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洮砚的洮石有数种,一是鸭头绿,也称“绿漪石”,色泽绿,有水波状纹路,石质坚细,莹润如玉,是洮石上品。如在绿色纹路中夹杂黄色痕迹者,则更名贵。二是鹦鹉绿,色泽深绿,石质细润,其中带有深色“湔墨点”的惹人喜爱。三是柳叶青,色绿而又带有朱砂点,石质坚硬。四是淡绿色洮石,具有渗水缓慢的特点。洮砚全称为“洮河石砚”或“洮河绿石”,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砚材产自洮河,洮河源于古时洮州,故名“洮河石砚”,简称“洮砚”。用洮河之石制作的洮砚,发墨快、研墨细、不伤笔毫。洮砚之名贵除了石质优良和色彩绚丽的优点外,还由于砚形繁多,雕刻精细。洮砚的砚式端庄厚重,古朴典雅,在工艺上有不同于其它石砚的独特风格。在所刻粗细得当的线条内填上黑色,这是洮砚不同于其它石砚的一大特点。
名贵作品
北宋·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耆旧相传,虽知有洮砚,然目所未睹,今有绿石名为洮者,多是澧石之表,或长沙山谷石,澧石润而光,不受墨,堪作砥砺耳。”
北宋·苏东坡
《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岁丙寅,斗南北。归予者,黄鲁直。”
北宋·晁补之
《赠戴嗣良》长诗:“东坡喜为出好砺,洮鸭绿石如坚铜。”“从公请砺归作砚,闻公尝谏求边功。”
北宋·黄庭坚
《豫章黄先生文集》有诗云:“久闻岷石(或作岷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以团茶、洮河绿石砚赠无咎、文潜》:“张文潜,赠君洮河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请书元祐开皇极,第八思齐访落诗。”
《以古诗谢王仲至惠洮河砺石、黄玉印材》:“洮砺发剑贯虹日,印章不琢色烝粟。(或作蒸粟)磨砻顽顿印此心,佳人诗赠意坚密。佳人鬓雕文字工,藏书万卷胸次同。日临天闲豢真龙,新诗得意挟雷风。我贫无句当二物,看公倒海取明月。”
北宋·晁说之
《晁以道砚铭》:“惟矩也有隅,惟深也有潴,策勋于文书。惟重也不反侧,惟温也文明之泽,君子以媲德。西在临洮,其所从来远矣!毁璞而求之,成圆器者鲜矣!藏器待时,勿急勿迟,勿抵勿坠,勿盗勿诲。”
北宋·张孝祥
《李周翰所藏洮石铭》:“出河西之结录,(疑为绿),荐中洲之隐君,盖未始用吾力也,不必发于硎,若夫抵节砺行,不见其颖,则所以表一世而无群者耶。”
北宋·张耒
北宋·米芾
《砚史》:“通远军觅石砚,石理涩可砺刃,绿色如朝衣,深者亦可爱。久则水波间有墨点,土人谓之‘湔墨’(湔作溅)。有紫石,甚奇妙,而考者与墨斗,而漫其者渗墨。无光其中者甚佳,在洮河绿石上,自朝庭开熙河始为中国有。赤紫石色玫玉,为砚发墨过于绿者,而不匀净又有墨者,戎人以砺刀,而铁色光肥,亦可做砚而坚不发墨。”
北宋·晁无咎
《砚林集》中有诗并铭:洮河石贵双赵璧,汉水鸭头如此色。赠酬不鄙亦及我,刻画无盐誉顷国。”铭曰:“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温。然可爱,目鸲鹆,何以易之,鸭头绿。”
南宋·洪咨夔
《洗砚诗》:
自洗洮州绿,闲题柿叶红。
一尘空水月,百念老霜风。
钝菊凄犹蕾,颠桃艳己丛。
干流千万变,谁实主鸿濛。
南宋·陆游
南宋·范大成
《石湖嘲峡石》诗中有句云:“端溪紫琳腴,洮河绿沉色。”
金代·雷渊
《洮石砚诗》:缇囊深复有沧州,文石春融翠欲流。退笔成邱竟何益,乘时直欲利吴钩。[注]作者雷渊,字希颜,金代浑源人,官至翰林修撰。缇,桔红色。
金代·元好问
《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砚》:旧闻鹦鹉曾化石,不数鸊鹈能莹刀。县官岁费六百万,才得此砚来临洮。玄云肤寸天下偏,璧水直上文星高。辞翰今谁江夏笔!三钱无用试鸡毛。题下原注曰:“砚有铭云:‘王将军为国开临洮,有司岁馈,可会者,六百钜万,其于中国得用者,此砚材也。’砚作璧水样。”
金代·冯延登
《洮石砚》:鹦鹉洲前抱石归,琢来犹自带清辉。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看元云吐翠微。
洮砚石料产于甘肃卓尼县洮砚乡境内的洮河流域区内,东经104°45′,北纬35°58′,因此地历史上属洮州管辖,石料又濒临洮水,故称洮硕。从卓尼县洮河东岸的喇嘛崖起,到藏巴哇乡境内,在直接线长约25公里,宽约2.5公里的崖、峰、谷、壑的深处储藏着举世闻名的洮硕石料矿,储藏总面积约40余平方公里,因之,洮硕石矿一脉数苗,以卓尼县洮砚乡洮水东岸的喇嘛崖底石料为最佳,此崖峭壁耸立,崖底洮水急流,垂直高度500余米,东、北、西与土坪相接,唯南面岩石裸露可采,旧时在此处编筏等枯水期才靠近掘坑采石,难怪有北宋赵希鹄著《洞天清禄集》中:“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兰,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而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之说了。
洮砚保养
一、使用;砚的使用,主要是磨墨。明代杨升庵说:“新墨初用,有胶性并棱角,不可重磨,恐伤砚面”。使用新墨时,应在砚堂施水,轻轻地旋转墨锭,待墨经浸泡稍软后再逐渐加力磨墨。研墨之后,即须将墨取出置于磨床,不要泡在砚池中,否则墨与砚胶黏难脱,易损砚面。若不小心黏住了,不可用力拔,可先用清水润之,将墨在原处旋转,待其松脱后再取出。研墨时,当用清水,不可用茶水、糖水、污水研墨。这些水质与墨相混会使墨色大减,也不易发墨。若用热水研墨,则伤润损墨,切记避免。使用墨海或有盖的砚,如使用不当或未清洗而长期放置,就很容易使砚与盖粘合在一起,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可用力去掰或撬,以防损伤合口。应当用温清水润之,使水渗入盖沿缝隙直至渗透,而后轻轻转动使之分离。平时也当注意砚盖和砚堂之间的碰撞,防止砚堂边的瓷口边缘损坏。
在使用中不宜将劣质的墨汁倒入砚内,其种种化学成分很容易使砚受到损害。研墨时,可来回打转,也可前后平磨,切不可在一个地方锉磨,如此很容易时砚面受损划伤。
市场价值明朝“六砚斋主”官至太仆少卿,素有“博物君子”之称的李日华赋诗赞洮砚道,“佳砚一方千金难易”。由此可见当时洮砚在市场上的价值和地位。同样,这也是现今对洮砚进行全面测评所依据的一个重要标准。
自唐代中叶起,洮砚一直成为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以及收藏家争觅之宝物。许多收藏爱好者和书画大家都认为,洮砚的收藏价值远高于使用价值。洮砚的艺术收藏价值体现在石质和雕琢两个方面,极品砚多为因石势构思、趁石质精雕,浑然天成。收藏性洮砚深受国内外书画家珍爱,亦被收藏家视为珍品;更为馈赠之高级礼品;也作为传家之宝。能得一砚,堪值自豪。近年来,洮砚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在临洮有了规模生产,在继承传统中大胆创新,大大提高了观赏性与实用性,成为国内外书画爱好者及收藏家的珍爱之物。
3.实用功效。洮砚,毋庸置疑具有砚台的所有功用,是文房四宝中的楚翘。经研究发现洮砚具有发墨快而不损毫,保湿利笔。书写流利的优点。洮砚石质坚细莹润,结构紧密。砚材颗粒极细,粒径在0.0l毫米以下。颗粒与粉尘粒径分界点为0.07毫米,所以洮砚颗粒比一般粉尘还细小。洮砚石料中还含有多种金属离子。所以,洮砚发墨快,墨汁细,而且墨质佳,有光泽,具有滑不拒墨,涩不滞笔的优点。洮砚砚材水份充沛,莹润细腻,手感滑腻,故以虽经酷暑而墨不干之盛誉称雄于诸砚材。它保湿利笔,纹理如丝,墨贮于砚中,冠盖成珠,月余不涸,亦不变质。加之洮石贮水不耗,严寒不冻,湿不留笔i滑不拒墨,书画装裱不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