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个月在徐州市区首次被拍到的“中华攀雀”吗?戴着黑眼罩俨然是鸟中佐罗。最近几天,拍到中华攀雀的邱平均老师,又拍到不少徐州比较稀有的鸟儿,来,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
金眶鸻:鸟中“高富帅”自带黄金圈
“这鸟真不多见,一共有4只!”邱老师7日晚回家整理照片,发现当天下午4时许在三环西路黄河公园里拍到的那4只涉禽,竟然是徐州难得一见的“金眶鸻”。
三环西路黄河公园拍到的金眶鸻
“这种候鸟徐州不太常见,数量比较少。在全省都是零星发现,沿海稍微多些。它们在非洲过冬,其他时候则在欧洲和亚洲西部栖息繁殖。”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冯照军教授介绍说,金眶鸻是一种小型鸻科鸟,上体沙褐色,下体白色。有明显的白色领圈,其下有明显的黑色领圈,眼后白斑向后延伸至头顶相连。常栖息于湖泊沿岸、河滩或水稻田边。以昆虫为主食,兼食植物种子、蠕虫等。
金眶鸻虽然个头不算大,但却有一对傲娇的大长腿,再加上黄金眼眶,可谓是鸟中的“高富帅”。冯教授称,金眶鸻通常是单只或一对活动,这次能一次发现有4只,更加难得。
白眉姬鹟:体形像元宝,鲜黄色体羽很漂亮
5月7日这天,邱老师收获颇丰。上午,他在滨湖公园东门附近的如意湖拍到一只白眉姬鹟,没想到下午在三环西路黄河公园又拍到了一只。
“这种鸟的体形更小,比金眶鸻还要小,体形像元宝,非常可爱。机灵善隐避,平时很难拍到。”邱老师说。
白眉姬鹟
白眉姬鹟是小型鸟类,体长11-14厘米。雄鸟上体大部黑色,眉纹白色,极为醒目。腰鲜黄色,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下体鲜黄色。雌鸟上体大部分橄榄绿色;腰鲜黄色,翅上亦具白斑;下体淡黄绿色。
白眉姬鹟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地带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南部贝加尔湖以南,往东到中国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朝鲜和蒙古东部,偶尔出现于俄罗斯萨哈林岛和日本北海道;越冬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苏门答腊等地。在徐州难得一见。
宝兴歌鸫:拍了五六年鸟第一次拍到
宝兴歌鸫鸟如其名,有鸟中歌唱家的美誉
宝兴歌鸫为中型鸟类,体长20—24厘米。上体橄榄褐色,眉纹棕白色,耳羽淡皮黄色具黑色端斑,在耳区形成显著的黑色块斑。下体白色,密布圆形黑色斑点。
宝兴歌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栖息于海拔1200-3500米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它们的嘴细长而侧扁,翅膀长,善于飞翔,叫得很好听。徐州属于低海拔地区,不是宝兴歌鸫的栖息地,在徐州很少见。”冯教授说。
拍到稀有品种,为徐州感到骄傲
邱平均老师以前是拍花草人像的,五六年前转而专门拍鸟。
红头长尾山雀
谁都知道,拍鸟是烧钱的行当,也是辛苦活儿。很多鸟友光摄影器材以及拍摄鸟类需要用到的设备,动辙投入十几万元甚至更多。像现在这个季节,到风景如画的湖泊、山林、湿地拍鸟还算惬意,是种享受;但在寒冬腊月,为了拍到理想的片子,冰天雪地里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也是常态。
“有时候出去一天都拍不到满意的片子,有时候收获丰厚,接连拍到稀有品种,那种欣喜无可替代。”邱老师说,他这些年喜欢在如意湖、黄河公园、云龙湖一带拍鸟,特别是如意湖。“这里有山、有湖水有湿地有浅滩,是鸟类特别是小型鸟类乐意待的地方。”邱老师说,“这些年,我光在这里,就拍到过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还拍到过徐州不太常见到的太平鸟、红头长尾山雀等等。”
为了识别鸟类,邱老师和徐州生态鸟类摄影委员会所有的成员一样,都下载了一款识鸟APP。徐州生态鸟类摄影委员会有100多名会员,在拍摄的同时,他们每个人都成为爱鸟护鸟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