神丸:每日3次,每次5~10粒,温开水送服。一般服药后当晚疼痛可减轻,次日患处疱疹颜色变暗,3~5日可愈。
七厘散:每日3次,每次1。2克,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一般服药后1~2天疼痛减轻或消失,2~3天疱疹开始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而愈。
冰硼散:取冰硼散适量,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一般2~3天可改善症状。
5外治法
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适量浓茶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七叶一枝花鲜块茎捣烂涂患处,一般半小时后热减痛止,1~2次疱疹可消退。
鲜马齿苋12克洗净,捣烂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大黄30克,黄柏30克,飞滑石21克,青黛60克,冰片5克,甘草10克。共研细末后混匀,加凡士林调膏备用,外敷患处。
大叶桉水煎制成10%溶液,用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
用柿子液涂搽于皮疹及周围痛处,每日3次。治疗64例,结果平均3。2~4。7天皮疹消退,平均3~4天神经痛消失。
6针灸疗法
针刺取穴合谷(双侧)、支沟、阳陵泉(均用患侧),局部病灶采用围针,以病损大小决定围针多少,最多15根,最少4根,离疱疹0。5寸处呈15度角刺入,均用泻法。
取穴内关、阳陵泉、足三里,局部周围卧针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若后遗症持续疼痛不止者,加支沟,或加耳针刺肝区,埋针3天。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对此病的一般性临床报道较多,但实验研究进展较慢,从而影响了新药开发的进度。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以筛选、开发出疗效更好的新药
7艾灸治疗带状疱疹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中医上讲这个带状疱疹就是体内的湿毒排除体外的一种表现,通过艾灸治疗把病毒排出体外就可以了。
常用穴位:阿是穴(患处)。
此法适用于小孩或皮疹位置不宜放置艾炷的部位。每天1次,神经痛及皮疹局部辣痛厉害者,每天进行2次,少数患者亦可进行3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1个半疗程。
原理:带状疱疹乃由火热毒邪郁于皮肤,经络阻滞,气血壅遏而发病。采用艾灸阿是穴治疗,以疏通局部血络,以热引热,引邪发散,拔引郁毒。此外,艾条作为一种温热刺激具有活血消炎的作用。
8刺血疗法带状疱疹
刺血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病因】多因肝胆风热或湿热内蕴,客于肌肤所致。
【症状】起病突然,患部先出现带索状、刺痛、灼热,水泡大小如绿豆或黄豆样,累累如贯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但多局限身体一侧,基底发红,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疱液初为透明,渐转浑浊,间有出血。初起多伴有轻度发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临床所见,本病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干者色红,多属肝胆风热;湿者色黄,多属肝脾湿热。
【疗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若伴发热或疱疹重者配足三里、曲池、血海等穴。
方法:用围刺放血法。围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每隔1-2厘米点刺一下,见出血即可。也可用两手轻轻挤压点刺处见有出血,其目的使其恶血出尽,以消肿痛。若伴有发热或疱疹重者,可在配穴上用毫针施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如见疱疹溃破,针后涂龙胆紫药水,外敷消毒纱布,即可防止感染。隔日治疗1次,至愈为度。
疱疹的病因棘层松解(30%):
由于表皮细胞间桥(桥粒及张力细丝等)的变性,细胞间失去了紧密的联系而成松解状态,因此形成表皮内的裂隙、水疮或大抱。导致棘层松解的原因有自身免疫因素,如天疱疹。遗传因素引起的棘层松解见于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癌疮、毛囊角化病。
基底细胞液化(20%):
基地细胞液化指表皮基底细胞发生空泡化或破碎,重者基底细胞层消失,棘细胞直接与真皮接触,免疫、遗传及药物过敏常是导致基底细胞液化的原因,见于遗传性大癌性表皮松解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基底膜病变原因为自身免疫及遗传,由于基底膜病变引起的水痢疾病有大癌性类天疱疹、妊娠疱疹、疱疹样皮炎等。
气球变性及网状变性(15%):
由于细胞内水肿,表皮细胞体积增大,形成气球状,细胞膨胀破裂、邻近残留的胞膜联成多数网状中隔,最后形成多房性水疮,多见于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海绵水肿(15%):
由于细胞间液体增加使细胞间隙增宽而形成水疮,见于湿疹,接触性皮炎、汗疱疹等。
血管炎(10%):
多属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所致,由于组织发生炎症坏死而形成水疮如变应性血管炎。白塞病、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等。
表皮颗粒状变性(5%):
又称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见于鱼鳞病。
表皮坏死剥脱(5%):
由于药物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使表皮坏死松解,表皮剥脱,见于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
看了疱疹的最好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病毒疱疹的治疗方法
2.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
3.带状孢疹的成因与治疗
4.疥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疱疹。。。。。有没有图片呢,是脚囊那里发红?这个不好答啊,而且龟不会疱疹这种皮肤病。或者你加我们的巴西龟群问吧,那里懂这方面的人多一些。群名:我们都爱巴西龟
当发现乌龟眼部充血、肿大,无法睁开,眼球外部被白色分泌物掩盖,很可能得了白眼病,病龟会常用前肢擦眼睛,行动迟缓,很少进食,腐皮病也是乌龟常见疾病,病龟的皮肤上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发白、溃烂现象。1、腐皮
症状:四肢、头部、尾部出现白点和黄点,通常伴有腐臭味;严重的四肢肿胀出血掉指甲,甚至断尾露肉
腐皮
治疗:轻微腐皮可涂碘伏、金霉素软膏,多晒太阳能自愈;严重腐皮每日涂两次碘伏然后抹金霉素软膏,干养半小时,底部垫一块湿润的毛巾或者纸巾避免脱水,一天泡三次水,一次30分钟;稀释的高锰酸钾兑水泡15分钟(稀释为淡紫色)。
病因:未使用晾晒过得水;温差大;换水过于勤;食物残渣粪便处理不及时污染水质;受伤导致细菌感染。
预防:减少换水频率;及时捞出食物残渣及粪便;使用太阳暴晒过一天的水;受伤龟隔离饲养。
小提示:腐皮跟蜕皮的区别。蜕皮是正常的生长现象,不影响龟的状态。蜕皮是透明絮状物,无味,腐皮是覆盖在龟皮肤,伴有腐臭味。
2、腐甲、烂甲
症状:龟壳外部或内部溃烂,伴有腐臭味。
腐甲
治疗:轻微可用碘伏消毒晒太阳自愈;严重的挖掉烂肉,碘伏消毒,涂抹金霉素软膏干养。
病因:未使用晾晒过得水;温差大;换水过于勤;食物残渣粪便处理不及时污染水质;乌龟互相撕咬导致细菌感染;
3、白、红眼病
症状:整天睡觉,用爪蹭眼镜;眼睛红肿,眼角眼球有白膜覆盖;严重的无法睁眼,类似金鱼眼;抗水拒食。
白眼病
治疗:初期能睁开的使用盐酸滴眼液,一天两次,干养半小时;中后期滴在眼缝渗透进去,然后涂抹金霉素眼膏干养半小时。
病因:未使用晾晒过得水;温差大;换水过于勤;食物残渣粪便处理不及时污染水质;喂食生猪肉。
预防:减少换水频率;及时捞出食物残渣及粪便;使用太阳暴晒过一天的水;不喂食猪肉;(巴西脸龟特别容易得白眼病)
4、疥疮
症状:头部、四肢有凸出的白黄色小点,抹起来硬硬的,类似人的痘痘。
疥疮
治疗:轻微的晒太阳自愈;严重的戳破挤干净涂碘伏和金霉素软膏干养。
病因:未使用晾晒过得水;温差大;换水过于勤;食物残渣粪便处理不及时污染水质
预防:减少换水频率;及时捞出食物残渣及粪便;使用太阳暴晒过一天的水
5、感冒
症状:整天睡觉没精神;鼻尖冒泡变黑;鼻孔腐烂;小幅度张嘴呼吸。
感冒
治疗:轻微晒太阳自愈;加温到30度泡感冒药(999感冒灵等常用的)。
病因:放空调房;放阳台未加盖;换水温差大
预防:换水注意温差;减少每次的换水量;不放空调房。
6、肺炎
症状:侧浮;张嘴叫唤呼吸;拒水拒食;嘴角有泡泡
治疗:还能吃东西的吧阿莫西林胶囊粉末跟食物混合喂食;拒食的用阿莫西林兑水泡水30分钟,一天一次。
病因:肺炎是基于感冒加重病情造成的。
预防:与感冒同理。
7、肠胃炎
症状:红白绿色粪便;粪便稀散,带血丝;屁股浮水;拒水拒食。
肠胃炎
治疗:轻微的加温停食一周;严重的泡妈咪爱/黄连素,药浴30分钟,每日一次。
病因:温度过低喂食;降温喂食;喂食过于频繁。
预防:温差过大时减少喂食;有规律的喂食;下雨天减少喂食。
8、断尾
症状:尾巴磨损、出血、腐烂。
断尾
治疗:碘伏消毒、隔离饲养。
病因:饲养密度过大(重点发生在苗子时期);互相撕咬打架;缺维生素萎缩脱落;
预防:饲养苗子应增加躲避物;使用绿水饲养;个体差异太大不混养;保证龟的营养均衡。
9、中耳炎
症状:内耳部位肿起,摸起来有很大一块硬物。
中耳炎
治疗:准备碘伏+小刀+云南白药。小刀消毒,患处涂抹碘伏消毒,患处切十字伤口,挤出脓,伤口涂碘伏并撒抹云南白药,干养。
病因:内耳部位感染;喂食带刺食物等。
预防:注意水质;不喂食带刺的食物。
10、真菌
症状:白色絮状,紧紧粘附在龟甲表面,无法清洗掉,像龟甲四处蔓延覆盖整个龟背。
真菌
治疗:使用鞣酸软膏、金霉素软膏软膏涂抹在龟甲上,干养1小时然后洗干净放入水中,一天一次注意温差。
病因:水里细菌导致。
预防:保持水质干净。
水碱跟真菌是有本质的区别,水碱是由于水里的含碱性物质过多,加上龟长期生活在水里附着上去的,对龟健康没有影响,只是影响美观。可以用醋刷背,能刷掉的是水碱,刷不掉的可能就是真菌或者水霉。
11、水肿
症状:四肢鼓鼓的,像打气了一样,四肢头部不能缩进去。
水肿
治疗:停止喂食;
预防:禁止喂食含盐食物,不可随意给龟注射药物。减少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