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监管又陆续展开了有针对寿险的动作了。
前一天还是要组织八家寿险公司进行调研:
第二天再看,已经变成了组织20多家寿险公司座谈:
紧接着周末就公布了摸底结果,达成了降低责任准备金的共识:
这哪是座谈啊?
摆明了又是要让保险公司再次认清自己的投资能力,对高风险产品做修改了。
这事儿本来也不稀奇,毕竟从去年到今年,监管一直在努力帮保司降风险;
当然结果就是,收益好一点的产品,尤其是高收益的增额终身寿慢慢都没了。
好产品的陆续或集中停售,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关于这个问题,这周会跟大家细聊。
但在此期间,可能会有七七八八声音冒出来,什么猫猫狗狗都会想蹭一波下架。
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先做这么件事情,
市场上上百款增额终身寿,究竟有哪些是值得买的。
一招釜底抽薪,在挨锤前,做好建设工作。
大家都知道买增额终身寿最重要的就是收益。
但在看过市面上近百款增额寿以后,我发现增额寿的销售误导还是很多的,但装进兜里的不会骗人。
所以这里就讲一下,针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我们挑选产品的几个判定标准。
第一个判定标准是,看这款增额终身寿在投保10年后,复利会不会超过3%。
这是什么水平?
大概折算成单利,需要超过3.6%。
因为增额终身寿有回本期,前期收益本来就不会太高,
在此基础上,以3年交为例,
其实大部分的增额终身寿产品,第10年的irr连2.6%都达不到,有很多产品更是在2%或者更低的数字附近徘徊,收益几乎算是没有。
在测评过的这80多款产品中,能做到投保十年(3年交)复利超过3%的产品,只有13个,
这还只是单独一种缴费方式下的情况,若想各个缴费方式下均达标,筛选出来的产品只会更少。
第二个判定标准则是,看这款增额终身寿在投保20年后,复利会不会超过3.3%。
另一方面,这会儿会有很多人开始考虑从增额寿中取钱来用:
比如拿钱给孩子读大学、取钱帮孩子解决婚嫁问题;
又或者是给自己换车、换房,或是其他大额开支等等。
在这个阶段,增额在同样保本保息的情况下,收益会开始明显超过其他品类一大截。
但实际上,半数以上的,连3.2%的复利都达不到,甚至1%、2%上下的收益也不在少数:
在测评过的这80多款产品中,能做到投保20年(3年交)复利超过3.3%的产品,只有14个。
同理,在条件一+条件二+各种缴费方式的条件下,筛选出来的产品只会更少。
3、投保30年复利超过3.4%
第三个判定标准则是,看这款增额终身寿在投保30年后,复利会不会超过3.4%。
一般而言,在30年上下这个阶段,优秀的增额终身寿收益已经开始无限接近于3.5%的预定利率上限了,
再不济,起码收益也能达到3.4%以上。
在测评过的这80多款产品中,能做到投保30年(3年交)复利超过3.4%的产品,只有6个。
所以啊,不要以为所有的增额终身寿都能达到3.5%的复利,这么多的产品总归还是有优劣之分的。
综合而言,一款增额寿若是想要达到“优秀”这个标准,至少在收益方面得能达到上面三个阶段要求,
但实际上在筛选时能发现,其实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的增额终身寿寥寥无几。
除了在收益上的三个标准,在挑选产品时还有一个要注意的点。
4、减保相对灵活
其实随着监管越来越严格,减保的要求和限制也确实是越来越多了。
虽然目前大部分的增额寿减保还算灵活,但现在更常见的情况则是:
收益还不错的产品,减保上有部分限制;
减保灵活的产品,收益却又实在上不了台面。
谁也不知道增额寿未来的减保规则会不会往更加严格的方向变化,毕竟根据监管的要求来看:
未来增额终身寿的取用灵活性,只可能在目前的基础上再次大打折扣。
那么在这样一层接一层的要求之上,最终筛选出来的产品,其实真的就只有那么几个。
为了方便大家,我汇总了八十多款在售的增额,一一比较,按照上面讲过的逻辑一层层筛选。
因为增额终身寿的重点还是收益,所以在这里我们先大致筛选出十几款表现稍好一些的产品,按收益列出来。
1、趸交
以30岁男性,趸交10万为标准。
收益靠前的产品有昆仑乐享年年以及富德瑞祥人生新版。
乐享年年前期回本稍慢,但回本之后的收益增速不错,从第20年开始irr就已经在3.4%以上了,直到85岁irr达到3.477%;
而瑞祥人生新版,中期10到25年间的收益都不算特别顶尖,再往后收益才一路向上走,最终85岁时能达到3.499%的irr。
除此以外,还有两个产品收益也不错,一个是信泰如意鑫享、一个是金玉满堂2.0。
信泰如意鑫享本身是养老年金,但在领取养老年金前,现价的增速完全可以和增额终身寿放在一起谈;
像是表格中列出的一样,65岁时,如意鑫享的现价仅比乐享年年少了几千,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收益了。
而金玉满堂2.0,收益在一种增额终身寿中还是不错的,只是跟顶尖的几个比起来略逊一筹,不过金玉满堂2.0的附加权益非常多,也算是一个加分项。
2、3年交
以30岁男性,年交10万,缴费3年为标准。
收益靠前的产品是乐享年年、瑞祥人生新版。
先看乐享年年,3年交算是主场,前期、中期、后期的收益都非常不错,85岁irr在3.486%上下。
瑞祥人生新版的收益表现不如趸交时那么惊艳,不过仍旧是第一梯队产品,85岁时irr是3.484%。
另外要说的还是如意尊享、金玉满堂2.0,这两款产品的回本速度非常快,但收益并不差。
金玉满堂2.0相对来说走势比较平稳,一直到后期收益达到3.466%;
而如意尊享,优势更明显一些,它前几年的现金价值甚至要比其他几款增额寿还要高。
3、5年交
5年交和3年交的情况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收益靠前的产品有:
乐享年年、瑞祥人生新版、如意尊享、金玉满堂2.0。
4、10年交
以30岁男性,年交10万,缴费10年为标准。
收益靠前的产品是万年禧、瑞祥人生新版、金玉满堂2.0。
万年禧到85岁能达到3.477%的irr,瑞祥人生新版在85岁时的irr在3.468%;
这里重点要说的是金玉满堂2.0,
十年交的情况下,收益直接进入第一梯队,尤其是前20年的收益,表现相当不错。
另外要说拿出来说的,还是如意尊享:
和前面讲过的一样,它现价增值快,65岁时(未领取年金)的现金价值甚至比金玉满堂还要多个一千左右。
所以,在这些对比的基础之上,我们把几款、各种缴费方式下表现都还不错的产品挑出来再跟大家聊聊。
1、弘康金玉满堂2.0
金玉满堂2.0是金玉满堂的接棒产品,根据消息,3月底就要下架。
出生满30天-75岁可买,起投金额为5000,可趸交、3年交、5年交、10年交、15年交和20年交,且随时可以把钱取出来。
我们看下它的收益情况,以30岁男性,每年交10万为标准:
3年交,仅6年就能回本。
70岁的现金价值有112万多,这时的irr为3.45%,收益接近4倍杠杆。
越到后面,irr越接近增额终身寿的最高收益3.5%。
不过,金玉满堂2.0最优秀的收益出现在10年交,在这种情况下,前20年的收益表现相当不错。
另外,金玉满堂2.0的保单权益非常丰富,有加保、减保以及保单贷款,也支持隔代投保。
减保要求非常宽松,和金玉满堂一脉相承,这在目前的产品中已经非常少见了:
减保金额100元起,减保后的现金价值扣除未还款项不得低于500元。
总的来说,金玉满堂2.0收益算不上拔尖,
不过在10年缴费的产品中收益是最高的,属于第一梯队,回本速度也不赖。
而且健康告知很宽松,面体检额度也高,
保单贷款利率才4.5%,市场最低,综合收益也可以,减保也非常灵活。
比较适合有大额保单需求+资金周转频繁的人群选择。
2、昆仑乐享年年
乐享年年是之前一直在说的产品,严格来讲,他不是增额终身寿产品,甚至不是储蓄险,而是健康险。
但是因为它有同等作用,就被归入了同等范畴。
目前,乐享年年本月底会下架15、20年交计划,6月份会下架产品。
从收益来看,乐享年年是目前的第一梯队产品无疑,3年交、5年交产品的收益表现最为亮眼:
3年交的情况下,第九年开始返本,70岁时的收益接近4倍杠杆。
放在现在的产品里,其实已经不再是霸主,但仍旧是拔尖的收益,到85岁时irr还是有3.48%往上,已经非常逼近监管的3.5%的预定利率了。
5年交的表现和3年交差不多,非常优秀,钉死的第一梯队产品。
整体来看,乐享年年虽然回本比较慢,但3年交、5年交计划的长期收益一骑绝尘,比目前市面上的其他产品都要优秀。
至于其他附加权益。
乐享年年的减保属于正常规则,不死板,但想要全部取出来也得花好几年,算是比较友好的一波。除此以外,乐享年年比其他两款产品多了一项责任,作为护理险,它附加了长期护理保险金。
如果丧失日常生活能力,按年龄段不同,会按照合同具体情况获得一笔赔偿金。
整体来说,比较适合买给自己用来养老,毕竟一般的增额终身寿只保身故/全残。
3、信泰如意鑫享
如意鑫享是信泰的产品。
没错,就是那个推出了超级玛丽系列产品的保司。
这产品其实是养老年金,但因为前期现金价值增速确实不错,所以也放在这里讲一下。
作为一款养老年金险,如意鑫享的基础责任设置比较简单。
养老年金:从0岁到70岁都能投保,男性最早可以从60岁开始领取,女性最早可以从55岁开始领取;
可以选择按年领取,也可以按月领取,其中按月每月领取8.5%的基本保额。
其他:除此以外,身故也能获得一笔保险金的赔付。
再看收益,仍旧是30岁男性,年交10万的标准:
能看到其实如意鑫享在领取年金前,现金价值的增长速度堪比增额终身寿,尤其是前期,现价增长非常快;
当然了,如果前期没碰到需要退保/减保取现的意外事件,那么等退休后也能按时领取年金,直接用作养老金。
除此以外,如意鑫享的保单权益也比较丰富,支持加保、减保以及保单贷款,也支持隔代投保。
减保方面,因为本身不属于增额终身寿,所以没有要求,不限金额和次数;
加保则需要再期交保单满2年后,加保期交保费的20%。
最后,如意鑫享还可以附加一个万能账户如意鑫(惠享版),保底利率为3%,算是目前市面上比较高的了。
如果既想追求中短期资产配置,也想做好长期储蓄能有一笔钱作为继承,还想兼顾一些养老功能的话,那么信泰如意鑫享很合适。
最后:
监管现在对寿险公司进行调研,其实就相当于灾年后问收成,
不管是针对利率的调研、还是针对负债的座谈,本质上都是要求保司控制风险,之后利率下调几乎是必然的。
总之,最近大概是又要开始整活了,一轮一轮得停售潮又将来临,
无论增额寿,还是重疾险此次可能都会面临巨大变局。
(健康险更贵,而增额寿等等收益则会降低,我们这周还会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