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什么级别的比赛中,如果一个运动员不善于或不会在网上击球,那就很难取得主动权,而且这个弱点也很容易被对方抓住,并进行针对性的攻击。
网上击球是调动对方、寻找战机的重要手段,并可直接得分。因它的技术动作轻松而细巧,运用力量要求控制适度,所以在学习网上击球时,除了要注意动作规范之外,还应细心体会击球时手腕、手指的细小感觉。
准备姿势侧身对网,右脚跨步称弓箭步,左脚在后自然拉开,上体略有前倾,右手持拍前伸约与肩平,肘关节微曲。注意握拍要放松。
网上击球有:搓球;放网前球;勾对角球;推球;扑球。下面分别介绍之:
1、搓球
2、放网前球
准备姿势同上。击球时,拍面稍朝前下方倾斜,前臂带动手腕和手指用前送动作球托底部。正反手搓球除握拍不同外,其它要领相同。
3、勾对角球
在网前把来球回击到对角线网前叫勾对角球。准备姿势同上。击球时,拍面斜向对方右(左)网前。正手勾对角线时击球托的右侧,手腕和手指带动球拍向左内勾动;反手勾对角时,击球托的左侧,同时向右内勾动。
4、推球
5、扑球
在网上把高于网的来球迅速扑压下去叫扑球。击球时,拍面前倾,前臂带动手腕和手指的快速闪动发力,击球后立即收拍,以免触网犯规。扑球时要求判断准、上步快、抢点高、动作小。正反手均可。
羽毛球技术--下手击球技术
下手击球一般是在防守时所采用的击球技术。它虽然不象上手击球那样具有进攻性威胁,但如运用得当,往往也能起到守中有攻的效用。因此,对下手击球技术,不论是有较高水平的运动员还是初学者,都应引起重视。特别是初学者,往往重攻而轻守,这样就会影响技术的全面掌握和提高。
下手击球有:底线抽球;挑球;接杀球。
1、底线抽球
底线抽球主要是为了对付长杀球、平推球或对方突然回击的平高球使自己较被动地退到底线去接球时采用的一种击球技术。它可以分正手和反手两种抽球。
正手底线抽球
移动时,右脚先向右后场区迈一小步,身体也随之转向右后方,左脚用并步或交叉步向右后场移动一步,右脚再向右后场跨一大步并成弓箭步,重心在右脚上。在移动的同时,持拍臂往右后方拉,拍面稍后仰,击球时,以躯干为竖轴,作半圆式挥拍击球。
反手底线抽球
移动时,右脚先向左脚*一小步,然后左脚向左后场跨一步,右脚向左后场跨一大步,身体重心在右脚上。击球前背朝网,大臂往左后方拉,击球时利用大臂带动小臂及手腕左后方前上方发力并利用蹬地、转腰的力量将球击出。底线反手抽球多在单打被动时或双打比赛中运用。
2、挑球
动作要领不论是正手挑球还是反手挑球,最后一步应是右脚在前。正手挑球时,以肘关节为轴,伸拍向前并以前臂带动手腕由下向上挥动。反手挑球时,以反手握拍法握拍,击球时,肘关节稍抬高,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带动手腕由下向上挥动。
3、接杀球
把对方杀过来的球还击到对方场区去叫接杀球。接杀球看起来很被动,但当对方杀球质量不高时,接杀球如处理得当,就会本方创造转守为攻的机会或直接还击得分。
接近身杀球
接远身杀球
接杀远身球即对方杀球的落点离身体较远,需移动脚步进行还击。击球时,两脚急速蹬伸同时转髋,采用两侧移动步法至击球位置,上体侧向击球点,同时右手侧伸,以前臂、手腕的闪动发力击球。接杀远身球回击网前或后场球时的用力及拍面变化相似接杀近身球。
接杀球时应注意:一是击球点在身体前方或侧方附近,不是在身体后方,否则会影响手腕和手指力量的自如发挥;二是击球前的预摆挥拍动作要小,因杀球速度较快,若接杀球动作幅度较大,会造成接球不及,导致失误。
以上两种接杀球技术均可用正手和反手去完成。
图解羽毛球技术之--挑球技术
挑球是把对方击来的吊球或网前球挑高回击到对方后场去,这是在比较被动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防守性技术。挑球有正手挑球和反手挑球两种。
正手挑球
正手握拍举在胸前。右脚向阿前跨出一大步,左脚在后,侧身向阿,重心在右脚上。同时右臂向后摆,自然伸腕,使球拍后引。然后以肘关节为轴,屈臂内旋,并握紧球拍,用食指及手腕的力量,将球向前上方击出。
反手挑球
反手握拍举在胸前。右脚向左前方跨出一大步,重心放在右脚上。同时右肩向网,屈肘引拍至左肩旁,然后以肘关节为轴,握拍经体前由下往上,用拇指第一指节压住拍柄的宽面,用力将球击出。
威少的打球心得
打球基本战术
根据对手情况制定单打战术
根据步法上的缺点制定战术
A:对起动、回动慢的对手
破:快速拉吊、突击进攻
B:对起动、回动快的对手
破:重复拉吊
C:对上网快、后退慢的对手
破:控网推后两边
D:对于侧身转体差的对手
破:对角球战术、劈杀吊对角
E:对于重心高的对手
破:时不时下压突击
根据对方手法上的弱点制定战术
A:对手手腕闪动慢、摆臂速率慢
B:对手近身球差
破:致命一击时,功其近身
C:对手网前不凶、不稳
破:勇于斗网前
D:对手后场不凶
破:采用平高球和高远球,控制后场
E:对手手法尖锐、威胁大、但不稳
破:首先付出很大的精力去防守对手的进攻球路,
给他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让他要求越来越高,
最后造成失误
F:对手手法不尖锐、但稳为先守后攻
破:先稳后狠、快中求稳
要有足够的体力和毅力,足够的耐心
根据对方身材、体态及身体素质的优缺点制定的战术
A:对方个子矮小,进攻能力差
破:压住后场,控制网前
B:对手身材高大、转体与步法不灵活,但杀上网好
破:防守时,接杀勾对角
进攻时,下压对角球路
C:对手速度快、突击能力强,但耐力差
破:尽最大的努力与对方周旋,多打拍数,
使之暴露能力差,最后攻其弱点胜之
D:对手速度慢、突击差,但耐力好
破:首先不能跟着对方的节奏走,
特别是变速突击进攻更有效
E:对手灵活性和协调性差
破:假动作
根据对手心理上的弱点制定战术
A:易被激怒
破:有意识采用一些动作、球路、表情去激怒对方,
从中渔利,能应用得当,获其意想不到效果
(注意别吃牌)
B:易泄气
破:花最大代价拿下第一局,打击其信心,
随后一鼓作气打败对方,不给他翻身的机会
C:对方不能马上进入状态
破:活动开,趁对方不佳时,领先,掌握场上的主动权
D:易紧张、胆怯
破:首先应在心理上去战胜对手,要发扬敢打敢拼的作风,
气势上压倒对方,决心拼搏到底
E:易受对方情绪影响
破:利用其弱点,明玩暗打,抓时机攻之
F:易松懈、自大
破:要有不到最后一个球,不放弃的精神,
顽强拼搏到底,趁对手松懈赶上,
造成其心理上的压力,胜之
G:爱冒险
破:对方表现在关键时刻做出其行为,
从而达到不是你活就是我亡的思想,
但当我方发现时,注意力集中,冷静对待,以稳对狠
根据对手的打法弱点制定战术
A:能攻不善守
B:能守不善攻
破:控制网前,拉吊突击进攻
C:不善分配体力
破:一开局就要顶住对方的攻势,多周旋,消耗其体力,从体力上战胜对手
D:球路变化不大
破:根据赛场双方的情况来制定战术,组织球路.用自己的球路来找出对方习惯,并加以对策
战术、球路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能一成不变,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以及对手情况,临场的具体情况去制定应变的,更为切合实际的战术和球路.所以,了解和采用战术不能生搬硬套,要从中得到启发,最关键的是能灵活运用,才能在战术上比对方更为占上风.从而控制整场比赛的
羽毛球技术--反手高远球
对业余选手来说,最难掌握的恐怕就是反手击球,由于站位、发力等解决不好,业余选手打反手球时常常打不到位,陷于被动。下面先给大家介绍如何打好上手反手击高远球,这也是打球时最常遇到的情况。
首先是准备动作和引拍动作的要领,当对方击来反边球,需要采用反手回击高远球时,应迅速将身体转向左后方,右脚向左脚并一步,然后左脚向后迈一步,紧接着右脚向左前跨一大步即到位。此时,身体背对球网,身体重心在右脚上,步法移动到位时,球在身体的右肩上方。步法移动中,手法要马上由正手握拍转换成反手握拍法,上臂平举,曲肘使前臂平放于胸前,球拍放至左胸前,拍面朝上,完成引拍动作。
第二是挥拍击球动作要领,上臂迅速上摆,前臂快速向右斜上方摆动,手腕迅速回环伸展,拇指顶压拍柄,产生爆发力,以正拍面击球托后下部,身体重心从右脚转至左脚,并迅速转体回动。
第三是随前动作要领,击球后随身体重心的转移,身体转成正面对网回动,前臂内旋,使拍子回复至正常位置,恢复正手握拍法。
上手反手击高远球易犯的错误有:
一,做准备及引拍动作时,步法移动不到位,击球点控制不好,握拍太紧,而且没能及时改变握拍法,引拍动作无法形成挥拍的最长距离,限制爆发力的发挥。
二,在挥拍击球时,由于握拍太紧,以及引拍动作的错误,无法产生鞭打动作,击球时全身用力不协调,球在拍上的击球点太低,没能以反拍正拍面击球,而是带切拍击球。
三,随前动作时,击球后转体回动太慢,造成回中心的速度太慢。
为何用力杀球,球速却反而不快
4.与击球时拍面不正对击球方向有关。在同样的条件下,击球时拍面不正,球速必然有所损失。
5.与击球时球拍面与球触及的部位有关。由于羽毛球主要是由软木和羽毛所组成,这两种材料在弹性恢复系数上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同样的用力情况下,扣杀一个对方发来平高球要比扣杀一个垂直下落的高远球球速会更快一些。
在后场击球后应如何回动
这是一个在学习打羽毛球时非常容易忽视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不仅仅是初学者,包括一些训练多年的运动员也往往会错误地以为,回动是越快越好,其实不然,如果仔细地观察一些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场上步法,就会明白羽毛球步法中的回动速度,是根据自己使用不同的击球技术,而充满了节奏的变化。应该是当对方准备击球时,正好回到自己选择的最有利于还击对方来球的准备位置。提前回动到准备位置,等待对方击球反而是不利的。在后场杀球后和击高远球后的回动速度应该有明显的区别。
还有一个问题同样也很重要,应根据自己的回球线路,有偏向的,而不是盲目地向球场中央回动。一般来讲,打高球和吊球后,应回动到偏向后场的位置。而杀球后,则应尽快地向前回动。如果打的是直线球,那么回动应稍稍偏向直线一边。如是斜线球,则应回动到中线附近。
推球时球的飞行弧线过高的原因
以同样高的击球点位置推相同的路线的球,根据场上实际攻防态势的需要,也有推平球和带有稍高一些弧度的推球。这里所讲的飞行弧线过高是指:该推平球时却推出飞行弧度偏高的球,或者是所推出的球的接近挑平高球的飞行弧线,从而失去了推球应有的战术效果。如果排除自己推球时没有争得合适的的击球点高度,和击球点过于贴近球网,为避免下网而不得不向上作出必要的调整的情况外。出现推球飞行弧线过高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l.击球瞬间球拍面后仰太多。正确的推平球拍面应接近与球网平行的位置。
2.不善于使用前臂旋内、旋外和手指的短促爆发力,在推球瞬间将拍面从后仰的准备位置迅速地转向接近于与球网平行的位置触球。
3.没有掌握正确的推球技术动作,用类似于平挑球的技术方法来推球,击球时,挥拍击球的用力方向过度向上。
被动高球为什么比较难还击到对方后场
步法的连贯的重要性
在羽毛球运动中,步法的连贯性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前后场的连贯上更显得突出。造成场上步法不连贯的因数很多,其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l.击球后,恢复身体的重心和姿势比较慢,或常有原地停留的习惯,造成回动不及时。
2.场上步法缺乏节奏感,没有加速、制动、放松的合理交替。譬如,在吊球后直接冲向网前,对方如放网,固然能很快抢到高的击球点,显得连贯。但如果对方勾对角球或挑球,那就必然很被动,也就显得不连贯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完成吊球后,应边稍稍回动并调整自己的身体重心,当对方击球后,立即再加速起动抢网或突击。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场上步法之所以比较连贯,这与他们步法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在平时的步法练习中,不但加强移动速度的提高,同时还经常注重节奏感的培养,相信一定会收益更大。
3.对对方下一拍的还击缺乏判断或判断不正确。这是因为判断对羽毛球步法的回动选位和起动的速度影响甚大,而不正确的选位回动和慢的起动,是不可能使步法移动快速而连贯的。
我国羽毛球训练中历来对步法十分重视,也通过对羽毛球运动规律的研究,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杀上网步法、抢网后转突击步法等,都对提高步法的连贯性很有益处。其实质就是将羽毛球实战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球路,组合起来进行反复的练习。
羽毛球技术--杀球技术
把对方击来的高球全力向下扣压叫杀球。杀球的特点是力量打、速度快。它是主动进攻的重要技术。杀球分正手杀球、反手杀球和头顶杀球。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正手杀球
其击球前的准备姿势和击球动作与正手击高远球基本一样。不同的是最后用力的方向朝下,而且要充分利用蹬地、转体、收腹以及手臂和手腕的爆发力全力地将球向下击出,击球的一刹那要紧握球拍。
反手杀球
其准备姿势和击球动作与反手击高球一样。但最后用力的方向朝下,而且要加快手臂和手腕朝下的闪动。击球点应尽可能高些、前些,这样便于力量的发挥。反手杀球虽然力量不大,但有其突发性。一般在实战中,趁对方不备,偶尔用反手杀球(因反手杀球威胁不大,对方思想放松)也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头顶杀球
准备姿势和击球动作与头顶击高球一样。不同的是击球时要充分利用腰腹力量,以大小臂带动手腕快速下扣。头顶杀球是一种重要的进攻性技术,也是我国运动员在左后场区进攻的主要手段。它弥补了反手击球力量不足的弱点。初学者如能掌握好头顶扣杀技术,便会使对方难以对付。
重杀时要全力扣压;轻杀时用力介于重杀和劈吊之间;长杀是将球杀向对方场区底线附近;深杀落点在中场附近。
总之,杀球时只要通过手腕和手指控制拍面、倾斜角度、用力方向和大小,就可扣杀出不同的球来。这些不同形式的杀球主要是为了战术的需要和根据对方站位的情况灵活加以运用。初学打羽毛球的人在平时练习和比赛中可能对打高球不感兴趣,见到高球就想扣杀,其结果是适得其反,消耗来体力,达不到好的效果,还往往使自己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初学者在学来杀球技术之后,不能在比赛中盲目滥用,而是要通过打高球和吊球来为扣杀创造机会,这样才能使杀球显出更大的威力。
蹬跳步上网扑球步法
蹬跳步上网扑球步法是指在对来球的准确判断的基础上,迅速蹬地扑向球网,以争取在球刚越过球网时立即进行还击的脚步移动方法。比赛中,常用此步法进行扑球。当对方有还击网前球的意图时,其站位应稍靠前,右脚稍向前作一小步调整,脚刚一着地,便用力蹬跳侧身扑向球网。在使用蹬跳上网步法时既要快,又要注重着地后的制动和缓冲,以防止因前冲过大而触网或侵入对方场区违例。
在羽毛球击球技术中,几乎所有的击球都是在脚步移动到位的同时完成的。因此,步法移动中最后一步的身体重心是否稳定,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有利于协助击球和击球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下一个步法环节的完成,即是否有利于回动。如果这两个环节都受到了影响,实战中的危害性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有利于步法移动中最后一步时身体重心的稳定,在羽毛球技术中,除了一些个别的技术外,如扑球、突击杀球等,其它技术的步法移动,一般都应强调起动和前一两步要快,在最后一步时,基本上都已开始减速,以利落地时的制动和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
吊球时如何控制拍面
由于吊球相对于后场高球与杀球技术而言,在击球的飞行弧线的控制上要求更高一些,也就是讲,它对击球的用力和击球的拍面控制要更加地精确。同时,由于高球,尤其是杀球,能否发挥较大的力量对击球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吊球则不同,影响其击球质量的关键是在于力量与拍面的精确配合,以制造出一个最佳的飞行弧线。由此而见,拍面的控制在吊球中是何等的重要。
1.为了有利于吊球时能灵活地控制和变化击球的拍面,握拍必须松、活。所以,在吊球时手腕、尤其是手指一定要放松。有时,譬如在头顶吊对角时,击球瞬间,球拍应在手指中带有些微的滑动。
2.要根据击球点的实际高度,变化击球拍面的角度和方向。当击球点较高且偏前时,拍面应稍前倾击球;反之,则拍面可稍后仰,并同时带有一点向前推送的挥拍动作。
3.要根据来球落在靠近球场边线距离远近,主要通过前臂的旋内与旋外来调节击球时拍面的方向,准确地触及来球的不同部位,从而准确地控制击球的落点。
吊球在实战中有什么作用
吊球是指击球者将对方击向本方后场区的来球,在自己的头部上方,将其以向前下的飞行弧线,还击到对方近网区域的技术方法。实战中,它通常和高球结合使用,起到拉开调动对方场上位置,为本方创造突击进攻机会的作用。
实战中,吊球的战术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除了运用的实际选择是否得当以外,还和以下几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2.和高球、杀球动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实战中,如果你的吊球动作和高球、杀球动作缺乏一致性,那么,即使质量再好,不但难以发挥其固有的战术作用,有时反而会受其所累。
3.要善于与网前进攻性技术和后场突击进攻技术连贯组合运用,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高手较技中,吊球的直接得分率一般不会很高,但通过吊球后创造有利的进攻得分机会,却通常是一些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所擅长的组合技术运用。
发高远球常见的错误
发高远球是羽毛球运动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术,学好发高远球,对今后学习挑球和抽球具有很大的帮助。发高远球的动作看似简单,但初学者往往会出现以下的错误动作,而影响发球的质量:
l.放球与挥拍没有很好地配合,显得动作不协调。
2.击球点离身体太近,影响了正确的挥拍动作。
3.放球时带有上抛动作,使球不能平稳下落,从而影响了击球的稳定性。
4.击球前握拍太紧,动作僵硬,从而影响前臂、手腕和手指的发力,不但造成不能轻松舒展地将球又高又远地击出。而且,也必然破坏了动作的一致性。
5.发球后,球拍未随势挥至身体的左上方,而是挥向右肩上方。
放网的动作要领及作用
放网是指运动员将对方击到本方中、前场的来球,用拍面轻击球托的底部,使球直线越过球网落在对方近网区域的一种击球技术方法。通常有接杀球、接吊球放网,接对方发网前球时的放网,和将对方运用搓球、勾对角线球击到网前的来球,再放网回去等。
实战中,如果运用得当,往往可以起到充分拉开对方前后场移动的范围,和有效地控制前场迫使对方只能挑后场高球,从而为自己创造有利进攻得分的机会。
击球要领:必须松握球拍,用力不宜过大,当对方来球速度较快的时候,应注重体会和掌握好击球时的缓冲动作,以达到精确地控制击球的力量,同时还必须根据击球点与球网之间相处的远近、高低关系,准确地调整好自己击球的拍面。否则,力量太小,或拍面后仰不够,回球就容易下网。反之,又容易形成球过网时太高而遭对方扑杀,或回球太远,不但难以达到充分调动对方的目的,反而极有可能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局面。
放网时应注意什么
如果但从技术结构和容易学习入门分析,放网在羽毛球基本技术中相对来说是一项比较容易掌握的技术。它的难度主要在于:放网的时机是否恰到好处;过网时的高度和落点贴网的程度是否合适。如果你想在实战中提高自己放网的质量与效果,除了你应该用心地掌握击球时对用力和球拍拍面的熟练和精确地控制外,以下几条基本原则可供你练习时参考:
l.必须特别强调动作的一致性。这在接对方发来的网前球和回放网前球时更显得特别的重要,否则,即使你的放网具有比较好的质量,也同样回遭到对方有力的攻击。
3.虽然衡量放网前球的质量标准是依回球时球过网的高度和落点贴网的程度加以区别,这就是说,最理想的放网是擦网而过,贴网而落。但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比较难以做到的。所以,一些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他们在实战中会根据场上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取舍,从而既有效地达到和保证了战术的需要,又减少了不必要的失误,提高了击球的稳定性。譬如,在单打比赛中,如果你在网前主动放网时,你就应该更追求于落点的贴网。因为,在这样的攻防状态下,只要你的动作一致性做得比较好,即使回球稍高一些,对方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扑球还击。而你如果放出落点贴网的网前球,这无疑会对你保持下一步的进攻,甚至得分,都将是十分有利的。而在还击对方放网前球后的重放网时,或者是在双打比赛中的放网时,则就完全不同了,这时,如果放网稍高一些,往往就会难逃对方的扑杀。此时,擦网而过的回球则是最理想的,贴网而落那是其次的。
4.接杀球时放网的远近要因人因时而异。这是因为搓球和推球这两种技术的最佳击球点是不一样的,前者是离网近一点的好,后者是离网稍远一点的好。如果是面对一个杀球后上网比较快,喜好搓球且质量好,对自己已构成威胁的球员,如需要放网时,则不妨将球回击的离网稍远一些为好。如果是对方善于运用推球,或者是杀球后上网速度较慢时,那放一个落点比较贴网的回球,则往往会起到转守为攻的效果。
勾对角球的战术作用和运用注意事项
勾对角球是指击球员在中、前场区,在肩部以下的击球点位置,将来球以斜线还击到对方近网区域的击球方法的统称。根据球员击球时在场上所处的位置不同,一般可分为:网前主动(指击球点在较高的位置)勾对角球、网前被动勾对角球和接杀球勾对角三种击球方式。
勾对角球技术的主要战术作用是:可突然使球改变飞行的路线,出其不意使对方出现判断失误,从而迫使其改变原来的直线运动方式,增大移动和还击的难度,和破坏对方进攻的连续性。实战中,尤其在对付直线上网速度较快,或身体转动不够灵活的球员时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后场被动步法
击球点在身后怎么办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击球过程中对对方的击球意图或动作判断失误时,这在比赛中是经常出现的。如接杀球放网后,原以为对方上来会搓、勾网前球,自己的注意力和身体重心已调整前移,但对方却将球快速地推或平挑至自己的后场。面对这种情况一般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整:
击球动作的一致性
因此,在羽毛球运动中,相似技术动作的一致性程度,多年来一直被作为评价一个羽毛球运动员对动作技能掌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对技术动作的一致性提出特别严格的要求。否则,不但在比赛中,技术的战术作用不可能有效地、充分地得以发挥,而且对于将来技战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必然会形成极大地障碍。
我们强调动作的一致性,主要是指相似动作的前期动作应力求一致,因为,不同的技术方法在用力的程度与击球的拍面控制上必然是不一样的。譬如,大力扣杀,由于与吊球和高球相比,要动员较多的肌肉群参与工作,在击球的最后阶段如果你还要拘泥于动作的一致性,那反而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但如果在准备和引拍阶段就让对方球员清楚地分辨出来,那同样也会对你杀球的进攻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击球技术的基本环节
羽毛球比赛时,运动员的每一次击球动作,都是从站位准备开始,在判断对方来球的路线、落点后反应起动,移动到击球位置击球,然后做下一次的击球准备。
在比赛的对击过程中,双方都按此程序击球,周而复始,直至成死球。这四个环节都会影响击球员击球技术的好坏,并且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环环相扣。
(一)判断、选位
(二)反应、起动
在羽毛球比赛中,具有来回多、移动距离短(一般都在2~3步之间)的特点,所以双方运动员场上起动速度的快慢比较,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至关重要。
(三)移动、引拍
移动,是指羽毛球运动中的脚步移动的方法。我国的羽毛球训练历来非常强调对于运动员步法的训练。
羽毛球步法是指运动员在大约35平方米的本方场地上,运用转体、并步、跨步、交叉步、垫步和蹬跳等动作,进行快速、合理并又有一定规律的上网、后退和两侧移动的方法。它是羽毛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运动员学习和能否掌握好正确技术的基础。
准确的判断、合理的选位、快速的反应起动、再加上快速合理的移动,目的都是为了争取及早到位主动击球。
引拍,在这里是指羽毛球击球动作中的整个引拍过程的前期动作,如击球员从中场退到后场击上手高球,他在开始后退的同时,就应该做球拍后举至右肩上方的动作,而不应该待后退到后场才开始引拍。在羽毛球实战中,对一名运动员在场上移动能力优劣,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评判:
l.速度。指运动员在场上从准备的位置到击球位置之间位移的速度。
2.是否有利于击球动作的选择与完成。指运动员在最后一步移动到位时,不但已完成击球的前期引拍动作,而且还应力求使自己的身体姿势处于最佳的击球准备状态。如上网移动时,以右手持拍者为例(以下均同),在运动员完成最后一步移动到位时,他就应该同时处于右手持拍前伸引拍,左臂自然后伸,右腿前跨,左腿在后,成弓箭步状。又譬如,从近网处向后移动,被动去救对方的推球时,虽然从速度上来讲,两点之间走直线是最快的,但此时,却只能尽快地绕一个弧线移动,否则,就会在最后一步移动到位时处于面对羽毛球而背对球网,球、人、击球方向都处于一条直线上的不利击球位置。
(四)到位、击球
击球员移动到合适的击球位置时,通常,与握拍手同侧的脚应保持与握拍手在同一方向,也就是在上网击球时应右脚在前;后退至后场还击高球、吊球、杀球时应保持右脚在后。最后一步落地时要有一定的缓冲,以便控制好自己的身体重心,有利于下一步的蹬地起跳或回动。
在我国的羽毛球技战术训练中,历来强调快速、准确、凶狠、灵活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击球环节上首先要体现出到位要早,要尽可能抢在高点位击球、在自己身体的前面击球,以便自己能根据场上变化和战术要求,通过控制自己的挥拍速度、击中球时握拍的松紧和变化击球拍面的角度,为能灵活选择和变化击球的方法、发挥自己最大的击球力量、准确地控制和变化击球的弧线、路线和落点,提供有利的条件。
但击球环节的最终目的还是体现在击球的质量上,也就是体现在能否随意而精确地控制击球的速度、路线、弧线和落点。以及能否在同一个击球点上,在保持动作一致的基础上,击出速度、路线、弧线、和落点多种变化的球,使对方难以在你出手前作出正确的判断,增大他还击的难度。
放松的握拍有什么好处
l.有利于根据不同的技术要求,快速、灵活地变化自己握拍的方法。
2.有利于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击球力量。
3.有利于充分发挥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在击球瞬间灵活地控制和变化击球的线路和落点。
始终紧握球拍将使前臂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产生疲劳。
接发网前球有哪几种方法
在实战中,通常可以采用扑球、放网前球、搓球、推球、勾对角球,以及挑球等方法进行还击。其中,扑球是在对方发球质量较差,过网时明显偏高时运用。挑球是在自己难以争得主动时的权宜之计,一般不宜多用,尤其是在双打比赛中。
在接发网前球时,关键是:一要抢高点击球;二要动作一致;三要出手快;四要保持与下一拍击球的连贯性。
接杀球种类及要领
接杀球是指击球者将对方扣杀过来的球,还击到对方场区的技术方法统称。
以击球点与击球者身体位置所处的关系,可分为:正手接杀球、反手接杀球和接杀追身球。
以接杀时所使用的技术方法不同,可分为:接杀球放网、接杀球勾对角、接杀球挑后场、接杀球平抽、接杀球平挡等。
要善于根据对方杀球的力量大小,和自己回球的方法、落点,控制好自己的拍面和还击的力量。譬如,在用放网和勾对角球接杀时,要松握球拍,用力要小,主要应借用对方杀球的力量,当对方来球力量较大时,球拍触球时还应作适当的后撤以进行必要的缓冲;在需用挑、抽等方法将球还击到对方后场时,击球瞬间则应紧握球拍,同时利用前臂、手腕和手指进行闪动发力。另外,还需根据击球点的高度不同,对击球拍面进行调整,击球点越低、拍面后仰的幅度要越大。
接杀球时,为了有利于能自如地运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来变换击球的拍面和用力的大小,应尽可能抢在自己的身体前方击球。在接对方杀来的追身球时,也应尽可能用反手方式还击。
跨步上网如何加大步幅
跨步上网的步幅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步幅过大往往会影响回动的速度。所以,一般大步幅的跨步上网,通常在被动接网前球时运用较多见。如果你平时的跨步上网步幅过小,或被动时也无法加大蹬跨的步幅,那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高:
l.可能和最后一步时左脚蹬地的用力方向过于朝上有关。
2.与最后一步时左脚蹬地的力量不够有关。
3.与下肢的柔韧性较差有关。
图解羽毛球技术之--勾球
勾球是把在本方右(左)边的网前球击到对方左(右)边网前去的技术动作。勾球分正手和反手两种。
正手勾球
用并步加蹬跨步上右网前。球拍随前臂往右前斜上举。在前臂前伸时稍有外旋,手腕微后伸,握拍手将拍柄稍向外捻动,使拇指贴在拍柄的宽面上,食指的第二指关节贴在拍柄背面的宽面上,拍柄不触掌心。球拍随着向右侧前挥动,拍面朝着对方右网前。击球时,靠前臂稍有内旋往左拉收,手腕由稍后伸至内收闪腕,挥拍拨击球托的右侧下部,使球向对方网前掠网坠落。击球后,球拍回收至右肩前
反手勾球
每次击球后回中心的重要性
拍面的控制
羽毛球运动术语。指击球时球与球拍碰撞瞬间,球拍面与地面和球网所处的位置关系。拍面的控制包括拍面的角度和拍面的方向。前者指球拍触球时,拍面与地面形成的角度,分向下、前倾、稍前倾、垂直、稍后仰、后仰等。后者指球拍触球时,拍面与球网及其延长线所形成的角度,有内切(指拍面转向身体侧)、稍内切、垂直、稍外转、外转(指拍面向身体外侧转动)。如正手吊对角线球时,球与球拍碰撞瞬间,则拍面通常应处于稍前倾、稍内切的位置;而在正手击平高球时,球与球拍碰撞瞬间,拍面角度则应处于垂直,而拍面方向则应处于稍后仰的位置。
而影响羽毛球飞行弧线的因素,主要在于击球时的拍面控制和击球的力量大小。了解了羽毛球飞行弧线的这种特点,我们就知道,只有在击球时,不但要全面地掌握好各种击球技术方法,而且还要在击球的瞬间,善于和准确地控制好击球的拍面用力的大小,才能保证击球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攻击性。
前场被动步法
如果一些错误的握拍习惯改不了怎么办
如何发好平快球
羽毛球项目,虽然击球的方法多种多样非常复杂,但在发球的方法上,由于受竞赛规则的限制,却远比乒乓球项目要少得多,主要就是正手与反手两种。因此,变化也就主要体现在发球的弧线和落点的不同上。
所谓发平快球(亦称发平高球),是指球发出后的飞行弧线比发高远球来得低,但又不让对方容易中途拦截的一种发球技术方法。
在羽毛球比赛中,如果你的发球意图在球发出前已被对方知道,那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情。所以,在发球时,为了使对方难以判断自己的发球意图,不论你将采用何种发球方法,在动作的准备和挥拍的前期阶段,都应力求动作的一致性。不同的发球弧线和落点,其关键仅在于击球瞬间球拍与地面形成的角度、用力的大小的不同。
因此,发好平快球的关键也就在于,在挥拍即将击球瞬间,突然地握紧球拍,调整好拍面,闪动手腕发力将球向前上方击出。
如何合理选择推球的时机
l.在相同的击球点高度,离球网距离越近就越有利于搓球和勾对角,而相对远一些将有利于推平球。
2.当对方在你准备击球时已回中心,且他的中场拦截和突击能力较强,此时,你应以搓球和勾对角球为主,结合推直线,推对角线球路要慎用。反之,则应以推球为主结合搓球和勾对角球。
如何减少扑球失误
如果将扑出的球又被对方还击过来视为扑球运用不当和质量不高的话,那在实战中,扑球失误就主要体现在扑球下网、出界和球拍触网违例三种情况。这三种失误通常是因为以下一些原因而产生,如能加以纠正,相信会有所克服:
l.握拍太死,以至在快速挥拍时不能灵活变化。扑球时,理想的握拍应能使拍面在手臂自然前伸时,处于正对球网的状态。不然的话,不要说难以发力,而且容易造成扑球从边线出界。
2.扑球前已紧握球拍,造成扑球时手腕和手指处于僵硬的状态,只能运用肩和伸肘关节的力量击球。如此,必然加大整个扑球的动作幅度和降低击球点的高度,扑球下网和出端线的情况也就随之容易产生。
3.虽然已蹬步前扑,但面对对方搓来的旋转来球,心存恐惧,不敢果断出手,失去了在最高点击球的良机。出现下网和出界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何提高起动速度
准备时,身体重心和脚的站位方法也对起动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主动时,身体重心要偏高一些,被动时要适当下降;重心应落在两脚的前脚掌上,脚跟应提起,不要着地,以有利于蹬地起动。同时,还要根据对对方击球的判断调整好自己的站位方法。除准备接杀球时两脚应平行站位外,其它时候应采用稍有前后的站位方法。
平时要注重提高自己下肢,尤其是踝关节的快速力量训练。如负重提踵、轻负荷快速半蹲跳、双摇和三摇跳绳等。
如何提高拍面的控制能力
提高拍面的控制能力,实际上就是击球者在不同的击球点上,在每一次击球过程中,根据击球的目的和实际效果,对自己击球时的用力和拍面控制情况,进行不断地反馈和修正的过程。
FLAX:几种不同的空挡
凡打羽毛球的人,对空挡一词都不陌生,但大家是否都真正地认识和理解了空挡呢?本人认为,空挡可分为几种:
一、位置空挡:位置空挡是最显而易见的空挡,是距离对手最远的区域。多数人所理解的空挡基本上属于这种空挡。当在对抗中打乱了对方的阵脚时,把球打到位置空挡,迫使对手无法跑到位(或难以跑到位),可以直接赢球或获取更大的主动。
三、意识空挡:意识空挡是指对方球员没想到而毫无防范的区域。偷袭意识空挡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进攻。比如,各种假动作其实攻击的都是对手的意识空挡;再有,当你连续反手发近网球时,突然发一次反手平射球或平高球,也能起到偷袭意识空挡的作用。
四、技术空挡:技术空挡是指对方球员在技术方面有明显缺陷的区域。袭击技术空挡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进攻。技术空挡在业余球手中的许多人当中都存在,比如:有些人比较怕反手后场球、有些人比较怕吊球等。
总之:如果在对抗的相互控制中,能巧妙地捕捉对方的各种空挡,那你获胜的机会就更多了。
但是,减少一些自己的空挡还是可以做到的。以下方法或许有效:
一、位置空挡:
每打完一次球,都要有回动意识,甚至在击球前的跑位时,就在步法上以及在击球时的姿势上就为回动做准备,这样,你留下的位置空挡就会减少。
二、动态空挡:
回动要及时,而不要在对方击球时还在急跑,此时应该顿住脚或减慢速度。待对方球刚出手时,再顺势而动。再有,场心并不是场的中心点,而是一个范围。假如你在后场回动,站位可以稍后一点、如果你在网前回动,则站位可以稍前一点。这样可以减少形成动态空挡的机会。
三、意识空挡:
首先站位的兼顾性要好,注意力要集中。另外,要注意对手的出球习惯。经验多了,意识空挡也就少了。
四、技术空挡:
虽然空挡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的,但是,能减少一次形成空挡的机会,就增加了一分取胜的机会。
挑球易犯的错误
初学者在学习和运用挑球时通常容易犯以下一些错误:
l.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而不是正确地向前跨出右脚挑球。这在正手挑球时,往往更容易出现。
2.球拍后引动作过大,主要用肩关节发力,犹如打网球时的抽球,不但击球没有速度,而且也影响了动作的一致性。
3.击球点偏后,或太靠近身体。正确的挑球击球点应在自己身体的外侧偏前的位置。
4.击球瞬间没有根据不同的击球点高度和欲还击的飞行弧线,很好地地控制好击球拍面用力的方向。如来球离网较远,或击球点较高时,拍面可稍后仰向前上方挑球;如来球较近网,或击球点较低时,拍面应充分后仰接近向上,而且在击球时要用力向上挥拍多一些,以避免球下网。
何时应运用后场反手击球技术
羽毛球技术-正手挑球
前期动作与正手放网基本相同,但挑球的击球点要比网前其它主动技术来得低,因而要适当降低身体重心,成右弓箭步,右脚尖正对来球方向。前臂充分前伸并旋外,手腕尽量后伸使球拍后引,采用正手握拍法。击球时,主要利用前臂旋内、屈腕和手指的力量,在身体右侧前下方,向右前至左上方挥拍击球托底部,将球向前上方击出。击球后,右脚稍内扣蹬地回收,球拍收回至胸前还原成准备姿势。
在家里练习羽毛球技术应用训练
可在住处练习高远球扣杀平抽平杀勾对角搓球.......腕力的应用训练。对练手腕的灵活性与力道,以及拍面的掌控,是帮助相当大。
线是没有断过,球是换过了几个,即使只剩下一个球头和骨干,也是无妨。灯泡是打不到。
唯一个不小的缺点,当您的力道加大时,球会回弹到天花板,它的弹击声音很大,只要楼上不介意的话,隨时是可以玩的。我是在傍晚的时候练打杀球,楼上是不介意这个时段,因他们只剩下一位家庭主妇正在厨房努力拼其家人们晚餐的胃口,正在忙著呢!
至於晚上,则是练搓与放或是勾的小球技巧,因为球的摆幅可以模擬来球的真实飞行的弧度与力道(这需要自行斟酌调控,以期符合自身的需求),只要注意不要敲到家里其它的物品即可。
虽与真实的场上不尽相同,但对练手腕的灵活性与力道,以及拍面的掌控,是帮助相当大。而且还可以借用设相机做录像,透过连接电视的大萤幕来看自己的姿势,用来比对教练等的正確姿势,那就不是一般般的小小的功效囉!
建议您最好的方式,在家里吊灯(距离若是够的话)或是住家附近的树下,用羽球线(非常不容易断,而且给球的负担是最轻的,线可以向羽拍店要他们帮他人绑拍剩下的余线,通常都会剩很多)悬掛羽球(大约作成头朝下45-75度夹角的方向),练习挥拍,藉此隨时注意您击出飞行的方向,若是拍面正的话,那就是直飞出去。
这种方式的优点:
1.隨时隨地可以练习挥拍,比练挥空拍会更有成就感,与实体感,且更容易纠正挥高远与杀球的挥拍的姿势与拍面。而且隨时可练,省时省事。可以作成一个活鉤,隨时可以在3秒內掛起或取下。每日可以打个300-500拍,若是以此做计算,不出6个月,您比別人所多付的努力,会在日后的场上见真章,显现您的真工夫。
2.也是可以练习杀球的腕力劲道,一但姿势走样或是拍面不对,球飞出去的方向与声音立即是不对劲,可以立即修正。
3.还有很多优点,也可以练搓球和勾球以及平杀.....
以上是自己这一年的心得,可以隨时练不受时空的影响,对拍面与力道的掌握可说是助益宏效,尤其是在腿部受伤无法外出打球时,是最佳的排遣之道。
图解羽毛球技术之--握拍法
羽毛球拍握法正确与否,对于掌握和提高羽毛球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羽毛球技术中的握拍和指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基本的握拍法有两种,即正手握拍法和反手握拍法。
正手握拍法
虎口对着拍柄窄面的小棱边,拇指和食指贴在拍柄的两个宽面上,食指和中指稍分开,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握住拍柄,掌心不要紧贴,拍柄端与近腕部的小鱼际肌平,拍面基本与地面垂直。正手发球、右场区各种击球及左场区头顶击球等,一般都采用这种握法(以右手握拍者为例)。
反手握拍法
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和食指将拍柄稍向外转,拇指顶点在拍柄内侧的宽面上或内侧棱上,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握住拍柄,柄端靠近小指根部,使掌心留有空隙。球拍斜侧向身体左侧,拍面稍后仰。一般说来,击身体左侧的来球,大都先转体(背对网),然后用反手握拍法击球。
正手网前搓球的握拍:
握拍的灵活性根据对方来球的不同角度和为了控制准确的落点,握拍的方法也随时会有些细微的改变。例如:正手网前搓球的握拍: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稍松开,使拍柄离开掌心,拇指斜贴在拍柄内侧的上小棱边上,食指稍前伸,使第二指带斜贴在拍柄外侧的宽面上
反手网前搓球的握拍:
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稍松开,拍柄离开掌心同时使球拍稍向内转,拇指贴在拍柄内侧的上小棱边上,食指第三关节贴在拍柄外侧的下小棱边上。
正手接杀球勾对角网前球的握拍:
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拍柄稍向外转,拇指斜贴在拍柄内侧的宽面上,食指第二指关节和其他三指的指根贴在拍柄外侧的宽面上,拍柄不贴掌心。
反手接杀球勾对角网前球的握拍:
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稍松开,拍柄离开掌心,同时将拍柄向内转动,拇指第二指关节的内侧贴在拍柄内侧的上小棱边上,食指第二指关节贴在拍柄的下中宽面上,其余三指自然抓在下中宽面和拍柄内侧的宽面上。
基本步法
而根据动作的结构,羽毛球步法通常由以下一些基本步法组成:
跨步:指向击球点迈出较大步幅的移动方法。通常在上网步法的最后一步时使用。
垫步:在移动到最后一步,与击球点尚有较短的一段距离时,用另一脚再加一小步的移动方法。这一种步法比较轻捷、灵巧,不但能使移动的步数比较经济,而且,还能保持移动中身体重心的稳定和有利于协助击球动作的完成。
并步:离击球点方向远侧的一个脚,向前一个脚垫一小步,同时前脚在其尚未落地时,又马上向前跨出的一种移动方法。这种步法较多地运用在上网、接杀球和正手后退突击扣杀时。
交叉步:侧对击球点方向,两脚采用前、后交叉的移动方法。这种步法的步幅较大,移动中身体重心比较稳定。
蹬跳步:在移动到最后一步时,采用单脚或双脚起跳击球的一种移动方法。如网前扑球时,为加快速度抢点击球,后脚用力蹬伸,前脚呈弓步前跃;在后场突击扣杀时,先转体用垫步或并步移动,最后一步再用单脚或双脚起跳扣杀。使用这种步法,要求协调性好,弹跳力强,在击球后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身体重心,以便连贯好下一拍的击球。
接发球时应如何站位、准备
接发球是指将对方发过来的球还击到对方场内的技术动作的统称。通常有高球、吊球、杀球、搓球、推球、勾对角球等方法。它不仅要求运动员掌握多种实用的基本技术及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而且还必须贯彻积极主动的指导思想。如果说发球发得好是争得每一分球胜利的开端,那么接发球接得好同样是夺回发球权的第一步,它可以破坏对方的发球抢攻,限制对方特长技术的发挥,还可以为自己的下一拍球的抢攻和特长技术的发挥创造条件,甚至可以直接得分。尤其是在双打比赛中,接发球不好,不仅会造成自己的被动或失分,而且还可能影响比赛的信心。
(一)接发球站位
1.单打站位:一般站在离前发球线约1.5米处(可根据自己的身高和对手发球特点加以调整),在右发球区接发球时,站位应偏靠中线一些,在左发球区接发球时,则应站在左发球区的中间为好。
2.双打站位:由于双打发球区较之单打时要短0.76米,所以比赛中通常都以发网前球和平快球为主,因此,接发球时应站在靠近前发球线附近的地方。
(二)准备姿势:身体侧对球网,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脚自然开立,单打接发球时身体重心落在左脚上,右脚跟自然提起,双膝微屈,含胸收腹,两臂自然提起,球拍举止身体前方,两眼注视对方。双打接发球时,身体重心则相对要比单打下蹲一些,并应根据对对方的的发球意图的判断在两脚间调整,球拍也应比单打时举得更高一些。
谈谈用过的几种球线
世界上的四大球线生产厂商是什么你知道么?嘿嘿,一般小菜未必答得全哦,告诉你吧,是YONEX,GOSEN,ASAWAY,ALPHA四家(其实是俺大草自己封的四大天王,表砸俺),虽然卖到大陆的名牌球线是内陆OEM的,贴了个标,价格也便宜多了,估计跟原产的用美刀,用日币买的有点跳水(表骂俺崇洋,这是事实唉,人家小日的BG65要1k多日币呢),不过总归是个名牌子吧,吼吼,先拿他们开刀。
BG65:0.70mm,不愧是球线中的销量老大,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俺用过无数65,感觉最显著的两点就是经久耐用、性能中庸。刚穿好的65线在22磅左右感觉颇爽,但是几天之后会略有跑磅,弹性有所下降,打球不如新线清脆,但是这样的中庸性能可以保持很久。俺曾摧毁球线无数,但是从来没打断过65,建议穿65线可以略高几磅。
BG80:0.68mm,最有力度的一根线之一,穿紧之后(23磅以上)的vectran纤维会给击球带来清爽的声音和意想不到的弹力,一般mm轻轻的挥拍就可以让球弹出好远哦,配合雄性般的抽杀更可谓珠联璧合。80线不怎么跑磅,优秀性能能维持在高水平,不过这种线表面的vectran纤维磨损严重,用着用着就发现0.68的线表皮统统裂开了~露出了白花花的芯子,再用用芯子也越磨越细,最后叭~~~~
BG85:0.67mm,与80一样拥有vectran纤维,不过感觉弹性略逊与80,但是球线表面似乎更加粗糙,直径也略细(0.67mm),据说控制性更精准,不过像俺这么粗糙的手法似乎体会不出来,只觉得在俺暴虐的抽击下这种线很快就叭~~~40块大洋没了
BG65Ti:0.70mm,按照官方说法是在65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钛涂层,因此弹性增加了但是表面更光滑不易控制,使用的时候的确觉得有点滑,而且在跑磅之后的弹性似乎也没让人觉得爽,觉得这种线更需要力量来驱使。总之俺不太喜欢。
BG68Ti:0.68mm,YONEX认为是一根优秀的线,但是我曾在十字花和饭儿的拍子上试用过,可能是线有点穿紧了,我当时觉得弹性很一般,几乎打不太动,当时一怒之下居然把饭儿的球拍杀成了两瓣。YONEX还说这线耐久性很差,我想应该不会假吧~连用了这线的拍子都短命了。
GOSEN系列:号称第一大羽毛球线厂商,YONEX的线也是委托GOSEN定制的。GOSEN网站上面的线可谓琳琅满目,不过在大陆市场常见的似乎就两种:GOSEN80(0.70mm)和GOSEN88(0.66mm),感觉GOSEN80有点像BG65,但是弹性略好,也略不耐用,GOSEN88则更细,更脆弱~曾被俺一个下午就打断,不过性能好点,有点接近BG85。
ALPHA系列:有幸在校长店里面用过几种,感觉真的不错(天地良心)!总体来说性能优秀但是耐用性略差。
XE60:0.70mm,一根加钛的线,表面同样光滑,但是新穿的线其优秀弹性,清爽声音给我留下了对alpha美好的第一印象,从此我便深深爱上了...,扯远了...不过这个线我可是打了一个月就打断了哦,可能是太喜欢了,所以纵欲过度,使用几次之后发现线略有跑磅,声音不如新线清脆,但是还是相当有力道的。
XE63:0.69mm,号称prosmash,用起来觉得很豪爽,扣杀声音虽然不很清脆但是力度十足,配合头稍重的球拍可以充分发挥,可能有点类似YONEXBG70pro的感觉吧,适合大力抽击,线本身感觉有点软,因此抽起来可是内蕴十足的,感觉像把好弓。
XE65:0.70mm,没用过,估计跟66相似,打控制球用,适合mm用。
XE66:0.69mm,比较中庸,球线有点生硬,表面粗糙,控制比较好,想抽上力似乎要多用点劲道。
XE70:0.68mm,校长最钟爱的一根线,我给同学买了块球拍就试配了这个,在23磅之下给我留下了同样美好的印象,击球清脆爽快,随便的一下子扣杀都有相当好的效果,配合起轻巧的球拍可谓力度与灵活的完美结合。线的表面材料质地也相当性感,用手指使劲掠过,其音绕梁...校长!这个我还要~
XE85:0.75mm,粗粗的练习线,弹性一般经久耐用(这根线俺没用过,不敢多说,建议初学者使用)
除了四大天王,俺还用过些杂牌球线,就不一一赘述了,用的比较多的是地产名牌victor,victor有几款20~30的线我都用过,感觉比较中庸,弹性不错,也不太耐打,印象比较深的是一种深灰色的vs-Ti01,那个线控制和力量都不错,也挺耐打,就是也会跑磅,击球的声音越来越沉闷。俺那把GOSEN5000TiNB上面就穿了一根这个,用了1年多了还没断,越打越软~越懒的用,估计可以用个10年8年了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球线的颜色,因为球线做出来都是白色的,所以那些鲜艳色彩的球线都是后来加染料的结果,染料么,多了总归不好,总之来说深色的线比浅色的线弹力要差,也更容易断~嗨嗨,红颜祸水咯(mm们表拍俺,俺说的是染料)
大力杀球——动量的波浪式传递
开场白:
对于羽毛球爱好者来说,提起杀球,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夹带着回音的一声清脆的巨响中,把球打得快似流星(那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但实际上,多数初级水平及中级水平的球友(即便是牛高马大,五大三粗的壮汉),使尽全力也无法把球打出足够的速度。这不单纯是力气不够,更主要的是方法不对。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
(1)球拍在击球瞬间应具有足够大的动量——这与挥拍过程有关。这点最重要,在球拍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击球是否有力,并不是取决于绝对力量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拍速的大小。如果你能把球拍(击球瞬时)的速度挥得越快,击球就越有力。
(3)击球时拍面法线方向与挥拍方向的夹角越小,击球力量越大——这与对球拍的控制有关。
先打个比方,谈谈挥抽响鞭的过程:
你见过抽响鞭吗?看看鞭子的动量传递过程吧。
抽鞭的第一阶段是鞭柄拖动鞭绳,使整条鞭子都参与运动(向前的加速移动),使运动着的鞭绳获得动量(鞭绳的动量=鞭绳的质量与其运动速度的乘积)。
说说挥拍过程与抽鞭的相似之处
注意:有一种误解,把球拍比做鞭子,认为是象甩鞭子一样地甩球拍。其实,应该是把人的躯干、手臂以及球拍总体上视为鞭子,球拍仅相当于鞭稍。挥拍的过程相当于把人体的动量通过波浪式的传递给球拍,翻腕击球时相当于回弯传递到鞭稍,那瞬间的拍速是很高的。
挥拍过程要完成动量的波浪式传递,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虽有先后,但应该是连贯的。如果做协调了,可以使拍子获得很大的速度,这是击球有力的必要条件。鞭绳动量的波浪式传递依靠的就是连续而基本无阻力,才使得效率极高。人打球时的动量传递效率是比较低的。大力杀球的挥拍过程模仿鞭子,只是尽量争取把动作做好,把效率尽可能提高。
下面再说说挥拍过程与抽鞭的不同之处:
总结:
1、身体的动量是通过躯干、肩、大臂、小臂和手腕逐渐过度到球拍上的;
2、保持各关节的放松,使身体具有类似绳索那样的柔性,以获得动量传递的高效;
3、所谓动作的正确与实施动作的连贯性很有关系,也就是说如何把发的力有效地、不间断地、无阻力地传递到拍面。
4、正文中未提到,大力杀球时,手腕翻转一般是通过肘关节制动来激励的。如果挥拍幅度小(例如点杀),肘关节不仅需要制动,同时还需要有个回摆动作,才能保证翻腕的充分;
5、躯干、肩、大臂、小臂和手腕不仅可以传递动量,同时也可在传递动量的同时施加冲量。
尾声:
我对接杀球的分类
开场白就不说了,直接转到我本人的技战术心得上来。
和一些朋友不同,我并不是按照手法来对羽毛球的接杀进行分类,我是按照场上的形势来分类。因为扣杀和接杀,是一对攻防的矛盾和对抗。使用何种手法的接杀,都要服从场上的形势变化。形势不利时,接杀的目的就是尽量摆脱困境;形势正常时,接杀的目的就是争取主动。所以,从战术上考虑,我个人觉得把接杀按照形势分类更加合理。
按照场上形势,我把接杀分成主动接杀和被动接杀两类。
主动接杀是指当对方进攻并没有致命威胁时,自己有战术性、有意识地利用接杀来调动对方、甚至反取主动。
被动接杀是指当对方进攻有很大威胁时,自己采取的非常应变或者不得已为之的勉力防守。
当然也有介于两者中间的半主动接杀,但我也把这种情况归到主动接杀里面一起说明。
另外,由于羽毛球单打和双打的攻防和节奏有着显著的不同,接杀在两者当中的运用也迥然有异。所以我也把单打和双打接杀的技战术运用作了分别说明。
一般的接杀准备动作,各人可能会有各自细微的习惯差异。不过一般可以采用:
双脚平站,或右脚突前半脚掌、脚比肩略宽、双膝微曲、重心稍前倾、球拍略向上举、拍面置于胸腹之间的身前。
1.主动接杀
1)单打里的主动接杀
由于球手照顾的场区面积比较大,单打主动接杀的目的主要以调动为主。
对手在后场杀,我放回他网前,迫使对手移动以消耗其体力。
手法以挡放为主,以不太慢的球速过网就行,不太需要自己的加力。通常的击球点在身前或者和身体平行。
单打接杀应该以回网前为主,不过偶然也可以插入回一个平高以打乱对手的节奏。但注意高度一定要能过顶,以防对手截击。回平高的手法在双打里再说。
如果对手反手后场有技术缺陷,在对手正手杀斜线后,可以顺势回他的反手后场然后跟进封网,成功率相当高。这种接杀回球要求平、快、长,手法和发平快球类似。
2)双打里的主动接杀
双打的力量和速度都比单打高,来回球的节奏也比单打快,所以在双打里基本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主动接杀。
而由于进攻方一般都采取前封后杀的进攻队形,所以双打的接杀一般不能回网前球。
双打的接杀应该以回快球为主,平球高球都可以,总之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快速通过对方前场球员的封阻。
双打接杀的握拍法应该以反手握法为主。一是因为反手握法的照顾范围大,可以照顾整个反手区到正手区肩外二三十厘米的区域;二是因为反手握法击下手球的力量比正手握法的大。
手法是要在身前迎击来球,发力主要来自手腕和手指。而回高球还是回平球则要看对手前场球手的站位。在线路上可以多回对手后场球手的反手,但也要争取正反手地调动对方后场球手。
双打接杀比较难以防范的是对方突如其来的长杀。所以要经常留意对手的杀球球路以及压腕能力。如果对手长杀较多,或者经常压腕不足,可以在准备时适当把拍面再举高一点,甚至变成上举,随时把接杀变成回抽。
一般情况下,双打的主动接杀不包含回网前的手法。
2.被动接杀
其实落到被动接杀这一步,基本上已经回天无力,所以不说太多了。
1)单打里的被动接杀
单打里的被动接杀一般产生于回球不够高、不够远,又或者被拉吊后的失位。
2)双打里的被动接杀
双打里的被动接杀一般产生于回球不够高、不够远,又或者是被对方打近距离的追身。
3)单双打里通用的非常应变被动接杀
还有一种应变的被动接杀法在单双打里都用得上,当然在双打里用的机会多一点。
当对手已经开始压网将要变杀为封时,又或者当对手攻球时自己仍留在中前场时,对方一般都会采取追人打。这个时候半蹲举拍迎击是解围或者挣扎的唯一出路。在双打里一定要尽量避免侧身接杀。
3.接杀要点
1)准备时握拍方的脚一定不能放到后面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握拍手在身前自如地做动作和发力。
2)击球点一定要争取在身前,尤其是双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更大的变化余地和更快更强的出手。
最后引用Flax前辈的一句。
羽毛球两侧移动步法
两侧移动步法,通常是指在接杀球和平抽挡时,向球场两边的脚步移动方法。主要有两侧蹬跨步、并步右侧移动步法和左侧前交叉移动步法等。
(一)两侧蹬跨步
通常在对方来球速度较快,落点比较偏内时运用较多。向右侧蹬跨步时,身体重心先移至左脚上,随即左腿迅速用力蹬伸,在右腿向右侧跨出的同时,髋关节旋外,落地后成侧弓箭步状。击球后,右腿随即旋内蹬伸回动。向左侧蹬跨步则相反而行。
(二)并步右侧移动步法
从起动开始,身体侧向右侧,身体重心移向右脚,左脚向右脚并步靠拢,并以前脚掌着地向右侧蹬伸,右脚在左脚并步未落地时,髋关节旋外后向右侧跨出一大步,落地时脚尖朝向右侧方向。击球后,右腿随即再旋内蹬伸回动。这种步法,通常在对方来球距边线较近时运用。
(三)左侧前交叉移动步法
起动时,左脚先向左侧迈一小步,随即以左脚为轴,身体左转,右脚向左侧跨一大步,呈背对球网姿势击球。击球后,右腿迅速蹬伸右转体还原成面对球网姿势,并利用左脚并步调整身体重心和回动。这种步法与并步一样,通常在对方来球距边线较近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