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鹦鹉很亲近人、很可爱,养起来也不麻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除了常见的猫狗,鹦鹉因其羽毛漂亮、能够学人说话,成为不少人青睐的宠物。然而鹦鹉的种类繁多,随意饲养有可能触犯法律。
5月28日,记者走访昆明市多个花鸟市场,发现除了常见的虎皮鹦鹉、玄凤鹦鹉、桃脸牡丹鹦鹉外,还出现了一些有专属“身份证”和脚环的鹦鹉。
商家展示的小太阳鹦鹉
商家展示鹦鹉的“身份证”
一只带证的小太阳鹦鹉售价900元
在景星街花鸟市场,一名售卖鹦鹉的商家向记者展示了店内鹦鹉的“身份证”。在这张小卡片上,有鹦鹉的品种、编号、脚环号和一个二维码。卡片上印有“中国野生动物管理专用标识”字样,以及由雄性梅花鹿头、地球及环绕轨迹、英文字母CNWM构成的官方标识。
该商家表示,扫描卡片上的二维码,就能够对这只鹦鹉进行溯源。“包括它的出生年份、繁育单位、批准文件、批准机关、核发日期、核发单位,都能看到。”
“目前店内有现货的,只有小太阳鹦鹉,而且只有一只。”随后,该商家从恒温箱里拿出一只小太阳鹦鹉幼崽。他表示,店内出售的鹦鹉虽然有很多,但都是常见的虎皮、玄凤等,只有这一只小太阳有“身份证”,售价为900元。
据介绍,小太阳鹦鹉是绿颊锥尾鹦鹉的一个变种,又分为绿颊小太阳、黄边小太阳、肉桂小太阳等种类。其中,黄边小太阳鹦鹉也被称为暗色锥尾鹦鹉,是公认的世界上体形最小的鹦鹉,体重一般在60—80克,个性调皮、活泼、好奇、亲近人,想在家中养鸟的人多半会选择小太阳鹦鹉。
“你放心,购买这种有‘身份证’的鹦鹉绝对合法。”该商家表示,会向顾客提供鹦鹉的身份证,还会在鹦鹉的脚上套上脚环。“除了扫描二维码以外,你也可以去中国野生动物管理专用标识官网查询。”
鹦鹉“身份证”是什么?有什么用?
有证鹦鹉市场占有量小,商家担心销售有风险
在线下市场,从商家到消费者,同样顾虑重重。
在上述有小太阳鹦鹉出售的店铺,记者询问老板,是否有同样被列入专用标识管理试点的和尚鹦鹉出售。老板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虽然目前政策已经放开,但是和尚鹦鹉的价位非常高,即使卖到3000元一只,商家也无法赚到钱。”
刘先生在园博花鸟市场开了一家专门售卖鹦鹉的店铺,已经有10多年,对于放宽费氏牡丹鹦鹉、紫腹吸蜜鹦鹉、绿颊锥尾鹦鹉、和尚鹦鹉销售的政策,他表示知晓而且非常支持。“这对我们店家来说是好事,合法买卖,品种增加,生意也会变好。”但当记者问到店里是否有携带“身份证”的鹦鹉出售时,刘先生却急忙摇了摇头:“我们店里有两三百只鹦鹉,都是虎皮、玄凤之类合法合规的。那类有‘身份证’的鹦鹉,我们店里不会出售。毕竟这个政策没有完全下达给我们商户,卖这类鹦鹉的风险太大了。而且,有‘身份证’的鹦鹉价格偏高,很有可能卖不出去。”
刘先生说,店内鹦鹉的均价在30—200元,销量最好的是虎皮鹦鹉。
园博花鸟市场负责人张小姐则表示,对于商家出售何种鹦鹉、是否合法合规,管控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也不是专业人员,没有办法判断哪种鹦鹉可以卖、哪种不可以卖。市场管理方只能尽力配合森林公安对商户进行宣传。”
市民:希望昆明市场上鹦鹉种类更丰富
大学毕业刚刚两年的刘先生是第二次来购买鹦鹉,“我‘入坑’才一年多,今天买了3只虎皮鹦鹉。”
法规链接
人工繁育鹦鹉活动有哪些管理规定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在省林草局官网上回复:
1.桃脸牡丹鹦鹉、虎皮鹦鹉、鸡尾鹦鹉3种动物未列入保护名录,不按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管理。除上述3种鹦鹉外,其他种类的鹦鹉均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管理,其人工繁育活动依法应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
2.国家对人工繁育的费氏牡丹鹦鹉、紫腹吸蜜鹦鹉、绿颊锥尾鹦鹉、和尚鹦鹉4种鹦鹉实施专用标识管理试点。养殖户可自愿申请加载专用标识,办理“出售、购买、利用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许可”后,凭许可文件向国家野生动植物标识中心申领。加载标识的鹦鹉凭标识出售、运输,按利用行为管理。
3.个人饲养加载标识的费氏牡丹鹦鹉、紫腹吸蜜鹦鹉、绿颊锥尾鹦鹉、和尚鹦鹉4种鹦鹉,不办理人工繁育许可,不能开展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