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选择蔚来品牌的EC6车型(以下简称“EC6”)。EC6是一款智能电动汽车,在您使用EC6的绿色旅程中,您将获得贴心周到的用户体验。
开启EC6的旅程之前建议您阅读车辆中控屏上的《用户手册》,了解车辆使用所需的全部信息。
本手册使用的标签、标志、图片仅用于说明示意,内容仅供参考。
注意:此内容提示您如何避免可能发生的车辆损坏或财产损失。
说明:此内容为您更好地使用车辆提供建议。
若遇紧急情况需要救援,请致电蔚来热线:400-999-6699。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寻车照片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功能开启后,当您停好车辆并离开后,车辆会自动收集并处理停车环境和车辆底部的图片并上传至蔚来App,您可在手机App上“爱车”页面,点击车辆位置即可查看车辆停放区域信息。
寻车照片功能采集的图片均会进行脱敏及加密处理,保护用户隐私。
车辆处于非驾驶状态且有效钥匙距离车辆70米以内时(随智能钥匙状态和车辆周边环境而不同),3秒内连续按下两次智能钥匙上的上锁按钮,车辆喇叭鸣响,转向灯闪烁,提示您车辆的精确位置。再次按下此按钮将解除寻车提示,否则此寻车功能将在10秒钟后自动关闭。
接通手机蓝牙钥匙功能或车辆连接网络时,您也可在手机App上“爱车”页面使用“寻车”按键进行寻车,此时车辆喇叭鸣响,转向灯闪烁。随后再次按下寻车按键将解除寻车提示。
进入车辆之前,您可以使用智能钥匙解锁车辆。随智能钥匙状态和车辆周边环境而不同,智能钥匙的最远有效范围为车外30-70米。
车辆解锁按钮
车辆为P挡时,短按此按钮可解锁车辆,解锁后车辆两侧转向灯将闪烁三次提示解锁成功,解锁成功后车外门把手自动弹出。
通过智能钥匙解锁四个车门后,无需钥匙即可从外部打开尾门。
长按解锁按钮可同时打开全部车窗;车窗运动过程中放开解锁按钮则车窗停留在当前位置。
您可以通过中控屏设置智能钥匙的解锁方式: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门窗锁>车门>车辆解锁模式。
选择全车:只需按一次钥匙解锁按钮则可同时解锁全车车门;
选择主驾车门:第一次按下钥匙解锁按钮仅解锁驾驶员侧车门,再次按下解锁按钮可解锁其余三个车门。
车辆上锁按钮
车辆挂P挡,关闭所有车门(包括前盖及尾门)后,短按此按钮可实现全车上锁,全车上锁后两侧转向灯将闪烁一次并且喇叭鸣响一次以提示上锁成功,同时车外门把手收回,外后视镜自动折叠(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外后视镜>锁车自动折叠,设置外后视镜自动折叠)。
上锁后尾门仅可通过智能钥匙从外部打开。
您可以通过中控屏设置喇叭提示音的打开/关闭,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声音>车辆提示音>锁车提示音。
长按上锁按钮可同时关闭全部车窗;车窗运动过程中放开上锁按钮则车窗停留在当前位置。
车辆处于非驾驶状态且有效智能钥匙距离车辆70米以内时,您可以在3秒钟内连续按下两次启动寻车功能,转向灯及喇叭均会发出提示。再次按下此按钮将解除寻车提示,否则寻车功能将在10秒钟后自动关闭。
当全部车门关闭时,您可在车外按下智能钥匙上锁按钮,此时车辆已上锁,转向灯将闪烁一次并且喇叭鸣叫一次以提示上锁成功。若有车门未关,此时按下上锁按钮则车辆无法上锁,您将收到手机App提醒信息,提示您车辆未成功上锁。
尾门打开按钮
尾门关闭状态时,长按此按钮可打开尾门;尾门打开状态时,再次长按此按钮可关闭尾门。
在您离开车辆时如果有人或宠物留在车内,请务必携带智能钥匙,钥匙留在车内可能造成车内人员意外伤害。
智能钥匙为电子零件,请避免撞击、拆卸或放置于高温、潮湿及强烈震动的场所。
若您在上锁时车内仍有乘客,此时可进行智能钥匙上锁操作,乘客仍能从里面打开车门,但会触发防盗警报系统。
若上锁后车内仍有智能钥匙或手机蓝牙钥匙,车辆仍可进行智能钥匙上锁操作,手机App将提示您车内有钥匙。
若乘客将智能钥匙或开启蓝牙钥匙功能的手机带出车外3米以上,车辆将提示您钥匙离开车辆。
如果车辆在解锁后30秒内未打开任何车门或尾门且乘客将智能钥匙或开启蓝牙钥匙功能的手机带出车外3米以上,所有车门及尾门都自动重新上锁。
若钥匙遗失或损坏,请立即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携带当前所有钥匙进行钥匙的绑定操作,申领新的钥匙。
智能钥匙亏电时可使用物理应急钥匙上锁驾驶侧车门,所有车门随之一同上锁。
车辆为驻车状态时为方便锁车操作,您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门窗锁>车窗>锁车自动关窗,当您使用车外上锁方式(如智能钥匙、NFC、手机App、无钥匙上锁、离车自动上锁)对车辆进行上锁时,可自动关闭车辆所有车窗,关闭过程中带有防夹功能。车窗关闭过程中若按下智能钥匙或手机App解锁上锁按钮,则车窗关闭动作停止。
执行锁车自动关窗时请确保车辆已成功上锁。
若在车窗上升过程中执行锁车操作,车窗将终止上升行程,此时可先执行一次解锁操作,随后重新对车辆进行上锁,即可实现锁车自动关窗。
智能钥匙电池为CR2477钮扣电池,更换时请捏牢钥匙侧边,使用手指甲或薄塑料片从底部空隙沿钥匙侧边缝隙滑动,直至可将钥匙底盖打开,即可进行电池更换。
钮扣电池正极朝下进行安装,安装电池后请将导电弹片正确对准且合好后盖,以保证电池正常使用。
智能钥匙电量不足时将会影响到遥控解锁车辆功能,此时可尝试靠近车辆进行解锁,若未成功解锁请使用其他方式(如手机App或物理应急钥匙)进行解锁。
智能钥匙会受到周围无线电波的干扰,需将其他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等)远离钥匙至少30厘米。
当您随身携带有效的智能钥匙或手机蓝牙钥匙时,可通过触摸任一外门把手相应的部位实现解锁或上锁操作。
若您将钥匙遗落在车内或任一车门打开(包括前盖及尾门),此时在车外通过按下任一车门锁止键进行无钥匙锁止操作时,车辆无法执行全车上锁,同时喇叭鸣响,提示您将钥匙带出车外或关闭对应车门。
进行无钥匙解锁/上锁操作时,车辆需挂P挡且车门、前盖及尾门均关上。
进行无钥匙上锁操作时,请勿使用蛮力按压车外门把手。
体内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人员应确保与车内天线保持22厘米以上的距离,以避免无钥匙解锁系统的天线干扰心脏起搏器功能。
车内蓝牙天线位置如下:
内后视镜罩盖下方
左侧后门下方
右侧后门下方
顶棚后方
后保险杠支架上方
当您距离车辆较远时,可在手机App“爱车”页面下,点击门锁按键即可远程执行车门的解锁或上锁操作。
点击门锁按键时,您还可以选择解锁并启动车辆,此时车辆解锁,车门把手弹出,在2分钟内进入车内主驾就座并踩制动踏板即可启动车辆。
如开启远程解锁启动功能2分钟内未踩制动踏板启动车辆,则车辆自动退出远程启动状态;此时可按下“一键启动”按键进行车辆启动操作。
车辆挂P挡且全部车门关闭。
手机与车辆需连接至网络。
手机蓝牙钥匙功能未开启(否则优先使用蓝牙钥匙)。
如果用户无法使用手机App执行解锁操作,可以呼叫蔚来汽车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手机开启蓝牙钥匙功能后,无需携带智能钥匙,仅依靠手机即可执行车辆解闭锁、启动等操作。
在手机App爱车>设置>钥匙界面点击获取;获取成功后,打开手机蓝牙功能,靠近已解锁车辆,将车辆蓝牙与手机蓝牙进行匹配,激活手机蓝牙钥匙服务。
激活成功后即可正常使用手机蓝牙钥匙功能,此时手机App可代替智能钥匙,对车辆进行解锁及上锁操作。后续使用已激活配对过的手机蓝牙钥匙接近车辆时,将自动连接车辆。
您可以在爱车页面上方查看手机蓝牙钥匙是否正常连接至车辆,或在钥匙管理界面管理手机蓝牙钥匙。
车辆为驻车状态时,开启手机蓝牙钥匙功能且位于车辆蓝牙连接范围内(最远距离约30-70米,随蓝牙连接状态而不同),蓝牙钥匙可实现的功能有:
在手机App爱车界面点击解锁/上锁按键,即可对车辆进行解锁及上锁操作,门把手自动弹出或收回。
携带手机触摸门把手相应区域即可解锁或上锁车辆。
中控屏开启近车自动解锁功能后,携带手机靠近车辆一定范围内,车辆可自动解锁。
中控屏开启离车自动上锁功能后,携带手机离开车辆一定范围内,车辆可自动上锁。
可按压后备箱开关或通过手机App爱车界面进行后备箱的打开和关闭。
在手机App爱车界面进行寻车、开关车窗、召唤等操作。
使用蓝牙钥匙功能成功解锁车辆后,进入车内主驾就座并关闭车门后可踩制动踏板启动车辆。
如因蓝牙连接问题导致手机蓝牙钥匙解锁或上锁失败,请重新恢复蓝牙连接后再次进行解锁或上锁操作。
使用蓝牙钥匙功能进行车辆启动时,如遇手机蓝牙与车辆蓝牙连接失效,请重新连接蓝牙后再次尝试。
若您在上锁时车内仍有乘客,此时仍可使用蓝牙钥匙进行上锁操作,乘客仍可下车,但会触发防盗警报系统。
若乘客不慎将智能钥匙或开启蓝牙钥匙功能的手机带出车外3米以上,车辆将提示您钥匙离开车辆。
使用手机解锁或上锁步骤如下:
在手机App进入爱车>设置>钥匙,获取“NFC手机钥匙”。
开启手机的NFC功能,并设置蔚来为默认付款应用。
保持手机屏幕处于解锁状态,将手机NFC感应区贴近主驾驶侧B柱NFC感应区,App显示“正在使用NFC钥匙”。解锁成功后门把手自动弹出,上锁成功后门把手自动收回并伴有上锁的声音。
您也可以使用NFC卡片贴近主驾驶侧B柱NFC感应区,停留少许车辆即可自动解锁或上锁,解锁成功后门把手自动弹出,上锁成功后门把手自动收回并伴有上锁的声音。
NFC功能的检测距离小于10毫米,建议将手机或NFC卡片贴近NFC识别处上方并稍作停留,以进行NFC解锁或上锁操作。
使用NFC功能解锁后仍可使用其他方式上锁车辆(如智能钥匙或物理应急钥匙),建议随身携带智能钥匙或手机蓝牙钥匙。
请妥善保管NFC卡片,避免遗失。避免撞击、弯折卡片或将卡片放置于高温、潮湿及强烈震动的场所。
车辆升级过程中无法使用NFC功能,请随身携带智能钥匙以进行解锁。
您可使用车内中控锁按键解锁或上锁车辆。
车辆处于全车解锁状态且所有车门关闭时,按下中控锁按键可上锁车辆,中控屏显示车辆上锁状态,按键上LED灯点亮绿色。
车辆处于全车上锁状态(非外部上锁)或仅驾驶员侧车门解锁时,按下中控锁按键可解锁车辆,中控屏显示车辆解锁状态,按键上LED灯熄灭。
当您无法使用上述常规车外方式解锁或上锁车辆时,可使用物理应急钥匙解锁或上锁主驾驶侧车门。
请将物理应急钥匙带出车外并妥善保管,以备紧急解锁或上锁时使用。
拨动物理应急钥匙拨块,同时将应急钥匙金属锁匙部分拔出。
按住主驾驶侧车外门把手前部区域即可展开车外门把手。
一只手拉住展开的外门把手,同时另一只手将物理应急钥匙插入外门把手内的钥匙孔内,顺时针旋转即可解锁驾驶侧车门。
上锁时同样需按动外门把手前部区域,使用物理应急钥匙先顺时针旋转进行一次解锁操作后,再逆时针旋转即可上锁驾驶侧车门。
使用物理应急钥匙解锁主驾驶侧车门后,若需使用智能钥匙执行上锁操作,需先开关一次主驾驶侧车门使车门锁芯复位,避免该车门处于解锁状态。
车辆蓄电池亏电时,使用物理应急钥匙仅可上锁主驾驶侧车门,其余车门如需上锁时,可在车门锁孔处向下拨动,关闭车门后即可上锁,此时车门无法从外部打开。
全车上锁时,如遇紧急情况(如门把手电子开关失效或车辆落入水中)需要开门时,拉动一次内门把手机械开关,即可打开对应侧车门。
车辆12V蓄电池亏电时,使用物理应急钥匙仅可解锁主驾驶侧车门,此时无法实现全车解锁,其余车门只能通过拉动车内门把手机械开关进行解锁并开门。
开启车门儿童安全锁功能后,两侧后门均无法从内部打开,仅可在全车解锁后从车外打开。
发生重大事故导致安全气囊弹出时,后排车门儿童安全锁将会自动解锁。
您可在携带有效的智能钥匙或带蓝牙解锁启动功能手机时,实现近车自动解锁。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门窗锁>车门>近车自动解锁,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功能开启后,您无需拿出钥匙,只需走近车辆B柱约1.5米范围内,车辆可实现自动解锁。
您的车辆可以在不使用中控锁的情况下实现驻车自动解锁。
若车辆之前是通过行驶后(车速高于8公里/小时)自动上锁的,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停稳车辆后,将挡位挂至P挡,车辆将自动解锁,解锁后尾门无需钥匙即可从外部打开。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门窗锁>车门>驻车自动解锁,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您可在携带有效的智能钥匙或开启手机蓝牙解锁启动功能时实现离车上锁。
功能开启后,您无需拿出钥匙,只需离开车辆3-7米,车辆即可实现自动上锁。当离车上锁成功后会有锁车提示音,同时转向灯闪烁,若您开启了外后视镜锁车自动折叠功能,外后视镜还将自动折叠。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门窗锁>车门>离车自动上锁,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建议您在熟悉且安全的停车区域内使用离车自动上锁功能。开启离车自动上锁功能后,请携带有效的智能钥匙或开启手机蓝牙解锁启动功能,并在远离车辆时确认车辆上锁。
离车自动上锁功能开启后,请在离开车辆前确保车内无儿童或宠物,以免发生意外。
离开车辆时可通过锁车提示音或者目视车辆状态(大灯、外后视镜或手机App)确认车辆已成功自动上锁,保障车内财产安全。
当车内有另一把有效的智能钥匙或者其他上锁条件未满足(如车门、前盖、尾门未关闭/中控屏未选择离车自动上锁)等,离车自动上锁功能失效。
请勿将智能钥匙与手机、蓝牙耳机等通讯设备一起放置,以免信号干扰造成车辆误上锁。
直流充电桩或高压变电站等强磁场设备对智能钥匙信号有较强干扰,在部分场景下容易造成误上锁或上锁失败,建议随身携带智能钥匙以避免车辆误锁或上锁失败而带来不便。
您的车辆可以在行驶过程中自动上锁。
车辆处于解锁状态且车门、前盖及尾门均关闭时,当行驶速度超过8公里/小时,则车辆可自动上锁。
车辆由静止到行驶的过程中,只能触发一次自动上锁功能。
车辆通过智能钥匙、手机App、NFC功能或物理应急钥匙在车外执行全车上锁后(包括前盖及尾门),防盗警报系统自动启用。
解锁时外门把手自动弹出,您可用手轻触门把手内侧进行门把手感应开启,此时车门轻微弹开,即可轻松开门。关门时只需轻轻合至半掩位置,车门即可自动吸至关闭位置,实现轻松愉悦的开关门体验。
您可以通过中控屏设置门把手感应功能的打开/关闭,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门窗锁>车门>门把手感应开启。
外门把手将在车辆上锁或车速超过8公里/小时后自动收回。
您还可以通过中控屏设置门把手自动收回,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门窗锁>车门>门把手自动收起。功能开启,在车辆解锁后,门把手将在20秒后自动收起。以防止刮到行人或被陌生人开启。轻触门把手感应区域可使门把手再次弹出。
车门自动吸合或门把手自动收回的过程中,请乘员(尤其儿童)避免将手放入,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若佩戴手套可能导致门把手轻触功能失效;手动轻拉门把手,即可实现开门及降窗操作。
若外门把手无法展开,可按住对应外门把手前部区域,即可手动展开车外门把手。
在车内时可通过按下内门把手电子开关打开对应车门。解锁状态下按动一次,上锁状态下按动两次,对应侧车门弹开。
车辆行驶时,内门把手电子开关将自动禁用,请注意行车安全。
当车辆处于P挡状态或在用户解开安全带的情况下,方可开启内门把手电子开关。
打开尾门前需清除尾门上的附着物(如雪和冰),否则可能导致尾门打开后突然关闭。
车辆行驶中,请确保尾门处于关闭状态。
当您携带智能钥匙时,轻轻按下尾门把手处的按键,即可打开尾门。
在尾门开启的过程中,长按尾门按键数秒后,尾门高度即可自动记忆。
您的爱车配备有一键关闭尾门功能。
按下尾门上的按钮,尾门自动关闭并锁止,同时发出声音确认闭合。
您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门窗锁>车门>后备箱,开启或关闭尾门。
尾门开启:长按后备箱图标,尾门会自动开启。
尾门关闭:长按后备箱图标,尾门会自动关闭。
在尾门开启或关闭的运动过程中,单击后备箱图标可中断尾门的开/闭行程。
您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门窗锁>车门>开启高度记忆,通过动画实时的显示来设置尾门的最大开度。
长按2秒智能钥匙上尾门按钮,即可开启/关闭尾门。
在尾门开启或关闭的运动过程中,短按尾门按钮可中断尾门的开/闭行程。
如果智能钥匙电量不足,则无法执行该操作,需及时更换电池。
当车辆挂P挡且车门关闭时,您可通过蔚来手机App的爱车界面,点击后备箱图标便可开启尾门;再次点击高亮的后备箱图标便可关闭尾门。如果在关闭过程中被阻挡,会提示您关闭失败。
只有车辆处于联网状态下,才能执行该操作。
当双手被占用或不便操作钥匙时,您可通过脚踢后保险杠下方开启尾门。
在后保险杠的中间位置,将脚向上抬起靠近后保险杠并且脚尖踢入后保险杠内至少10厘米,然后将脚迅速收回,尾门即可开启;或者用脚尖从一侧向另一侧横扫入后保险杠下方至少10厘米,尾门即可开启。
您必须随身携带手机蓝牙钥匙或智能钥匙才能使用该方式打开尾门。
为避免有人在后备箱附近活动造成误开启情况发生,您可以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门窗锁>后备箱脚踢感应,关闭脚踢开关尾门功能。
采取脚踢开启方式时,请不要频繁来回移动脚尖。
在尾门的开启行程停止前,请不要触碰尾门。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此功能可能会被临时禁用。
频繁的开启或关闭
未踢入有效检测范围
当尾门无响应时,建议您等待几秒后重试,或使用其他方法来打开或关闭尾门。
车辆需处于静止状态。
脚尖横扫的运动的范围建议约为于车尾中部。
若尾门未正常开闭需要手动缓慢平稳操作。
避免大力快速开闭电动尾门,否则可能会导致组件损坏。
您的爱车具有尾门防夹功能。
如果在自动开启或关闭尾门过程中有障碍物限制尾门开合,开启或关闭行程会立刻停止,防夹功能激活。
打开过程中断,尾门停止,并发出长音警告。
关闭过程中断,尾门停止,发出长音警告且返回一定距离。
在打开或关闭前,请确认无人在尾门开/闭合的路径附近,以防人员受伤。
驾驶员车门内侧提供了控制四个车窗的按键,方便驾驶员控制所有车窗。
驾驶侧车窗
副驾驶侧车窗
后排乘客右侧车窗
后排乘客左侧车窗
往前拨动车窗按键可控制车窗打开位置;快速往前拨动此按键至末端松开即可自动完全打开车窗(一键降窗)。
往后拨动车窗按键可控制车窗升起位置;快速往后拨动此按键至末端松开即可自动完全关闭车窗(一键升窗)。
关窗:开启后,全车车窗关闭。
透气:开启后,左前和右后车窗开启约25毫米。
通风:开启后,全车车窗开启。
记忆:长按会记住当前全车窗位置,开启后,车窗会移动到记忆位置。
车辆挂P挡且驾驶座无人时,可使用智能钥匙对车窗进行控制:长按智能钥匙解锁按钮,车窗全部向下打开;再长按上锁按钮,车窗全部向上进行关闭;车窗运动过程中放开解锁或上锁按钮则车窗停留在当前位置。
四个车窗均有防夹功能。当有外物阻挡车窗的关闭行程时,车窗停止关闭且向下开启一定距离。
车窗防夹区域如下图所示:
关闭车窗时请确保儿童及其他乘客勿将头、手靠近。车窗虽有防夹功能,但关闭车窗时如不加留意或不加控制会带来意外的夹伤;也请勿随意尝试防夹功能,以防因外部因素导致功能失灵产生伤害。
车窗结冰而使关闭动作中断。
15秒内连续三次触发防夹保护使关闭动作中断。
拨动对应车窗按钮控制车窗玻璃升至最顶部。
释放开关,将车窗玻璃微微下降,再次拨动车窗按钮控制车窗玻璃升至最顶部。
拨动对应车窗按钮控制车窗玻璃降至最底部。
遮光天幕通过改变玻璃天窗的遮光度,实现对太阳光和辐射能量的有效控制。
天窗玻璃的遮光度分为4挡,其中0挡最亮、3挡最暗。
您可以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门窗锁>车窗>遮光模式,选择自动或手动调节天幕,或者通过后排控制屏/快捷界面/NOMI,快捷调节天幕。)
自动:天窗玻璃将根据周围环境自动调节至适宜的遮光度。
手动:您可以根据用车场景,分挡位自由调节天窗玻璃的遮光度。
遮光天幕功能正常使用的温度范围是-15℃~65℃。
当玻璃温度低于-15℃,天幕进入低温保护状态,维持原有状态暂不可调节,待玻璃温度上升至正常范围后恢复正常使用。
锁车后,天幕将自动切换至最暗模式(3挡),下次用车时恢复用户设置。
您的爱车具有电动调节尾翼功能,具有4种调节功能,分别为减阻挡、极速挡、自动调节以及关闭尾翼。
减阻挡:尾翼升至低角度,降低车辆行驶风阻,提高续航里程。
极速挡:尾翼角度升至最高,增加车辆行驶中的下压力,提供车辆高速行驶的稳定性。
车辆升速:当车速高于80公里每小时,低于170公里每小时,尾翼调节到1挡;当车速高于170公里每小时,尾翼调节到2挡;
车辆降速:当车速低于160公里每小时,尾翼降至1挡;当车速低于20公里每小时,尾翼收回。
关闭:尾翼收回。
您可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选择电动尾翼的挡位。
尾翼关闭时,请勿将手等身体部位放置在尾翼区域,防止夹伤。
尾翼开启时,请勿放置重物于尾翼上,以免损伤电机。
电动尾翼具有防玩保护机制,连续操作15次及以上,调节功能暂停工作,150秒后恢复。
锁车后,尾翼自动收回。
进入拖挂模式,尾翼将保持收回状态。
为保持爱车良好的使用状态,请在电量不足时及时为爱车充电。
车辆在驻车状态时才可进行充电,车辆处于驾驶状态(R挡或D挡时)及软件升级状态时不可进行充电。
车辆充电插口位于车辆左侧,支持直流充电方式。
为避免出现意外,请不要在有易燃气体或液体的地方进行充电作业,请到通风处进行充电。
因高压危险,充电作业时建议与充电桩保持一定距离,请勿接触充电枪及充电口内的金属端子,否则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
禁止未成年人使用充电设备,充电作业时禁止未成年人靠近。
禁止在充电设备破损、生锈、潮湿或有异物时进行充电。
禁止私自修改或拆卸充电连接器及充电设备。
请使用符合当地标准的充电设备为车辆充电,否则可能会导致无法充电,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车辆或充电设备损坏,进而造成人身伤害。
请勿在大雨及极端天气时进行露天充电,否则可能会导致充电不能进行,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车辆或充电设备损坏。
充电前,请检查充电枪头及车辆充电口是否有变形、发黑、烧蚀,如发现异常请勿进行充电作业,否则可能造成车辆或充电设备损坏,严重时造成人身伤害,如有需要请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充电前,请检查充电枪头及车辆充电口是否有污物或异物,保持接口清洁,否则可能造成充电失败或车辆充电口损伤。
当充电设备出现故障时,请联系充电设备厂商,请勿尝试自行解决。
淋雨后需要充电时,请先确认是否有水进入充电口,请勿在充电口中有明显水渍时进行充电,否则可能会导致无法充电,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车辆或充电设备损坏。
充电时,请勿使用高压冲洗装置对充电口部位进行冲洗,否则可能会导致充电中断,严重情况下造成车辆或充电设备损坏。
在进行快充作业时,体内植入心脏起搏器的用户需远离快充作业的车辆,避免电磁干扰影响医疗设备的正常功效。
在充电过程中若发现车辆有异味或烟雾,请立即停止充电并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充电过程停止前,请勿强行拔下充电枪,避免充电口产生电弧,否则可能造成车辆或充电设备损坏,严重时造成人身伤害。
您可以使用家充桩和公共桩为爱车进行充电作业。
车辆挂P挡,按下充电口饰板或在中控屏主页右划进入快捷设置,点击充电口,充电口饰板可自动旋转打开。此时充电口指示灯呈现白色常亮。
充电口饰板在旋转运动过程中及旋转完成后,请勿用力拨动此饰板,以免损坏充电口饰板。
查看充电连接器及充电设备是否完好,将充电枪正对并连接到车辆充电口处,此时充电口与充电枪进行匹配:若充电口指示灯闪亮后呈现蓝色,提示您充电口工作正常;若充电口与充电枪未正确匹配或匹配超时,充电口指示灯蓝色闪亮后熄灭,请您重新连接充电枪。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电池或手机App上查看当前充电状态,此时充电口指示灯为蓝色,显示当前充电状态。
充电完成时,需先按下充电枪解锁按键,方可将充电枪拔下。
充电过程中如需要手动停止充电,需在全车解锁后在中控屏设置页面点击电池停止充电,待充电口指示灯变成绿色常亮后再将充电枪拔下。
直流快充过程中,可先将车辆解锁,再长按充电口关闭按钮,即可手动停止充电。
插拔充电枪时请正对充电插座,若遇充电枪卡滞,可尝试轻微上提充电枪。请勿用力晃动插拔,避免损坏充电枪或充电插座。
充电过程中,请勿强行直接拔枪,否则会引发充电插座火花及冒烟现象,危及人身安全。
结束充电后,请等待3秒钟再拔下充电枪,避免因拔枪过快导致拉弧造成人身伤害。
充电过程中若充电口指示灯呈现红色闪亮,请更换充电桩再次尝试,若指示灯仍为红色闪亮,请立即停止充电并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拔下充电枪后请将充电枪放好,手动向下按压饰板、按下充电口关闭按钮或在中控屏上点击充电口,充电口饰板即可自动关闭。
使用蔚来家充桩充电时,充电口饰板将在充电枪从桩上拔下时自动打开,在充电枪从车辆拔下后自动关闭。如充电口饰板自动旋转关闭过程中卡滞在充电枪上,可长按充电口关闭按钮5秒钟,此时充电口饰板将自动打开。
如全车解锁后无法拔出充电枪,请按如下步骤尝试:
重新插紧充电枪确保充电枪解锁按钮弹起。
重新进行全车上锁及解锁。
再按住充电枪解锁按钮等待1到2秒钟,待充电口指示灯变成绿色常亮后再将充电枪拔下。
如仍无法拔下充电枪,请立即停止充电并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当前功率显示
表示当前动力电池提供动力或进行制动能量回收时的功率数值。
动力电池能量条
此能量条表示动力电池提供动力的功率;能量条为绿色时表示进行制动能量回收时的功率。
续航里程
表示当前状态下动力电池支持的剩余行驶里程。
续航里程低于60公里(支持自定义)此图标显示黄色;续航里程低于10公里此图标显示红色。
您可以在充电前或停车后在中控屏自行设置期望的充电设置,当达到设置的充电上限后即自动停止充电并在仪表屏进行提示。此功能默认充电上限为90%,您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电池滑动车辆模型中的电池进行调整,调整范围为50%-100%。
可通过方向盘右侧的菜单按键进入“车辆信息”选项,可看到当前动力电池的电流和电压数值。
仪表显示图标
仪表指示灯
说明
动力电池正常指示灯
此指示灯表明当前动力电池工作正常。
动力电池电量不足指示灯
此指示灯表明当前动力电池电量不足,请及时充电,如有需要请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动力电池切断警告灯
此时车辆未上高压电,如有需要请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低压蓄电池充电故障警告灯
此警告灯点亮请立即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动力电池故障警告灯
此警告灯点亮请立即停车并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动力电池温度过高警告灯
冰雪路面指示灯
此指示灯点亮表明当前环境温度过低,将可能影响动力电池性能。
充电电缆已连接指示灯
此指示灯点亮表明当前已连接充电电缆。
高压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速度将变慢。开启电池预热功能,能够在车辆到达补能点(充电桩)前,提前对高压电池进行一定程度的预热,提高车辆的充电速度。
低温充电预热功能默认开启,您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选择进入电池界面,关闭低温充电预热功能。开启此功能后,导航状态下目的地或途经点为充电站时,在保证到达目的地的前提下,车辆将自动开启高压电池预热,以提高充电效率。低温充电预热仅把电池加热步骤前置,不会造成额外的充电能量浪费。
处于导航状态下时,低温充电预热功能在如下条件时将自动激活,中控屏上方状态栏显示当前预热状态:
导航目的地或途经点为充电站,或带有充电站的服务区
驾驶员处于就座状态
当前续航里程大于120公里
车辆未处于ECO+模式
您可以手动关闭低温充电预热功能,选择本次关闭(下次默认开启),或者保持关闭。
此功能在如下条件之一时将自动退出预热过程(开关仍保持开启状态):
连接充电枪
关闭导航或停止导航到充电站
当前续航里程不支持预热到目的地时仍剩余20公里
车辆进入ECO+模式
手动充电预热功能默认关闭,当您熟悉充电路线,不需跟随导航至充电点时,建议在低温环境时在中控屏上进入电池界面,开启手动充电预热功能,车辆将开启高压电池预热,以提升充电效率。开启手动充电预热时需满足环境温度低于20℃且车辆续航里程大于10公里。
您可以在中控屏或手机App上开启或关闭手动充电预热功能,中控屏上方状态栏将显示当前预热状态。
此功能在如下条件之一时将自动退出预热过程(开关此时为关闭状态):
低温充电预热功能开启
电池已预热到设定温度并保持1小时
开启电池预热功能会增加一定的电耗,请合理规划行程或酌情使用该功能。
低温充电预热功能激活后,手动充电预热功能不可用。
您可通过购买便携式充放电一体机,拓展丰富的用电场景,如户外露营或应急充电。
便携式充放电一体机通过接入车辆直流充电口可如下进行充电及放电需求:
户外露营场景下,将用电设备接入便携式充放电一体机的放电插排,即可通过车辆直流充电口为露营用电设备进行交流供电,放电输出电流及电压为交流220V/16AMax,放电功率为3.3kwMax。
放电步骤如下:
将充放电一体机充电枪插入车辆直流充电口,充电口呈现蓝色闪烁。连接放电插排至充放电一体机上。
为充放电一体机USB-typeC接口接入移动电源进行供电。(24小时内需要再次使用放电场景则无需此步骤。)
开启充放电一体机电源,车辆开始放电,可以在车辆仪表屏或中控屏电池界面查看当前放电状态,放电时车辆充电口呈现绿色呼吸。此时可将用电设备接入放电插排进行取电使用。
可以在中控屏电池界面手动结束放电,或者达到车辆放电下限自动结束放电。
可通过便携式充放电一体机接入家用电源插座为车辆进行临时或应急充电补能。充电输入电压为220VAC,充电功率为:10A插头1.76kw/8.4AMax,16A插头2.85kw/13.6AMax
充电设备连接步骤如下:
将充放电一体机充电枪插入车辆直流充电口,充电口呈现蓝色闪烁。连接合适的充电插头及充电线缆至充放电一体机上。
将充电插头连接至家用电源插座进行供电。
开启充放电一体机电源,车辆开始充电,可以在车辆仪表屏或中控屏电池界面查看当前充电状态,同直流充电桩充电步骤。
使用前,请务必检查充电插头、放电插排、充电枪、控制盒及线缆是否有损坏。
充电时必须使用合格的插座,并确保可靠接地。
切勿在使用本产品16A插头时,在普通10A插座上利用转接头去取电。
切勿将任何适配器接头/延长线缆与充电线缆配合使用。
切勿接触热源或水源,雷电、暴雨雪天请谨慎使用。
禁止在有易燃液体、气体、粉尘的环境下使用。
仅支持本国标准直流充电口。
您可以通过方向盘左侧的灯光控制杆手动调节前大灯。
向后拉动灯光控制杆再松开,可以控制远光灯闪烁一次。
您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灯光>外部灯光>大灯,选择开启自动车灯;再点击灯光>外部灯光>矩阵远光控制,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矩阵远光控制功能开启后,智能大灯会根据当前环境、道路以及车辆行驶状态,自动调整照明区域,以避免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眩目。
若未开启矩阵远光控制功能时,拨动灯光控制杆将控制前大灯在远近光灯间切换。
车辆将根据周围环境和车速自动打开/关闭远光灯,同时仪表屏上的远光灯指示灯也相应点亮或熄灭。
向前推动一次灯光控制杆,将手动开启远光灯。
向前推动灯光控制杆并保持大于1秒后,矩阵远光控制功能将退出激活,车辆进入近光照明状态。
当退出矩阵远光控制功能激活状态后,向前轻推一次灯光控制杆,可再次激活该功能。
当大雨,大雪,大雾等极端天气或摄像头被遮挡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该功能的正常使用,系统在受限时可能会自动关闭该功能。
您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灯光>外部灯光>大灯,选择开启自动车灯。自适应近光灯功能将自动激活。
功能开启后,车辆近光灯和角灯会根据车速、转弯半径及路况自动调整照明范围和角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
车速较慢时,近光灯和角灯照射范围向两侧延展,较近区域照明加强;
车速提升,近光灯照射范围向中心集中,提升照明距离;
车辆行驶在高速路段上,进一步提升照明距离;
车辆转弯时或者打转向灯时,该侧角灯点亮,照亮弯道;
当车辆配备智能多光束大灯时,转弯时,近光灯会跟随车辆转弯,提前照亮道路弯道远处区域。
左转:灯光控制杆向下拨动
右转:灯光控制杆向上拨动
转向灯亮起时,在数字仪表上显示相应的转向信号灯指示符号,并伴随有“嘀嗒”的声音。
方向盘回位或把控制杆回位至中央位置时,转向信号灯停止工作。
轻拨灯光控制杆:转向灯闪烁三次后自动熄灭
重拨灯光控制杆:转向灯持续闪烁直至手动关闭或将方向盘回正
在转向灯闪烁过程中,反向或再次同向轻拨灯光控制杆,将立即关闭转向灯。
您可以通过按压灯光控制杆顶端的按键来点亮前后雾灯。雾灯点亮时位置灯会被同时自动点亮。
点亮顺序为:
第一次按压:打开前雾灯。
第二次按压:打开后雾灯。
第三次按压:关闭后雾灯。
第四次按压:关闭前雾灯。
如果再次按压,将会重复上一轮的步骤。
雾灯点亮时,数字仪表上会有相应的指示灯亮起,显示功能开启的状态。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灯光>车外灯光,短按前雾灯和后雾灯,开启或关闭前后雾灯。
或从中控屏左侧右滑进入快捷界面,短按前雾灯和后雾灯,开启或关闭前后雾灯。
您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灯光>外部灯光>大灯,选择开启自动车灯。白天时,前位置灯点亮为日间行车灯,后位置灯自动点亮;夜间时,前后位置灯均自动点亮。
您也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灯光>外部灯光>大灯,选择手动开启位置灯。此时前后位置灯均会持续点亮。
爱车具有“伴我回家”功能,夜晚当您上锁车辆并准备离开车辆时,可为您点亮近光灯、外后视镜慢行灯及位置灯,照亮回家的道路。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灯光>外部灯光>大灯延时关闭,并设置大灯延时关闭时长。
每个外门把手上均配有一个门把手迎宾灯,全车解锁后外门把手自动弹出,同时外门把手迎宾灯点亮,为您照亮门边环境;外门把手收回时,外门把手迎宾灯关闭。
打开车门时,门槛踏板迎宾灯将点亮,在提供照明的同时提升您及乘客进出车辆的仪式感。
车辆四个车门下方各有一个照地灯,方便夜晚上下车;尾门有两个照地灯,可在存放物品时照亮地面情况(如泥坑、水坑等)。
对应车门或尾门打开即可开启相应的照地灯,车门打开10分钟后或车门关闭则对应的照地灯熄灭。
车辆在不同的状态下,外部灯光将呈现不同的动态交互效果,建立车与您的互通语言。
解锁/上锁
车辆前后灯点亮灯语动画效果。
寻车
车辆转向灯闪烁,喇叭鸣笛10秒钟。
充电
车辆位置灯点亮呼吸动画效果。
高速紧急制动
车辆制动灯高频闪烁。
您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灯光>内部灯光>阅读灯自动开启,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功能开启后,当您解锁车辆或打开任一车门(包括尾门)时,车内阅读灯会自动点亮;并在如下情形之一时自动熄灭:
驾驶车辆
从外部上锁车辆
车门打开10分钟后
所有车门关闭15秒后
车辆顶棚处有各个阅读灯的触摸开关,您可以通过触摸阅读灯开关单独控制每个阅读灯的打开或关闭。
您还可以通过NOMI语音控制开启或关闭车内阅读灯。
中控屏界面也提供控制所有阅读灯的总开关,您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灯光>内部灯光>阅读灯,同时打开或关闭所有车内阅读灯。
当您从外部锁车(使用智能钥匙或手机App功能)时,车内所有阅读灯将同时关闭。
未外部锁车时,若通过顶棚处触摸开关手动打开前排阅读灯,则前排阅读灯不会自动熄灭,需手动关闭。
阅读灯每次开启时的默认亮度为最大亮度的60%。
当阅读灯开启后,您可以通过长按对应的阅读灯触摸开关,或通过NOMI语音对阅读灯的亮度进行调节。
当您通过触摸开关调节阅读灯亮度时,亮度在达到极值前(最亮或最暗)保持实时渐变;在达到您需求的亮度后,松开触摸开关,阅读灯将保持当前亮度。
当您通过NOMI语音调节阅读灯亮度时,中控屏也会自动弹出阅读灯亮度的控制窗口,此时您也可以在该界面上手动调节阅读灯亮度。
车辆在门板、储物、地板上均有可以调节模式的智能氛围灯。
您就座后可在中控屏上选择打开氛围灯功能,此时车内展现当前驾驶模式下的默认氛围灯效果。
氛围灯支持256种颜色可选,您可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灯光>氛围灯,选择不同主题/色层(主色、辅色、地板)氛围灯的颜色,此设置将保存到您的个人设置中。您还可以设置氛围灯的亮度和不同的氛围灯模式,如呼吸模式、音乐随动等,此设置保存在车辆中控屏内。
车内氛围灯还与侧方开门预警功能相结合,当即将打开任意车门且触发预警时,对应侧车门门板上的氛围灯将点亮为红色并闪烁。
您可以通过NOMI语音指令随心创作氛围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基于颜色:您可以通过描述具体的颜色来调节,例如:“将氛围灯调节成毕加索的蓝色”。
基于色层:您可以单独调节氛围灯每个色层的颜色,例如:“将主色调成浪漫的玫瑰红”,“将门板调成亮闪闪的金黄色”。
基于心情:您可以通过描述心情或情绪来调节,例如:“来一个欢脱的氛围灯”。
基于场景:您可以通过描述具体场景(或城市、节日等),氛围灯将自动调整至符合该场景的色彩和氛围,例如:“将氛围灯调节成落日黄昏的氛围”,“来一个春节氛围灯”。
创作氛围灯时,您还可以进行多轮语音调节,比如“重新生成”,“颜色再浅一点”,“更加夏天的氛围灯”等指令,更加细致和精准的控制氛围灯。
车辆顶棚处有两处遮阳板,此处提供了化妆镜,在打开化妆镜的同时可提供照明。
车辆在驻车状态时,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灯光>内部灯光>隐身开启隐身照明,车内所有氛围灯及阅读灯熄灭,车外大灯关闭,实现“一键隐身”。
隐身照明开启时,将禁用所有氛围灯调节的功能。
隐身照明开启时,如您手动调节车外灯,车辆将自动退出隐身照明。
当您切换挡位或退出隐身照明后,车外灯和氛围灯将恢复之前的灯光状态,但阅读灯仍将保持关闭。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灯光>内部灯光>寻物,开启寻物照明,车内所有氛围灯及阅读灯点亮,亮度自动调节至最大,方便您在车内寻找物品。
寻物照明开启时,将禁用所有氛围灯调节的功能。
寻物照明开启时,如您手动调节车外灯,车辆将自动退出寻物照明。
当您退出寻物照明后,车外灯和氛围灯将恢复之前的灯光状态,阅读灯将被关闭。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灯光>内部灯光>夜灯,开启夜灯照明,车内地板侧氛围灯轻微点亮,门板、储物层氛围灯和阅读灯熄灭,为您提供舒适的睡眠场景。
夜灯照明开启时,将禁用所有氛围灯调节的功能。
夜灯照明开启时,如您手动调节车外灯,车辆将自动退出夜灯照明。
当您退出夜灯照明后,车外灯和氛围灯将恢复之前的灯光状态,但阅读灯仍将保持关闭。
当尾门打开后,储物空间照明灯会自动亮起。
尾门关闭或者储物空间照明灯点亮10分钟后,照明灯会自动关闭。
首次激活车辆并通过校验时,钥匙默认绑定车主账户。后续使用钥匙解锁车辆时将自动加载车主账户数据。
只有在非驾驶状态可以进行切换账户的操作。
访客模式下,车辆不会保存设置的个性化选项(如主驾驶座椅位置等)。
NFC解锁:开启手机NFC钥匙后将手机贴近左侧车身中部区域。
远程手机App解锁:在手机App上“爱车”页面点击“门锁”。
访客模式下用车人仅可使用空调、天气、导航(无历史、收藏等个人信息)等默认车辆功能。
若要退出访客模式,需要在车辆中控屏上输入车辆手势密码以解除访客模式设置。
仅在非驾驶状态可设置访客模式。
服务结束后车门及尾门应该全部处于上锁状态,如果没有上锁则手机App将通知您,提醒您及时上锁。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座椅>主驾,在此页面进行个性化设置。车辆将根据该用户账户的偏好设置自动将主驾驶侧座椅、方向盘、外后视镜及HUD高度设置调整至记忆位置。
通过座椅上的按钮调整主驾驶侧座椅后,您可短按中控屏主驾记忆界面按键驾驶/备用/休息/其他,设置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位置,并保存到对应的个人账户中。
您在驾驶侧就座后(需关闭主驾车门),短按主驾记忆界面对应位置按键,车辆将自动调整至该设定位置下的最新个性化设置。
如用户在使用车辆的过程中再次更改了设置项(如主驾驶侧座椅位置),此时点击主驾记忆界面对应位置保存按键,更新后的设置将保存到个人账户中的对应位置下,覆盖原有设置。
车辆行驶中请勿调节座椅位置,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进行主驾驶座椅记忆初始化设置前,请确保车辆周围环境安全并处于P挡,座椅和方向盘附近无异物,后排无乘客;请将座椅高度降低,头枕降至最低防止触碰顶棚。
请注意行车安全,在驾驶时请勿操作记忆界面上的各个位置按钮调节主驾驶座椅、方向盘、外后视镜。
将车辆挂P挡,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座椅>副驾,在此页面进行个性化设置(默认位置不可设置)。
通过座椅上的按钮调整副驾驶侧座椅后,您可短按中控屏副驾记忆界面按键常用/备用/休息,设置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位置,并保存到对应的个人账户中。
您在副驾驶侧就座后,短按副驾记忆界面对应位置按键,车辆将自动调整至该设定位置下的最新个性化设置。
如用户在使用车辆的过程中再次更改了副驾驶侧座椅位置,此时点击副驾记忆界面对应位置保存按键,更新后的设置将保存到个人账户中的对应位置下,覆盖原设置。
进行副驾驶座椅记忆初始化设置前,请确保车辆周围环境安全并处于P挡,且座椅附近无异物,收起脚托,后排无乘客,请将座椅高度降低,头枕降至最低以防触碰顶棚。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方向盘,在此页面进行个性化设置。
通过方向盘上的按钮调整方向盘位置后,您可短按中控屏主驾记忆界面按键驾驶/备用/休息/其他,设置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位置,并保存到对应的个人账户中。
您在驾驶侧就座后(需关闭主驾车门),短按主驾记忆界面对应位置按键,方向盘将自动调整至该设定位置下的最新个性化设置。
如用户在使用车辆的过程中再次更改了设置项,此时点击主驾记忆界面对应位置保存按键,更新后的设置将保存到个人账户中的对应位置下,覆盖原设置。
车辆行驶中请勿调节方向盘位置,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方向盘位置调节不当或坐姿不当会带来人身伤害,建议方向盘与胸部之间距离不小于25厘米。
进行主驾驶座椅记忆初始化设置前,请确保车辆周围环境安全并处于P挡,且座椅和方向盘附近无异物,后排无乘客,请将座椅高度降低,头枕降至最低以防触碰顶棚。
驾驶状态时请勿设置记忆界面各个位置按钮调节主驾驶座椅、方向盘、外后视镜位置,注意行车安全。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外后视镜,在此页面进行个性化设置。
调整外后视镜位置后,您可短按中控屏主驾记忆界面按键驾驶/备用/其他,设置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位置,并保存到对应的个人账户中。
您在驾驶侧就座后(需关闭主驾车门),短按主驾记忆界面对应位置按键,外后视镜将自动调整至该设定位置下的最新个性化设置。
车辆行驶中请勿调节外后视镜,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外后视镜在倒车时可自动下翻,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外后视镜>倒车自动下翻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您可调节外后视镜下翻后的位置,调节好的最新位置将自动保存到个人账户中(无需在中控屏记忆界面设置),该用户下次倒车时外后视镜将自动下翻到设定的最新位置。
退出R挡后外后视镜将回到主驾记忆界面驾驶位置。
若在外后视镜自动下翻调整至保存位置的过程中,用户手动调整了外后视镜位置,则外后视镜自动调整过程中止,保存新的下翻位置到此用户账户下。
您可以通过按键对主驾驶座椅位置进行调节,座椅可实现16向电动调节,其中腰托可实现4向电动调节。
坐垫前端倾角调节:旋转按键可进行坐垫前端倾角调节
座椅前后调节:前后拨动此按键可将座椅向前或向后进行调节。
座椅高度调节:沿按键中间部位上下拨动可将座椅高度向上或向下进行调节。
坐垫长短调节:按压按键前/后端可进行坐垫长度调节。
靠背调节:前后拨动按键上端可调节座椅靠背的倾斜度。
腰托调节:按压上下左右四键可进行腰托调节。
舒适自选键:短按中间按键可开启或关闭舒适功能;长按中间按键可将当前座椅正在运行的舒适功能记忆。
舒适自选键功能默认为按摩。
长按舒适自选键可记忆座椅正在运行的舒适功能包括其类型、挡位和模式。
舒适自选键可自定义记忆2个舒适功能,但记忆的舒适功能无法互斥,例如加热和通风功能不能同时被记忆;若方向盘具备加热功能,则也可被舒适自选键记忆。
舒适功能正在运行的情况下,短按舒适自选键即可关闭。
车辆启动前,请确保已调节座椅至推荐位置(参考用户手册中推荐的车辆行驶中坐姿和座椅位置)。
请在车辆驻车状态下,进行驾驶员座椅位置、头枕等调节。车辆行驶过程中进行座椅位置等相应调节,可能会引起安全风险。
在进行座椅调节(前后,高度,靠背等)前,请确认座椅周围为后排儿童、乘客、宠物等留有相对安全空间,避免对乘员产生挤压等风险。
在进行座椅调节(前后、高度、靠背、腿托等)前,请确认周围环境留有足够安全空间,避免座椅调节过程中和周边环境件(脚托、腿托、座椅杯托、扶手等)产生挤压等,规避变形和断裂风险。
在座椅调节过程中(前后,高度,靠背等),避免手或身体其他部位放在座椅的运动路径上,否则存在被夹、碰到等风险。
座椅位置调整后,请确保座椅处于锁止状态。
请勿让儿童对座椅进行调节,存在被夹的风险。
在开启轻松进出功能下,请确认座椅周围为后排儿童、乘客、宠物等留有相对安全空间,避免对乘员产生挤压等风险。
轻松进出功能未完全停止前,请勿启动车辆。如果进行操作,可能存在车辆失控的风险。
如有儿童经常乘坐后排座椅,建议关闭轻松进出功能。
若座椅装有后排小桌板,在开启座椅舒躺功能前,请务必收起小桌板,否则将会造成小桌板和座椅损坏。
您可以通过中控屏控制主驾驶座椅移动。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主驾驶座椅控制界面,通过点击“整体”、“靠背”、“坐垫”的控制箭头来分别调节主驾驶座椅位置、靠背的倾斜角度和坐垫的位置。
中控屏可提供六个移动位置选择,分别为驾驶位置、休息位置、离车位置、其他位置、备用位置和舒躺位置,除舒躺位置外各位置需自行设置。
记忆位置设置方法: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座椅>主驾,在此页面进行主驾驶座椅位置设置。
通过座椅按钮或中控屏调节座椅位置,设置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位置,再短按界面按键驾驶/休息/离车/备用/其他保存到对应用户的个人账户中。需要更新某个位置时,调节好座椅后,重新保存即可。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潜在的风险,保护您的安全,车辆行驶前,请按照以下要求调整座椅:
前后移动座椅至合适位置,确保可以轻松完全踩下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
调节座椅靠背至合适直背坐姿,使背部完全贴合靠背,且靠背倾角不得过大。
调节座椅高度至合适位置,使双手可以舒服地握住方向盘。
调节方向盘,使驾驶员胸部与方向盘之间至少保持25cm的距离。
调节头枕,使头枕中心与驾驶员的眼部齐平。
把座椅安全带中间部分放置在颈部和肩部之间。把安全带的搭接部分紧紧地绕过髋关节(而非腹部)。
车辆使用过程中,请避免以下可能引起风险的行为:
请勿在座椅上使用各种类型的座椅套或者自行改装座椅面套。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座椅套或改装后面套会严重限制座椅侧气囊的展开,大大降低对乘员的保护,增加人员受伤风险。
请勿在座椅下方放置物品。座椅在调节过程中或者在发生碰撞、急加减速情况下,物品可能会引起安全风险。
请勿在座椅或者头枕上悬挂物品(如衣架等)。车辆在发生碰撞、或急加减速情况下,物品可能会增加人员受伤风险。
车辆行驶过程中,同一个位置上只能乘坐一人。请不要让婴儿或儿童与成人共用一个座椅和安全带,不要让婴儿和儿童坐在成人腿上。车辆在发生碰撞、急加减速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安全风险。
不要对换前后排头枕,否则头枕可能无法调节到正确的高度或位置。车辆在发生事故或者紧急制动时,会增加头、颈部受伤的风险。
车辆行驶过程中,如座椅靠背过度倾斜,可能在碰撞事故发生时导致严重伤害。请参考正确的座椅推荐位置。
请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使用舒躺等非行驶中的座椅位置(行驶中坐姿和座椅位置请参考推荐位置),车辆在发生碰撞、或急加减速情况下,可能会增加人员受伤风险或导致严重伤害。
乘客可以对副驾驶座椅位置进行调节,座椅可实现16向电动调节,其中腰托可实现4向电动调节。
坐垫前端倾角调节:旋转按键可进行坐垫前端倾角调节。
靠背调节:前后拨动此按键上端可调节座椅靠背的倾斜度。
舒适自选键:短按中间按键可开启或关闭舒适功能;长按中间按键可将当前座椅正在运行的舒适功能进行记忆。
舒适自选键跟车记忆的功能默认为按摩或背部舒缓。
舒适自选键可自定义记忆2个舒适功能,但记忆的舒适功能不能互斥,例如加热和通风功能不能同时被记忆,按摩和舒缓功能不能同时被记忆。
在进行座椅调节(前后,高度,靠背等)前,请确认座椅和周围及后排儿童、乘员、宠物等的留有相对安全空间。避免后排儿童、乘员、宠物等产生挤压、碰等风险。
在进行座椅调节(前后、高度、靠背、腿托等)前,请确认周围环境留有足够安全空间,避免座椅调节过程中和周边环境件(脚托、腿托、座椅杯托、扶手等)产生挤压、碰等引起变形和断裂风险。
在车辆驻车状态下,进行乘客座椅位置、头枕等调节。车辆行驶过程中,进行座椅位置等相应调节,可能会导致身体受伤风险。
在座椅调节过程中(前后,高度,靠背等),避免手、身体等部位在座椅运动路径上,存在被夹、碰到等风险。
避免让儿童对座椅进行调节,存在被夹的风险。
在开启轻松进出功能下,确保前排和后排儿童、乘员、宠物等留够足够安全空间。防止座椅在移动过程中产生挤压、碰等风险。
轻松进出功能未完全结束前,请勿启动车辆。如果进行操作,可能存在车辆失控,引起事故的风险。
后排如有儿童经常乘坐,建议关闭轻松进出功能。
请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使用一键舒躺、零重力等非行驶过程推荐位置(行驶过程中请参考推荐坐姿和座椅位置),车辆发生碰撞、或急加减速情况下,可能会增加人员受伤风险。
车辆启动前,请确保座椅已经调节至推荐位置(参考用户手册中推荐车辆行驶中的坐姿和座椅位置)。
若座椅装有后排小桌板,在开启座椅零重力或舒躺功能前,请务必收起小桌板,否则将会造成小桌板和座椅损坏。
脚托调节:沿按键中间部位上下拨动控制脚托的开度。
腿托调节:按压按键前/后端调节腿托伸缩。
一键舒享
短按按键一次,座椅向零重力姿态运行;在座椅移动过程中短按按键,座椅会暂停移动,再次短按恢复移动。
长按按键座椅恢复到初始位置。
舒适自选键可自定义记忆2个舒适功能,但记忆的舒适功能不能互斥,例如加热和通风功能不能同时记忆,按摩和舒缓功能不能同时记忆。
一键舒享键默认记忆零重力位置,可以根据需要在中控屏设置为其它位置。
乘客可以通过中控屏控制副驾驶座椅移动。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副驾驶座椅控制界面,通过点击“整体”、“靠背”、“脚托”的控制箭头来分别调节副驾驶座椅位置、靠背的倾斜角度和腿托的位置。
中控屏可提供6个移动位置选择,分别为默认位置、常用位置、休息位置、舒躺位置、零重力位置和备用位置,其中常用位置、休息位置和备用位置需自行设置好,零重力位置只有选配了女王副驾才有。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座椅>副驾,在此页面进行副驾座椅位置设置。
过座椅按钮或中控屏调节座椅位置,设置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位置,再短按界面按键常用/休息/备用保存到对应用户的个人账户中。需要更新某个位置时,调节好座椅后,重新保存即可。
后排乘客可以通过后排控制屏控制副驾驶座椅移动。
从后排控制屏滑至座椅调节界面,可以点击“副驾收起"和“副驾恢复”两个按键。
副驾收起:副驾座椅移至最前端。
副驾恢复:副驾座椅恢复到默认位置。
前后移动座椅至合适位置,使双脚置于座椅前的脚部空间内。
调节头枕,使头枕中心与乘客的眼部齐平。
副驾驶座椅请勿让儿童单独乘坐或怀抱儿童乘坐等以下图示行为:
前后拨动此按键上端可调节座椅靠背倾斜度。
靠背调节:前后拨动此按键上端可调节座椅靠背倾斜度。
舒适自选键可自定义记忆2个功能,但记忆的舒适功能不可具有互斥性,例如加热和通风功能互斥,按摩和舒缓功能互斥,不能同时被记忆。
将靠背锁定在直立位置。
双脚置于后排座椅前的脚部空间内。
把座椅安全带中间部位放置在颈部和肩部之间,把安全带的搭接部分紧紧地绕过髋关节(而非腹部)。
携带儿童行驶时,应采用合适的儿童安全座椅保护儿童,详情见儿童安全座椅章节。
拉动座椅靠背机械手柄,将靠背解锁,向前翻平靠背,可将座椅靠背放平。
当放平座椅靠背时,请确保后排座椅上没有任何物品,座椅安全带未连接。否则可能损坏后排座椅。
进行后排座椅靠背调节时,请确保安全带未扭曲或被卡在座椅靠背内,否则可能损坏安全带,影响安全。
车辆启动前,请确认座椅处于锁止状态(前后、高度、靠背等)。未锁止的座椅可能会引发潜在的人员受伤风险。(比如后排靠背翻折复位没有完全锁止状态,在车辆发生碰撞、急加减速等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或产生二次伤害)
当座椅处于折叠状态时(比如后排靠背被放倒),请勿在车辆行驶状态下乘坐该位置上。在车辆发生碰撞、急加减速情况下,没有正确的保护会提高人员伤亡的风险。
车辆若装有小桌板,行驶中请务必妥善收起小桌板,防止因车辆突发事故造成车内人员因磕碰而受伤的风险。
乘客乘坐后排座椅请务必正确佩戴安全带,避免车辆在出现碰撞、或急加减速时造成乘客与加装附件(小桌板、娱乐屏等)发生磕碰而受伤的风险。
请勿在座椅或者头枕上悬挂其它物品(如衣架等),车辆发生碰撞、或急加减速情况下,物品可能会增加人员受伤风险。
车辆行驶过程中,同一个位置上只能乘坐一人。请不要让婴儿或儿童和成人共用一个座椅和安全带,不要让婴儿和儿童坐在成人腿上。在发生碰撞、急加减速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安全风险,造成乘员、婴儿、儿童等伤害风险。
后排乘员请勿有以下乘坐行为:
按压头枕下方右侧按钮即可将头枕进行上下移动,将头枕移动至设定的档位处可听到“咔嗒”声,此时头枕固定在此位置。
座椅头枕在最低位置为非使用位置,需要把头枕抬高并锁止后进行使用。
头枕请根据乘员身高正确进行调节,以便获得最佳的保护效果。
调节座椅头枕,使头枕中心与乘员眼部齐平。
座椅头枕的最低位置为非使用位置,需要把头枕抬高并锁止后进行使用。
拆下头枕后请勿驾驶车辆。当发生事故或者急加减速情况下,没有头枕的座椅不能对头部提供必要的保护,可能会造成严重伤害。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副驾>副驾收起,副驾驶侧座椅会移动至最前位置。
从后排控制屏滑至座椅调节界面,点击副驾收起,副驾驶侧座椅将会移动至最前位置;点击副驾恢复,副驾驾驶侧座椅将恢复到默认位置。
模式一:猫步
模式二:波浪
模式三:动态
模式四:腰部
模式五:上背部
挡位1:弱
挡位2:强
20分钟内,未进行按摩模式切换,座椅按摩会自动关闭。
若功能进行中乘客离开座位超过30秒,功能关闭。
座椅带有加热功能,默认关闭。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舒适面板页面,点击座椅>加热,开启对应座椅加热,并选择加热挡位,共有三挡可供选择,座椅加热功能将在10分钟内达到预设加热等级并保持此温度。
若功能进行中乘客离开座位超过30秒,功能关闭,此时中控屏会保存当前功能的挡位;
若乘客离开后15分钟之内有人就座,则功能恢复至保存的挡位,若15分钟之内无人就座功能将保持关闭状态;
前后排座椅均可选装通风功能,默认关闭。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舒适面板页面,点击座椅>通风,开启对应座椅通风,并选择通风挡位,共有三挡可供选择。
若乘客离开后15分钟之内有人就座,则功能恢复至保存的挡位,若15分钟之内无人就座功能将保持关闭状态。
前排座椅带有腰部压力舒缓功能。您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舒适面板页面,点击座椅>舒缓,选择座椅想要的舒缓模式。
模式一:上腰部舒缓
模式二:中腰部舒缓
模式三:下腰部舒缓
模式四:从上腰部到下腰部循环舒缓
每种模式开启后,20分钟一个循环,20分钟后自动停止。
爱车具有主副驾轻松进出功能,为您上下车提供便利。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座椅>主驾>主驾轻松进出,开启或关闭此功能。
离车时:主驾座椅和方向盘将会移动至保存的离车位置;若未保存离车位置,将会按照不同身高乘坐规律,适当移动至合适位置(若位置适合离车,则不会触发多余移动)。
上车后:主驾座椅和方向盘将会移动至保存的驾驶位置;若未保存驾驶位置,将会恢复至上次离车前的位置。
离车位置和驾驶位置触发条件可以根据驾驶习惯进行设置。
设置离车位置时,请勿将座椅调节至最后、靠背调节过低,避免影响后排乘客使用。您可设置中控屏为您推荐的最佳离车位置。
开启主驾驶轻松进出功能后,若您在驾驶座就座并关闭主驾车门(或踩下制动踏板),主驾驶侧座椅、方向盘、外后视镜、HUD高度将自动设置到中控屏主驾驶座椅记忆界面设置的驾驶位置。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座椅>副驾>副驾轻松进出,开启或关闭此功能。
仅离车:解开安全带且打开副驾车门后,根据不同身高的乘坐规律,座椅会移动到适当位置。
离车+上车:解开安全带且打开副驾车门后,根据不同身高的乘坐规律,座椅会移动到适当位置;上车后关闭副驾车门时座椅将自动移动至对上次离车时的乘坐位置。
若座椅位置或靠背角度已经适合离车,则不会触发座椅多余运动。
使用副驾驶轻松进出功能,常用位置建议设置合适的位置,注意周围环境及后排乘客的安全。
车辆为您提供了多处便利的储物空间,可用于存放日常用品。
储物空间内禁止放置易燃、易爆、易飞溅的物品,储物时请盖紧盒盖。
每个车门下方均可放置物品,且该储物空间配备有门边储物灯。
在门板下方储物时,请勿放置过大尺寸或尖锐的物品,以免门板结构和表面受到损伤。
在中央扶手处提供两个杯托供您放置水杯。
请勿在杯托中放置未盖紧的热饮,以防在车辆行进过程中烫伤乘员。
请勿放置易碎的物品,以免物品破碎时带来伤害。
中控台下方开放式储物空间可临时放置一些非重要的物品,该空间的后部提供一个12V电源,满足乘客使用电子设备的需求。
车辆的后排座椅处提供了方便的储物空间。两侧门边可放置饮品或其他物品,此储物空间配置门边储物灯,在夜晚、光线较暗或打开位置灯时可提供照明。
两侧门边有衣帽挂钩,可整洁地放置衣帽物品。
请勿在门边衣帽钩处悬挂任何硬物(如衣架、水果、玻璃瓶等),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若后排中间座椅不乘坐时,可翻开其靠背处的中央扶手,此扶手区域可提供杯托及储物空间。
储物空间的USBTypeC接口,可供移动设备充电。
车辆行驶过程中,避免在扶手放置重物、尖锐、易碎等物品。车辆发生碰撞、或急加减速情况下,物品飞出会增加人员受伤风险。
安全储物箱有两种模式,您可以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安全>扶手箱,在储物模式和安全模式间进行切换。
默认状态下安全储物箱为储物模式。该模式下,安全储物箱不上锁,可以通过中央扶手处左右两侧按键来打开盖板:
储物箱按键
按下按键并抬起盖板,可以存放手机、纸巾等物品(左右两侧按键都可开启盖板)。
储物箱USBTypeC接口(60W)
高速传输接口,不支持数据传输,可为移动设备充电。
储物箱USBTypeA接口(2.5W)
普通传输接口,适用于USB媒体音源,行车记录仪视频导出、麦克风接入等数据传输。
高速传输接口,不支持数据传输,可连接AR眼镜和为移动设备充电。
首次开启安全模式时会弹出密码设置页面,在您确认密码后完成安全箱模式的设定。
此后,需要您在中控屏上输入密码后,才可以通过中央扶手处两侧按钮打开安全储物箱盖板。
当爱车尾门开启后,您可以将物品装载在后备箱的储物空间内。
后备箱储物空间分为两层,分别为隔板上储物空间和隔板下储物空间。若有更大储物需求,可将后排座椅放倒。
后备箱储物容积(L)
505
后备箱储物容积(含隐藏式储物格)(L)
594
后备箱储物容积(后排座椅放倒)(L)
1402
存放液体物品时需注意密封保管,以免液体渗漏对车辆造成损坏。若发生渗漏,请及时清理。
载荷固定扣环用于捆绑网兜或绳子来固定物品。分别位于您爱车后备箱两侧,且每侧各有两个。
载荷固定扣环的承重大约为450千克。
如果未固定或未充分固定物品,则其可能会滑动、翻倒或被抛起,从而撞到车辆驾驶员及乘客,尤其是在制动或突然转向时,可能存在伤害风险。
请务必妥善存放物品,以防其被抛起。行车前请牢固固定物品,以防其滑动或翻倒。较大较重的物品务必使用安全带或固定带固定。
12V电源位于后备箱左侧,可根据需要为外接设备供电。
汽车拖挂组件为国标ECRR55的球形联轴器,可以支撑拖挂附件(如拖车、房车、自行车等)。
球形联轴器设计用于支撑高达75千克的垂直载荷。在汽车拖挂装置上携带自行车或其他物品时,务必检查以确保未超过最大重量。计算重量时,请记算包括附件托架在内的总体重量。例如,假设托架重量为14千克,则重量阈值足以承载两辆重量约为20千克的自行车或四辆重量约为10千克的自行车。
汽车拖挂装置设计可承受的最大重量为75千克,超过此最大重量可能导致装置严重损坏。
不要试图在未配备拖挂组件的车辆上安装附件托架,这样可能会造成严重损坏。
拖挂拖车和携带附件会增加车辆重量和阻力,因此,拖车时续航里程可能会显著降低。尽管车辆里程计算器试图根据拖挂模式调整里程估算值,但实际能耗可能会有所不同,您需要合理地规划行程和目的地。
安装和使用附件托架前,必须连接拖挂装置,然后按照附件托架提供的说明进行操作,部分附件托架还包含了连接信号灯的转接线。请遵守当地适用于携带附件的所有法规和法律要求。
拖挂附件时,需定期确认附件托架及其货物始终处于安全状态,还应确认附件上的信号灯是否工作正常(如有)。
建议至NIO官网购买汽车附件,NIO推荐和支持经NIO批准的产品;如需在第三方购买,请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在尝试安装非NIO附件之前,请查看产品信息以确保兼容性。
拖挂装置可能会遮挡内外后视镜、后摄像头的视野;影响后超声波传感器的感知。此外,某些辅助驾驶功能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拖车总重量(包括所有货物和附加设备)和拖钩承载重量不得超过以下值:
轮胎
最大拖挂能力
最大拖车钩承载重量
19",20"
1200千克
75千克
拖车钩承载重量是拖车重量对挂接装置施加的向下力。其不得小于拖车负载的4%。在拖车中装载大量设备、乘客或货物可减少其可承受的拖挂重量,这也会降低最大拖挂能力。假设拖车负载不超过GVWR(车辆额定总重量),可以计算出最大拖挂能力。GVWR印在车辆铭牌上。
持C6驾照驾驶拖车需保证总质量小于(不包含等于)4500千克,包括拖车质量及挂车质量。
进行拖挂时,必须调整轮胎压力以适应附加负载。保持轮胎充气至290kPa压力。拖挂时,允许的最大上坡坡度为12%。
拖挂时,后轴上的技术容许最大质量不超过15%,车辆的技术容许装载质量不超过75千克。在这些情况下,车速不能超过100公里/小时,且后轮胎压必须至少比正常建议胎压高20千帕。
当汽车轮胎有故障时,切勿尝试进行拖挂拖车。临时维修的轮胎不能承受拖挂负载。使用有故障或临时维修的轮胎进行拖挂,可能会导致轮胎故障和车辆稳定性丧失。
拖车前,必须执行以下操作:
拖挂时,将轮胎充气至拖挂规定的冷胎充气压力。
了解并遵守当地关于拖车的所有法规和法律要求。
调整内外后视镜,以提供清晰的后视图,且无明显盲点。
在中控屏启用拖挂模式。
确认如下事项:
拖挂驾驶员需持有C6驾照。
连接拖挂装置时车辆需水平放置。如果车辆前部向上倾斜,后部向下倾斜,请确认未超过“拖挂能力”表格中提供的最大拖挂能力和拖钩承载重量。
所有拖挂装置部件、附件以及电气接口(如有)均处于良好状态,并正确连接。如果出现任何问题,请勿进行拖车。
拖车灯(制动灯、转向信号灯和位置灯)工作正常。
拖车舌片与拖挂球装置牢固连接。
所有货物均已固定。
轮楔可用。
拖车负载均匀分布,拖车钩承载重量约为拖车总重量的4%,且不超过“拖挂能力”表格中提供的最大拖车钩承载重量。
拖车钩承载重量必须约为拖车总重量的4%,且不超过“拖挂能力”表格中提供的最大拖车钩承载重量。拖车上不平衡的负载或后部负载较重可能导致拖车摇摆,从而引发车辆失控。
始终确保货物被牢固固定在拖车中不会移动。未固定的货物在车辆行驶时可能会发生位移并导致车辆失控,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
执行拖挂前,请挂P挡,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电动拖钩,此时拖车钩将自动展开。拖挂拖车时,拖挂模式必须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当您连接拖车的电气连接时,车辆会在您确认后启用拖挂模式;断开拖车的电气连接时,拖挂模式自动断开。如需手动启用或退出拖挂模式,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拖挂模式。此时仪表板上显示以下指示灯之一:
车辆检测到拖车灯连接,但拖挂模式未激活。车辆可能已连接附件装置。
车辆检测到拖车灯的电气连接故障。部分或全部拖车灯功能可能不工作。在安全允许的情况下,尽快靠边停车,并检查拖车灯的布线或连接是否存在故障。如果问题已解决但红色图标仍然存在,请尝试关闭拖挂模式并再次打开。
拖车前,务必检查拖挂模式是否已启用。
在任何情况下,拖车过程中都不应退出拖挂模式。这样做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
请勿使用中控屏上悬架调节设置来使挂接装置的高度与拖车的高度适当匹配。
启用拖挂模式时,某些辅助驾驶功能(转向、车道辅助等)以及脚踢传感器、便利进出、超声波传感器功能可能不可用。
请在悬架高度为正常模式下完成拖车连接;若在悬架高度为非正常模式下进入拖挂模式,则悬架高度会主动调节至正常模式。
装配电动拖钩装置时,后部牵引钩将无法使用。
车辆主要设计作为载客车辆。拖挂拖车会对车辆电机、传动装置、制动装置、轮胎和悬架施加额外负载,并显著降低行驶里程。如果您决定拖挂拖车,请小心操作,并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降低驾驶速度,避免危险驾驶。拖挂拖车时,与无拖车驾驶相比,转向、稳定性、转弯半径、停车距离和制动性能都有所不同。
需与前方车辆保持至少两倍的跟车距离,这有助于避免需要紧急制动的情况。突然制动可能导致打滑或失控。
避免急转弯,急转弯可能导致拖车接触车辆并造成损坏。拖车车轮比车辆车轮更靠近转弯内侧,因此,转弯半径需更大,以防止拖车撞到马路路牙、路标、树木等其他物体。
定时检查拖车的各个信号灯,确保可正常工作。
定时确认货物是否安全。
定时确认拖车制动器是否正常工作。
避免在坡道上停车。
定时确认所有拖挂部件均被牢固固定。
挂接拖车时,拖车的LED尾灯可能会非常轻微地闪烁,这是正常情况。
拖挂行驶时,挂车内禁止人员乘坐。
挂车内的重物尽量安置在车轴附近,降低行驶中的摆动对车组产生干扰。
建议不在坡度超过12%的坡道上停车。如果必须要在斜坡上停车,则需在拖车车轮下方放置车轮楔块:
驾驶员踩下并保持制动踏板;
他人将轮楔放置在车辆轮胎下坡侧车轮下方;
当挡块就位时,松开制动踏板并确保挡块可承受车辆和拖车的重量(未开启自动驻车功能);
将车辆挂入驻车挡,接入停车制动。
如果需要在斜坡上停车,请始终确保所有拖车车轮均已用楔块牢牢固定,否则可能导致严重损坏、受伤或死亡。
拖车通常配备有位置灯、制动灯、倒车灯、后雾灯和转向灯。为了给拖车提供照明供电,拖挂装置配备了一个内置13Pin电气接口。将拖车插头插入车辆电气接口后,您可启用拖挂模式。
左转向灯
后雾灯
Pin1-8接地
右转向灯
右位置灯
制动灯
左位置灯
倒车灯
空
KL15供电(180W)
Pin10接地
Pin9接地
仅使用蔚来汽车设计的电气连接插头。请勿试图直接拼接或尝试使用任何其他方法连接拖车的电线,否则会损坏车辆电气系统并导致故障。
在拖挂前和拖挂期间,您需要手动检查并确保所有电气连接工作正常,所有拖车灯工作正常。
拖挂时拖车灯故障可能是保险丝熔断的结果。如果保险丝熔断,车辆不会发出警告,请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拖车期间需确保拖车电缆不会接触或拖到地面上,并且电缆有足够的松弛度以允许转弯。
车顶可以安装行李架,车顶行李架及其负载总重量切勿超过75千克。
车顶行李架的安装和使用请严格按照车顶行李架自带的说明书进行。
如果车顶行李架及其负载总重量超过其最大总重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车辆损坏或人身伤害。
负载应均匀地分布在车顶行李架上。
定期检查车顶行李架和负载是否牢固,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车辆损坏或人身伤害。
车顶行李架装载重物时,车辆应避免剧烈加速、急刹和急转弯,以免发生意外。
当车顶承载载荷时,车辆的重心会发生变化,行驶速度切勿超过行李架说明书规定的速度,且不超过120千米/小时。。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方向盘>开始调节,通过方向盘右侧按键调节位置,调整结束后,点击停止调节;或在中控屏主页右滑进入快捷界面,点击方向盘调节小图标,进行方向盘位置调节。
方向盘右侧按键调节方向盘位置方法:
上键:方向盘向上移动
下键:方向盘向下移动
左键:方向盘远离驾驶员
右键:方向盘靠近驾驶员
短按:移动一挡
长按:持续移动
车辆行驶中禁止调节方向盘位置,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方向盘右侧按键可以控制调节方向盘位置、右外后视镜、音量等功能。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方向盘>开始调节,即可通过方向盘右侧按键调节方向盘位置。参见方向盘位置调节。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外后视镜>开始调节,即可通过方向盘右侧按键调节右外后视镜位置。参见外后视镜位置调节。
在其它无需调节音量的场景中,长按上键无反馈效果,长按下键静音。
在静音状态下,短按上键解除静音状态。
长按方向盘右侧中键,触发自定义功能,该功能默认为NOMI唤醒。您可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方向盘>方向盘自定义键,更改自定义功能。
当显示来电提醒时,可以通过左右键选择接听或拒接选项,中键表示确认选项。
通过长按左或右键可进入“切换模态”,在切换模态内短按左、右键可对仪表屏菜单进行切换。
短按中键或3秒钟不操作左/右键,自动选中当前菜单并退出切换模态。
当仪表屏显示为媒体/三方软件、实估续航、里程、能耗菜单时,方向盘右侧按键左、中、右可控制切换媒体/三方软件类型。
当媒体/三方软件菜单为媒体时:左键-上一曲;右键-下一曲;中键-播放/暂停。
当媒体/三方软件菜单为K歌时:左键-重唱;右键-下一曲;中键-播放/暂停。
当仪表屏为组队菜单时:中键-录音/发送。
方向盘左侧按键可以控制调节左外后视镜和辅助驾驶功能。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外后视镜>开始调节,即可通过方向盘左侧按键调节左外后视镜位置。参见外后视镜位置调节。
中键:激活或退出辅助驾驶
上键:增大巡航车速
下键:减小巡航车速
右键:增大跟车距离
左键:减小跟车距离
短按上、下键:巡航速度+/-5公里/小时(默认);长按上、下键:巡航速度以+/-1公里/小时幅度连续跳变(默认)
短按左、右键:跟车距离-/+1挡;跟车距离最近为1挡,最远为5挡
寒冷天气时,您可以开启方向盘加热功能,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舒适面板页面,点击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方向盘约在10分钟内逐渐加热到舒适温度并保持。
当中控屏出现屏幕卡顿、无响应或其他异常时,可以通过快速重启车机系统的方式进行解决。
打开危险警告灯;
车辆停至安全区域,挂入P挡;
同时按住方向盘左侧右键和右侧下键,保持约8秒;
等待约30秒后,所有屏幕将重新点亮,同时系统可恢复操作。
若仍未恢复正常,请及时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车辆双键重启必须在驻车状态,请确保车辆停靠在安全区域;
严禁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进行双键重启操作;
在车辆完成系统重启过程中,请保持危险警告灯开启;
请不要在车辆软件升级时进行双键重启操作;
在重启过程中,看不到车辆状态显示、安全警告、环视影像、地图界面等信息;
如果车辆在双键重启后,屏幕没有恢复正常,可以尝试锁车休眠,若还无法解决问题请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未选装N-BOX的情况下,车内提供4个USB接口,类别为1个TypeA接口和3个TypeC接口。
安全储物箱
TypeC(60W)接口②:用于移动设备充电;
TypeA(2.5W)接口③:用于行车记录仪视频导出;麦克风接入;USB音源接入;
后排控制屏
TypeC(60W)接口:用于移动设备充电;
后排中央扶手
TypeC(18W)接口:用于移动设备充电;
选装N-BOX的情况下,车内提供7个USB接口,类别为1个TypeA接口和6个TypeC接口。
中控开放式储物空间
TypeA(2.5W)接口:用于行车记录仪视频导出;麦克风接入;USB音源接入;
TypeC(60W)接口:用于外接设备的接入,比如Switch游戏机,手机投屏,电脑投屏,车内会议等;移动设备充电;
TypeC(60W)接口②,③:用于连接AR眼镜;移动设备充电;
后排扶手箱背景板
TypeC(60W)接口:用于连接AR眼镜;移动设备充电;
车内配有2个12V电源。
中控开放式储物空间:位于后方
后备箱:位于左侧
您可以将无线充电设备放在中央扶手杯托旁的无线充电板处进行无线充电。
当无线充电板正在使用车内蓝牙的NFC一键配对功能时,无线充电过程将暂时停止。
充电过程完成。
充电过程错误,包括车辆供电电压过低或过高。
您可选择关闭NFC检测功能,此时无线充电板将不再进行NFC卡片的检测,手机放置后将不再弹出卡片检测。
无线充电功能开启后,若有金属物品(如普通钥匙、硬币或NFC卡)放置在无线充电板处,将可能影响充电效果,甚至造成灼伤风险。
使用无线充电功能时,请勿在手机和充电板之间放置金属物品,如硬币、带芯片/电池的卡片等;请勿使用带金属材质的手机壳,如支持磁吸充电(MagSafe)的手机壳。
请勿同时对两个及以上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散热风扇出风口位于无线充电板底部,请避免细小异物和液体进入出风口。
雨刮控制杆向上拨动,雨刮刮动,每增加一级,雨刮刮动速度也逐级增加;拨到四级后,雨刮刮动速度最快。
冬季启动雨刮器前,需先去除落挡风玻璃上的冰雪,并确保雨刮器刮片未被冻结。
使用雨刮器清洁挡风玻璃时,请使用足够量的清洗液,必须保持挡风玻璃湿润。
自动前雨刮功能开启后,雨量传感器检测到下雨,雨刮开始刮动;检测到雨停,雨刮停止刮动。
雨刮速度随车速和雨量大小自动变化。
雨刮控制杆向下拨动,开启前雨刮自动,同时仪表屏提示前自动雨刮已启动;再次向下拨动,关闭前雨刮自动,同时仪表屏提示前自动雨刮已关闭。
自动前雨刮灵敏度调节: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门窗锁>雨刮>自动前雨刮灵敏度,选择挡位,挡位等级越高,灵敏度越高。
在自动洗车房中,请确保停用自动雨刮功能,否则可能会由于无意间刮水导致雨刮器损坏。
单次刮动:雨刮控制杆往后排方向短拨,前雨刮刮动一次。
喷水刮动:雨刮控制杆往驾驶员方向长拨,雨刮摆臂上喷嘴喷水,同时雨刮以低速刮动。松开雨刮控制杆,喷水结束,雨刮继续以低速补刮三次,间隔两秒后再补刮一次。
清洁增强: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门窗锁>雨刮>清洁增强,功能开启后,雨刮喷水后四秒再次增强补刮一次,北方冬天建议关闭该功能。
洗涤液不足时不要使用清洗装置,否则会损坏洗涤液泵。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确保雨刮片未被冻结或粘附在挡风玻璃上。
为了延长雨刮片的使用寿命,请避免在挡风玻璃干燥的情况下操作雨刮。
前挡风玻璃雨刮停靠区具有加热功能。
中控屏控制
当环境温度≤5℃,在空调舒适面板点击按键,开启或关闭雨刮停靠区加热。
当环境温度>5℃,雨刮停靠区会停止加热。
APP控制
当环境温度≤5℃,APP上点击一键除雪,雨刮停靠区开始加热;关闭一键除雪,雨刮停靠区停止加热。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外后视镜界面,开启外后视镜和后挡风自动加热功能;当雨天驾驶打开前挡风雨刮,加热功能也会自动开启,除去外后视镜和后挡风上水雾。
您可以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外后视镜>开始调节,再通过方向盘按键四向调节外后视镜的角度。调整结束后,点击停止调节或保持约5秒钟不操作方向盘按键,系统将退出调节功能。
您也可以从中控屏主页左侧向右滑动进入快捷界面,点击外后视镜调节图标,调节外后视镜位置。
方向盘左侧按键调节左外后视镜;右侧按键调节右外后视镜。
调节方法:
上、下按键:控制外后视镜上下翻动
左、右按键:控制外后视镜左右翻动
短按:翻动一挡;长按:持续翻动
车辆行驶中禁止调节外后视镜,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外后视镜>锁车自动折叠设置外后视镜自动折叠功能。设置完成后,当车辆上锁,外后视镜将自动折叠。
当您解锁车辆并关闭主驾车门或踩下制动踏板后,外后视镜将自动展开。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外后视镜>外后视镜折叠,可以手动折叠/展开外后视镜。
您也可以从中控屏主页左侧右滑进入快捷页面,点击外后视镜折叠图标,手动折叠/展开外后视镜。
车辆低速(低于40公里/小时)通过狭窄道路时,如果您根据车外路况手动折叠了外后视镜,当车速提高至大于40公里/小时后,外后视镜将自动展开。
倒车时,为了看清路面,您可以打开倒车自动下翻功能,辅助倒车。
外后视镜配有加热功能,该功能用于加热左右两侧外后视镜以便在雨雪天快速干燥水渍或雪渍。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外后视镜>外后视镜加热,手动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外后视镜加热功能开启60分钟后将自动关闭或可在中控界面手动点击关闭。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外后视镜界面,开启外后视镜和后挡风自动加热功能;当雨天驾驶打开前雨刮,加热功能也会自动开启,除去外后视镜和后挡风上水雾。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位置调节>外后视镜>内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开启车辆内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可避免后方车辆强光照射后视镜导致的强光入眼,影响开车安全。
车辆为R挡或前阅读灯开启时防眩目功能不可用。
您可以通过中控屏下方空调控制栏控制车内的温度及气流分布。
Home
点击返回主界面。
设置
点击进入设置列表。
内外循环切换
显示当前空气循环模式,点击可依次选择内循环、自动内外循环、外循环三种模式。
选择自动内外循环模式,若外界空气污染严重,将可自动关闭外循环模式,切换至内循环模式,实现车内空气质量自动控制。
主驾驶侧温度显示
显示主驾驶侧的目标温度,点击可进入温度控制面板。
左划或右划调节目标温度,可在15~31摄氏度的范围内调节主驾驶侧温度。
也可按下箭头调节目标温度,每次按下箭头温度可调节0.5摄氏度。
选择“同步全车”可通过设置主驾驶侧温度来同步调节副驾驶侧以及后排乘客侧的空调温度。同步模式下,手动调节副驾驶侧温度或后排温度将退出同步模式。
空调入口和风量调节
显示空调开关状态,点击展开或收起空调控制面板。
长按滑动调节前排风量挡位,挡位为0~8挡,0挡执行全车空调关闭。
副驾驶侧温度显示
显示副驾驶侧的目标温度,点击可进入温度控制面板。
左划或右划可调节目标温度,可在15~31摄氏度的范围内调节副驾驶侧温度。
前挡风玻璃除霜/除雾
开启前挡风玻璃除霜/除雾功能时,自动空调模式(A/C)同时开启,空气分配模式为除霜模式,空气循环切换为自动内外循环模式。
前挡风玻璃外侧起雾,建议开启雨刮功能和自动空调模式;前挡风玻璃内侧起雾,建议开启前挡风玻璃除雾功能,待雾除尽后,设置自动空调模式,并开启空调自动除雾功能。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空调页面,点击,开启自动除雾功能,车辆会在前挡风玻璃内侧即将起雾或轻微起雾时自动为前挡风玻璃除雾。
应用中心
车机端中控屏里的应用。
音量调节
音量默认值为50%,点击后左右滑动调节音量。
长按静音,再次长按解除静音,并恢复至静音状态前的音量。
点击中控屏下方控制栏空调按键,进入空调控制面板,通过切换前排或后排空调控制面板,设置前后排空调风量、温度、风向等功能。
自由模式:可单独调节出风口出风角度
扫风模式:出风口出风角度上下左右扫动
避人模式:出风口出风角度避开乘员位置
对人模式:出风口出风角度正对乘员位置
所有的电动出风模式均需在吹面模式下才可选择。
建议打开智能车内感知功能,获得更好的吹风体验。
空调自动/制冷/制热/通风模式
控制空调在自动>制冷>制热>通风模式中循环切换
车辆前排的出风口分别位于前挡风玻璃、仪表板及仪表板下方腿部空间内。
前挡风玻璃除霜出风口
仪表板吹面出风口
仪表板下方吹脚出风口
前排仪表板出风口的调节方法如下:
您在中控屏空调控制面板按住吹风区域,上下滑动控制垂直角度,左右滑动控制水平角度。
自由风模式下,双击中控屏出风口位置,可关闭对应出风口出风,但至少得保留一个出风口开启。
后排空调出风口位于后排控制屏及主副驾座椅底部。
后排吹面出风口
后排吹脚出风口
后排吹面出风口的调节方法如下:
您可在中控屏或后排控制屏按住吹风口区域,上下滑动控制垂直角度,左右滑动控制水平角度。
自由风模式下,双击屏幕空调出风口,可关闭对应出风口出风,但至少得保留一个出风口开启。
后排控制屏为后排乘客提供调节后排空调功能。
确保空调进气格栅未被异物遮挡(树叶、积雪等)。
如车辆停在烈日下,开启空调制冷时可同时开启车窗使空气对流,有利于快速降温。
您可在中控屏右上角查看当前车内空气质量,点击切换对应的空气净化模式。
OFF:关闭空气净化功能;
AUTO:根据乘客舱内PM2.5的浓度自动调节净化风速;
QUIET:在低风速和静音状态下对乘客舱进行空气净化。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空调舒适调节页面,点击,开启负离子同步开启,可在空气净化的同时产生负离子,进一步提高车内空气舒适度。
您可以选择标准(鼓风机持续工作约3分钟)和深度(鼓风机持续工作约20分钟)两个干燥等级。
本功能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增加一定电耗,请合理规划行程或酌情关闭本功能。
您可以在更换滤芯后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舒适面板页面,点击,在空气净化器滤芯寿命处点击重置,重置滤芯寿命的使用计时。
爱车为您提供多种味道的车载香氛系统,您可以从中选择喜好的香氛安装在车辆中控开放储物区上方香氛机构内,并可根据个人喜好更换香氛瓶。
香氛瓶安装及更换方法如下:
打开香氛瓶瓶盖,将香氛瓶较细端向上插入中控开放储物区上方香氛机构内孔洞,轻轻向上按压一下瓶底,确保安装到位。
安装香氛瓶过程中请勿旋转香氛瓶。
香氛瓶插入孔洞后可被香氛机构内磁铁吸附到位。
香氛瓶安装到位后中控屏上将提示香氛安装成功并显示出当前孔洞对应的香氛信息。
更换香氛瓶时需用手指捏紧香氛瓶底部,从香氛机构内慢慢取下香氛瓶即可。
香氛安装成功后,您可在中控屏进入空调设置页面,点击香氛,在此页面下控制香氛系统的开关、调整对应香氛的浓度高低以及选取不同味道的香氛。
香氛瓶请存放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儿童误食危及健康。
请勿让儿童将手指插入中控开放储物区上方香氛机构内,避免发生意外。
车辆行驶过程中请勿安装或更换香氛瓶,注意行车安全。
使用香氛的过程中如有任何身体不适,请立即停止使用香氛。
安装香氛瓶前请注意香氛的保质期。包装未经拆封的情况下,香氛保质期为1年;包装拆开后,香氛保质期为3个月。请在保质期内使用香氛,更换已过保质期的香氛。
部分香氛味道(如“旷野”)具有提神作用,请在必要时使用。
更换香氛瓶时,请保持手部清洁,以便保证香氛系统的正常运行。
香氛机构下方装有磁铁,请勿将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靠近中控开放储物区上方香氛孔,以免影响电子设备及香氛模块功能。
香料可能与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请避免香氛瓶内陶瓷香氛芯直接接触塑料件。
香氛体验会随车内温度、空调风量、个人生理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请通过官方渠道购买香氛瓶内陶瓷香氛芯,避免损伤香氛瓶,并保证香型质量。
安装香氛瓶后,如未成功识别出香氛,请重新安装。
您可在中控屏主页进入媒体界面选择收听音乐的程序:
选择“FM”或“NIORadio”可收听及收藏喜爱的电台节目。
将U盘插入车内USB接口可选择播放U盘里的音乐。
移动设备连接至车内蓝牙后,可选择“蓝牙音乐”播放移动设备里的音乐。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声音,设置媒体音乐的音量大小。选择“音场模式”,可设置乘客舱内声音的音场效果,如有必要(如后排儿童睡觉时),可开启后排静音功能。
您可在中控屏主页进入导航界面选择导航路线。若您之前已通过手机App发送过导航路线,则中控屏开启后可自动显示已选定的导航路线。
点击可设置导航选项,如设置路线偏好、导航语音播报、地图显示的模式等。
点击导航搜索按键,选择探索即可开启蔚来专属搜索。
在车内可让NOMI为您进行自拍,拍好的照片或视频存储于中控屏相册应用内,可使用USB数据线进行导出。
您可以中控屏应用程序中心相册应用内查看所有拍摄过的相片,选择导出或删除。相片支持多种分类:全部/行车记录/守卫模式/一键录像/自拍/截图等。
车辆驻车状态下且车机开启时,您可以使用蔚来App与车机建立近场连接,方法如下:
扫码连接
车机端获取连接二维码有如下两种方式:
点击相册>设置>相册快传
点击相册,自由选择文件后点击传输,在弹窗内点击蔚来App
手机端扫描连接二维码有如下两种方式:
点击蔚来App>右上角"+">扫一扫
点击蔚来App>爱车>车控功能>相册快传>扫码连接
一键连接
点击蔚来App>爱车>车控功能>相册快传>一键连接
蔚来App与车机建立近场连接后,可以自由浏览蔚来App或车机界面内的文件(包括视频、照片以及行车记录仪录制的视频以及截图等),并可自由地进行两者之间的传输。
车机相册内选择文件传输至手机相册
在车机端相册内选择文件后,点击传输,选择所需的传输视角后,点击蔚来App,点击用户名称或头像开始传输文件,再次点击用户名称或头像可取消传输;传输成功的文件储存在用户手册系统相册内。
在蔚来App内点击相册快传页面右上角可进入传输管理,支持用户查看传输进度、取消传输及历史传输记录。
蔚来App内选择车机相册文件下载至手机相册
在蔚来App相册快传浏览页面选择文件后点击下载,传输成功的视频存储在用户手机系统相册内。
在蔚来App相册快传播放页面点击下载,选择需要下载的视角视频后开始传输,传输成功的视频存储在用户手机系统相册内。
车辆挂P挡时,您可在中控屏应用程序中心选择游戏中心内的游戏,部分游戏需将手柄接入车辆数据接口方可体验。
您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日历事项管理:
NOMI语音
例如:“提醒我明天上午9:00开会。”
导入NIOApp的日程提醒
在车机应用程序点击对应日期进行日程的添加及提醒
车辆中控台上方放置了一个车载智能伙伴——NOMI,您及乘客可以轻松自如的通过语音与NOMI对话,并控制一些功能的开闭,NOMI将成为您旅途中的贴心帮手。
请勿让NOMI及其底座接触液体、酸性或碱性溶液、粉尘、纤维、磁性物质等。
请勿自行尝试取下、拆卸或修理NOMI及其底座。
请勿用外力推、拉、扭动NOMI,避免使用外力阻碍NOMI的动作。
请勿在NOMI上安放装饰物(硬质头盔、帽子等),以免损坏NOMI,进而避免发生事故时造成人身伤害。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我的NOMI>昵称,进行设置。该设置将保存到您的个人账户中,并在您下次就座时自动激活。
如果自定义的唤醒词是两个字,比如“小黑”,唤醒的时候就需要加“嗨”;如果自定义的唤醒词是三到六个字,比如“小黑黑”,那您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名字唤醒NOMI。
NOMI可以精准识别车内的各个音区。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我的NOMI>音区管理,单独关闭/开启除主驾外的其余指定位置音区。
指定位置音区被关闭后,NOMI将不再接收该音区声音,进而避免影响其他音区的乘员与NOMI交互。
语音唤醒:您可以说“嗨NOMI”或者自定义的昵称来开启和NOMI的对话。
勿扰模式:在不需要NOMI帮助,或需要避免误唤醒NOMI时可开启勿扰模式,该功能默认关闭。
连续对话:功能开启后,在车内各个位置唤醒NOMI进行交互后,20s内可以免唤醒继续进行连续对话,不用担心受到其它位置乘客的聊天影响。
一语即达:功能开启后,在唤醒NOMI时您可以唤醒词和指令连说,而无需在说出唤醒词后等待NOMI应答后再说出指令。例如:“嗨,NOMI帮我开天窗”即可打开天窗。
沉浸语音:功能开启后,中控屏上将不再显示语音对话及识别文字。
对话联想:NOMI在听到您的语音指令时,将联想并展示您可能要说的话。例如:“嗨,NOMI虹桥机场”,NOMI将识别虹桥机场是目的地,即开启导航前往虹桥机场。
可见即可说:您可以通过语音指令代替触控操作。该功能没有开关,默认开启。
当车内乘坐儿童时,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我的NOMI>儿童智能场景对话,开启该功能。
功能开启后,当车内儿童唤起NOMI时,NOMI将智能识别车内儿童并用专属的语调、表达与互动方式与孩子交流,为儿童带来更有趣味的车内互动体验与陪伴。
同时NOMI还精心准备了更多的趣味笑话和百科知识,满足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开启儿童智能场景对话时,中控屏会提示您打开智能车内感知,请按引导进行设置即可。
根据法律规定,14岁以内的儿童不能乘坐副驾驶位,因此儿童在前排无法唤醒NOMI进入儿童智能场景对话。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我的NOMI>了解NOMI,了解NOMI的功能亮点及近期的功能更新。
您也可以在NOMI小课堂,跟随视频教程学习NOMI的基础操作。
当知识课堂的内容有更新时,在入口处会有红点提示,提醒您快来了解一下。
NOMI是您旅途中的贴心帮手,您可以通过与NOMI对话,实现更加便利的车辆操控体验。
当您就座后(需关闭主驾车门或踩一下制动踏板),NOMI将向您热情的打招呼。
当需要NOMI为您开启控制功能时,可说出唤醒词(默认“嗨,NOMI”)或者按下方向盘右侧中键(默认为NOMI)来唤醒NOMI;当NOMI对您的唤醒进行应答后,即可表达出您想要实现的功能。
对话结束或完成指定的功能后NOMI将自动进入待机模式,有需要时您可再次唤醒NOMI。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车控指令表达(包括但不限于所列举功能),以帮助您更好的操控车辆。更多语音指令,期待您的发掘。
不同车型的部分功能语音指令将有区别,请以实际为准。
部分功能可能需要连接网络方可正常使用,网络不佳或无网络时该功能将受影响。
我们会不断改进NOMI,使其支持更多车辆功能并提升可靠性。
您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进行一些基础操作:
功能分类
对话示范
唤醒/退出NOMI
嗨,NOMI
再见
功能介绍
你会干什么?
提出建议
我有一个建议
我要反馈问题
勿扰模式
别打扰我
您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尾门、车窗等:
尾门
打开尾门
车窗
打开主驾/副驾/左后/右后/全车车窗
车窗打开五分之一
打开车窗通风模式
后座车窗开一条缝
天窗/遮阳帘/遮光天幕
打开天窗/遮阳帘
天幕帮我调暗点
您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开关或调节灯光:
车外灯光
打开大灯/近光灯/示宽灯/雾灯/矩阵大灯/自动大灯
打开自适应近光灯/远近光自动控制/矩阵远光控制
车内灯光
打开阅读灯/氛围灯
阅读灯调亮一点
把氛围灯颜色调暖/深一点
换一个氛围灯颜色
打开呼吸模式
您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调节座椅、方向盘:
位置调节
将座椅调到最前
打开脚托/腿托
位置记忆
保存我的位置
记住我的驾驶/备用/休息/其他/离车/舒享位置
记忆主驾/副驾/二排左/右位置
位置加载
调到我的舒享位置
恢复主驾位置
按摩
打开主驾/副驾座椅按摩
按摩力度大一点
主驾座椅按摩调到2挡
通风
打开主驾/副驾座椅通风
座椅风小一点
加热
打开主驾/副驾/左后/右后座椅加热
座椅温度高一点
打开方向盘加热
您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空调、调节香氛:
空调模式
打开全车/前排空调
打开暖气空调
打开制冷
打开自动AC
切换到空调通风模式
调节温度
主驾/副驾/后排空调调到xx度
温度调高点
调节风速
全车风扇都打开
主驾风速小一点
空调开到最大
吹风模式
打开吹脸/吹脚/吹窗/吹脚吹前挡/吹脸吹脚
打开前除霜/后除霜
打开内循环
空气净化
打开空气净化
空气净化静音
香氛
打开香氛
换一个香型
NOMI可根据声源位置或特定描述,精准或泛化的控制车辆的各个屏幕:
HUD抬头显示
打开HUD
仪表屏
仪表屏调暗一点
前排中控屏
屏幕调到最亮
给中控屏换个模式
返回桌面
后排中控屏
打开屏保
打开自动亮度开关
后排行政屏
打开左后屏幕
右后屏幕调亮一点
您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调整您的导航和媒体偏好等:
媒体
打开NIOradio
播放我喜欢的音乐
帮我收藏这首歌
单曲循环/列表循环/随机播放
音量调到最小/一半/60%
娱乐
给我讲个笑话吧
帮我拍张照
导航
我要去充电
去最近的xx
重新规划路线
切换到2D地图
到公司还要多久?
前方路况怎么样?
您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对车内设备进行简单操作:
接听/挂断
网络
打开蓝牙/热点/WIFI
冰箱
冰箱模式调为冷藏
开启冰箱门
无线充电
打开前排/后排无线充电
收起充电面板
给手机充电
影像
打开360
我要泊车
打开轮毂视角自动切换
您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提升驾驶乘坐感:
驾驶模式
换一个驾驶模式
启动四驱模式
场景辅助
打开湿地/雪地/沙地模式
关闭宠物/露营/离车不下电模式
打开洗车模式
功能设置
打开舒适领航
打开陡坡缓降
打开智能舒适底盘
您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向NOMI提问题:
知识问答
今天是农历几号
十月一日是星期几
早上好用英语怎么说
满足好奇心
为什么天上会下雪
螃蟹为什么要吐泡泡
为什么地球是圆的
以下信息可能未列出蔚来App车控的全部功能。为了能够使用新增和改进功能,请及时下载最新版蔚来App。
当您使用App车控功能时,请确认车辆状态及周围环境,避免因意外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
该功能需在连接网络的条件方可正常使用,网络不佳或无网络时此功能将受影响。
您可以分别点击门锁、车窗、后备箱和寻车小图标,经确认弹框提示信息后对车辆进行远程控制。
门锁:解锁或闭锁车门。
车窗:开启左前和右后车窗约10%区域或关闭全部车窗。
后备箱:开启或关闭后备箱。
寻车:车辆会鸣笛且大灯闪烁约10秒。
您可以远程开启或关闭空调、调整空调温度等。
您可以进入车辆召唤页面,控制车辆直线前进或退后一段距离,方便您在车位狭小的情况下上下车。
当车辆续航里程大于20千米,电池温度小于25℃时,您可以开启充电预热功能,提前对高压电池进行一定程度的预热,提高车辆的充电速度。
点击该按钮后,车辆将开启空调对前风窗和侧窗吹风、外后视镜加热、后风窗加热和前雨刮停靠区域加热(如有),功能开启60分钟后将自动关闭。
点击该按钮进入遥控泊车页面,长按“开始”键1秒将开启遥控泊车;点击“暂停”键,车辆将暂停泊车并挂入P挡。
当您确保车门全部关闭后,再次长按“开始”键,车辆将恢复泊车。
您可以发送任意地址至中控屏,当您上车后中控屏将会展示该地址。
您可以远程开启或关闭座椅加热、通风、方向盘加热等功能。
点击图标,确认弹框提示信息后,超强干燥功能将被开启,同时当前空调功能将被关闭。
您可以点击按钮远程启动车辆。
远程启动车辆成功后,当您通过App主动锁车或2分钟内无人坐上主驾位置,车辆将退出启动状态。
您可以远程开启或关闭车辆守卫。
守卫模式激活后,车辆将利用摄像头等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检测判断潜在危险、车辆震动、非法入侵等事件并录制视频,触发声光提醒,且还会按预警等级向您发送短信和应用通知。
为保证安全,用户需进行如下认证方式之一方可正常使用此功能:
用户激活手机蓝牙钥匙,且车辆检测到钥匙在车内,可直接使用;
媒体:您可以控制媒体播放音量、切换播放歌曲、点歌、调节音源和音场模式等。
空调:空调的开关、温度调节、风量调节、A/C模式和最大制冷/制热等。
座椅舒适:包括加热、通风、按摩等。
位置调节:座椅的前后移动、高低调节、靠背角度等。
发送导航:您可以发送目的地到车机。
当您同时也是NIOPhone蔚来手机用户时,您可以使用蔚来车主专属车控键(NIOPhone侧边独立按钮),随时随地唤醒使用“智能车控卡”。
“智能车控卡”可以根据您和爱车的位置关系,提供更符合场景需求的车控功能。
通过“智能车控卡”获取手机蓝牙钥匙,且蓝牙钥匙已激活;
开启手机蓝牙和WLAN无线功能;
为保证您的车辆安全,需要解锁手机后才能正常唤起“智能车控卡”。
当您通过NIOPhone的车控键快捷唤起“智能车控卡”后:
当您在车外时,“智能车控卡”将提供:解锁/落锁、后备箱开启/关闭、车窗透气模式、闪灯鸣笛、一键启动、空调开启及温度调节、停车信息查看/车辆召唤/遥控泊车等功能;
当您携带手机靠近车辆,“智能车控卡”顶部蓝牙图标亮起后,部分车控功能将通过手机和车辆的近场连接使用,不受网络限制,比如:解锁/落锁、后备箱开启/关闭等功能;
当您在车内就座后,“智能车控卡”会主动识别当前座椅,提供当前座椅的功能调节、当前区域的空调功能调节,同时还可以对多媒体音乐等进行调节。
当您使用“智能车控卡”时,请确认车辆状态及周围环境,避免因意外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
了解更多蔚来车手互联功能,请访问以下NIOPhone蔚来手机官方网站获得更多信息:
打开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上的蓝牙或无线(Wi-Fi)功能。
打开中控屏上的蓝牙或无线热点功能。
在中控屏当前界面选择想要连接的移动设备,手动进行配对即可进行连接。
开启手机NFC功能及蓝牙/Wi-Fi功能。
将手机放置在中控台的无线充电板处。
在中控屏打开蓝牙或热点页面,选择“通过手机NFC功能一键快速连接”。
进行蓝牙或热点连接过程中请勿移开手机。
潮汐是一款睡眠、冥想、放松与专注的身心健康应用。
潮汐包括三种模式:小憩模式、冥想模式和呼吸模式。
按充电:若车辆处于直流充电状态,可在充电上限范围内设置充电电量达到设定值时结束小憩。
更多设置,包括:助眠声音大小及定时播放、闹钟声音及大小、结束小憩座椅恢复开关等。
设置小憩助眠声音场景。
进入小憩模式后车内灯光及车窗关闭,车门上锁,空调自动为您设置适宜小憩的温度,自动开启空气净化,若您在前排座椅就座,座椅将自动移动至休息位置(座椅未设置过休息位置将移动至默认位置)。NOMI进入勿扰模式,为您营造专属的放松空间。结束小憩后车辆状态恢复至小憩前设置。
进入小憩模式前,请确认车辆处于驻车挡且不在换电模式。
开始小憩模式前请关闭所有车门及尾门,保证安全。
若空调系统存在故障将影响小憩效果。
小憩开始,前排座椅向后移动过程中请注意后排乘客空间。副驾若处于长滑轨状态,则小憩开始后副驾座椅不会自动移动。
车辆在某些情况下将自动退出小憩模式,如车辆处于非驻车挡、电池存在起火风险、软件更新、车辆进入换电模式、锁车休眠、空调故障及切换账户,此时座椅无法自动恢复至小憩前状态。
进入冥想模式后车内灯光及车窗关闭,车门上锁,空调自动为您设置适宜冥想的温度,自动开启空气净化。NOMI进入勿扰模式,为您营造由内而外的沉浸与沉静。结束冥想后车辆状态恢复至冥想前设置。
请确认车辆处于驻车挡且不在换电模式。
开始模式前请关闭所有车门及尾门,保证安全。
如车辆不在充电过程中,需确保车辆续航里程不低于30公里。
车辆在某些情况下将自动退出当前模式,如车辆处于非驻车挡、电池存在起火风险、软件更新、车辆进入换电模式、锁车休眠及切换账户。
您可在中控屏应用程序中心点击快捷场景,自由组合各类车机应用,实现自定义的场景模式,也可进入“广场”界面使用推荐的快捷场景模板,实现个性化自动化的智能体验。
AR眼镜可以和手机、电脑、游戏机及车机进行连接,满足多种休闲娱乐办公使用需求。
适合拥有USB-CDP接口的安卓设备用户,只要你的安卓设备属于适配机型即可按此方式连接使用:
请确认你的安卓设备是否支持,你可以前往XREAL官网进行查询。
请在XREAL官网下载并安装安卓版XREALApp。
将AR眼镜与手机连接,启动XREALApp即可自动激活并正常使用。
XREALApp运行后可以将手机中的内容镜像投屏到眼前,也可以在“AR空间”中将多个虚拟屏幕或3D物体固定在空间中并与之交互。
适合拥有Lightning接口的苹果手机(iPhone)用户,部分Lightning接口的iPad用户也可按此方式连接使用:
请确认你已准备好转接配件。
Lightning接口的iPhone无法直接与AR眼镜相连,需搭配XREAL适配器以及苹果闪电数字影音转换器(iPhone转接头)两个配件共同使用。
将AR眼镜通过转接配件与iPhone连接后即可自动激活,XREAL适配器将自动完成激活。
开始正常使用,支持空中投屏模式,可以将手机中的内容镜像投屏到眼前,但无法使用“AR空间”模式。
适合常用手机与AR眼镜不适配的用户、或者需要将笔记本电脑画面投屏到AR眼镜的用户:
请确认电脑安装了Chrome(版本号大于89)或者Edge浏览器(版本号大于89)。
开始正常使用,搭载M系列芯片的Macbook可以支持投屏模式和AR桌面(macOS12.0及以上),其他USB-CDP接口的笔记本电脑以及英特尔芯片的Mac笔记本仅支持空中投屏模式。
适合有任天堂Switch游戏机的用户连接使用,不支持任天堂SwitchLite:
需要搭配Switch底座使用并切换至TV模式,通过底座连接将Switch切换至TV模式后才可以对外输出视频信号。
请确认已准备好转接配件和HDMI连接线。
将AR眼镜通过转接配件与Switch底座连接后即可自动激活。
开始正常使用,支持空中投屏模式,将在AR眼镜里呈现任天堂Switch游戏画面和声音。
适合与蔚来Banyan智能车机系统连接使用:
确认已经完成升级换芯服务,该芯片位于车辆中央扶手箱后方Type-C接口处,换芯服务完成后车端才具备连接AR眼镜的硬件能力。
确认已准备蔚来Air车载连接套件,AR眼镜无法与车辆直接连接,需要使用车载专用套件进行连接。
确认车机系统已升级至Banyan1.1.6bCN及以上版本,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通用内查询当前软件版本。
【AR套件】【XROSLite】这两个是为AR车载观影体验专属设计的应用,请确保已安装或完成更新升级(若有更新版本),同时【NOMI】【爱奇艺】也需要更新到最新版本以支持AR车载观影体验。
将AR眼镜通过车载专用套件与车机进行连接:
把转换器自带的连接线接到中央扶手箱后方的type-C接口处。
将转换器放在中央扶手箱上方。
眼镜连接线的弯口接到AR眼镜的左镜腿。
眼镜连接线的直口接到转换器的接口。
连接后等待AR眼镜自动激活更新,无需任何操作,等待1-2分钟AR眼镜将自动完成激活和升级并自动启动。
车机登陆视频VIP会员账号。
若你需要观看爱奇艺杜比全景声片源时,需要在手机端完成VIP会员购买,并使用相同账号在车机端的爱奇艺视频App内完成扫码登陆;另外,若你需要观看爱奇艺3D片源时,需要升级到爱奇艺星钻VIP会员。
使用手机控制器在AR眼镜内进行操作控制。
在手机端安装XREALApp并选择NIO车主模式后,手机就能具备控制AR眼镜内系统的能力了。
使用NOMI语音在AR眼镜内进行操作控制,你可以直接通过NOMI进行车内视频应用控制、媒体音量大小以及空调温度风量等功能的控制:
-视频搜索,支持多条件组合,如“我要看2022年的中国影片”、“找一下斯皮尔伯格评分最高的电影”;
-播放控制,如“快进一点/后退三十秒”、“下一集/上一集/第九十七集”等;
-车控控制,如“打开空调”、“打开座椅按摩”、“车还有多少电”等;
-观影问答,如“刘德华第一部电影是什么?”、“马特达蒙哪一年出生的?”等。
使用NOMI控制AR眼镜内的界面时,AR眼镜在车内的定位需要与语音指令发出的位置保持在同一个座位,如当AR眼镜定位在副驾,只有副驾的人对话NOMI才能控制眼镜内XROSLite内的交互。
使用AirRing智能指环在AR眼镜内进行操作控制。
由蔚来与NOLO共同研发制造,是一款支持空间交互的3Dof遥控器,可以搭配NIOAirARGlasses,在蔚来座舱内作为遥控器在XROSLite中控制内容和交互,通过蓝牙与车机进行连接,用户可通过移动或点击AirRing智能指环来控制AR屏幕中的射线位置与操作系统产生交互,指环上部有尺寸15*15毫米的触摸区域,可实现上下左右滑动、轻触点击的等操作;同时支持行车防抖,为用户带来更稳定的车载场景体验。
已选装N-Box配置的车辆,不需要使用车载转换器,可将眼镜线直接插入N-Box的DP-out接口(位于车内USB接口处),连接眼镜即可使用,最多可实现4人同时观影。
NIOAir指环操控
当AR眼镜连接N-Box以后,点按指环任意键,连接车机蓝牙,即可通过指环的射线控制AR眼镜界面中的功能按钮。多人观影情况下,不支持多个指环同时使用。
个人手机操控
首先需要在手机端搜索下载并安装XREALApp,手机连接上车机蓝牙以后就能具备控制AR眼镜的功能。
打开XREALApp选择NIO车主模式。
点击控制器按钮,完成与车机的蓝牙连接。
进入射线操控界面,完成新手教学步骤即可进行AR眼镜界面的操控。
NOMI语音操控
可以直接通过NOMI进行车内视频应用、媒体音量大小以及空调温度风量等功能的控制:
视频搜索:如“我要看2022年的中国影片”、“找一下斯皮尔伯格评分最高的电影”;
播放控制:如“快进一点/后退三十秒”、“下一集/上一集/第九十七集”等;
车控控制:如“打开空调”、“打开座椅按摩”、“车还有多少电”等;
观影问答:如“刘德华第一部电影是什么?”、“马特达蒙哪一年出生的?”等。
为了保证佩戴的舒适性,在实际佩戴过程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头型大小轻轻掰动镜腿,镜腿具备0-40°弹性区间,兼容120-186毫米头围,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脸型以及实际佩戴时鼻梁与AR眼镜接触的感受,在NIOAirARGlasses附带的三挡眼镜鼻托中挑选最合适的一款。
在戴上眼镜后,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看到画面的高低来调节镜腿角度。XREALAir提供了3挡镜腿可调节角度,帮助不同的用户去获得高、中、低三个角度的画面视野,从而为用户锁定最佳观看角度。
AR眼镜传感器距离人皮肤较远会熄屏,需要将眼镜正确佩戴或用手接触传感器处,若遇黑屏:【车载场景】请尝试重新插拔转换器与车机的Type-C连接口,【非车载场景】请确认你的设备在适配列表内,且设置正确后重新插拔。
摘下眼镜后,眼镜会自动熄屏进入休眠;休眠30分钟后,会自动关机;若要重启,推荐按下转换器的复位按键或重新插拔转换器与车机的Type-C连接口。
可使用眼镜右镜腿的“+/-”按键或使用控制器,快速调节眼镜亮度。
眼镜本身自带麦克风、扬声器:【车载场景】目前只能使用7.1.4音响播放,后续会支持使用眼镜独立播放;【非车载场景】可以在连接设备端选择音频/视频的输出端口(眼镜、耳机、音响等)。
驻车场景支持所有乘员使用;驾驶场景禁止驾驶者使用。
车内只有一个支持数据传输的Type-C接口,故目前只支持一套设备使用。
控制器应用是XREALApp中的NIO车主专区,控制器可以在所有支持BIE蓝牙的手机上使用,具体性能和手机配置有关。XREALApp中的其他应用需要在适配的手机上才能使用。
如果在车内摘掉眼镜,或者拔掉眼镜与车载适配器的连接线,车载适配器会在30分钟后自动关机,以减少能源消耗。如需再次启动,按一下车载适配器的按钮至指示灯常亮,或者重新插拔车载适配器和车连接的Type-C接口即可。
建议在不使用转换器的时候从车机接口上拔下并妥善进行收纳,不建议将转换器放在扶手箱等封闭空间,温度可能会影响观影体验。
车机请根据提示进行车机软件升级以及应用升级,转换器、眼镜会在链接车机的时候执行自动升级,耐心等候即可,手机App请在应用商店更新/软件里检查更新。
若下述指示灯未正常点亮或熄灭,请立即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处理。
仪表显示屏符号
矩阵远光控制指示灯
远光灯指示灯
自动驻车指示灯
位置灯指示灯
近光灯指示灯
前雾灯指示灯
车辆就绪指示灯
左转向指示灯
右转向指示灯
自动雨刮开启指示灯
后雾灯指示灯
车外提示音关闭指示灯
驻车故障指示灯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开启指示灯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关闭指示灯
超过限速提示或限速模式功能故障指示灯
拖车连接状态指示灯
智能前大灯功能故障指示灯
疲劳分心提醒系统故障/启动自检指示灯
疲劳分心提醒系统未检测到人脸指示灯
功率限制警告灯
制动防抱死系统故障警告灯
胎压监测系统警告灯
自动紧急制动/前向碰撞预警关闭及故障警告灯
盲点监控与变道预警故障警告灯
紧急车道保持故障警告灯
脱手提醒状态指示灯
电子驻车指示灯
疲劳分心提醒状态指示灯
动力系统故障警告灯
制动系统故障警告灯
安全带未系提醒警告灯
安全气囊故障警告灯
驱动电机故障警告灯
拖车电气连接故障警告灯
自适应巡航故障警告灯
辅助驾驶故障警告灯
车道偏离预警及辅助故障警告灯
视觉融合泊车辅助故障警告灯
您可在中控屏主页上选择想要的功能(媒体、导航等),中控屏功能如下:
信息提示状态栏
展示车辆提示信息、警示信息及警示图标等。
您可在状态栏内快捷地管理蓝牙、网络、无线热点、无线充电及智能设备(如AR眼镜)等。
卡片式功能菜单
可长按切换不同的功能卡片,如音乐、天气等。
主页
点击主页按钮或在中控屏任意界面四指或五指向内抓取可返回主页。
车辆设置
可进行车辆常用功能的设置。
也可沿中控屏左方边缘向右划,即可进入快捷设置页面,快速地使用常用功能,并可自定义快捷功能。
空调及舒适功能面板
可快捷地设置空调、座椅及舒适功能。
应用程序中心
可选择不同的应用程序,如天气、相册等。
音量设置
可快捷地设置系统及媒体音量。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设置>通用>存储与应用管理,可以管理第三方应用权限、查看并清理系统及应用存储空间。
后排中控屏包含如下车控功能:
后排空调控制:开启/关闭、温度调节、风量调节、吹风模式与风向调节等。
后排座椅舒适调节:可对后排座椅的通风、按摩、加热等功能进行调节。
后排乘坐空间调节:可通过对副驾驶座椅位置的调整,扩展二排的乘坐空间。
后排媒体控制:可对当前中控屏播放的音源进行暂停/播放、上下首切换、展示当前播放进度、进行歌词查看等。
在后排中控屏任意界面顶部下滑,可以唤起进入快捷控制页。
您可以在快捷控制页调节屏幕亮度、媒体音量、进入屏保等;配备遮光天幕的车辆,可以控制遮光天幕的明暗;配备天窗/遮阳帘的车辆,可以控制天窗/遮阳帘开合。
本车配备了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EDR的主要目的是记录某些碰撞或类似碰撞情况的数据,例如安全气囊展开或撞到路面上的障碍物;这些数据可帮助了解车辆系统的运行情况。
车辆及其单个组件的状态信息,例如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辆识别代号。
重要系统组件的功能情况,例如安全带锁扣。
特殊形式状态下车辆的反应,例如安全气囊触发、稳定控制系统介入。
EDR中对于车速的记录来自于制动控制单元。
这些数据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碰撞和伤害发生时的情况。
这些数据只具有自然属性,可用于识别和排除故障以及优化车辆功能,但不能根据这些数据创建已行驶路段的运动特性。
有专用设备的第三方(如执法部门)如果拥有访问EDR权限也可以读取这些技术数据。
蔚来汽车在未经车主允许的情况下不会将数据记录系统的信息透露给第三方人员使用。
您的车辆配备了远程升级系统,在车辆连接至网络时,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通用>系统更新,对车辆系统软件进行升级,使您的车辆功能处于最新状态。
升级过程中,中控屏将显示本次升级的预计耗时(取决于升级内容的多少)。
系统升级功能仅对车主账户开放。
系统升级必须在车辆处于驻车状态(挂P挡)且连接至网络时才能进行。
系统升级过程会消耗一定的电量,升级前请确保车辆电量大于20%,请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如车辆在充电过程中时执行系统升级,充电过程将会自动停止。系统升级完成后,您可手动恢复充电过程。
系统升级过程中除通过智能钥匙外,还可以通过NFC/手机蓝牙钥匙解锁/上锁,但此时无法驾驶车辆。
系统升级可能会增加或更新部分功能,或改变某些功能的使用习惯,请在系统升级完成后仔细阅读升级说明,了解升级内容。在不熟悉更新功能的情况下请谨慎使用,避免误操作带来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如系统升级无法启动或升级不成功,请立即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请勿自行改装车辆部件或修改软件,避免系统升级失败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当您需要出售车辆时,可对车辆数据进行恢复出厂设置。
您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通用>恢复出厂设置,清除车辆使用数据并返回默认值。
恢复出厂设置仅主用车人可以操作,且当车辆处于非驾驶状态时才可进行此操作。
恢复出厂设置过程中,仪表和中控屏会黑屏并闪烁,请勿在此时驾驶车辆,否则可能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恢复出厂设置后将还原辆到待激活状态,需重新激活才可使用该辆。
恢复出厂设置后将重置所有的设置与应用数据,存储在此辆上的所有照片和视频也将被删除,建议用户提前保存所需要的文件。您可以在中控屏的应用程序中心上进入相册,选中需要保存的文件,选择导出至USB。
恢复出厂设置功能不会清除用户云端的个人数据,如:驾驶习惯设置、导航常用地址、音乐收藏列表等。
蔚来智能电动汽车首次使用时,需要您使用蔚来账号进行激活。当激活完成之后,您的账号将作为主用车人:
获取完整的车辆权限:您可在该车辆使用全部多媒体服务,通过蔚来App,查看车辆实时定位和历史行程轨迹、创建车辆数字钥匙、远程解锁和启动车辆,并可授予和管理其他用户对于该车辆的上述使用权限;
创建个人档案:车辆将关联您的账号并创建您的个人档案,为您提供更好的用车体验;
为实现上述功能,以下信息将会被处理:
车辆标识符:VIN、VID;
蔚来账号信息:账号、昵称、头像、认证及鉴权信息;
车辆设置选项:包括关于车辆控制、车机系统、驾驶、NOMI、导航以及其它应用程序的偏好设置。
您可驾驶未激活的车辆,但是多媒体服务与部分辅助驾驶功能将不可用。
您可在中控屏点击个人头像设置访客模式,访客模式下仅可使用空调、天气、导航(无历史、收藏等个人信息)等默认车辆功能。
您的账号信息同时保存在车辆与蔚来云端。您可通过恢复出厂模式删除所有保存在车辆的账号配置信息并将车辆置于未激活状态。
为保护主用车人隐私,若车辆产权所有者与车辆主用车人不是同一自然人,我们需要得到主用车人同意或基于本隐私政策第三部分第五款的情形才会提供车辆历史轨迹。
蔚来不会通过eCall向您进行产品推销,或进行任何非救援目的的骚扰。
具体数据处理的情形如下:
实名认证与流量管理
为满足法规和监管对车辆SIM卡进行实名认证的要求,以及为进行车辆流量管理,以下信息将会被处理:
SIM卡注册信息:车辆SIM卡ICCID卡号、车辆标识符VIN;
个人用户信息:姓名、身份证件信息及照片、手机号、通讯地址、现场免冠照;
流量使用情况:总流量、各个应用流量统计。
根据法规及监管要求,蔚来需要收集并存档以上信息,并且提供至第三方电信运营商以完成真实性和人证一致性查验。
请您注意,在实名认证过程中,需要使用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证,可能会涉及人脸识别和生物特征信息的处理。
远程车辆查看及车辆控制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以下信息将会被处理:
蔚来账号信息:账号、认证及鉴权信息;
虚拟身份标识及认证信息:蔚来账号识别码;
车辆信息:运行状态(行驶、充电、停泊),车门车窗的状态,续航里程及电池电量;
车辆位置信息:车辆实时定位、历史行驶轨迹;
电池信息:电池运行参数、充电状态;
车辆外部环境远程查看(远程车外实况)
您可以通过中控屏“设置>安全”或蔚来App“爱车>车控功能”主动开启远程车外实况功能。
车辆标识符:VID;
个人通讯方式:手机号;
摄像头影像:车外摄像头;
在功能开启后,若车辆外部环境有异常,您可能会接收到提醒短信。
若您希望查看车外实时影像,您需要先使用蔚来App扫描位于中控屏设置>安全的可信任设备二维码进行可信设备配对。配对完成后,您可以在蔚来App中查看车辆周围环境。
守卫模式Beta:
该功能需主动开启,仅支持单次开启有效。守卫模式通过视觉算法、陀螺仪、车门传感器实时监测车周围情况及车门状态。当车辆遇到异常情况时,系统自动录制报警前后视频,守卫视频将会自动在车机内进行存储,您可以进入车辆相册中进行查看(黄色报警视频内容会同行车记录仪视频共用空间进行循环覆盖;橙色、红色报警视频会保存在紧急视频内不会循环覆盖)。
远程电池健康监测
为了实现此功能,我们需要处理以下信息:
车辆位置信息。
系统软件更新
我们通过持续迭代软件版本,为您提供更好的用车体验。建议您及时更新软件版本,以及时体验到我们最新功能,完成问题修复或安全更新。
为了实现系统更新的功能,我们需要处理以下信息:
车辆基本信息:包括VIN、VID、车辆型号;
系统或系统平台信息:固件或者软件版本号、标定号、零件系列号;
升级进度信息;
车辆状态和驾驶信息:当前速度、车门或车窗的状态;
电池信息:电池温度、电压和电量;
车辆静态信息:车辆标识符(VIN)、SIM卡ICCID号、车辆型号、最高车速、纯电续航里程,以及关于驱动电机、电池、挡位的规格参数;
车辆动态数据:整车数据(车辆运行/充电状态、车速、累计里程以及电力系统状态)、车辆位置数据、驱动电机数据、燃料电池数据、发动机数据、极值数据(最高温度、电压值及对应传感器信息)、报警数据等;
根据适用的法律法规或监管要求而需要获取和监测的其他信息。
NOMI语音助手
您可以通过按下方向盘右侧语音键或说出“嘿,NOMI”或您自定义的唤醒词(通过点击NOMI>设置唤醒词设置)激活NOMI。当NOMI被激活后,NOMI将采集车内音频并上传至蔚来云端与第三方服务平台(由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服务),识别出音频中包含的文字信息(“语音转文字”)、并解析出文本包含指令信息(“语义识别”),以提供对应的服务。
为实现上述功能,我们需要处理以下类型的数据:
蔚来账号信息:账号;
音频信息:NOMI唤醒词与唤醒NOMI之后的录音;
音频识别信息:音频识别出的原始文本、通过语义解析出的指令;
日志信息。
蔚来会以假名化的方式在云端保留您与NOMI的对话音频与语音识别文本。这些音频和语音识别文本会在蔚来云端保存至多30日,以便在您提出反馈时了解您曾经遇到的问题。在这些音频被进行匿名化处理前,您可以联系蔚来获取历史对话或请求删除这些信息。
这些音频在经过解绑车辆标识符的匿名化处理后,将被用于提升NOMI的响应速度和识别准确率等算法改进用途。
您可通过“设置>NOMI>语音唤醒NOMI”开启或关闭NOMI。
NOMIDEBUG问题反馈
唤醒NOMI后,您还可以通过“我想反馈一个问题”或“我有一个建议”等语句,向蔚来提出问题或建议。当您使用NOMI提交问题或建议时,NOMI将会录制您的反馈并提交至功能专家。为了能够及时向您提供反馈,我们会同时收集以下信息:
日志信息(包含标识符,可能包含车辆模糊位置,您可选择是否上传)。
蔚来可能会聆听反馈前的几段历史对话音频与阅读对应的语音识别文本以便充分了解您遇到的问题。蔚来可能会与您联系以便详细了解您遇到的问题。
您可在倒计时结束前主动点击屏幕上的发送按钮或取消按钮;倒计时结束后,如您没有点击取消按钮,则会默认上传。
地图导航
为了实现地图展示、定位、位置查询、路径规划、实时导航功能,我们需要处理以下类型的个人信息:
在线身份标识和认证信息;
实时车辆位置;
系统及应用日志。
账号设置
在使用地图导航过程中,您的下列设置及使用记录信息将与您的账号关联并保存到蔚来云端:
设置的车牌号码;
收藏的位置信息;
搜索记录。
您可以随时变更这些设置或删除搜索记录。
组队出行
若您添加其它蔚来账号,组成出行队伍,队友间可实时查看关联车辆当前位置,并可以进行队友间的即时通信。组队出行功能需要处理以下类型的个人信息:
蔚来账号信息:账号、头像、昵称;
虚拟身份和认证信息:第三方通讯平台的开放账号;
车辆信息:车牌、电量;
车辆位置信息:车辆实时定位;
即时通讯信息:语音、文字聊天信息。
行车辅助驾驶功能
在您使用自动辅助驾驶NIOPilot(NP)、转向灯控制变道ALC、领航辅助NavigateonPilot(NOP)、道路自动保持LKA、前侧来车预警CTA-F、道路标识识别TSR、自适应巡航ACC、视觉融合泊车辅助SAPA功能时,以下信息将被处理:
车辆位置信息;
辅助驾驶控制参数:辅助驾驶系统状态、驾驶员检测系统状态、车内和车外传感器、车内和车外摄像头的感知结果、控制输出、内部计算参数。
换电站泊车辅助驾驶功能
在您使用换电站泊车辅助PSAP功能时,为了协助换电站对车辆进行相对位置计算,需要使用车外摄像头、车辆传感器、换电站摄像头等传感器,以下信息将被处理:
换电站数据:换电站协同计算的感知结果、控制输出、内部计算参数;
近距离无人辅助驾驶功能
在您使用车辆近距离召唤NBS功能时,以下信息将被处理:
其他事项
请您知悉,蔚来可能会在执法部门的要求下协助提供和事故有关的数据。
通过充电地图,您可查看到附近的可用充电桩站(包括第三方充电桩)和换电站,并可以在车内下单,使用云端订单系统预订附近换电点站的换电服务。
为了实现充电地图展示功能,完成充换电订单服务,我们需要处理以下信息:
车辆基本信息:VID、车牌信息;
虚拟身份标识及认证信息:电池包编号、Wi-Fi认证信息、虚拟密钥编号;
辅助驾驶控制参数:辅助驾驶系统状态、驾驶员检测系统状态、车内和车外传感器、车内和车外摄像头的感知结果、控制输出、内部计算参数;
电池信息:电池温度、电压、充电状态。
车外摄像头和换电站影像资料收集和查看:
为了向您提供更准确的天气预报,天气应用需要处理您的以下信息:
导航目的地信息。
我们默认最小化收集与使用您的位置信息。我们将优先使用您当前位置对应行政区域(省-市-区)向蔚来云端查询最新天气。只有在仅靠行政区域信息无法为您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情况时,我们才会使用您车辆位置的经纬度信息,以匿名化的方式向我们的第三方天气信息服务供应商提供位置信息并获取您所在区域的天气信息。
您可以使用“媒体”,在线收听广播、音乐;您可以使用“视频”播放在线视频;您还可以使用“潮汐”,跟随引导进行放松、小憩。
为了提供这些车载音、视频功能,我们需要处理以下信息:
蔚来账号信息:虚拟账号ID;
在线身份标识及认证信息:第三方账号认证信息;
应用设置及偏好:播放历史、搜索历史、歌单、收藏。
当您使用当地电台推荐服务时,我们需要处理您的以下信息:
车辆位置信息:车辆实时定位(行政区域)。
为了您的行驶安全,驾驶员疲劳监测功能需要通过车内摄像头处理座舱视频,对驾驶员的头部位置、眼睛位置、视线状态、是否闭眼及其他必要特征进行分析,以判断疲劳程度和分心情况并进行提醒。此功能对座舱视频的处理全部在车内完成,座舱视频不会上传至蔚来云端,也不会在车内保存。我们仅分析面部图像中包含的用于判断疲劳程度的特征,不会另行对生物识别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
该功能可以通过设置>行车驻车>驾驶员疲劳提醒和设置>行车驻车>驾驶员分心提醒开启或关闭提醒。
为了事故调查和算法改进,此功能工作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值和驾驶员疲劳等级可能会被记录并上传至蔚来云端。
您可在“设置>安全隐私>行车记录仪”按需开启或关闭此功能。
为了您的安全和事故处理所必须,紧急视频录制功能不受到行车记录仪开关控制。当行车记录仪关闭时,紧急视频录制将继续保持工作。紧急视频录制功能会在运行内存中循环缓存车外视频影像,若触发自动紧急制动或引爆安全气囊,车外紧急视频将被保存。紧急视频包括紧急情况发生前30秒和紧急情况发生后60秒的视频。紧急视频录制的内容将存储于相册>行车记录>紧急事件文件夹中。
面容识别功能默认不启用。若您希望使用此功能提供方便快捷的账户切换功能,该功能将收集您的面部特征信息,且仅在车辆本地加密存储并与账号进行关联。
为了向您提供面容识别功能,需要在车辆本地处理您的:
生物识别特征:人脸图像和面部特征;
蔚来账号信息:账号。
为保护面部特征信息安全,您的面部特征信息仅会在车辆本地加密存储,不会上传到蔚来云端。
当您的车辆进行维修和诊断服务时,我们可能会删除已经储存在车辆本地的面部特征。若您希望继续使用此功能,请在车辆维修和诊断完成后重新设置面容识别功能。
所有面容识别技术均存在对于面部特征相似人脸的误识别可能性,若您对面容识别功能有疑虑,您可选择不使用此功能并保持使用密码进行身份鉴权。
您可通过“设置>账户>密码与安全>删除面容信息”删除已经储存的面部特征。若您执行“设置>通用>恢复出厂设置”也会删除已经储存的所有面部特征。
蔚来会通过分析与改进功能将数据用于进行新产品研发、改进产品/服务、应用和辅助驾驶等功能,这些数据可能也会被用于市场分析、项目规划、用户群体分析和研究等目的。不同车辆平台分析与改进功能下处理的数据可能有所区别。
应用与服务分析与改进
为了提升蔚来各项应用与产品/服务的体验,蔚来需要处理必要的车辆基本信息、应用程序使用和统计数据(包括安卓应用程序中的“埋点”数据)和日志以优化算法与改善程序稳定性。蔚来会在必要时通过远程的方式处理这些信息以便多媒体功能专家能够及时响应您遇到的问题。
当改进开关被关闭时,由蔚来开发的安卓应用程序收集的埋点数据将会停止上传,第三方应用收集的埋点数据需要在这些应用中单独设置。
辅助驾驶分析与改进
为了优化辅助驾驶功能并提升行驶安全,蔚来在特定情况下会收集必要的数据以进行算法模型的优化。收集的数据包括ACC(自适应巡航ACC)、Pilot(高速与拥堵辅助驾驶Pilot)、NOP(领航辅助NOP)、SAPA(视觉融合泊车辅助SAPA)、PSAP(换电站泊车辅助PSAP)等辅助驾驶功能的系统状态、感知结果、控制输出、内部计算数据与日志数据。
为了优化辅助驾驶系统对于特定路线的算法模型(例如,改善ACC在特定道路下退出率),Aspen和Alder平台车辆会在功能退出或无法启动时收集车辆的位置信息,Banyan平台车辆始终收集车辆位置信息。
为提升行车安全和改进辅助驾驶功能,蔚来可能使用车外摄像头拍摄一张或多张图像,将车外人脸和车牌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后上传至蔚来云端。
您可以选择关闭改进开关。在辅助驾驶分析与改进的场景下,出于辅助驾驶安全性和平台技术能力优化的目的:
当您关闭改进开关时,Aspen和Alder平台车辆位置信息不再用于辅助驾驶分析与改进,车辆不再接受远程配置,前向摄像头图像不再用于辅助驾驶分析与改进;
当您关闭改进开关时,车辆仍然会发送有限数据至蔚来,Banyan平台辅助驾驶数据将以通用唯一识别码上传,即以匿名化方式上传您的数据。您可通过以下“联系我们”请求完全关闭分析与改进功能。
查看通用唯一识别码的路径:设置>安全隐私>隐私>查看通用唯一识别码
更新UUID的路径:设置>安全隐私>隐私>查看通用唯一识别码>长按通用唯一识别码10秒
为了向您提供电池租赁服务,我们会处理您的以下信息:
证件信息:身份证件号码;
为了向您提供安装充电桩服务,我们会处理您的以下信息:
充电桩安装信息:安装地址、车位类型、车位号。
为了向您提供道路救援服务,我们会处理您的以下信息:
车辆标识符:VIN、车牌号码。
为了向您提供修车保养服务,我们会处理您的以下信息:
车辆标识符:VIN、车牌号码;
车辆信息:车型、车辆里程数以及电量;
服务包信息。
为了向您提供代泊服务,我们会处理您的以下信息:
联系人信息:手机号;
为了向您提供代驾服务,我们会处理您的以下信息:
车辆标识符:车牌号码;
订单信息:代驾起点以及代驾终点。
为了向您提供车辆年检服务,我们会处理您的以下信息:
联系人信息:姓名、手机号;
证件信息:行驶证注册日期;
我们的产品/服务的业务功能中某些具体的模块或功能由我们委托服务合作方提供(如我们的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承包商、代理商等),因此我们可能会与第三方委托处理或共享您的部分个人信息,以保障产品/服务的顺利完成。
当满足以下条件后,车辆将进入驾驶准备状态:
驾驶员就座
关闭驾驶侧车门或踩下制动踏板
就座后,可以通过智能钥匙、NFC卡片、手机NFC等方式启动爱车。
如使用手机NFC或NFC卡片时,需将带有NFC钥匙的手机或NFC卡片放置于无线充电板上,保持手机解锁并与无线充电板贴合,即可尝试挂挡并启动。
请妥善管理好车辆智能钥匙/NFC卡片和手机蔚来App,请勿让没有驾驶能力或驾驶资质的人员坐在驾驶位上。
使用NFC启动时,请确保手机或卡片钥匙处于无线充电面板处。
使用NFC钥匙功能时,手机必须保持开机,且处于解锁状态。
因苹果公司未向第三方开放NFC权限,故暂不支持IOS系统。
当发生碰撞时,撞击力会通过加速踏板传递至小腿,对驾驶员造成伤害。为保护驾驶者安全,加速踏板设有断裂诱导槽。
意外发生时,当加速踏板受到较大侧向外力作用,由于诱导槽的设计,加速踏板可能会断裂,以保护驾驶者腿部安全。
踩下制动踏板并且拨动换挡器到D挡或R挡后,数字仪表显示,表示动力输出已经准备就绪。挡位切换后,数字仪表会显示车辆实时的挡位,若换挡失败,数字仪表会提示确认当前挡位。
前进挡(D挡):用于普通驾驶模式
后退挡(R挡):只能在停车状态挂入
驻车挡(P挡):停车状态防止溜车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声音>换挡提示音,开启或关闭提示音。
如需推行车辆或处于自动洗车等特定的场景下,可以切换到空挡(N挡)。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N(空挡模式),开启或关闭空挡(N挡)。
换挡后务必通过数字仪表确认挡位,如果数字仪表显示挡位和预期不一致,要重新确认挡位或重新换挡。
只有在停车状态且踩下制动踏板时,才能挂入驻车挡(P挡)。
在离开车辆前或坡道上,请确保已挂入驻车挡(P挡)。如果没有任何挡位显示,则车辆可能会自行移动。
切换到驻车挡时,驻车制动器自动激活,此时数字仪表显示,表明电子驻车已启用。
当从车外上锁后,车辆电源会自动关闭,同时关闭中控屏和数字仪表等。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切换至驻车挡:
按下中控台换挡杆侧面的P挡按钮。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电子驻车制动,进行驻车。
当数字仪表显示时,表明制动系统发生故障,请小心驾驶,并及时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维修。
自动驻车功能的作用是在临时泊车的时候,当您松开制动踏板时,仍可使车辆保持静止。
您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自动驻车激活方式,选择相应的方式开启该功能。
深踩激活:踩下制动踏板至车辆停止后,轻抬制动踏板再踩下,即可激活
自动激活:踩下制动踏板至车辆停止后,自动激活
激活自动驻车功能时,数字仪表显示图标;功能激活后,踩下加速踏板或制动踏板,即可退出自动驻车。
当车辆处于后退挡(R挡)时,自动激活的驻车方式不生效。仍需使用深踩激活的方式驻车。
在紧急情况下,急踩制动踏板也会激活自动驻车功能。
如果您在上坡路停车,也可以激活该功能,制动系统将根据坡度提供足够大的制动力来保持车辆静止。
坡度不得超过20%。
如若发生制动踏板失灵的情况,您可以通过P挡按钮激活应急制动功能,产生正常情况下全力制动的减速度,使爱车停下。
按住P挡按钮保持不动,即可激活应急制动功能。
松开P挡按钮或踩下加速踏板,即可终止应急制动功能。若再次激活,需重新按下该按钮。
只有遇到制动踏板失灵或卡滞等紧急情况,才需要激活应急制动功能。
当行驶在弯道较大、路面不平或冬季结冰积雪道路时,激活应急制动功能可能会导致车辆甩尾或侧滑,请谨慎驾驶。
坡道起步辅助系统(HSA)可防止您的爱车在上坡起步时向后移动。
当您的脚从制动踏板移至加速踏板时,制动系统内的踏板压力将保留最多2秒钟。在2秒后或当您踩下加速踏板时,临时的制动效果将消失。
在特定的角度下,阳光经前挡玻璃和HUD的折射和反射,会在前挡玻璃上形成小亮斑。随着光照角度、行驶方向和坡度等变化,小亮斑都会消失。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显示>HUD抬头显示,进行功能开启和设置。
开启HUD
暖色模式
模式切换
自动亮度调节
高度
倾角
高度一旦设定后,系统将自动记忆。
模式切换中提供三种不同的导航显示模式,以便满足不同的信息获取:
自动:根据路况智能切换道路引导信息和路口大图
详细:根据路况智能切换小地图和路口大图
简洁:仅导航道路引导信息
车载ETC设备集成在车身内部中,由车辆直接供电,该设备支持全国高速公路通行,并且设备开通、激活、开票等操作均可线上完成。
开启ETC设备蓝牙: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通用>连接,找到ETC功能,点击激活,车机将弹出激活ETC二维码并启动ETC设备蓝牙。
进入e高速并连接手机蓝牙:使用e高速小程序或App扫描激活ETC二维码,进入激活页面,选择“个人车辆”或“企业车辆”(企业车辆需要验证企业资质)后,进行设备验证。
选择经销商,登记车主信息;
设置ETC通行费支付方式,同意ETC用户服务协议;
上传车辆证件,确认激活信息;
等待系统审核通过。
手机端完成开通流程后,将进入激活流程,进入车机ETC界面,点击激活进入车机激活ETC窗口,重新开启ETC设备蓝牙;
点击e高速小程序或App中的激活按钮,连接车端ETC设备,完成激活;
激活完成后,车机ETC激活窗口自动关闭,ETC显示为开启状态,车辆即可正常使用ETC功能。
禁用ETC:点击ETC按钮,可禁用ETC支付功能,再次点击启用后恢复支付功能,无需重新激活(通过ETC进入高速公路,途中无法禁用)。
注销ETC:拨打95011。
如需使用线下办理的卡片式ETC设备,建议前往蔚来汽车服务中心将车载ETC设备进行禁用操作。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前车起步提醒,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功能开启后,当驾驶员手动驾驶跟停前车后,若前车已开始行进而本车未动时,车辆将发出提示。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绿灯起步提醒,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功能开启后,当驾驶员在非辅助驾驶状态下,在停止线前等待红灯变绿时,仪表屏将显示前方路口直行信号灯颜色和读秒信息并做出提醒。
绿灯起步提醒功能默认关闭。
倒计时读秒可能存在略微偏差,请以实际信号灯提示为准。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转向盲点影像,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功能开启后,当您在用车过程中拨动左或右转向灯时,对应两侧的环视摄像头影像会出现在中控屏上,覆盖车辆一侧的盲区视野并提供必要的安全警示,减少行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当取消转向灯或点击中控屏视窗左上角的关闭按钮后,影像视窗将被关闭。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路口信息影像,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功能开启后,当车辆行驶至路口斑马线前且停止时,车辆前方摄像头影像会出现在中控屏上,帮助您识别前方的视野盲区,减少行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当车速大于5公里/小时或远离斑马线或点击中控屏视窗左上角的关闭按钮后,影像视窗将被关闭。
您的爱车共有“运动+”、“运动”、“舒适”、“节能”、“个性化”五种基础驾驶模式,可以针对加速、能量回收、悬架刚度、转向力度、空调等进行设定。
运动+:常规状态下,车辆动力最强的模式,踏板响应敏感。
运动:踏板响应较缓,动力充沛,适合日常驾驶。
舒适:电门响应舒缓,加速平稳,适合日常驾驶和乘坐。
节能:常规状态下均由单电机驱动,电门响应相对迟缓;急加速或打滑等情况下,双电机将正常介入。
个性化:加速度、转向力、悬架刚度、空调性能等均可自定义,打造最适合自己的驾驶状态。
不同的驾驶模式对应不同的驾驶特性、体验和感受。您可以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驾驶模式,进行选择。
在节能模式下,系统会优先考虑节省车辆能耗。因此,与其他驾驶模式相比空调的舒适性略差,如有需要,请手动调节温度。
雪地模式适用于积雪路面、冰雪混合路面、湿滑沥青路面、湿滑草地等低附着力路面。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雪地模式,开启或关闭该模式。
模式开启后,车辆保持四轮驱动,动力前后平均分配,油门踏板相对柔和。确保车辆平稳起步,避免在冰面等湿滑路面上打滑,安全通过湿滑场景。
雪地模式会提升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但请依旧谨慎驾驶,缓踩加速和制动踏板,控制车速。并注意车辆周围环境是否有异物,以免损伤车辆。
湿地模式适用于湿滑的硬质沥青路面或较紧实的湿滑泥沙路面,以及道路出现积水的情况。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湿地模式,开启或关闭该模式。
湿地模式会提升起步、制动和弯道行驶时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稳定性。车辆会保持四轮驱动,动力前后平均分配,能量回收极低。
湿地模式会提升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但请依旧谨慎驾驶,缓踩加速和制动踏板,控制车速。并注意车辆周围环境是否有异物,以免损伤车辆。
请勿驾驶车辆进入泥泞沼泽类路面,避免车辆陷车受困。
沙地模式适用于较紧实的硬路基沙土路面或戈壁。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沙地模式,开启或关闭该模式。
沙地模式会提高车辆起步和制动的平稳性,允许车辆有一定侧向滑移,避免陷车并保持前进能力。车辆保持四轮驱动,后轴动力输出更多,采用较激进的动力输出和车辆稳定性控制,能量回收极低。
沙地模式会提升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但请依旧谨慎驾驶,并注意车辆周围环境是否有异物,以免损伤车辆。
请勿驾驶车辆进入松软沙漠和海边沙滩,避免车辆陷车受困。
洗车前开启该模式可以降低洗车时因误操作导致车辆部件被损坏的几率。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洗车模式,开启或关闭该模式。
模式开启后,车辆的车窗、外后视镜、天窗*和尾翼*将被关闭,后备箱脚踢感应、自动雨刮感应、门把手感应开启、门把手自动回收、充电口盖按压开启*将被禁用,离车自动落锁、近车自动解锁、自动除雾功能将被关闭,空调将自动切换为内循环。
“*”不同车型的功能项将有区别,请以实际为准。
上述的功能设定也可在洗车过程中手动更改;退出洗车模式后,功能将自动恢复。同时,在该页面下您还可以快捷调节外后视镜、开启/关闭屏幕清洁模式。
当车速超过15公里/小时,洗车模式将自动退出。
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强烈建议您在车辆清洗前,从中控屏上开启洗车模式,一键快速关好门窗,禁用感应功能等。
车辆进行自动洗车前,请先切换至空挡(N挡),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空挡模式。
拖挂模式将自动检测拖车连接并调节车辆设置(如悬架高度、外后视镜角度、辅助驾驶及安全功能等)以适应拖拽场景。
执行拖挂前需将车辆挂入P挡,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电动拖钩,展开拖车钩。
拖挂拖车时,拖挂模式必须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当您连接拖车的电气连接时,车辆会在您确认后启用拖挂模式;断开拖车的电气连接时,拖挂模式断开。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拖挂模式,开启或退出拖挂模式。此时仪表板显示以下指示灯之一:
通过禁用非驾驶必需功能,最低限度满足驾驶需求,继而实现降低整车功耗,使爱车获得更多行驶里程。
在超级节能模式下,车辆最高车速受限,辅助驾驶等功能暂不可用,空调、氛围灯等舒适性功能受限。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超级节能模式,进入或退出该模式。退出后车辆将回到之前的常规驾驶模式。
您也可以通过按压驾驶模式物理按键,切换至常规驾驶模式。
车辆挂P挡时,您可以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宠物模式开启或关闭该模式。
宠物模式开启时,当您成功锁车后,空调进入自动模式(车内温度默认为22℃,可手动调整),中控屏将显示座舱温度及提示语,仪表屏及HUD显示亮度将被调节至最低,中控屏亮度被调节至50%,NOMI语音唤醒功能禁用,车窗调节按钮被禁用,后排门窗儿童安全锁开启。
功能开启后,您也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查看当前车辆状态或关闭该功能。
宠物模式默认每次驾驶前处于关闭状态,若开启宠物模式后切换账户,也将维持切换前的功能设定状态。
宠物模式仅为暂时安置宠物时开启,请勿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
宠物模式与离车不下电模式、露营模式不可同时开启。
宠物模式开启后,守卫模式和远程车外实况暂不可用;待退出宠物模式并锁车后即可重新启用守卫模式和远程车外实况。
宠物模式开启后,车辆无法进行系统升级及挂挡位操作。
宠物模式需要车辆挂P挡且四门全关时方可开启,若车辆处于空挡模式中时,宠物模式无法开启。
宠物模式开启后,每隔两小时将通过手机App消息提示您宠物在车内。若车辆当前续航里程低于60公里且未处于充电中时将通过消息提示您;若车辆当前续航里程低于10公里时,宠物模式将自动退出且将车窗开启至透气模式,守护宠物安全。
若车辆高压系统或空调系统发生异常,宠物模式将自动退出且将车窗开启至透气模式,守护宠物安全。
您可以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离车不下电模式开启或关闭该模式。当您临时需要离开车辆时(如买咖啡或早餐等场景),开启该模式可以保持当前车内的舒适环境。
离车不下电模式开启时,当您成功锁车后,当前车辆的灯光、空调、座椅和雨刮等功能均可维持在当前状态,或记忆您离车前的状态并在该模式退出后自动恢复。
离车不下电模式默认每次驾驶前处于关闭状态,若开启离车不下电模式后切换账户,也将维持切换前的功能设定状态。
离车不下电模式仅为临时离车时保持车内气候舒适而设计,请勿将儿童及宠物单独留在车内。
离车不下电模式与宠物模式、露营模式不可同时开启。
离车不下电模式开启后,守卫模式和远程车外实况暂不可用;待退出离车不下电模式并锁车后即可重新启用守卫模式和远程车外实况。
离车不下电模式需要车辆挂P挡时方可开启,若车辆处于空挡模式中时,离车不下电模式无法开启。
离车不下电模式开启后,车辆无法进行系统升级及挂挡位操作。
若车辆当前续航里程低于60公里且未处于充电中时将通过消息提示您;若车辆当前续航里程低于10公里时,离车不下电模式将自动退出。
若车辆高压系统或空调系统发生异常,离车不下电模式将自动退出。
车辆挂P挡时,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露营模式开启或关闭该模式。
每次驾驶前露营模式默认为关闭状态。当开启露营模式后,空调开启,前后排温度默认为25℃,空气循环开启,空气净化调至静音模式;车内屏幕将根据之前的设定延时关闭;NOMI进入勿扰模式。
露营模式与宠物模式、离车不下电模式不可同时开启。
露营模式需要车辆挂P挡时方可开启,若车辆处于空挡模式时,露营模式无法开启。
露营模式开启时,后备箱脚踢感应功能自动关闭。
露营模式开启时,在车辆上锁状态下,若有人从车内开门下车,中控屏将点亮并提示车辆处于解锁状态。
露营模式开启后,守卫模式和远程车外实况暂不可用;待退出露营模式并锁车后即可重新启用守卫模式和远程车外实况。
露营模式开启后,车辆无法进行系统升级及挂挡操作;近车自动解锁和离车自动上锁功能暂时关闭,退出露营模式后恢复。
若车辆当前续航里程低于60公里且未处于充电中时将通过消息提示您;若车辆当前续航里程低于10公里时,露营模式将自动退出且将车窗开启至透气模式。
若车辆高压系统或空调系统发生异常,露营模式将自动退出且将车窗开启至透气模式。
行车记录功能包含循环视频录制、紧急事件视频录制和一键录像视频录制。
停车下电后,行车记录仪将不再工作。
主视角:仅录制主摄像头视角,录制最大分辨率为3840x1696,画面流畅度每秒30帧;
五视角:录制主摄像头和四个环视摄像头的全部视角,环视摄像头录制最大分辨率为1280×1000,画面流畅度每秒30帧。
行车记录仪主视角支持最长连续录制约10小时,五视角支持最长连续录制约5.7小时。超过相应的时长后,最初录制的视频文件将被覆盖。
循环视频录制的内容将被存储于相册>行车记录>循环记录文件夹中,如需保存特定的视频文件,请使用U盘等存储设备。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安全>行车记录仪,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当功能开启后,在中控屏顶部显示
当功能关闭后,在中控屏顶部显示
当行车记录功能打开后,行车记录摄像头将开启并持续录制循环视频,直到退出。
行车记录仪支持录音和水印功能,功能默认为关闭状态,需手动开启。
在行车记录仪录制界面的设置中,点击声音录制,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当录音功能打开后,在中控屏顶部显示,此时行车记录仪可以录音。
在行车记录仪录制的设置界面中,点击行车数据水印,开启或关闭该功能。该功能开启后部分行车信息将以水印的形式添加至视频。
紧急事件录制功能默认开启,当触发自动紧急制动或引爆安全气囊时,行车记录仪将自动开始录制紧急视频并保存。
紧急事件视频将录制包括紧急情况发生前30秒和发生后60秒的视频。录制的内容存储于相册>行车记录>紧急事件文件夹中。如需保存特定的视频文件,请使用U盘等存储设备。
您可以通过一键录像功能及时录制保存当前发生的事。
在中控屏主页向右划动进入快捷设置页面,点击一键录像,即可进行录制,同时在中控屏顶部显示。
一键录像视频将自动合成保存触发前30秒和触发后60秒的视频。录制的内容将被存储于相册>更多>一键录像文件夹中,如需保存特定的视频文件,请使用U盘等存储设备。
紧急视频的存储空间不会被循环覆盖,存储空间存满后需要进行手动清理,否则将影响视频录制功能。
您的爱车在低速(低于约30公里/小时)行驶时,会发出声音提醒周边其他的道路使用者,譬如行人和车辆。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声音>车外低速提示音,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车速在0-20公里/小时范围内,提示音随车速上升而增大
车速在20-30公里/小时范围内,提示音随车速上升而减小
车速超过30公里/小时,提示音将关闭
车速降至25公里/小时,提示音重新开启
车外低速提示音系统的关闭功能仅在短途内没有行人、且周围环境明显不需要提示音时才建议使用。
车辆所有座椅均配备了安全带。
安全带作为主要的乘客安全防护措施,可在发生事故时有效的避免严重伤害,与安全气囊配合使用时将有效降低碰撞事故的伤害。
车辆前排和后排两侧座椅均提供了预张紧力装置,该装置可在发生严重碰撞时提供安全带一定的预张紧力,迅速卷收部分安全带,为乘客提供更可靠的保护,同时该装置可避免安全带束缚力过大而对乘客造成伤害。
不系安全带或未正确佩戴安全带可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请务必正确佩戴安全带。
车辆行驶过程中请勿解开安全带,否则发生事故时会造成严重伤害。
安全带需保持清洁,插口内请勿被异物堵塞,否则影响安全带的可靠啮合。
使用前请仔细检查安全带、安全带固定机构是否破损、老化,如有损坏切不可继续使用,请立即更换安全带。
切勿自行修理损坏的安全带,任何情况均不可自行拆卸及安装安全带。
切勿两人共用一条安全带(如怀抱儿童),发生事故时会对乘客带来二次伤害。
事故时已拉伸变形的安全带丧失了安全防护功能,即使表面无损坏,也应立即更换。
事故时安全带预紧限力装置一旦触发应立即更换;某些事故下即使未触发此预紧限力装置,建议前往蔚来汽车服务中心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更换。
座椅靠背请勿过于向后倾斜,否则会严重影响安全带的保护作用。
当车辆处于驾驶员就座状态(关门或踩下制动踏板)或驾驶状态时,若前排乘客未系安全带,则数字仪表会点亮安全带未系警告灯,提醒前排乘员立即系上安全带。
当车速高于22公里/小时时,若前排乘员仍未系上安全带,则安全带未系警告灯闪烁且同时响起警示音,系上安全带后该警告灯和警示音消失。
若前排乘员一直未系安全带,则警告灯常亮,警示音将在95秒后停止。但是在警示音停止期间,如经车辆降速后,车速再次高于22公里/小时,警示音将会再次响起。
当车辆处于驾驶员就座状态(关门或踩下制动踏板)或驾驶状态时,若后排乘客未系安全带,则数字仪表会点亮对应座位安全带未系警告灯,提醒后排乘客立即系上安全带。
当车速高于22公里/小时时,若后排乘客解开安全带,数字仪表将会点亮对应座位安全带未系警告灯,同时响起警示音。系上安全带后该警告灯和警示音消失。
若后排乘客一直未系安全带,则警告灯常亮,警示音将在33秒后停止。但是在警示音停止期间,如经车辆降速后,车速再次高于22公里/小时,警示音将会再次响起。
将安全带锁舌拉出后从身体前方绕过,安全带上部贴紧肩部,安全带下部贴紧髋部,不要将安全带贴紧脖子和腹部;将锁舌插入对应座椅的插口中,直到听到咔嗒声,并拉动安全带确认安全带已锁止。
按住安全带高度调节按钮并使其上下移动,可调节安全带高度,至舒适的高度后释放调节按钮,高度调节好后拉动肩部安全带确认安全带已锁止。
取下安全带时请按下插口处的红色按钮,锁舌弹出,用手顺回安全带,可将锁舌自动卷收回安全带上部固定装置内。
佩戴安全带前请先调整好座椅靠背及头枕,充分发挥安全带的保护作用。
佩戴安全带过松或过紧都可能在发生事故时带来人身伤害。
孕妇佩戴安全带时请将安全带均匀地通过胸部并尽可能低地在髋部穿过,保持安全带平展紧贴,避免发生事故时安全带勒紧而使胎儿及孕妇造成严重伤害。
安全气囊作为辅助约束系统,是对座椅安全带的补充。安全气囊可在发生较严重事故时迅速张开,保护乘客的头部和胸部,减少严重伤害的程度,但安全气囊不能避免乘客四肢受伤及体表损伤,因此安全气囊需与安全带一起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保护作用。
车辆安装有碰撞传感器,当发生满足气囊系统引爆的正面碰撞或侧面碰撞时(取决于碰撞类型、碰撞角度、碰撞物体),气囊系统引爆对应位置的气囊,气囊内部的气体发生器点燃并释放一定压力的气体,弹开气囊盖板,气体充满整个气囊空间,形成缓冲保护层以支撑乘客,从而降低乘客致伤或致死的风险。
车辆安全气囊系统包括正面安全气囊和侧面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处均有“AIRBAG”字样提示您此处存在安全气囊。
正面安全气囊包括前排头部气囊,分别位于主驾驶方向盘装饰盖板内以及副驾驶侧顶棚处;
侧面安全气囊包括前排侧气囊(位于主驾座椅两侧和副驾座椅外侧)以及侧气帘(位于两侧车门上方,A柱到C柱的顶棚区域内)。
主驾驶正面安全气囊
副驾驶正面安全气囊
前排座椅侧面安全气囊
侧气帘
前排中间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作为辅助安全系统,不能替代安全带的保护作用,只有与安全带一起配合使用,才能为乘客提供最佳的保护作用,因此车内所有乘客务必系好安全带并保持正确的坐姿。
驾驶员乘坐时胸部与方向盘保持25厘米以上的距离,避免气囊引爆时的冲击力直接伤害驾驶员。
副驾驶座椅安全气囊未禁用时,禁止儿童乘坐于副驾驶座椅处。发生事故时,气囊引爆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将对儿童造成严重伤害。
副驾驶座椅处请勿堆放物品,如遇紧急制动这些物品会进入气囊引爆范围,一旦气囊引爆,物品将被弹飞而伤害乘客。
气囊系统的保护功能只能触发一次,如果气囊已触发,请务必更换;某些碰撞事故下气囊即便不会展开,为确保气囊系统可正常工作,请尽快前往蔚来汽车服务中心检查气囊系统并进行必要的更换。
安全气囊盖板如有破裂或损坏,请勿使用车辆并立即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严禁私自拆装气囊组件,包括气囊标签。
安全气囊引爆时会产生烟雾及粉末,此种粉末无毒但仍可能会造成人员不适。
使用座椅座套时请避开前排座椅侧面安全气囊位置,以免坐套影响侧面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
不在侧气帘作用范围内(如立柱、顶棚、拉手)放置物品,乘客切勿倚靠在车门上,以防侧气帘引爆时导致伤害。
请勿在门边衣帽钩处悬挂任何硬物(如衣架、水果、玻璃瓶等),以防侧气帘引爆时导致伤害。
请勿将脚、膝盖或身体其余部位放在气囊盖板上或附近,不在安全气囊盖板放置或挂附任何物品,以免妨碍安全气囊的正常工作,在气囊引爆时导致伤害。
请勿在副驾驶侧挡风玻璃处装置任何电子设备(如ETC设备),以免位于顶棚处的副驾驶侧头部安全气囊引爆时带来人身伤害。
请勿在副驾驶侧仪表板上方附近放置、挂附或安装任何物品,以免在安全气囊引爆时带来人身伤害。
请勿对车辆顶棚进行改装,以免妨碍副驾驶侧头部安全气囊和侧气帘的正常工作,在气囊引爆时导致伤害。
请勿在副驾驶侧遮阳板上放置或挂附重物及尖锐物品,以免位于顶棚处的副驾驶侧头部安全气囊引爆时带来人身伤害。
安全气囊快速展开时产生的烟尘可能会造成皮肤和眼睛刺激/烫伤/灼伤,且展开时产生的气囊纤维可能导致摩擦和皮肤灼伤。
高速正面撞击墙体或车辆。
撞击坚硬的路基。
跌入深沟。
被较高车速的车辆侧面撞击。
跳跃猛烈触地。
安全气囊在有些碰撞情况下可能不会引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请正确使用安全带对乘客进行保护:
撞击树木、柱子等细长物体。
被后方车辆追尾碰撞。
车辆发生侧向翻滚。
撞击或钻入卡车尾部。
车头侧面撞上车辆。
车头侧面撞上墙壁。
侧面撞上柱子。
与车头侧面成一定角度的碰撞。
与车身侧面成一定角度的碰撞。
局部侧面碰撞。
数字仪表屏上会有指示安全气囊状态的安全气囊警告灯。数字仪表启动后若此警告灯点亮,请勿继续使用车辆并立即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由于安全气囊在展开时膨胀迅速且冲击力大,因此前排乘客距离正面安全气囊至少25厘米以上较为安全。但若前排需要乘坐儿童或有特殊医疗需求乘客,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安全>副驾气囊,选择关闭副驾驶气囊,此时中控屏顶部出现图标及文字提示您前排副驾安全气囊已禁用,以免前排副驾安全气囊对特殊人群带来严重伤害。
解锁所有车门,确保车内乘客或救援人员可打开车门。
开启危险警告灯,可提供车辆位置并警示后续车辆。
切断高压电源,保护人身安全。
打开车窗,车辆落水时可防止乘客受困。
方向盘和座椅记忆功能关闭,避免调节到困住驾驶员的位置。
开启车内阅读灯,方便夜间救援。
点击对应的后车门/窗儿童锁按键,ON代表开启,OFF代表关闭。
对应车门/窗儿童锁开启后,如乘客尝试从车内打开车门/窗,中控屏会出现弹窗提醒。
车门儿童锁开启后,您还是可以从车外打开对应车门。
儿童锁开启时,请勿单独将儿童留在车内,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儿童锁开启时,需确认开启状态,以防开启失败。
如您开启或关闭对应车门/窗儿童锁失败,中控屏会出现弹窗提醒,可再次重复操作直到成功。
当您携带12周岁以下或身高低于1.5米的儿童乘车出行时,务必为儿童安装安全座椅或安全座垫,请儿童坐在安全座椅或安全座垫上而不是怀抱或坐在膝上,充分保护儿童的乘车安全。
后排座椅中间位置不建议安装儿童安全座椅。
当在副驾座椅安装安全带式儿童座椅时,把副驾座椅调整至最高位置。
儿童在乘车期间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并保持正确坐姿,系好安全带。
绝不能让您的孩子在无保护的情况下乘车。
每个儿童安全座椅不允许2个及以上儿童共用。
禁止怀抱儿童乘车。
确保儿童安全座椅上无坚硬或尖锐物品,以免发生事故时刺伤儿童。
若将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安装在车辆的后排座椅上,则有必要把相应的前排座椅适度向前调整;若将前向式儿童安全座椅安装在车辆的后排座椅上,则可能需要调整座椅头枕高低位置。
儿童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需有成人监护,切不可将儿童独自留在车内。
行驶中禁止让儿童站在车内或跪在座位上,发生事故时儿童可能会被抛起并由此导致儿童本人和其他乘车人出现伤亡。
必须遵守儿童安全座椅制造商有关正确使用安全带的说明,正确佩戴安全带可充分发挥儿童安全座椅的保护作用。
在发生碰撞或者紧急制动时,没有正确安装和固定的儿童安全座椅可能发生移动而撞伤车内其他乘员。因此当儿童安全座椅未使用时,也必须将其正确安装并固定在车内。
儿童乘坐安全座椅时请勿将头或身体倚靠在车门、车内座椅侧边、立柱、车顶横梁下方,车辆发生事故时这些地方将弹出侧气囊或侧气帘,增加儿童受伤的风险。
*在前排副驾座椅安装儿童座椅时,请将座椅调至最高位置;针对每个适用的儿童座椅安装位置,如车辆座椅头枕对儿童座椅调节产生干涉,请将座椅头枕调节至其他位置或拆除。后排中间位置不推荐安装儿童座椅。
注:表中的字母说明为:
U=适用于获得本质量组批准的通用类儿童约束系统;
UF=适用于获得本质量组批准的前向通用类儿童约束系统;
L=适用于特殊类儿童安全座椅。这些儿童安全座椅装置可能专用于特定的车型,属于受限制类或半通用类;
X=本座椅位置不适用于本质量组的儿童约束系统。
*儿童座椅的大小和类型依据GB14166-2013及GB27887-2011划分,在儿童座椅的产品说明书上可以找到对应的分类。
IUF=适用于获得本质量组批准的前向通用类ISOFIX儿童约束系统;
IL=适用于特殊类ISOFIX儿童约束系统。这些ISOFIX儿童约束系统可能专用于特定的车型,属于受限制类或半通用类;
X=ISOFIX的位置不适用于本质量组和/或本尺寸类别的ISOFIX儿童约束系统。
对于I组(9~18千克)儿童,蔚来推荐使用宝贝第一太空堡垒-Z儿童安全座椅。对于体重不超过18千克(参考年龄3岁)的儿童,该儿童安全座椅必须使用后向安全带安装方式。安装儿童安全座椅至车辆时请遵循儿童安全座椅的用户手册,确保儿童安全座椅被正确使用。
对于II组(15~25千克)儿童,蔚来推荐使用智能儿童安全座椅(R542C)。使用该儿童安全座椅时,首先安装好isofix和上拉带,然后连接车内12V电源或安装电池使儿童安全座椅上电(推荐使用12V电源供电),打开车机蓝牙后,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安全>蓝牙儿童座椅界面,按引导与车机完成连接。连接成功后,车机系统能够检测儿童安全座椅isofix接口以及上拉带是否安装到位(上拉带仅在儿童安全座椅安装后初次使用时自检),儿童入座后车机能够自动识别是否有儿童就坐并提供座椅通风和加热选项。
对于III组(22~36千克)儿童,蔚来推荐使用Britax凯迪骑士i-SIZE儿童安全座椅。安装儿童安全座椅至车辆时必须遵循儿童安全座椅的用户手册,确保儿童安全座椅被正确使用。
副驾驶侧遮阳板处有前排安全气囊警示标签。
若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前排座椅上放置后向儿童安全座椅,则必须禁用前排副驾安全气囊。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安全>副驾气囊,选择关闭副驾驶气囊,此时中控屏顶部出现图标及文字提示您前排副驾安全气囊已禁用。
应根据儿童的年龄、身高和体重,在后排两侧座位上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或车辆安全带对儿童加以防护:
体重低于13千克的婴儿适宜使用可躺卧的儿童安全座椅,尽量采用后向安装于后排座椅上。
体重介于9~18千克的婴幼儿适宜使用带安全台或五点式安全带的儿童安全座椅,推荐采用后向安装于后排座椅上。
体重介于15~25千克的儿童适宜直接使用前向儿童安全座椅,并配合安全带,安装于后排座椅上。
体重介于22~36千克,身高低于1.5米的儿童适宜直接使用儿童安全座垫,并配合安全带,安装于后排座椅上。
安全带上部必须从肩部通过且紧贴上身,不得紧贴颈部;安全带下部必须从髋部通过且紧贴下身,不得紧贴腹部。
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前请仔细阅读儿童座椅说明书,确认可安装于本车。根据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属性可使用车辆安全带或ISOFIX接口固定儿童座椅,推荐优先使用ISOFIX接口固定。
使用车辆安全带固定
将儿童安全座椅安装在后排座椅上,将车辆安全带穿过儿童安全座椅并将锁舌插入带扣。确保安全带平直无扭曲,拉动安全带以确认其无法拉出。
使用ISOFIX接口固定
您的爱车后排两侧座椅配备了适宜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ISOFIX接口,ISOFIX接口隐藏于座椅靠背和座垫间的遮盖帘之下,打开遮盖帘后将其插入座椅靠背和坐垫的间隙中,然后使用ISOFIX接口安装儿童座椅。
将靠背与座垫连接处的遮盖帘掀开,把儿童安全座椅下部插入座椅ISOFIX接口内的挂钩处,直到听到“咔嗒”声。
将儿童安全座椅上部固定带从座椅头枕下穿过,与后排座椅背部安全装置内的挂钩相连。
用力拉动儿童安全座椅,检查安装是否牢靠。
固定装置仅用于安装ISOFIX接口儿童座椅,非儿童座椅物件禁止连接此固定装置,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安装和拆卸安全座椅请按照座椅说明书及车辆指导操作,未正确操作将可能造成儿童或其他乘客受伤。
限速模式通过限定车辆行驶的最高速度来提供安全保障。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限速模式,设定车辆的最高行驶速度,并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功能开启后,您可以通过短按或长按中控屏上的调节按键对限速设定值进行快速/连续调节。
限速模式开启后,速度限制设置范围为30~180公里/每小时,车速达到设定值将不再上升;
辅助驾驶功能激活后,限速模式会自动退出,且退出辅助驾驶功能后,限速模式不会自动重新激活;
辅助驾驶功能关闭后,才能激活限速模式;
通过深踩加速踏板或快速踩下加速踏板,会暂时突破限速模式限制,当车速低于设定值后,限速模式将重新启用。
守卫模式旨在为处于停车状态的车辆提供安全守护,记录车辆发生事故时的现场情况,并及时告知车主。
开启方式
方式一: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安全>守卫模式,开启守卫模式。
方式二:从中控屏右划进入快捷界面,点击守卫模式,开启守卫模式。
方式三:进入蔚来App爱车界面,点击车辆守卫>守卫模式,确认后开启守卫模式。
激活条件
车辆续航里程大于40公里或处于充电状态;
车辆无系统故障和摄像头故障。
三级守护
一级守护:威胁接近——车辆摄像头感知到行人或车辆接近至车身20厘米左右时,中控屏显示“守卫模式已激活”并触发紧急视频的录制。
二级守护:受到碰撞——车辆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发生异常震动时,中控屏显示“守卫模式已激活”;双闪持续闪烁8秒;持续鸣笛8秒;触发紧急视频的录制;并通过蔚来App和短信通知用户。
三级守护:盗窃——车辆传感器检测到车门被非法打开或车内摄像头检测到异常,中控屏显示“守卫模式已激活”;双闪持续闪烁5分钟;持续鸣笛30秒;触发紧急视频的录制;并通过蔚来App和短信通知用户。
在守卫模式开启并激活时,当用户解锁车辆,守卫模式将被暂停;打开车门后,中控屏将弹出本次守护报告。
守卫模式激活时,车辆录制的视频存储在相册>守卫模式>循环记录/紧急事件文件夹中,如需保存特定的视频文件,可通过插入U盘等存储设备后,选择需要的视频传输至存储设备。
所有用车人均可开启或关闭守卫模式;
守卫模式默认关闭,功能开启后,当每一次驾驶状态结束,如需再次激活守卫模式需重新开启该功能;
车辆续航里程低于60公里高于40公里,且不在充电状态,守卫模式开启激活后,需及时充电;
车辆续航里程低于40公里,且不在充电状态,无法激活守卫模式;
当车辆系统故障或摄像头故障,无法激活守卫模式;
守卫模式激活后,当车辆续航里程低于40公里,且不在充电状态,守卫模式将自动退出,并通过中控屏和蔚来App通知用户;
守卫模式激活后,当车辆发生系统故障或摄像头故障,守卫模式将自动退出,并通过中控屏和蔚来App通知用户;
守卫模式激活后,当车辆驾驶员挂D或R挡或升级车辆系统,守卫模式将自动退出,并通过中控屏和蔚来App通知用户;
当折叠车辆外后视镜后,守卫模式功能将严重受限;
当智能车内感知开关开启,车内摄像头在守卫模式下正常录像,关闭则不录像;
当车辆守卫模式触发二级和三级守护时,通知短信和消息将推送至主用车人和开启守卫模式的账户;
守卫模式录像存储到循环视频文件夹,与行车记录仪循环视频共享,二三级守护视频会复制到紧急视频夹,与行车记录仪紧急视频共享;
激活远程车外实况功能后,用户可以在手机端查看车辆周围环境。
远程车外实况开启: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安全>远程车外实况,开启远程车外实况功能。
进入远程车外实况后,可设置外后视镜为展开或折叠状态;但若将外后视镜折叠,车身外后视镜与车头的摄像头间会存在视野监控盲区(如下图阴影部分)。
当前仅在锁车情况下,才可以远程激活车外实况功能;
手机及车机需要连接网络,否则将无法开启该功能;若网络不佳,则无法及时获取最新视频流;
受网络等因素影响,远程画面会在一定的延迟;
用户可以查看车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视角,每次打开功能时默认车辆前方视角;
宠物模式、露营模式或离车不下电模式开启后,远程车外实况功能暂不可用;
车外实况视频不会进行本地存储;
根据法律法规要求,车辆已实现对人脸、车牌等隐私信息的匿名化处理,蔚来及任何第三方无法获取视频数据。
若系统判断本车与前方车辆、行人或骑行人有潜在的碰撞风险时,前向碰撞预警(FCW)将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警报提示您。
对于前方同向车辆、行人或骑行人,前向碰撞预警系统工作范围为行驶速度不低于约4公里/小时。
前向碰撞预警仅供参考,无法替代您的注意力与判断。
前向碰撞预警仅适用于对正面碰撞的预防,车辆处于倒挡时不会工作。
前向碰撞预警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也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检测到车辆,受若干因素影响可能会失效、失当或不及时。
出于安全考虑,切勿故意主动驶向车辆以测试前向碰撞预警功能。如您发现危险,切勿等待前向碰撞预警触发后再采取行动。
如果碰撞风险进一步增大,自动紧急制动(AEB)将介入制动,无论驾驶员是否采取了制动。
您始终承担着安全驾驶的最终责任,且需遵守现行交通法律法规。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前向碰撞预警,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预警时机,设置该功能的预警提醒时机。
当前向碰撞预警被触发时,动态环境模拟显示图像警告。
当前向碰撞预警被触发时,车辆会发出听觉警告,提醒您注意与前车保持距离。
当前向碰撞预警关闭后,车辆不会对可能的碰撞进行预警提示。建议您不要关闭该功能。
该功能会在车辆系统重新启动时开启。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摄像头识别障碍,使得前向碰撞预警无法按预期运作。包括但不限于:
摄像头安装位置被改变
摄像头被遮挡或者脏污
周围环境昏暗导致识别能力降低,如黎明、黄昏、夜间、隧道中等
周围环境亮度突变,如隧道入口或出口
建筑物、风景或者大型车辆投下的大片阴影
摄像头被太阳斜射、被光直射时
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
前方车辆扬起的尾气、水花、雪花或尘土等落到爱车上
摄像头前的挡风玻璃上有水、灰尘、微划痕、油泥、脏污、雨刮器、冻结、降雪等
潮湿路面
摄像头失焦或故障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激光雷达识别障碍,使得前向碰撞预警无法按预期运作。包括但不限于:
激光雷达安装位置被改变
前方车辆扬起的尾气、水花、雪花或尘土等
行驶于潮湿路面或积水路面
激光雷达窗口上有水、灰尘、透明车衣、改色膜、微划痕、油泥、脏污、冻结、降雪等遮挡物
由于激光雷达特性限制,在极少特殊情况下,可能对高速、高架路段的交通标志牌、高速防撞桩桶产生误报警
请勿将手机摄像头对准启动车辆的激光雷达拍摄,以免损坏摄像头感光元件。
仅有符合条件的同向车辆才会被前向碰撞预警响应。以下目标不会被响应,包括但不限于:
侧穿车辆
横穿摩托车、电瓶车
动物
交通灯
墙
路障(锥桶等)
其他非车辆物体
该功能无法保证在所有情形下都识别到特殊车辆,尤其是在夜晚需要特别注意。譬如,三轮车、尾灯损坏或者尾部轮廓不明显的车辆、尾部有遮挡的车辆、外形不规则的车辆、尾部垂直面低于一定高度的车辆、空载的载车交通工具等。
该功能可能漏检静止的或者行驶缓慢的车辆,尤其是在夜晚需要特别注意。
该功能在车辆需要驾驶到托运板车、清障车等特殊场景时,存在误触发的可能。
为发挥该功能的最佳作用,系统需要识别到行人尽可能清晰完整的身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即可以通过结合标准的人类运动方式对行人头部、肩膀、手臂、腿、上半身和下半身进行识别。以下情况可能导致行人无法被识别,使得前向碰撞预警无法按预期运作。包括但不限于:
行人高于200厘米或矮于100厘米
行人穿着较大的衣物(譬如雨衣、汉服等)导致主要特征(手臂、腿等)被遮挡,轮廓不明显
行人最早出现在传感器视野的距离较近
行人携带有大型行李或者大型背包
行人穿着衣服的颜色和场景的背景颜色对比度较低
行人打伞导致遮挡头部,胳膊等主要特征
行人弯腰或蹲下
行人坐于轮椅上
行人与行人之间的距离较近
行人穿有反光材料的衣物
行人在夜间道路,隧道内等黑暗的地方
行人横穿时的速度有较大变化
为发挥该功能的最佳作用,系统需要识别到骑行人尽可能清晰完整的身体轮廓、主要特征以及自行车的轮廓。该功能作用的骑行人为成人,且骑行为成人设计的自行车。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骑行人无法被识别,使得前向碰撞预警无法按预期运作。包括但不限于:
人或自行车的特征被衣服或其他物品遮挡导致轮廓不明显时
自行车携带较大行李货物时
自行车速度较快时
骑行人和自行车的颜色和背景对比度较低时
骑行人速度有较大变化时
骑行人最早出现在传感器视野的距离较近时
骑行在夜间道路,隧道内等黑暗的地方时
使用平衡车、滑板车、部分踏板车、特殊形态的电动自行车等
以下情况由于目标未在正前方,可能导致前向碰撞预警无法按预期运作,包括但不限于:
不会响应处于传感器盲区的目标,譬如车辆边角盲区和车辆侧面、后面盲区的目标。
接近或者通过道路转弯时可能会误选或者漏选目标。
处于坡上可能会丢失目标或者误判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当相邻车道车辆仅有部分车身切入到爱车前方(尤其是大巴、货车等大车切入),可能无法及时识别。
爱车突然切入到前方车辆后方,或者其他车辆突然切入或切出爱车前方时,可能无法及时识别。
以下情况由于路况特殊或复杂,可能影响前向碰撞预警无法按预期运作,包括但不限于:
积水、泥泞、坑洼、冰雪路面,存在减速带的路面,存在障碍物的路面
行人、自行车、电瓶车或者动物较多的交通路况
复杂多变的交通路况,譬如繁忙的十字路口、高速公路匝道、拥挤的道路等
蜿蜒曲折道路、急转弯道路
上坡下坡道路
颠簸不平道路
隧道出入口
以下操作可能导致前向碰撞预警不会发出警报,包括但不限于:
当驾驶员已经在进行制动时,前向碰撞预警可能不会发出警报。
当驾驶员深踩或急踩加速踏板时,前向碰撞预警可能不会发出警报。
当驾驶员猛打方向时,前向碰撞预警可能不会发出警报。
如遇极端恶劣天气(包括但不限于雨、雪、雾、霾等),不建议使用此功能。
若系统判断本车与前方车辆、行人或骑行人的碰撞不可避免时,自动紧急制动(AEB)功能会被触发,系统将主动施加紧急制动以尝试降低行驶速度,从而尽可能减轻追尾碰撞带来的冲击力。
对于前方车辆、行人或骑行人,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工作范围为行驶速度介于约4-150公里/小时之间。
对于后方行人,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工作范围为行驶速度介于约4-15公里/小时之间。
当自动紧急制动被触发时,车速至多会被降低60公里/小时来减缓可能的碰撞。譬如,若自动紧急制动在车速90公里/小时时被触发,当车速降至30公里/小时时,将释放制动器。
当自动紧急制动被触发时,动态环境模拟显示图像警告,亮起制动灯。
对于后方行人的识别及制动尚处于持续优化阶段,该功能不能保证所有情形下都识别到行人。
自动紧急制动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也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检测到车辆,受若干因素影响可能会失效、失当或不及时。
自动紧急制动可能启用短促、急促的制动来降低潜在的碰撞风险,这可能不是您正常的驾驶风格,可能使您感到不适。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自动紧急制动,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当自动紧急制动关闭后,车辆即使检测到可能的碰撞,也不会执行制动。建议您不要关闭该功能。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摄像头识别障碍,使得自动紧急制动无法按预期运作。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激光雷达识别障碍,使得自动紧急制动无法按预期运作。包括但不限于:
仅有符合条件的同向车辆才会被自动紧急制动响应。以下目标不会被响应,包括但不限于:
为发挥该功能的最佳作用,系统需要识别到行人尽可能清晰完整的身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即可以通过结合标准的人类运动方式对行人头部、肩膀、手臂、腿、上半身和下半身进行识别。以下情况可能导致行人无法被识别,使得自动紧急制动无法按预期运作。包括但不限于:
为发挥该功能的最佳作用,系统需要识别到骑行人尽可能清晰完整的身体轮廓、主要特征以及自行车的轮廓。该功能作用的骑行人为成人,且骑行为成人设计的自行车。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骑行人无法被识别,使得自动紧急制动无法按预期运作。包括但不限于:
车辆目标在以下情况时,可能导致自动紧急制动无法按预期运作,包括但不限于:
自动紧急制动不会响应处于传感器盲区的目标,譬如车辆边角盲区和车辆侧面、后面盲区的目标。
前车相对本车有较大角度时,可能无法及时识别。
前车只有部分车身和爱车重叠时,可能无法及时识别。
以下情况由于路况特殊或复杂,可能影响自动紧急制动减缓碰撞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
制动距离在湿滑路面上会延长。若防抱死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被触发,可能导致自动紧急制动减缓碰撞的能力降低。
在自动紧急制动过程中,制动踏板会自动迅速向下移动。因此不能在踏板下放置物品,从而影响踏板自由移动。
自动紧急制动不能代替用来维持与前方车辆之间的安全行车距离。请避免与前车距离过近或激烈驾驶等行为。
自动紧急制动主要用于减轻正面碰撞的冲击。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自动紧急制动不会制动或者停止制动,包括但不限于:
驾驶员深踩或急踩加速踏板
驾驶员猛打方向盘
驾驶员未系安全带
主驾侧车门未关闭
触发自动紧急制动后约30秒内无法再次触发
前方未再检测到车辆
车道偏离预警(LDW)会帮助您降低爱车意外偏离车道的风险,当您的爱车有非自主性向旁边车道偏离的趋势,或即将越过车道线时,车道偏离预警可提供适当的视觉、声音、方向盘振动提醒。
车道偏离预警可能无法检测到道路边缘,请谨慎驾驶并始终保持行驶在车道内。
车道偏离预警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仅供参考,无法替代您的目视检查。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车道偏离预警及辅助,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开启后,您可选择提醒方式和灵敏度:
提醒方式:
声音:通过声音警告提醒
振动:通过方向盘振动警告提醒
声音+振动:通过声音警告及方向盘振动警告提醒
灵敏度:
低:在相同条件下比正常灵敏度提醒较晚
中:正常灵敏度
高:在相同条件下比正常灵敏度提醒较早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工作条件:
车速处于约65-130公里/小时
车辆正常行驶,没有急加速、急减速或急转弯等动作
车辆处于车道中间区域,没有在车道线上行驶
至少一侧车道线清晰
摄像头功能正常,视野清晰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所有组件都没有故障
爱车满足所有安全条件,譬如:
驾驶员就座状态
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所有车门均关闭
爱车处于D挡
防抱死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未被触发
牵引力控制系统、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未被手动禁用
当转向灯打开,爱车向相应一侧偏离时,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不会提醒或控制。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状态图标
车道线显示
未出现状态图标: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没有被开启
状态图标为灰色: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被开启,处于待机状态,尚未激活
状态图标及中央车道线为白色: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处于激活状态
状态图标及中央车道线的一侧为红色:相应一侧有意外偏离车道的风险
数字仪表显示仅作示意,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交通状况。因此,请勿依赖于数字仪表的显示内容。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自动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曲率过大的弯道,如高速匝道等
车道线不清晰、磨损、缺失、交叉、受到其他车辆或建筑物或风景投下的阴影遮挡等
通过无车道线的路段,譬如非标准化道路、十字路口、施工区域等
通过特殊车道线的路段,譬如减速提示线,导流线等
通过车道划分不清晰区域,譬如车道线汇合或分离区域,高速匝道口,城市路口区域,左转待行区域等
路面存在边缘或其他高对比度线条,而非车道线,譬如路面接缝、路缘等
由于高度变化导致车道线无法识别或者识别不正确,譬如在上下坡等
由于光线原因导致车道线无法识别或者识别不正确,譬如强烈光照导致车道线反光,恶劣天气、夜晚导致能见度差或者光线不足等
两侧车道线距离过宽或过窄
以下情况可能由于摄像头识别障碍,导致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自动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夜晚识别能力降低
周围环境昏暗,如黎明、黄昏、夜间、隧道中
摄像头被光直射
摄像头前的挡风玻璃上有水、灰尘、微划痕、油腻、脏污、雨刮器、冻结、降雪等
特殊或复杂路况下不建议使用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可能会导致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自动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行人、自行车或者动物较多的交通路况
狭窄道路
非标准化道路
没有中央隔离带的道路
当车辆非自主地、非有意识地偏离车道或有此趋势时,车道保持辅助(LKA)会短暂的辅助驾驶员控制方向盘将车辆纠正回车道内,同时会向驾驶员提供视觉、听觉或方向盘震动的提示。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包括:
仅提醒(LDW):当行驶的车辆有非自主性向旁边车道偏离的趋势,或即将越过车道线时,LDW可提供适当的视觉、听觉、方向盘振动提醒。
提醒及车道纠偏(LKA):当行驶的车辆有非自主性向旁边车道偏离的趋势,或即将越过车道线时,LKA将向方向盘施加轻微的纠偏转向辅助,以减小车辆偏离车道的可能性。如果车辆偏离车道过多,LKA可提供适当的视觉、听觉提醒。
LKA仅能提供一定的转向辅助,而无法控制车辆速度。
LKA无法持续控制车辆方向,即无法将车辆一直保持在车道中间。
LKA转向力有限,仅能提供轻微的纠偏转向辅助,无法保证完全阻止车辆偏离车道。因此切勿依赖LKA控制方向,您应始终做好增大转向力度的准备,特别是在弯道中。
如果需要转弯、调头,或者通过蜿蜒曲折、急转弯的道路时,请您立即接管方向盘。
车道保持辅助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
在使用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时,如发现交通状况、道路环境或车辆状况不适宜使用该功能,或存在其他不安全因素,您应随时准备接管爱车。
您始终承担着保持爱车安全行驶在车道内、且符合所适用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最终责任。
驾驶时不可以有以下行为:
完全依靠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使用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在特殊道路使用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双手离开方向盘
视线离开行驶道路
开启后,您可选择辅助等级、提醒方式、灵敏度:
辅助等级
仅提醒:仅提醒功能
提醒及车道纠偏:提醒及轻微的纠偏转向辅助
当被设置为“仅提醒”时,提醒方式为:图像、图像+声音、图像+振动、图像+声音+振动
当被设置为“提醒及车道纠偏”时,提醒方式不能被设置,默认选择:图像+声音
请您务必审慎设置提醒方式与灵敏度,确保该等设置符合您的驾驶习惯。
在中控屏上启用车道偏离预警及辅助,并不意味着功能被激活。只有当工作条件满足时,功能才会自动激活。
当车道偏离预警及辅助功能被关闭时,车辆不会辅助驾驶车道保持,也不会在车道偏离时预警提示。紧急车道保持将会同时关闭。
当车道偏离预警及辅助功能控制方向时,方向盘会转动。
您可以转动方向盘主动接管车辆,此时车辆的方向将交由您来控制。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工作条件:
高清摄像头功能正常,视野清晰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所有组件都没有故障
当转向灯打开,爱车向相应一侧偏离时,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不会提醒或控制。
以上最大速度为LDW和LKA理论上支持的最高速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在中国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请您在启动LDW和LKA时,注意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包括但不限于车辆行驶速度的规定。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状态图标
无图标:未开启
灰色图标:待机状态
白色车道线:监测到对应侧车道线
黄色车道线:一级车道偏离警报
红色车道线:二级车道偏离警报
未出现状态图标: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没有被开启
状态图标为灰色: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被开启,处于待机状态,尚未激活
状态图标及中央车道线为白色: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处于激活状态
状态图标及中央车道线的一侧为红色:
当您选择仅提醒时,说明相应一侧有意外偏离车道的风险
当您选择提醒及车道纠偏时,说明车辆已经意外偏离该车道,LKA已无法通过轻微的纠偏转向辅助阻止车辆偏离车道
状态图标及中央车道线的一侧为黄色:仅当您选择提醒及车道纠偏时,说明LKA正在相应一侧提供一定的纠偏转向辅助,以减小车辆偏离车道的可能性
动态环境模拟显示仅作示意,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交通状况。因此,请勿依赖于动态环境模拟显示的内容。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自动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由于摄像头识别障碍,导致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自动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特殊或复杂路况下不建议使用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可能会导致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自动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紧急主动停车激活后,爱车将发出声音提醒、语音警告,动态环境模拟显示警示,并打开危险警告灯。系统会通过持续制动与强烈的提示音提醒您接管爱车直至车辆停止,停止后自动解锁车门,并呼叫紧急救援服务。
在紧急主动停车功能激活期间,您可随时通过踩下加速踏板、制动踏板、转动方向盘、关闭危险警告灯来接管爱车,退出紧急主动停车功能。
紧急主动停车功能激活后将制动至停止,过程中可能无法避免偏离车道或发生碰撞,切勿依赖或主动尝试激活该功能。
请在驾驶过程中时刻保持专注力,您始终承担着安全驾驶、且符合所适用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最终责任。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摄像头识别障碍,影响紧急主动停车的性能。包括但不限于:
周围环境昏暗导致识别能力降低,如黎明、黄昏、夜间、隧道中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雷达识别障碍,影响紧急主动停车的性能,包括但不限于:
雷达错位或被遮挡,亦或覆盖有泥土、冰雪、金属板、胶带、标签、树叶等
由于车辆碰撞、剐蹭等导致雷达或者周围区域受到撞击
大雨、大雪、大雾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可能会影响雷达的性能
由于雷达识别目标特性限制,在极少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对部分金属防护栏,绿化带,水泥墙等产生误报警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激光雷达识别障碍,影响紧急主动停车功能,甚至引起功能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激光雷达窗口上有水、灰尘、微划痕、油泥、脏污、冻结、降雪、有色或透明车膜等等遮挡物
仅有符合条件的车辆才会被紧急主动停车响应。以下目标不能保证被识别,可能会被响应,包括但不限于:
摩托车,三轮车
以下目标不会被响应,包括但不限于:
行人
自行车
锥桶
路障
迎面车辆
该功能不能保证对特殊车辆识别,尤其是在夜晚以及光线较差的行车环境需要特别注意。譬如,尾部有遮挡的车辆、外形不规则的车辆、尾部垂直面低于一定高度的车辆、空载的载车交通工具等。
以下情况由于目标未在正前方可能导致紧急主动停车识别及响应时机过晚,包括但不限于:
紧急主动停车不会响应处于传感器盲区的目标。譬如,不能检测到车辆边角盲区和车辆侧面盲区的情况。
接近或者通过道路转弯时可能会误选或者漏选目标,从而导致车辆预料外的加减速。
处于坡上可能会丢失目标或者误判与前车之间距离。下坡时会增加行驶车速,从而导致超过巡航车速。
当相邻车道车辆仅有部分车身切入到爱车前方(尤其是大巴、货车等大车切入),可能无法识别响应。
爱车突然切入到前方车辆后方,或者其他车辆突然切入或切出爱车前方时,可能无法及时识别到目标。
该功能无法保证所有情况都能准确识别目标,特殊或复杂路况下可能会影响紧急主动停车性能,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侧向抓地力,包括但不限于:
制动功能不能完全起作用(如制动零件过冷、过热、潮湿等)
爱车维护不当(如制动器或轮胎过度磨损,胎压异常等)
爱车在特殊路面行驶(如上下坡、积水、泥泞、坑洼、冰雪路面等)
紧急车道保持(ELK),在爱车有非自主性偏离本车道或相邻车道有潜在的侧方碰撞风险时,可以提供一定的转向辅助能力帮助驾驶员紧急纠正车辆位置,以尽量规避碰撞风险。
车速处于约65-130公里/小时,紧急车道保持可能会在以下三种紧急场景中触发:
未打转向灯,本车向右侧路沿非自主性偏离本车道
未打转向灯,左侧车道有迎面来车,本车向左非自主性偏离本车道
左侧车道后方有车快速接近,本车向左非自主性偏离本车道或主动变道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紧急车道保持,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该功能不建议关闭,功能关闭后,车辆在有侧方潜在碰撞风险时,将无法辅助驾驶员紧急控制转向。
ELK转向力有限,仅能提供一定的纠偏转向辅助,无法保证完全阻止车辆偏离车道或避免危险,因此切勿依赖ELK控制方向,请您及时控制车辆方向。
如果需要转弯、调头,或者通过蜿蜒曲折、急转弯的道路时,请您及时控制车辆方向。
ELK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受若干因素影响可能会失效、失当或不及时。
完全依靠ELK
紧急车道保持工作条件:
车辆正常行驶,没有急加速、急减速或急转向等动作
在满足条件的紧急场景中,ELK会自动激活。
ELK仅能提供一定的转向辅助,而无法控制车辆速度。
ELK无法持续控制车辆方向,即无法将车辆一直保持在车道中间。
当ELK控制方向时,方向盘会转动。
您可以转动方向盘主动接管爱车,此时爱车的方向将交由您来控制。
在满足紧急车道保持工作条件的情况下,未打转向灯时,若本车向右侧路沿非自主性偏离本车道,ELK可提供一定的转向辅助。此时,中央车道线的右侧将显示为黄色。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向右侧路沿偏离的紧急车道保持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自动退出,请及时控制车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路沿不清晰,或由于光线等原因导致路沿无法识别或者识别不正确,譬如强烈光照导致反光,恶劣天气、夜晚导致能见度差或者光线不足等;
路边有栅栏、护栏、锥桶、锥杆等障碍物,ELK无法响应;
通过急弯、上下坡、颠簸、积水、冰雪等道路。
在满足紧急车道保持工作条件的情况下,未打转向灯,左侧车道有迎面来车且车道线清晰时,若本车向左非自主性偏离本车道,ELK可提供一定的转向辅助。此时,中央车道线的左侧将显示为红色。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向左有正面碰撞风险的紧急车道保持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自动退出,请及时控制车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车道线为特殊车道线
通过急弯、上下坡、颠簸、积水、冰雪等道路
迎面来车为非车辆类型,比如摩托车等
在满足紧急车道保持工作条件的情况下,左侧车道后方有车快速接近且车道线清晰时,若本车向左非自主性偏离本车道或主动变道,ELK可提供一定的转向辅助。此时,中央车道线的左侧将显示为红色。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向左有车尾碰撞风险的紧急车道保持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自动退出,请及时控制车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由于摄像头识别障碍,导致紧急车道保持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自动退出,请及时控制车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由于雷达识别障碍,导致紧急车道保持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自动退出,请及时控制车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雨、雪、雾、霾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可能会影响雷达的性能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激光雷达识别障碍,影响紧急车道保持功能,甚至引起功能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激光雷达窗口上有水、灰尘、微划痕、油腻、脏污、冻结、降雪、有色或透明车膜等遮挡物
由于激光雷达特性限制,在极少特殊情况下,可能对高速/高架路段的交通标志牌/高速防撞桩桶产生误报警
特殊或复杂路况可能会导致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自动退出,请及时控制车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施工区域
当爱车的盲区有其他车辆,或盲区有其他车辆快速接近时,盲点监控(BSD)与变道预警(LCA)会通过视觉、听觉或触觉警报来提示您注意换道安全。
当您的爱车车速约15公里/小时以上时,盲点监控与变道预警才会被激活。
盲点监控与变道预警的监测区域为爱车旁边车道,及其向后约70米以上的范围。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盲点监控与变道预警,开启或关闭该功能,并选择合适的提醒方式。
当功能开启并激活后,动态环境模拟显示会类似如图所示提示后方有车辆接近。
当检测到驾驶员盲区中的车辆和从后方快速靠近的车辆时,外后视镜上显示侧方有车标记,若您在这种情况下开启对应侧的转向灯,会通过以下警告提醒您不要变道:
外后视镜标记灯
声音+外后视镜标记灯闪烁
方向盘振动+外后视镜标记灯闪烁
声音+方向盘振动+外后视镜标记灯闪烁
当周围环境噪音较大时,例如车内音响音量过大或车外过于嘈杂,报警声可能会听不见。
在强光的条件下,例如在白天强光下,氛围灯变红的警示可能不易察觉。
在倒车时,盲点监控与变道预警不会工作。
当爱车行驶在弯道较大、车道较宽或者高低不平的路上时,盲点监控与变道预警可能无法对旁边车道行驶的车辆进行报警。
盲点监控与变道预警可能会在如下情况误报警:
行驶地离防护栏比较近的时候
行驶在桥上,桥下或隧道中
行驶在灌木,树木等旁边
行驶路旁有电线杆,路灯或者水泥矮墙等
行驶在建筑区域如工厂厂房,港口等附近
行驶在城市道路或者多车道路口转弯时
请注意保持保险杠雷达安装处以及附近区域的清洁,若覆盖有泥土,冰雪,金属板,胶带,标签,树叶等都会影响其性能而无法正常报警。
若由于车辆碰撞、剐蹭、雷达故障或异常等原因,导致该功能无法正常工作,请及时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该系统仅对已检测到的车辆、大型摩托车或物体发出警告,因此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延迟或遗漏,甚至对包括行人、自行车或滑板等在内的其他目标不报警。
该系统不会对静止的物体发出警告。对于部分金属防护栏,绿化带,水泥墙等可能产生误报警。
当大雨,大雪,大雾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可能会影响雷达的性能,请小心行驶或注意周围环境。
不可在拖挂模式下使用该功能。
您始终承担着安全驾驶的最终责任,且需遵守所适用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盲点监控与变道预警不能取代安全驾驶及车内后视镜和车外后视镜的使用。
当您打开爱车的车门,若后方接近的车辆、骑行人或行人可能会影响到开门安全甚至发生碰撞时,侧方开门预警(DOW)会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警报来提示您注意开门安全。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侧方开门预警,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当侧方开门预警功能开启后,您的爱车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示您,此时,您或乘客应避免开门,先确认开门环境是否安全:
氛围灯变红
外后视镜图标
提示警报声
动态环境模拟显示“当心后方来车”
侧方开门预警可监测本车侧后方快速接近的目标。
爱车处于前进挡(D挡)或驻车挡(P挡),该功能才可启用。
侧方开门预警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准确发出提示,不能取代您和乘客的主动观察,以及内外后视镜的作用。请勿过度依赖该功能并时刻注意开门环境。
低速向前行驶时,如果系统探测到爱车与前方横向穿行的车辆有潜在碰撞风险,前侧来车预警(FCTA)功能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警报来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两侧来车预警仅供参考,无法替代您的目视检查。
两侧来车预警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受若干因素影响可能会失效、失当或不及时。
您始终承担着安全驾驶、且符合现行交通法律法规的最终责任。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前侧来车预警,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当工作条件满足时,如探测到爱车与前方侧向穿行车辆可能有潜在碰撞的风险,将动态环境模拟显示、360环视界面、泊车辅助界面中通过视觉和听觉提醒您注意。
前侧来车预警工作条件:
爱车车速小于约15公里/小时,大于0公里/小时
前方侧向来车车速处于车辆正常行驶车速的一定区间内
前方侧向毫米波雷达功能正常,视野清晰
以下目标不能保证被识别,可能会被响应,包括但不限于:
摩托车
电瓶车
三轮车
以下目标不会被响应,包括但不限于:
迎面/同向车辆
静止物体
前侧来车预警不响应处于传感器盲区的目标。前侧来车预警无法透过障碍物或者停驻的车辆探测到其前方侧向的车辆。
譬如,以下情况来车预警无法探测到前方侧向穿行的车辆,包括但不限于:
停在最内侧位置
停车位成一定角度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雷达识别障碍,影响前侧来车预警的性能,包括但不限于:
倒车时,如果系统探测到爱车与后方横向穿行的车辆有潜在碰撞风险,后侧来车预警及辅助(RCTA-B)功能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警报来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甚至会在必要时通过短暂的制动来增强对驾驶员的提醒效果。
后侧来车预警及辅助仅作提醒警示,不能确保将爱车刹停,切勿依赖该功能避免碰撞或减弱碰撞影响。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后侧来车预警及辅助,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开启后,您可选择后侧来车预警及辅助的设置下选择辅助等级:
仅提醒:当车速小于约15公里/小时且工作条件满足时,如探测到爱车与后方侧向穿行车辆可能有潜在碰撞的风险,系统将在数字仪表、360环视界面、泊车辅助界面中通过视觉及听觉的方式,提醒后方侧向穿行车辆
提醒及主动制动:当车速处于约1-15公里/小时且工作条件满足时,在视觉及听觉提醒的基础上,系统在必要时将进行短暂的主动制动以提醒您注意,但不能确保将爱车刹停
后侧来车预警及辅助的工作条件:
后方侧向来车车速处于约5-60公里/小时之间
后方侧向毫米波雷达功能正常,视野清晰
爱车处于R挡
当您选择提醒及主动制动时,若深踩制动踏板或加速踏板,主动制动功能可能不会介入。
人
后侧来车预警及辅助不响应处于传感器盲区的目标。后侧来车预警及辅助无法透过障碍物或停驻的车辆探测到后面的车辆。
譬如,以下情况来车预警无法探测到后方侧向穿行的车辆,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雷达识别障碍,影响后侧来车预警及辅助的性能,包括但不限于:
当车辆静止起步或低速行驶时驾驶员快速完全踩下加速踏板,若行驶方向上有其他车辆、行人或骑行人且存在碰撞风险,误加速抑制辅助(MAI)会被触发,系统将限制车辆加速,并伴随报警提示,降低误加速带来的碰撞风险。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误加速抑制辅助,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对于前方障碍物,误加速抑制辅助功能的工作范围为行驶速度介于约0-30公里/小时之间。
误加速抑制辅助不能在所有条件下抑制加速,该功能是用来减轻撞击的严重程度,而不是为了防止碰撞而设计的。目前阶段覆盖场景较少,该功能仅在特定场景下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切勿主动尝试。
车速处于合理范围之间
雷达功能正常,视野清晰
当误加速抑制辅助关闭后,车辆不会对误加速进行限制和警报。
误加速抑制辅助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也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检测到车辆、骑行人或行人,受若干因素影响可能会失效、失当或不及时。
出于安全考虑,切勿故意主动驶向车辆、骑行人或行人以测试误加速抑制辅助功能。
请您谨慎驾驶,如您发现危险,切勿等待误加速抑制辅助触发后再采取行动。
路障(锥桶等)
异形车辆等
为发挥该功能的最佳作用,系统需要识别到行人尽可能清晰完整的身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即可以通过结合标准的人类运动方式对行人头部、肩膀、手臂、腿、上半身和下半身进行识别。以下情况可能导致行人无法被识别,使得误加速抑制辅助功能无法按预期运作。包括但不限于:
为发挥该功能的最佳作用,系统需要识别到骑行人尽可能清晰完整的身体轮廓、主要特征以及自行车的轮廓。该功能作用的骑行人为成人,且骑行为成人设计的自行车。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骑行人无法被识别,使得误加速抑制辅助功能无法按预期运作。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误加速抑制辅助系统不会介入,包括但不限于:
车辆正在转向或即将转向
驾驶员深踩制动踏板
驾驶员缓踩加速踏板
驾驶员松开并继续猛踩加速踏板
目标车辆横穿
坡道静止起步
复杂路况
异形障碍物预警及辅助(GOA)功能可以识别道路上威胁行车安全的静止异形障碍物,如锥桶、圆桶、交通短柱、侧翻车辆等,将通过视觉和声音给予驾驶员预警以注意行车安全;辅助系统若判断车辆与异形障碍物碰撞不可避免时,会触发辅助制动来干预风险,从而尽可能减轻伤害。
异形障碍物预警及辅助功能仅供参考,无法替代您的注意力与判断。
异形障碍物预警及辅助功能无法识别响应移动目标物体,只能响应静止的障碍物。
异形障碍物预警及辅助功能适用于车辆直行遇到得前方异形障碍物的碰撞预防,且障碍物尺寸不能过小否则会无法被识别。
异形障碍物预警及辅助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也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检测到车辆,受若干因素影响可能会失效、失当或不及时。
出于安全考虑,切勿故意主动驶向异形障碍物以测试辅助制动功能。如您发现危险,切勿等待辅助制动触发后再采取行动。
异形障碍物预警及辅功能可能启用短促、急促的制动来降低潜在的碰撞风险,可能会使您感到不适。
异形障碍物预警及辅功能仅在手动驾驶状态工作。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异形障碍物预警及辅助,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仅预警:当车速大于约10公里/小时且工作条件满足时,若探测到车辆与前方异形障碍物有潜在可能碰撞的风险,辅助系统将通过视觉和声音进行预警提醒。
预警及辅助制动:当车速大于约10公里/小时且工作条件满足时,辅助系统若判断车辆与异形障碍物碰撞不可避免时,将在视觉和声音预警提醒基础上,触发辅助制动干预碰撞风险,但不能确保将车辆刹停。
摄像头功能正常
至少一个有效障碍物被识别且有碰撞风险
车辆处于D挡
车辆处于正常驾驶状态(没有急加速、急减速或者急转弯等动作)
当异形障碍物预警及辅助系统的制动被触发时,动态环境模拟显示图像警告,亮起制动灯。
当异形障碍物预警及辅助功能关闭,车辆即使检测到可能的碰撞,也不会进行预警提示和辅助制动,建议您不要关闭该功能。
当车辆系统识别到驾驶员已经踩下一定程度刹车踏板,它会判断驾驶员有意接管车辆驾驶,从而会抑制异形障碍物预警及辅助系统的自动激活。
异形障碍物预警及辅助功能开闭状态会跟随账户记忆。
当相邻车道异形障碍物仅有部分切入到爱车前方,可能无法识别。
爱车突然切入静态异形障碍物前方,可能无法及时识别。
积水、泥泞、坑洼、冰雪路面,存在减速带的路面
车辆挡位挂在非D挡位置
前方未检测到异形障碍物
触发功能后短暂无法再次被触发
如遇极端恶劣天气(包括但不限于雨、雪、雾、霾等),不建议使用此功能。
增强型驾驶员感知系统(ADMS)会在行驶过程中监测驾驶员的驾驶状态。
开启后,满足功能激活条件,一旦监测到驾驶员有疲劳或分心的行为,NOMI会根据不同等级,通过表情和声音进行提醒,数字仪表也会同步提醒专注驾驶,守护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增强型驾驶员感知系统无法在所有条件下工作,仅用作辅助设备。驾驶员应始终对确保车辆安全驾驶承担最终责任。
专注驾驶以及适时停车休息非常重要。在出现分心警告或有疲劳迹象时,驾驶员需要及时调整驾驶行为,或者以安全方式尽快停车休息。
驾驶员调整方向盘后,该功能需要短暂的重新标定学习,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增强型驾驶员感知的功能故障灯。
增强型驾驶员感知系统会监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和分心状态。
驾驶员疲劳提醒
驾驶员分心提醒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驾驶员疲劳提醒或驾驶员分心提醒开启或关闭对应功能。
该功能启用后,当车速在20公里/小时及以上,系统会保持监测状态并通过声音或语音提醒。
一级报警(以驾驶分心提醒功能为例)
二级报警(以驾驶分心提醒功能为例)
二级警报后若驾驶员仍未控制车辆,将在满足系统正常工作的条件的情况下激活触发紧急主动停车(EAS)
当因为摄像头被恶意遮挡出现如下显示时,表明功能处于受限状态,请及时清理摄像头遮挡物或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当因为系统故障出现如下显示时,表明功能处于受限状态,请及时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摄像头不会记录或共享图像、音频或视频。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影响或无法监测到驾驶员疲劳和分心驾驶的行为,导致系统不会发出相应的警告、部分不可用或者是误报警,譬如:
夜晚及光线较暗的情况下
阳光、对面车灯等直射光线干扰情况下
调整座椅
调节或转动方向盘
眼睛有遮挡的情况下,包括但不限于透光率较低的各类墨镜、偏光镜、太阳镜,以及眼镜边框遮挡等
戴帽子、围巾、头巾等可能会改变头部形状的配饰
戴口罩
转向灯控制变道(ALC),是在实现车道居中辅助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变道功能。在设置中打开该功能后,当环境及路况满足一定要求时,通过拨动转向灯拨杆,系统将辅助爱车完成变道。
转向灯控制变道主要适用于快速路、高速、高架等中高速路段,需当前车道和目标车道光线良好、车道线清晰、有换道空间。
ALC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
您始终承担着安全变道、且符合现行交通法律法规的最终责任。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转向灯控制变道,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转向灯控制变道的工作条件:
驾驶员双手握方向盘
车道居中辅助已开启并正常工作
转向灯控制变道已开启并正常工作
传感器功能正常,视野清晰
当前车速处于约30-130公里/小时
当前车道及目标车道满足所有变道安全条件,譬如:
车辆变道一侧的车道线为虚线
当前车道及目标车道曲率较小
爱车与当前车道及目标车道的前后车辆保有安全距离
目标车道无盲点监控与变道预警及其它报警
目标车道的两侧车道线清晰
转向灯控制变道所有组件都没有故障,爱车满足所有安全条件,譬如:
转向灯无故障
驾驶员未踩制动踏板
在设置中开启ALC功能,并不意味着功能被激活。
在满足工作条件后,您必须先主动目视检查确认变道环境安全,再拨动相应一侧转向灯拨杆。此时系统会检测您是否手握方向盘。
如果系统检测到变道条件满足,则激活ALC功能,执行辅助变道,此时动态环境模拟显示相应一侧光带将变为蓝色,变道成功后消失;变道完成后,请确认转向灯拨杆已拨回复位。
如果系统检测到变道条件不满足,且等待约15秒仍存在变道风险时,则不执行本次变道,动态环境模拟显示相应一侧光带变为红色。
在变道前或变道时,您可往变道方向的相反方向拨动转向灯拨杆,变道终止时,转向灯会立即停止闪烁,以取消本次变道。
当以下情况发生时,变道会中止,并通过数字仪表及声音提醒,需要您及时全权接管爱车:
转向灯控制变道检测到变道环境不安全,譬如盲点监控与变道预警激活报警
转向辅助功能退出,譬如接管方向盘控制、车道线不清晰、通过曲率过大的弯道等
自适应巡航和转向辅助功能同时退出,譬如按下按键、踩下制动踏板等
ALC每次只能变换一个车道。
夜晚若光线、视野不佳,车道线不清晰,可能无法完成辅助变道。
上述最大车速为ALC理论上支持的最高速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在中国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请您在启动ALC时,注意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包括但不限于车辆行驶速度的规定。
您必须在变道前及变道中,时刻确认变道是否安全合适,请注意ALC无法响应行人、障碍物、迎面驶来的车辆等。切勿依赖ALC判断的行驶路径。您始终承担着安全变道的最终责任。
ALC正在进行换道
ALC中止或者无法进行换道
ALC变道完成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ALC无法完成辅助变道或者无法按预期运作,需要随时准备接管方向盘,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曲率过大的弯道,譬如高速匝道等
当前车道及目标车道的车道线不清晰、磨损、缺失、交叉、受到其他车辆或建筑物或风景投下的阴影遮挡等
当前车道及目标车道的两侧车道线距离过宽或过窄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摄像头识别障碍,无法完成辅助变道,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雷达识别障碍,无法完成辅助变道,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激光雷达识别障碍,影响辅助变道功能,甚至引起功能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激光雷达窗口上有水、灰尘、微划痕、油泥、脏污、冻结、降雪、有色或透明车膜等遮挡物
ALC可能会对目标车道和当前车道障碍物存在漏检或误检的情况,您必须在变道前及变道中,时刻确认变道是否安全合适。以下目标不能保证被识别,可能会被响应,包括但不限于:
ALC不能保证对特殊车辆识别,尤其是在夜晚需要特别注意。譬如,尾部有遮挡的车辆、外形不规则的车辆、尾部垂直面低于一定高度的车辆、空载的载车交通工具等。
ALC可能漏检静止的或者行驶缓慢的车辆,尤其是在夜晚需要特别注意。
特殊或复杂路况下不建议使用ALC,包括但不限于:
全域领航辅助(NOP+)是根据导航路线规划行驶的辅助驾驶功能。
全域领航辅助功能仅限订阅用户可用,且仅部分路线可用。
全域领航辅助功能必须在车道居中辅助功能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的前提下,才能正常工作。详情请参阅“车道居中辅助”。
全域领航辅助功能在分车道限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道路上,无法基于车道限速自动调节巡航车速,请注意当地交通规则,手动进行车速调整。
全域领航辅助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
在使用全域领航辅助时,如发现交通状况、道路环境或车辆状况不适宜使用该功能,或存在其他不安全因素,您应随时准备接管车辆。您始终承担着安全行驶且遵守现行交通法律法规的最终责任。
请您在系统引导车辆进行换道时注意周围环境,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请在通过上下匝道、盲区弯道、交叉口、以及拥堵等路段时格外小心。
和其他驾驶辅助功能一样,全域领航辅助无法完全响应静态障碍物(如路障、三角警示牌、洒落在路面的异物等),如前方存在事故或施工区域,请立即接管车辆以控制方向和速度。
全域领航辅助是一个舒适性功能,而非防碰撞功能。全域领航辅助最大减速度有限,小于自动紧急制动和驾驶时所能请求的最大减速度,因此切勿依赖全域领航辅助对车辆进行充分减速从而避免碰撞。爱车与前车相对车速较大时,如前车静止或缓行,全域领航辅助存在无法刹停的风险。为保证安全,出现上述情况时,请您立即退出全域领航辅助,切勿在上述情况尝试全域领航辅助对静止车辆刹停或跟停前车。
全域领航辅助最大转向力有限,小于驾驶时所能请求的最大转向力,因此切勿依赖全域领航辅助对爱车进行充分转向以控制方向。您应始终做好接管方向盘控制方向的准备,特别是在弯道中。
如果需要通过蜿蜒曲折、急转弯的道路时,请您立即接管方向盘控制方向,切勿在这些情况下使用全域领航辅助。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驾驶模式选择全域领航辅助,开启该功能。
全域领航辅助的工作条件:
车道居中辅助转向辅助功能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详情请参阅“车道居中辅助”
导航正常工作
导航界面的全域领航辅助快捷开关没有关闭
GPS信号良好
车辆驶入支持全域领航辅助的路段
危险警告灯未开
方向盘转向角度过大时,功能无法开启
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及毫米波雷达功能正常,视野清晰
在设置中选择全域领航辅助,并不意味着功能被激活。开启全域领航辅助后,您会在规划路径时看到不同路径是否支持全域领航辅助。当车辆驶入支持全域领航辅助的路段时,若您按下方向盘左侧中键,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全域领航辅助将会自动激活。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选择辅助/智能驾驶>全域领航辅助后,可以选择领航辅助开启范围
高速与城快
在已开通路段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段,全域领航辅助能够依据导航路径自动切换车道、进出匝道,并根据当前道路限速智能调整巡航速度。当前车行进缓慢,全域领航辅助可以择机变换至更合适的车道。
全域
在高速与城快范围的基础上,依据导航路径衔接已经开通的城区路段,可以在红绿灯前启停、选择合适车道通过路口。当前方遇到静止物体时,全域领航辅助会尝试跨线绕行障碍物,在绕行过程中请您时刻注意车辆与其他车流、障碍物的碰撞风险,随时准备接管车辆,避免碰撞风险。
主辅路切换,包括进出匝道、Y型岔口、通过主辅路隔离带的缺口进入左右转专用道等。
车辆进行变道时,对变道过程中可能影响行车安全的车辆、非机动车、行人、路沿、护墙护栏、以及其他物体等的避让能力。
在设置中开启全域领航辅助后,您会在规划路径时看到不同路径是否支持全域领航辅助。支持全域领航辅助的路线方案上将显示全域领航辅助图标以及该路线中预计领航的路程长度,上滑展开路线详情后,您也可以看到该路线方案中支持全域领航辅助的具体路段。
在设置中开启全域领航辅助后,导航路线偏好设置将新增全域领航优先选项。选择该选项后,将优先为您规划支持领航路段较多的路线方案。
当您选择一条支持全域领航辅助的路线开始导航后,您可以查看导航界面左上角的转向信息面板,通过路段名称前的全域领航辅助图标来判断该路段是否支持全域领航辅助功能。当您点击转向信息面板的上方区域或下滑该面板时,您将可以看到整条路线中支持全域领航辅助功能的路段。
在设置中开启全域领航辅助后,若导航路径途径全域领航辅助可用路段,则导航界面显示,表明全域领航辅助快捷开关。
您可以通过关闭快捷开关退出全域领航辅助功能,此时若车道居中辅助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全域领航辅助会退出至车道居中辅助。
若您行驶在高架下的道路而导航显示在高架上时,或者行驶在辅路上而导航显示在平行的主路上时,全域领航辅助可能会误激活,导致车辆非预期的加减速或者变道。此时需要您退出全域领航辅助或者在导航中点击按钮“切至桥下”、“切至辅路”从而切换正确的导航路线。
当您在使用全域领航辅助时,若您变更导航路线或结束导航路线,可能会造成功能的降级或退出,请您退出功能再进行导航路线的变更。若您需要在全域领航辅助激活时变更导航路线,请格外留意车辆的行驶状态,随时准备接管。
数字仪表左侧,实时车速旁增加智能驾驶状态指示灯,可以通过智能驾驶状态指示灯了解当前智能驾驶可启动的功能、正在运行的功能、功能未能成功启动,以及智能驾驶巡航速度状态。
激活状态
待激活
故障提示
横向控制丢失
全域领航辅助
车道居中辅助
自适应巡航
无
当车辆驶入支持全域领航辅助的路段时,数字仪表将显示全域领航辅助待激活界面,若您按下方向盘左侧中键,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全域领航辅助将会自动激活。
全域领航辅助将参考前车车速、交通流速度、道路曲率等因素调整当前车速,但是最高不会超过设定的巡航车速。
当您通过方向盘左侧中键激活全域领航辅助后,系统将参考道路限速自动设定巡航车速。您可通过方向盘的巡航车速加减键改变设定的巡航车速。当您改变设定的巡航车速后,至下一个道路限速变化点前,全域领航辅助不会再自动设定巡航车速。
在城区行驶时,系统会根据交通流情况,自动选择合适的巡航车速,并显示在数字仪表屏中;请留意,该车速值可能与道路限速不同。当您认为系统所选择的车速不合理、或有超速风险时,您可通过方向盘的巡航车速加减键改变设定的巡航车速。
当用户选择全域领航辅助,在中控屏发起导航后,数字仪表底部就会出现超级进度条。
当车辆未进入到全域领航辅助功能可用路段时,进度条显示如下:
蓝色线段表示全域领航辅助功能可用
灰色线段表示全域领航辅助功能不可用
全域领航辅助功能使用过程中,动态模拟环境显示将在本车模型前方出现双层牵引线:
上层牵引线的长度动态变化
下层牵引线稳定的显示未来的行驶路径
全域领航辅助功能行驶过程中,本车模型将不会超越上层线的停止点。
当全域领航辅助处于被激活的情况下,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方向盘按键车速调节,选择合适的速度调节方式,
巡航车速调节方式包括:
短按±1长按±5
短按方向盘左侧上键或下键,巡航速度以+/–1公里/小时改变
长按方向盘左侧的上键或下键,巡航速度以+/–5公里/小时的倍数进行改变,比如车速为80公里/小时,长按一下方向盘左侧的上键,车速将变为85公里/小时
短按±5长按±1
长按方向盘左侧上键或下键,巡航速度以+/–1公里/小时改变
短按方向盘左侧的上键或下键,巡航速度以+/–5公里/小时的倍数进行改变,比如车速为80公里/小时,短按一下方向盘左侧的上键,车速将变为85公里/小时
全域领航辅助的最大设定速度是130公里/小时。
全域领航辅助的最小设定速度是30公里/小时,但可以跟停至0公里/小时。
首次开启该功能默认为短按±5长按±1。
巡航车速调节无法通过NOMI语音调整。
上述最大设定速度为全域领航辅助理论上支持的最高速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在中国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请您在启动和设置全域领航辅助时,注意遵守所适用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车辆行驶速度的规定。
依据当前道路法规限速信息,巡航车速可以进行个性化调整
车速值:相对法规限速值,可以在“-15kph”到“+10kph”的范围内调整。例如:选择“+5kph”,限速120公里/小时的路况开启全域领航辅助,巡航车速将默认为125公里/小时。
百分比:相对法规限速值,可以在“-15%”到“+10%”的范围内调整。例如:选择“+5%”,限速100公里/小时的路况开启全域领航辅助,巡航车速将默认为105公里/小时。
全域领航辅助激活后,车辆行驶在紧邻护墙的车道,若因车道变窄,导致居中行驶时距离护墙过近,车辆将在当前车道内适度偏移从而远离护墙。
您仍需要时刻注意路况,留意车辆与护墙、另一侧车辆的安全空间,必要时请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全域领航辅助激活后,若相邻车道出现低速行驶的车流时,车辆将控制车速,适当减小与该低速车流的速度差。
全域领航辅助中,当环境及路况满足一定要求时,您可主动拨动转向灯拨杆触发车辆自动变换车道。详情请参阅“转向灯控制变道(ALC)”。
全域领航辅助中,当环境及路况满足一定要求时,系统会自动触发智能变道,发出变道提示。
若当前车道行进缓慢,且车辆的行驶车速明显低于设定的巡航车速时,全域领航辅助会伺机发出变道提示。全域领航辅助也会依据导航路线发出变道提示。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选择辅助/智能驾驶>变道确认方式,可以选择变道确认方式。
需要确认:出现变道提示时,往变道方向拨动转向灯拨杆后,车辆将在合适的时机自动变道,不拨将不会进行变道,反向拨动将取消此次变道。完成变道后,请及时将拨杆拨回。
无需确认:出现变道提示时,车辆不会请求确认,默认在合适的时机自动变道。
进入匝道,或者从匝道斜插汇入主路时,爱车不会请求变道确认,将直接自动引导变道。
城区领航辅助行驶时,爱车不会请求变道确认,将直接自动发起变道。
变道可能随时以极快的速度发生,无论您是否选择“需要确认”的变道方式,您必须在变道前及变道中,时刻确认变道是否安全合适。请务必留心路况,始终将手放在方向盘上,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取消变道及变道中止
在变道前或变道时,往即将变道的相反方向拨动转向灯拨杆,以取消本次变道。
接管提示
当全域领航辅助判断本车可能无法继续按照导航路线行驶时,系统会通过声音和文字提示,需要你及时接管车辆以控制速度和方向,安全驶入正确车道。
当以下情况发生时,变道会中止,并通过数字仪表及声音提醒,需要您及时接管车辆:
全域领航辅助检测到变道环境不安全
车道居中辅助功能退出,譬如接管方向盘控制、车道线不清晰、通过曲率过大的弯道等
自适应巡航和转向辅助功能同时退出,譬如按下方向盘左侧中键、踩下制动踏板等
选择需要确认时,请在出现变道提示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确认,以免错过变道时机。
选择需要确认时,当您拨动转向灯拨杆后,转向灯会亮起,并在变道的过程中一直保持。选择无需确认时,出现变道提示时转向灯会主动亮起,并在变道的过程中一直保持。
变道跨线前爱车可能会在当前车道进行车速调整。
智能变道每次只能变换一个车道。
若夜晚光线、视野不佳,车道线不清晰,可能无法进行智能变道或导致变道中途退出,请务必及时接管车辆。
您必须在变道前及变道中,时刻确认变道是否安全合适。请注意智能变道无法响应行人、障碍物、迎面驶来的车辆等,智能变道可能无法正确识别目标车道和当前车道的环境。切勿依赖智能变道判断的行驶路径来变道。您始终承担着安全变道的最终责任。
无论是系统自主发起的变道,或由您通过转向灯拨杆发起的变道,亦或是系统发出变道提醒您通过转向灯拨杆确认的变道(高速或城快路况,您在设置项中选择需要确认的变道确认方式时),均有可能出现压实线变道的情况。请您时刻留意交通环境与车辆动态,避免造成违规。
若您在设置中开启了抬头显示HUD状态提示,那么HUD会通过以下信息,帮助您更安全高效地使用全域领航辅助。
设定的巡航车速
当前行驶车速
导航信息显示:转向箭头和进度条将变为蓝色
智能变道提示:指示相应一侧的变道方向
在全域领航辅助激活后,针对交通信号灯,可以做出红灯停车与绿灯自动起步的控制;当在路口需要转弯时,车辆会选择合适车道通过路口。
确认全域领航功能已开启。
在红绿灯路口前留意导航信息,确认是否行驶在符合您行驶意图的车道上,必要时及时接管进入正确车道。
当信号灯被遮挡、环境恶劣、摄像头脏污等情况发生时,系统可能无法准确识别红绿灯,导致误闯红灯、停车过线、绿灯不起步等问题。请您时刻留意车辆动态,随时准备接管,避免违规或安全风险。
在全域领航辅助激活后,当车辆行驶在城区道路时,前方有静止的车辆、锥桶等障碍物,周围环境安全且行驶状态符合条件时,车辆可发起绕行障碍物。
在绕行过程中,请您时刻注意车辆与其他车流、障碍物的碰撞风险,随时准备接管车辆,避免碰撞风险。
以下场景,车辆可能无法识别并导致功能无法正常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被遮挡、难以观察的红绿灯,包括被放置于低矮位置的临时红绿灯等
红绿灯故障,包括黑灯或展示的通行信息矛盾的红绿灯等
异形红绿灯等
潮汐车道、可变车道
公交专用道
多乘员车道
主动进入直行待行区
中小型路口掉头
环岛通行
路面有抛洒的异物
路面坑洼凹陷
路面标线模糊、混乱
切勿依赖全域领航辅助判断的行驶车道来通过路口,您始终承担着安全行驶的最终责任。
若您在设置中开启了NOMIPilot提示,当NOMI未处于对话任务中时,会通过语、表情提示全域领航辅助的状态,帮助您更安全高效地使用全域领航辅助。
在开启全域领航辅助NOP+时,当前车与爱车先后进入紧急制动状态,且后车快速接近时,系统将通过点亮双闪灯警示后车。
您可通过以下方式主动退出全域领航辅助:
按下方向盘左侧中键,同时退出车道居中辅助功能
踩下制动踏板,同时退出车道居中辅助功能
通过转动方向盘主动接管车辆行进方向
关闭导航界面的全域领航辅助快捷开关,若车道居中辅助功能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全域领航辅助会退出至车道居中辅助功能
退出导航,当全域领航辅助退出时,若车道居中辅助功能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全域领航辅助会退出至车道居中辅助功能
当以下情况发生时,全域领航辅助将会自动退出,需要您及时接管车辆:
车道居中辅助不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详情请参阅“车道居中辅助”
导航无法正常工作
车辆驶出支持全域领航辅助的路段
开启危险警告灯
系统出现故障
当全域领航辅助退出时,若车道居中辅助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全域领航辅助会退出至车道居中辅助,请注意车道居中辅助不会按导航路线行驶。
当全域领航辅助退出时,若车道居中辅助不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全域领航辅助和车道居中辅助将同时退出,您应在车道居中辅助退出后立即接管车辆的制动踏板、加速踏板及方向盘,控制爱车的速度和方向。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导航无法正常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网络异常导致导航引导信息无法实时更新
路径规划失败等原因导致导航意外退出
上下匝道引道长度不足
匝道口或分叉口地形复杂
车道线不清晰
车流量较大
地图信息过时或不准确
在导航中设置的途经点在匝道口或分叉口附近
快速接近的侧后方车辆
车流量较大时侧方行驶的车辆
侧方有直插匝道时快速汇入的车辆
从相隔一条车道驶入相邻车道的车辆
部分侵占变道目标车道的车辆
匝道口或分叉口的护栏、防撞墩等
全域领航辅助只能在高速及城市快速路的支持路段使用,以下地点可能无法正常使用,包括但不限于:
法律法规限制的特定区域
因GPS信号丢失的区域,譬如长隧道中等
收费站附近及服务区
特定的复杂匝道口及事故多发地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全域领航和辅助转向辅助功能退出,需要随时准备接管车辆,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摄像头识别障碍,影响全域领航辅助性能,甚至引起功能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激光雷达识别障碍,影响全域领航辅助功能,甚至引起功能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毫米波雷达识别障碍,影响全域领航辅助性能,甚至引起功能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仅有符合条件的车辆才会被全域领航辅助响应。以下目标不能保证被识别,可能会被响应,包括但不限于:
因事故侧翻、翻倒的车辆
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
碎落的障碍物
以下目标不会被全域领航辅助响应,包括但不限于:
该功能偶尔会在不需要加速或您未打算加速时进行加速,这可能是因跟随目标的变化或丢失所导致(特别是在转弯或变道过程中)。
该功能偶尔会在不需要制动或您未打算制动时进行制动。这可能是因检测到相邻车道(特别是在转弯或变道过程中)有车辆、物体、或静止目标变化或丢失等情况所导致。
该功能无法保证所有情况都能准确识别目标,如您发现动态环境模拟上"车道线"显示的情况与实际不符,请谨慎驾驶,以便及时接管爱车。包括但不限于:
实际前方有车,数字仪表未显示目标前车
实际前方无车,数字仪表却显示前车
特殊或复杂路况下不建议使用全域领航辅助,包括但不限于:
复杂多变的交通路况,譬如车流量大或车行缓慢的高速及城市快速路、多层立交桥等
以下情况如果与前车相对车速过大,全域领航辅助可能控制能力有限,会导致无法及时保持车距。包括但不限于:
弯道中车速过快
车道线杂乱
弯道过急
前方车辆突然进行操纵(如突然转弯、加速、减速等)
其他车辆突然切入或切出本车前方
本车突然切入前方车辆的后方时
本车高速冲向前方静止或缓行的目标
以下情况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制动力。包括但不限于:
制动功能不能完全起作用(如制动零件过冷、过热、潮湿等)
车辆维护不当(如制动器或轮胎过度磨损,胎压异常等)
车辆在特殊路面行驶(如上下坡、积水、泥泞、坑洼、冰雪路面等)
车道居中辅助(LCC),是在实现自适应巡航的车速控制及保持车距功能基础上,增加了车辆保持在车道内的转向辅助功能。车道居中辅助使用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检测行驶路径前方的车辆,自动控制车速及保持车距。同时,车道居中辅助使用高清摄像头识别车道线,在两侧车道线清晰的情况下,可辅助转向使车辆保持在当前车道内。
车道居中辅助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实现自动驾驶,驾驶员应当双手握住方向盘保持注意力集中,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车道居中辅助主要适用于车道线清晰及有进入限制的封闭道路上使用,譬如高速和高架的主路及拥堵路段。
若两侧车道线清晰,车道居中辅助力求将车辆保持在车道内。在特殊路况或者雨天、夜晚光线不良等情况下,车道居中辅助识别车道线能力降低,可能导致无法以适当方式保持在车道内或存在刮蹭风险,建议暂时关闭车道居中辅助或切换为自适应巡航。
车道居中辅助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
在使用车道居中辅助时,如发现交通状况、道路环境或车辆状况不适宜使用该功能,或存在其他不安全因素,您应随时准备接管爱车。
您始终承担着保持合适车距和车速,且符合所适用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最终责任。
完全依靠本系统
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使用本系统
在行人、自行车或者动物较多的环境中使用本系统
在转弯半径较小的道路使用本系统
在车道线不清晰或者光线条件不良时使用本系统
车道居中辅助是一个舒适性功能,而非防碰撞功能,所以其最大减速度有限,小于自动紧急制动和手动驾驶时所能请求的最大减速度。因此切勿依赖车道居中辅助对爱车进行充分减速从而避免碰撞。
爱车与前车相对车速较大时,如前车静止或缓行,车道居中辅助存在无法刹停或保持安全距离的风险。为保证安全,出现上述情况时,请您立即退出车道居中辅助,切勿在上述情况尝试车道居中辅助对静止车辆刹停或跟停前车。
车道居中辅助最大转向力有限,小于驾驶时所能请求的最大转向力,因此切勿依赖车道居中辅助对爱车进行充分转向以控制方向。您应始终做好接管方向盘控制方向的准备,特别是在弯道中。
如果需要转弯、调头,或者通过蜿蜒曲折、急转弯的道路时,由于车道线可见度有限,请您立即接管方向盘控制方向,切勿在这些情况下使用车道居中辅助。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驾驶模式选择车道居中,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在设置中开启车道居中,并不意味着功能被激活。
你可以通过方向盘左侧按键控制辅助驾驶功能。
中键:激活或退出车道居中辅助
上键:增加或恢复巡航车速
右键:增加跟车距离
当满足工作条件时,按下中间按钮,激活车道居中辅助。
若两侧车道线清晰且爱车处于当前车道中央,则激活转向辅助功能的同时激活自适应巡航。
若两侧车道线不清晰或爱车没有处于当前车道中央,则优先进入自适应巡航功能并开始搜寻车道线,在满足条件后再进入转向辅助功能。
车道居中辅助可在车速0-130公里/小时内激活。
车速低于30公里/小时,即设置30公里/小时为巡航车速
车速高于30公里/小时,即设置当前车速为巡航车速
当车道居中辅助进入自适应巡航功能并开始搜寻车道线后,您可以松开加速踏板,由系统保持设定的巡航车速。
当前方有车,车道居中辅助会根据前车速度及距离自行调整车速,最高不超过巡航车速
当前方无车,车道居中辅助会迅速控制爱车的速度至巡航车速
当车道居中辅助控制方向时,方向盘会转动。当主动加速时,加速踏板不会移动;而当车道居中辅助减速时,制动踏板可能会移动。
车道居中辅助工作条件:
车速不超过130公里/小时
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功能正常,视野清晰
车道居中辅助的所有组件都没有故障
驾驶员手握方向盘
当车道居中辅助处于被激活的情况下,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方向盘按键车速调节,选择合适的速度调节方式,
车道居中辅助的最大设定速度是130公里/小时。
车道居中辅助的最小设定速度是30公里/小时,但可以跟停至0公里/小时。
上述最大设定速度为车道居中辅助理论上支持的最高速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在中国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请您在启动和设置车道居中辅助时,注意遵守所适用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车辆行驶速度的规定。
使用车道居中辅助行驶时,您可以随时深踩加速踏板或转动方向盘,主动接管爱车。当通过深踩加速踏板主动接管时,车道居中辅助不再响应目标前车。
当您停止深踩加速踏板后,车道居中辅助将立即恢复自适应巡航控制。
当通过转动方向盘主动接管时,车道居中辅助转向辅助功能将暂时退出至待命状态,但是保留自适应巡航功能并搜寻车道线,此时爱车的方向交由您来控制。
当您停止转动方向盘后,如果两侧车道线清晰且爱车处于当前车道中央,将自动恢复转向辅助功能。
当车道居中辅助是通过按下或踩下制动踏板的方式退出后,可通过按下方向盘左侧上键再次激活,并恢复之前设定的巡航车速。
当车道居中辅助跟停前车后,可通过按下方向盘左侧上键或踩下加速踏板并恢复之前设定的巡航车速。
恢复激活车道居中辅助,优先进入自适应巡航功能并开始搜寻车道线,如果两侧车道线清晰且爱车处于当前车道中央,随即进入转向辅助功能。
在车道居中辅助的转向辅助功能正常工作时,
如果已在设置中开启转向灯控制变道(ALC)功能,当您拨动转向灯拨杆时,若条件满足,将执行自动变道,详情请参阅“转向灯控制变道(ALC)”。
如果在设置中没有开启转向灯控制变道(ALC)功能,当您拨动转向灯拨杆时,车道居中辅助的转向辅助功能将暂时退出至待命状态,需要您及时接管方向盘控制车辆方向。此时保留自适应巡航功能并持续搜寻车道线,在条件满足后自动恢复转向辅助功能。
在车道居中辅助的转向辅助功能正常工作且在设置中没有开启转向灯控制变道(ALC)功能时,如果您需要变换车道,请主动接管方向盘控制车辆方向,退出转向辅助功能至待命状态。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车道居中辅助的转向辅助功能控制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暂时退出至待命状态,并通过声音和文字提醒,需要您及时接管方向盘控制车辆方向。此时保留自适应巡航功能并持续搜寻车道线,在条件满足后自动恢复转向辅助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车道划分不清晰区域,譬如车道线汇合或分离区域、高速匝道口,城市路口区域、左转待行区域等
当以下情况发生时,车道居中辅助会退出激活状态,不再自动控制速度和方向,并通过声音提醒您:
按下方向盘按钮
踩下制动踏板
此外,当不满足工作条件时,车道居中辅助将自行退出,您应在退出后立即接管爱车的制动踏板、加速踏板及方向盘,控制爱车的速度和方向。
当两侧车道线都不清晰,跟随前车行驶时,若前车缓慢变换行驶路径,本车有与旁边车辆碰撞的风险,需要您随时准备接管车辆,保证行车安全。
使用车道居中辅助时,您必须握住方向盘并注视前方道路。
当系统检测到您握住方向盘且注视前方道路,报警会消失。
若动态环境模拟显示“请谨慎驾驶,车距过近”的警示时,说明车道居中辅助所能请求的最大减速度已无法保持车距,可能会有碰撞的风险,请您立刻接管制动踏板和方向盘控制车辆的速度和方向。
如您发现危险,切勿等待该警示出现再采取行动,请立刻接管车辆。
当车道居中辅助跟停前车后
若前车起步,车道居中辅助将自动跟车起步,您需要时刻确认周围环境安全,以免发生碰撞事故;
当跟停前车超过约5秒后,在自动跟车起步之前,会发出提示音;
当跟停前车超过约5秒后,若系统检测出前方可能出现影响行驶的障碍物,动态环境模拟显示将提示"前车开始行进",您需要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并按下方向盘左侧上键或踩下加速踏板重新激活跟车起步;
超过约5分钟后,车道居中辅助会退出,电子驻车系统会被拉起
车道居中辅助跟停前车后,当前车起步距离爱车超过约4米,车道居中辅助才会跟车起步。
开启后,当车辆处于车道居中辅助状态下在高速、高架行驶时,如识别到道路限速变化,会进行限速更改提示。您可以通过手动确认,使巡航速度与当前道路限速保持一致。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智能限速控制,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智能限速控制仅供参考,无法替代您的目视检查。切勿完全依赖道路标识识别的限速信息进行驾驶。
当车辆的行驶速度超出道路限速时,会通过视觉方式,提示您当前处于超速状态。
智能限速控制目前无法在匝道等复杂路况工作。
您始终承担着安全驾驶、且符合所适用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最终责任。
智能限速控制结合地图的限速信息,在数字仪表上显示限速信息;当地图没有限速信息源时,将不显示任何限速提示信息。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摄像头识别障碍,影响车道居中辅助性能,甚至引起功能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毫米波雷达识别障碍,影响车道居中辅助性能,甚至引起功能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激光雷达识别障碍,影响车道居中辅助功能,甚至引起功能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仅有符合条件的车辆才会被车道居中辅助响应。以下目标不能保证被识别,可能会被响应,包括但不限于:
横置车辆
以下情况由于目标未在正前方可能导致车道居中辅助识别及响应时机过晚,包括但不限于:
车道居中辅助不会响应处于传感器盲区的目标。譬如,不能检测到车辆边角盲区和车辆侧面盲区的情况。
当相邻车道车辆仅有部分车身切入到爱车前方(尤其是大巴、货车等大车切入),可能无法识别响应,需要您及时接管。
爱车突然切入到前方车辆后方,或者其他车辆突然切入或切出爱车前方时,可能无法及时识别到目标,需要您及时接管。
特殊或复杂路况下不建议使用车道居中辅助,可能会影响车道居中辅助保持性能,甚至引起功能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如果与前车相对车速过大,车道居中辅助可能控制能力有限,会导致无法及时保持车距。包括但不限于:
其他车辆突然切入或切出爱车前方
爱车突然切入前方车辆后方时
爱车高速冲向前方静止或缓行的目标
爱车维护不当(如制动器或轮胎过度磨损,胎压异常等)
爱车在特殊路面行驶(如上下坡、积水、泥泞、坑洼、冰雪路面等)
自适应巡航(ACC)能自动锁定前车车速,随前车车速变化而变化。当前方无可响应目标时,爱车将按照设定车速行驶;当前方有可响应目标时,爱车将自动控制车速以力求维持用户设定的跟车距离。
自适应巡航主要适用于在干燥且畅通的标准化直路上长途行驶,如公路、高速公路、长直干道等。
自适应巡航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
自适应巡航只能控制爱车的速度,而无法控制爱车的行驶方向。
在特殊道路使用本系统,比如施工道路、非公开道路
自适应巡航是一个舒适性功能,而非防碰撞功能,所以其最大减速度有限,小于自动紧急制动和手动驾驶时所能请求的最大减速度。因此切勿依赖自适应巡航对爱车进行充分减速从而避免碰撞。
爱车与前车相对车速较大时,如前车静止或缓行,自适应巡航存在无法刹停或保持安全距离的风险。为保证安全,出现上述情况时,请您立即人工介入刹车,切勿在上述情况尝试自适应巡航对静止车辆刹停或跟停前车。
中键:激活或退出自适应巡航
当满足自适应巡航工作条件时,按下方向盘左侧中间按钮,激活自适应巡航控制。
自适应巡航可在车速0-130公里/小时内启用。
当激活后,您可以松开加速踏板,由自适应巡航保持设定的巡航车速。
当前方有车,自适应巡航会根据前车速度及距离自行调整车速,最高不超过巡航车速
当前方无车,自适应巡航会迅速控制爱车的速度至巡航车速
当自适应巡航主动加速时,加速踏板不会移动;而当自适应巡航减速时,制动踏板可能会移动。
当自适应巡航是通过按下方向盘左侧中键或踩下制动踏板的方式退出后,可通过按下方向盘左侧上键再次激活,并恢复之前设定的巡航车速。如踩下加速踏板的同时按下方向盘左侧上键,则当前车速将被设定为巡航车速,最大设定速度是130公里/小时。
自适应巡航工作条件:
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功能正常,视野清晰
自适应巡航的所有组件都没有故障
驾驶员需双手握方向盘
当以下情况发生时,自适应巡航会退出激活状态:
此外,当自适应巡航不满足工作条件时,自适应巡航将自行退出,您应在自适应巡航退出后立即接管爱车。
自适应巡航退出后,爱车可能会因动能回收制动而减速,并不再与前车保持设定距离。
当自适应巡航处于被激活的情况下,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方向盘按键车速调节,选择合适的速度调节方式,
自适应巡航的最大设定速度是130公里/小时。
自适应巡航的最小设定速度是30公里/小时,但可以跟停至0公里/小时。
以上最大设定速度为自适应巡航理论上支持的最高速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在中国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请您在启动和设置自适应巡航时,注意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包括但不限于车辆行驶速度的规定。
您有责任在任何时候确定并保持安全的跟车距离,请勿完全依靠自适应巡航保持车距。
若动态环境模拟显示“请谨慎驾驶,车距过近”的警示时,说明自适应巡航所能请求的最大减速度已无法保持车距,可能会有碰撞的风险,请您立刻接管制动踏板和方向盘控制车辆的速度和方向。
当自适应巡航跟停前车后
若前车起步,自适应巡航将自动跟车起步,您需要时刻确认周围环境安全,以免发生碰撞事故;
当跟停前车约5分钟内,自适应巡航可以跟车起步;
当跟停前车超过约5分钟后,爱车将拉起电子驻车(EPB),并退出自适应巡航功能;
若系统检测出前方可能出现影响行驶的障碍物,导致无法跟随前车,您需要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并可通过踩下加速踏板重新激活自适应巡航跟车起步
自适应巡航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检测到其他交通参与者,受若干因素影响可能会失效、失当或不及时。
开启后,当车辆处于自适应巡航状态下在高速、高架行驶时,如识别到道路限速变化,会进行限速更改提示。您可以通过手动确认,使巡航速度与当前道路限速保持一致。
在自适应巡航系统跟随前车时,若您打开左转向灯并转动方向盘意图超车,该功能可辅助您加速,最高不超过设定的巡航车速。
超车辅助功能工作条件:
自适应巡航正在运行,并且检测到前方存在同向行驶的车辆
当前车速高于50公里/小时,但是不高于设定的巡航车速
变道一侧没有车道线或者车道线为虚线
爱车与前方车辆保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满足以上前提条件后,当您将左转向灯拨杆拨到底,可以激活超车辅助功能。向左转动方向盘后,自适应巡航系统将继续保持与前车的距离,但允许您行驶到比设定的跟车距离略近的距离。变道过程中,自适应巡航系统将在您未踩下加速踏板的情况下加速,但是不会超过您设定的巡航车速。
受本车道或目标车道前方车辆影响,爱车也可能在超车辅助过程中进行减速,引起减速的目标车辆在数字仪表显示中会被高亮显示。
当以下情况发生时,超车辅助功能将退出,但自适应巡航功能会保留:
完成变道
变道前转向灯拨杆被拨回
若自适应巡航工作条件不满足,超车辅助功能和自适应巡航功能将同时退出。
超车辅助只能辅助调整行驶速度,而无法控制行驶方向,您必须始终手动控制方向。
超车辅助无法分辨您的“超车”与“左转”意图。
超车辅助仅检测前方车辆,您必须在超车前及超车过程中主动目视检查确认周围超车环境安全。
在使用超车辅助功能时,您应意识到可能出现的意外加速或者加速不足,并随时准备踩下制动踏板或深踩加速踏板接管爱车,切勿依赖该功能进行超车。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超车辅助无法按预期运作,包括但不限于:
正在驶近左转弯出口
正在弯道上行驶
本车道或目标车道的前方车辆运动状态突然改变,譬如突然减速
侧方或后方存在障碍物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摄像头识别障碍,影响自适应巡航性能,甚至引起功能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激光雷达识别障碍,影响自适应巡航性能,甚至引起功能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雷达识别障碍,影响自适应巡航性能,甚至引起功能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仅有符合条件的车辆才会被自适应巡航响应。以下目标不能保证被识别,可能会被响应,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由于目标未在正前方可能导致自适应巡航识别及响应时机过晚,包括但不限于:
自适应巡航不会响应处于传感器盲区的目标。譬如,自适应巡航不能检测到车辆边角盲区和车辆侧面盲区的情况
接近或者通过道路转弯时可能会误选或者漏选目标,从而导致车辆预料外的加减速
处于坡上可能会丢失目标或者误判与前车之间距离。下坡时会增加行驶车速,从而导致超过巡航车速
当相邻车道车辆仅有部分车身切入到爱车前方(尤其是大巴、货车等大车切入),可能无法识别响应,需要您及时接管
爱车突然切入到前方车辆后方,或者其他车辆突然切入或切出爱车前方时,可能无法及时识别到目标,需要您及时接管
该功能无法保证所有情况都能准确识别目标,如您发现数字仪表上“目标前车”显示的情况与实际不符,请及时接管爱车。包括但不限于:
特殊或复杂路况下不建议使用自适应巡航,可能会影响自适应巡航性能,甚至引起功能退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情况如果与前车相对车速过大,自适应巡航可能控制能力有限,会导致无法及时保持车距。包括但不限于:
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PSP)是在高速服务区换电场景实现全程领航的功能。功能开启后,车辆可在全域领航辅助状态下,依据导航路线及换电站换电订单的下单状态,自主从高速主路经过匝道,驶入目标服务区。车辆进入支持领航换电的服务区后,可根据换电站位置和换电等待状态,自主前往换电站,排队等待,完成换电流程,途中可支持绕行障碍、避让行人等场景。在完成换电后,可继续激活领航辅助功能,车辆自主驶出服务区回到高速主路保持全域领航辅助行驶。
该功能仅限订阅用户可用,且仅部分路线可用。
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必须在全域领航辅助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的前提下,才能正常工作,详情请参阅"全域领航辅助用户手册"。
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必须在满足换电站泊车辅助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的前提下,才能正常工作,详情请参阅"换电站泊车辅助"。
当前阶段,仅部分高速二代、三代换电站可用。
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Beta版本为公开测试版本,功能尚处于持续优化阶段。
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
在使用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时,如发现交通状况、道路环境或车辆状况不适宜使用该功能,或存在其他不安全因素,您应随时准备接管爱车。您始终承担着安全行驶且遵守现行交通法律法规的最终责任。
请您在系统引导车辆进入高速服务区后注意周围环境,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请在通过上下匝道、盲区弯道、交叉口、汇流口、拥堵路段以及行人横穿等场景时格外小心。
和其他驾驶辅助功能一样,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无法完全响应静态障碍物(如路障、三角警示牌等),如前方存在事故或施工区域,请立即接管车辆以控制方向和速度。
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是一个舒适性功能,而非防碰撞功能。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最大减速度有限,小于自动紧急制动和驾驶时所能请求的最大减速度,因此切勿依赖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对车辆进行充分减速从而避免碰撞。车辆与前车相对车速较大时,如前车静止或缓行,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存在无法刹停的风险。为保证安全,出现上述情况时,请您立即退出全域领航辅助,切勿在上述情况尝试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对静止车辆刹停或跟停前车。
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最大转向力有限,小于驾驶时所能请求的最大转向力,因此切勿依赖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对爱车进行充分转向以控制方向。您应始终做好接管方向盘控制方向的准备,特别是在弯道中。如果需要通过蜿蜒曲折、急转弯的道路时,请您立即接管方向盘控制方向,切勿在这些情况下使用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辅助/智能驾驶,驾驶模式选择全域领航辅助,打开下方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开关开启该功能。
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的工作条件:
车道居中辅助转向辅助功能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详情请参阅“车道居中辅助用户手册”
全域领航辅助功能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详情请参阅“全域领航辅助用户手册”
换电站泊车辅助功能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详情请参阅“换电站泊车辅助用户手册”
导航界面的全域领航辅助快捷开关处于开启状态
在设置中选择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并不意味着功能被激活。开启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后,您会在规划路径时看到不同换电站是否支持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当车辆驶入支持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路段时,若您按下方向盘左侧中间按键,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将会自动激活。
在车机地图上设置高速服务区换电站为途径点:
如果该高速换电站支持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将会有【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图标】提示;
在高速主路进入服务区匝道前,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功能激活,此时不意味着成功下单。
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与全域领航辅助和其他辅助驾驶功能一样,驾驶时不可以有以下行为:
完全依靠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
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使用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
在转弯半径较小的道路使用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
在车道线不清晰或者光照条件不良时使用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
在交通状况或道路环境不安全时使用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
进入服务区后,车辆将会始终保持在较低车速行驶。
下单时会对车辆和蔚来APP位置进行校验,只有在换电站附近约200米范围内才能成功下单。
当遇到车机断网而无法下单的情况下,请等待车机网络恢复后重新尝试下单,或咨询现场专员。
下单时请注意阅读协议以及免责条款等。
如因某些原因离开现场,请留意手机APP的排队情况,或及时取消订单。
等待换电时请避开换电站前的行车通道。
前车换电完成驶离换电站后,换电站检查后发叫号指令,通知进站换电,车辆将会从等待区域行驶到换电起始区域,衔接“换电站泊车辅助”,开始进入换电流程。
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辅助车辆进入换电起始区域后,将会衔接换电站泊车辅助功能进行换电。详情请参阅“换电站泊车辅助(PSAP)用户手册”。
以下情况时,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功能可能无法按预期运作:
路缘的材质不是石头或者无法检测到的路缘。如果停车不当,车辆的轮胎轮圈会有被路缘损坏风险,请及时接管车辆。
方向盘的任何加装或改装配件,会增加泊车过程中的风险,可能导致视觉融合泊车辅助无法运作或按预期的方式运行,包括但不限于:安装方向盘皮套、改装方向盘、配重环等。
一个或多个超声波传感器污损或受到妨碍(如污泥或者冰雪等)
天气条件(大雨,大雪,大雾,酷热或者极寒温度等)干扰传感器工作
地面反光或地面积水
传感器受到其他可产生干扰的电器设备或装置的影响
路面凹凸不平,比如有植草砖,有凹槽的路面等
安装有雪地防滑链或者备用车轮
装载的物体从车辆周围突出
左右外后视镜中任意一个有损坏或者处于不正常的位置
若泊车过程中暂停次数过多,会影响最终泊车的效果。
目标停车位紧靠路边的栅栏、较高的墙面、路灯、树木、灌木丛、柱子,悬空障碍物如栏杆,配电箱,充电枪等,会影响最终泊车的效果,甚至可能造成车辆损伤。
系统自检完成换电后,可再次激活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功能,车辆会以较低车速驶出换电站。
若导航目的地为换电站,换电完成后车辆将不会自动驶出换电站,需要手动驾驶驶出换电站。
驶出换电站时请注意观察前方的车辆及行人,确认安全后再驶出换电站。
您可通过以下方式主动退出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
关闭导航界面的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快捷开关,若车道居中辅助功能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会退出至车道居中辅助功能
退出导航,当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退出时,若车道居中辅助功能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会退出至车道居中辅助功能
当以下情况发生时,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将会自动退出,需要您及时接管车辆:
在高速服务区内,当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是通过按下方向盘左侧中间或踩下制动踏板的方式退出时,可通过按下方向盘左侧中间按键再次激活。
服务区内车辆偏离导航路线后,当车辆回到导航位置,或者刷新导航路线后,可以再次激活功能。
动态环境模拟显示可通过数字仪表显示车辆实时监测到的外部环境,包括车道线等其它交通参与元素。
自适应巡航(ACC)功能可用但未启动
自适应巡航(ACC)功能启动
自适应巡航(ACC)功能激活失败
车道居中辅助(NP)功能可用但未启动
车道居中辅助(NP)功能启动
车道居中辅助(NP)功能激活失败
全域领航辅助(NOP+)功能可用但未启动
全域领航辅助(NOP+)功能启动
全域领航辅助(NOP+)功能激活失败
动态环境模拟显示仅供参考,无法替代您的目视检查。切勿完全依赖动态环境模拟显示进行驾驶。
动态环境模拟显示关联的摄像头和传感器的探测范围是有限的,路况和天气状况可能会对探测造成不利影响,务必谨慎驾驶。
动态环境模拟显示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也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检测到车辆,受若干因素影响可能会失效、失当或不及时。
动态环境模拟显示并非总能监测到各种物体、车辆、骑行人或行人,也不能准确的显示周围环境的全部状况,更存在显示错误的可能性,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动态环境模拟显示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受到限制,包括但不限于:
车辆行驶在较大弯道路面或道路状况不良
将某类型物体错误的以另一类型的物体模拟显示出来
将某物体以错误的方向、距离显示出来
道路标识识别(TSR),通过地图的限速信息,提醒您当前路段的限速等信息,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道路标识识别目前仅检测限速标志信息,对于其他交通标识不会响应。
该功能当前版本仅支持地图的限速信息,该功能尚处于持续优化阶段。
道路标识识别仅供参考,无法替代您的目视检查。切勿完全依赖道路标识识别的限速信息进行驾驶。
当车辆的行驶速度超出道路限速时,道路标识识别将通过视觉方式提示您当前处于超速状态。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道路标识识别无法按预期运作或者受到限制,包括但不限于:
导航地图版本较低
导航地图信息过时
导航地图信息缺失或者不准确
车辆在低速行驶时通过超声波传感器监测车辆周边情况。在泊车过程中,爱车会根据障碍物与车辆前方或后方距离,通过警告音和图像提醒您。
距离
警告音频次
警示颜色
1.2-1.5米
白色
0.9-1.2米
每秒0、1、2次
0.6-0.9米
每秒0、2、3次
橙色
0.3-0.6米
每秒3、4、5次
小于0.3米
高频滴滴声
红色
爱车前方和后方报警区域不超过1.5米。
泊车辅助提示仅供参考,无法替代您的目视观察。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启动泊车影像:
中控屏主页右划进入快捷设置页面,点击360环视图标,开启360°全景影像
从中控屏进入应用程序中心,点击泊车,开启记忆视角(360°全景影像或双视角影像)
将车辆挂入R挡,开启记忆视角(360°全景影像或双视角影像)
将方向盘右侧中键的自定义功能设置为360环视后,长按开启360°全景影像
唤醒NOMI,语音打开泊车,开启360°全景影像
您可以点击泊车影像界面右上方的声音小图标,选择关闭警示音。
泊车辅助警示音仅在周围环境明显不需要提示音时才建议关闭,当您手动关闭泊车辅助警示音时,您也将自行承担因此而产生的所有风险。
爱车挂入P挡或车速超过21公里/小时会自动退出泊车影像。
爱车未挂入R挡时,您也可以采用手指抓取中控屏的方式或点击交互界面的关闭按钮主动退出泊车影像。
以下情况超声波传感器受限,可能出现“前方泊车雷达故障”、“后方泊车雷达故障”、“泊车雷达系统故障”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一个或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受损、错位或被遮挡(如污泥、冰雪或者车衣等)
传感器受到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影响
传感器受到可产生干扰的电器设备或装置的影响
由于超声波传感器特性,有些情况可能导致超声波传感器误报,这种误报会随着路况的变化而消失,不会影响正常车辆驾驶。包括但不限于:
粗糙的沥青、水泥或鹅卵石路面,积水路面等不平整路面
道路中预埋的感应线圈等
附近大型车辆、建筑机械等产生的干扰
行人、儿童、动物
开启的地锁,低矮石墩、圆柱体、细杆、尖锐物体,地面的坑洞等
限高门,杆或悬空的结构物
车身侧方可能导致碰撞和刮擦的障碍物
自行车,墙角,停车场方柱边角等
泊车影像包含360°全景影像和双视角影像两种界面。点击360°全景影像界面上的按钮,可进行界面切换。
按键
功能
切换为双视角影像
切换为360°全景影像
快捷控制
切换为轮毂影像
打开双视角影像界面后,可通过切换前进挡(D挡)或后退挡(R挡)切换前/后视角,也可点击中控屏左下方区域中的3D视角、前视角、后视角、左右轮毂视角、前轮毂视角、后轮毂视角,切换不同的视角。
使用3D视角时,您可通过单指滑动调整视角,双指放大调整视角距离,双指上下滑动调整视角高度。
从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应用程序中心,点击泊车,从泊车设置里开启转向视角随动。
功能开启后,前后的倒车影像视角将跟随方向盘的旋转进行微调,帮助用户扩大倒车视野,提升泊车的安全性。
动态透明底盘是指车辆在移动过程中,将摄像头采集的路面实时影像通过技术处理后在车内中控屏上用透明效果展示出来,方便您在车内观察路面状况。
你可以在泊车影像的设置界面打开该功能。开启动态透明底盘后,可以自定义设置行驶过程中的车模透明度,共有“不透明”、“低”、“中”、“高”四个选项。
动态透明底盘无法识别出车辆静止时车底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使用时请谨慎驾驶,以实际环境为准,以免造成车辆损坏。
由于摄像头安装位置与车身的相对关系,在360°全景影像界面中,您的爱车模型周围实际会存在约20厘米的动态盲区范围。泊车时,还请注意观察爱车周围的实际情况。
全景影像所显示的车模周围盲区提示仅供参考,无法替代您的目视观察。
由于盲区的存在,部分离车辆较近的低矮物体可能显示不全,请您注意观察,谨慎驾驶。
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S-APAwithFusion)通过环视摄像头以及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地面划线或两车间隔的车位,辅助您泊入停车位。
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支持垂直停车位泊入和水平停车位泊入和斜列式停车位泊入,不支持立体停车位泊入。
为保证该功能的正常和安全运行,在使用该功能过程中,请务必全程系好安全带。
请勿在有坡度或者不平整的路面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
请勿在在充电状态下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
视觉融合泊车辅助系统的性能取决于环视摄像头以及超声波传感器对于环境的检测和识别能力。
如果左右外后视镜、环视摄像头以及超声波传感器中任意一个有损坏或处于不正常的位置,请勿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系统。
您应特别注意爱车旁边是否有行人、儿童、动物,和其他细、尖、矮、悬空等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受限的障碍物,譬如地锁、低矮石墩、锥桶、低矮圆柱体、细杆、尖锐物体、墙角、停车场方柱边角等。
视觉融合泊车辅助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道路和光线状况。
在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时,如发现交通状况、道路环境或车辆状况不适宜使用该功能,或存在其他不安全因素,您应随时准备接管爱车。您始终承担着安全泊车的最终责任,且需遵守现行交通法律法规。
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泊车:
车位搜索:进入双视角影像界面并打开车位搜索。以小于21公里/小时的速度缓慢向前行驶,直至数字仪表显示搜索到停车位后,停止移动爱车。保持制动,检查并选择安全且合适的停车位;
手动车位搜索:进入双视角影像界面并打开车位搜索。以小于21公里/小时的速度缓慢向前行驶,直至数字仪表显示搜索到停车位后,停止移动爱车。保持制动,检查并选择安全且合适的停车位;
自动车位搜索:符合路况及系统条件时,以小于21公里/小时的速度缓慢向前行驶,后台搜索到车位后,地图主页面中会出现泊车辅助按键,点击泊车辅助按键,按照界面文字提示停止移动车辆。保持制动,检查并选择安全且合适的停车位;
完成泊车。双视角影像界面提示“泊车完成”。
详细操作如下:
车位搜索
搜索车位前,爱车需满足以下条件:
车速小于21公里/小时
爱车处于D或R挡
ACC/LCC功能没有开启
超声波传感器和环视摄像头功能正常,视野清晰
系统没有故障
牵引力控制系统、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未被禁用
超级节能(ECO+)模式下功能无法启用
满足以上条件后,您可通过如下任一方式打开车位搜索:
在泊车影像关闭的情况下,唤醒NOMI,说“我要停车”或者“我要泊车”等命令,直接进入双视角影像界面并打开车位搜索
在中控屏主页右划进入快捷设置页面,点击泊车辅助,进入双视角影像界面并打开车位搜索
爱车挂入R挡,进入影像界面后,点击左上角的按键打开车位搜索
点击泊车影像进入360影像界面后,点击左上角的按键打开车位搜索
打开车位搜索后,请保持爱车与目标停车位之间的距离介于0.5米到1.5米之间,以小于21公里/小时的速度缓慢向前行驶,搜索车位。
搜索车位时,爱车左侧或右侧出现白色“P”提示,则表示系统搜索到对应侧的停车位。如果同时出现,则表示系统搜索到两侧停车位。
此时停止移动爱车,保持制动,检查并确认停车位是否安全且合适,若搜索到多个车位,您可在双视角影像界面手动选择合适的车位。
开始搜索车位后,若爱车挂入R挡并后退,车位搜索将保持。
若车速大于约21公里/小时,车位搜索会退出。
若搜索车位时,车辆前进方向与道路方向偏角过大,会影响最终泊车的效果。
狭窄通道上的泊车空位或者狭窄的泊车空位可能不会被选为停车位,因为不具备必要的操作空间。
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不支持在车位内开启车位搜索,并且进行移库的操作。
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可以识别车位内无障碍车位标识,识别成功后,左下方的车位界面中的无障碍车位会出现对应图标显示。非车位内的无障碍物标识暂不支持识别,比如竖立的金属牌,文字标识牌等。此外,该类型车位的识别可能会存在一定误差,请以实际情况为准,按需选择泊入。
您必须始终自行检查并确认系统搜索到的停车位安全且合适泊车,切勿依赖视觉融合泊车辅助搜索合适的停车位。
不可在高速路段以及城市快速路段使用该功能。
系统可能会在道路上、通道入口、灌木丛等地方误识别到停车位,需要您判定停车位合理性。
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无法判断搜索到的停车位是否合法,需要您确认停车位合法后再开始启动泊车程序。
泊车运行
点击选择停车位后,在释放制动踏板之前,您再次点击车位即可取消选择该停车位。
当车辆泊入时,数字仪表中爱车左侧或右侧“P”变为绿色提示。
请在车辆提示“请松开刹车和方向盘”后,再释放制动踏板,以免泊车功能退出,车辆后退。
释放制动踏板前,请确保双手和手臂不在方向盘轮廓和运行范围内,以免方向盘快速转动导致受伤。但请随时准备通过踩下制动踏板暂停功能或接管车辆。
在狭小场地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限制了传感器准确检测障碍物位置的能力,可能导致车辆或周围物体损坏的风险上升。
系统只会显示可以根据自身能力泊入的停车位。是否可以泊入会根据环境变化,不只是依赖于停车位大小。如果泊车过程中发现车辆周围有突然出现的障碍物,请提前接管,因为系统可能无法及时刹停。
完成泊车
当双视角影像界面提示“泊车完成”,同时数字仪表中爱车左侧或右侧“P”变为绿底提示,表示完成泊车。
泊车完成后,为确保车辆处于最佳停泊位置,可能需要您对爱车做进一步调整。
离开前,请确认电子驻车制动已拉起,且爱车处于P挡。
受周围环境影响,系统可能会提前完成泊车,需要您酌情调整车辆位置。
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运行过程中,您轻踩制动踏板车辆会减速,但不会暂停功能;只有您踩制动踏板直至速度为0公里/小时时,屏幕上会出现暂停泊车的按键,按下暂停键后功能暂停。
如您主动干预方向盘,会导致泊车功能暂停。
包括但不限于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垂直后退进入车位过程中,若系统检测到可能存在安全风险或无法保证泊车效果时,系统将暂停泊车,需要您确认是否继续泊车。
暂停后,您需要观察周围环境,确保继续泊车安全后,释放制动踏板,再点击中控屏“恢复泊车”按键,恢复视觉融合泊车辅助。
您可以通过以下选项手动终止泊车运行过程。请在主动退出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后,接管控制爱车速度和方向:
踩下制动踏板并换挡
视觉融合泊车辅助暂停时,点击双视角影像界面的“终止泊车”按键
主动退出双视角影像界面
此外,运行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时,以下情况会导致正在执行的泊车功能退出,需要您及时接管爱车:
与障碍物距离过近
前舱、尾门或任意车门开启
车辆电子驻车制动启动
防抱死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被触发
驾驶员离开座位
视觉融合泊车辅助暂停超过约30秒
车辆前后调整数过多
泊车全过程超时
系统故障
当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异常终止时,数字仪表中爱车左侧或右侧“P”变为红色提示。
以下道路可能导致视觉融合泊车辅助无法按预期的方式运行,包括但不限于:
路面倾斜或有坡度,请勿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仅设计用于没有坡度的路面。
路面凹凸不平或者有台阶,请勿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仅设计用于平坦的路面。
路面存在积水、泥泞、坑洼、冰雪、减速带、障碍物,请勿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
路缘材质特殊或者无法被检测到。如果泊车不当,车辆的轮胎轮圈会有被路缘损坏的风险,请及时接管车辆。
路面倾斜或坡度超出功能支持的范围时,视觉融合泊车辅助的成功率则无法保证。
如果斜车位角度超出功能支持的角度范围时,车位将不会释放,泊车的成功率将无法保证。
超声波传感器可能对以下障碍物检测受限,需要您随时准备接管车辆,否则可能导致财产或人身伤害,包括但不限于:
行人、儿童、动物等
细、尖、矮、悬空的障碍物,比如地锁、低矮石墩、低矮圆柱体、细杆、尖锐物体等
墙角、停车场立柱等
以下情况超声波传感器受限,可能导致视觉融合泊车辅助无法运作或按预期的方式运行,包括但不限于:
一个或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受损、错位或被遮挡(如污泥或者冰雪)
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影响超声波传感器性能
以下情况环视摄像头识别受限,可能导致视觉融合泊车辅助无法运作或按预期的方式运行,包括但不限于:
左右外后视镜或者车头车尾受损,导致环视摄像头位置不正常
环视摄像头污损(如污泥或者冰雪)或者受到遮挡
强烈日光下或斑驳树影下
照明条件差(黑暗)或者地面反光严重或者能见度差(大雨、大雪、浓雾)
车位为非常规尺寸车位(过窄或者过宽)或者地砖车位
车位线磨损、不清晰、被杂物覆盖,或者新旧线交叠
车位附近有圆柱形、方形等形状柱子
车位位于拐角处
系统可能无法判断并排除有禁停标线、锥桶、限停牌、地锁的车位或者专用车位
系统可能无法排除内有障碍物的车位,如行人,自行车,三轮车,低矮杂物,砖头等
以下车辆情况可能导致视觉融合泊车辅助无法按预期的方式运行,包括但不限于:
如果车辆后方连接有拖车,请勿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
如果车辆安装有雪地防滑链或者备用车轮,请勿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
如果装载的物体从车辆周围突出,请勿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
非车辆原装轮胎或者胎压过低都会影响视觉融合泊车辅助的行车轨迹。在运行视觉融合泊车辅助时,需确保轮胎为原装且胎压处于正常状态。
以下目标停车位可能导致视觉融合泊车辅助无法按预期的方式运行,包括但不限于:
目标停车位紧靠路边的栅栏、较高的墙面、路灯、树木、灌木丛、柱子、悬空障碍物如栏杆,配电箱,充电枪等,会影响最终泊车的效果,甚至可能造成车辆损伤。
目标停车位处于弯道上,会影响最终泊车的效果。
目标停车位成斜角时,请勿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
目标停车位内有开启的地锁、锥桶、购物车、灯柱等障碍物时,请勿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驾驶时观测环境视野不良,请勿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左右外后视镜中任意一个模糊、有损坏或者处于不正常的位置。
环视摄像头模糊、有损坏或者处于不正常的位置。
恶劣天气(雨、雪、雾、霾等)导致能见度差。
夜晚或者光线不足导致视野不良。
以下情况请勿反复使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泊车空间较为狭窄不利于下车或取物时,可提前离车,通过NIOApp连接车辆蓝牙,并将车辆泊入至指定位。
若在泊车过程中需要车辆暂时停止,可在手机控制界面点击“暂停”,车辆将暂停泊车并挂入P挡。恢复泊车需要确保车门全部关闭后,长按手机控制界面“开始”键,将恢复泊车。
遥控泊车辅助对障碍物的检测仅供参考,无法替代您的目视检查。
因爱车可能无法避免所有障碍物的碰撞,请在你的视野范围内启动和使用该功能,当手机弹出报警或爱车鸣笛时,你应及时中断,并尽快接管爱车。
在使用该功能时,你应时刻监管和控制爱车并承担全部责任,且仅建议在熟知及可预测周围环境的非公共道路使用。
遥控辅助必须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满足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的前提下,才能正常工作。详情请参阅“视觉融合泊车辅助用户手册”。
车位搜索:
启动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功能,进行车位搜索,直至显示搜索到停车位后,停止移动爱车。保持制动,检查并选择安全且合适的停车位,选中的车位会显示蓝色。
启用遥控泊车:
在选中车位后,如驾驶员想在车外进行遥控泊车,可点击中控屏上的后下车。
在选中车位后,也可以松开刹车与方向盘开始视觉融合泊车车辅助;视觉融合泊车辅助过程中,如驾驶员想下车,在车外进行遥控泊车,可刹停车辆或暂停泊车后点击中控屏上的并下车。
点击后车辆自动挂入P挡,驾驶员和乘客可以关门并离车。
遥控泊车运行:
离车后,你可以通过手机App,爱车-遥控泊车进入该功能的操作界面,长按启动键一秒,可启动遥控泊车辅助功能。
如果你想要主动退出功能并手动泊入,可以在NIOApp上点击暂停按键暂停泊车。此时开门上车,车辆会退出泊车辅助。
在泊入过程中,车辆在条件不足时自动退出泊车辅助,包括但不仅限于:
在路线规划失败、车门或前舱开启等情况,为保证泊车安全,车辆都会退出泊车辅助,此时需要马上接管车辆。
若发现车辆行驶轨迹异常,请及时通过手机遥控界面暂停车辆。
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机锁屏或拉开车门暂停遥控泊车辅助。
当关闭手机APP后,即可立即停止车辆遥控泊车。
完成泊车:
泊车功能完成后,车门仍处于解锁状态,可点击"退出并锁车"控制车辆上锁。
检查车辆周围环境状况
所有乘客及驾驶员均已下车
蓝牙连接已开启
遥控泊车辅助的工作条件:
功能满足视觉融合泊车辅助工作条件及限制条件,详情请参阅“视觉融合辅助用户手册”。
车辆处于驻车挡(P挡)
车内无人
所有车门及尾门全部关闭
车辆周围无障碍物
车辆处于水平地面停放,且路面无凹坑、凸起或台阶等
确保手机与车辆距离不超过6米
在使用遥控泊车辅助时,若车门未关严,则该功能可能无法使用。
路面倾斜或有坡度,请勿使用遥控泊车辅助功能。遥控泊车辅助功能仅设计用于没有坡度的路面。
路面凹凸不平或者有台阶,请勿使用遥控泊车辅助功能。遥控泊车辅助功能仅设计用于平坦的路面。
路面存在积水、泥泞、坑洼、冰雪、减速带、障碍物,请勿使用遥控泊车辅助功能。
路面倾斜或坡度超出功能支持的范围时,遥控泊车辅助的成功率则无法保证。
车内有人时请不要使用遥控泊车辅助
不得在车内使用遥控泊车辅助
请勿在极端场景使用,如悬崖、河边
以下情况环视摄像头识别受限,可能导致遥控泊车辅助无法运作或按预期的方式运行,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车辆情况可能导致遥控泊车辅助无法按预期的方式运行,包括但不限于:
方向盘的任何加装或改装配件,会增加泊车过程中的风险,可能导致遥控泊车辅助无法运作或按预期的方式运行,包括但不限于:安装方向盘皮套、改装方向盘、配重环等。
如果车辆后方连接有拖车,请勿使用遥控泊车辅助功能。
如果车辆安装有雪地防滑链或者备用车轮,请勿使用遥控泊车辅助功能。
如果装载的物体从车辆周围突出,请勿使用遥控泊车辅助功能。
非车辆原装轮胎或者胎压过低都会影响遥控泊车辅助的行车轨迹。在运行遥控泊车辅助时,需确保轮胎为原装且胎压处于正常状态。
目标停车位成斜角时,请勿使用遥控泊车辅助功能。
目标停车位内有开启的地锁、锥桶、购物车、灯柱等障碍物时,请勿使用遥控泊车辅助。
换电站泊车辅助(PSAP)功能可以帮助驾驶员在没有任何方向盘输入,制动操作,加速操作及换挡操作的情况下,辅助车辆泊入换电站。
在地图上搜索换电站,或者打开加电助手筛选换电站:
如果在换电站下单范围内,直接点击下单;
如果不在下单范围内,选择导航至换电站,到达附近后下单。
下单时会对爱车和蔚来APP位置进行校验,只有在换电站附近约200米范围内才能成功下单。
前车换电完成驶离换电站后,换电站检查后发叫号指令,通知进站换电,点击中控屏上的“激活换电流程”按钮,开始进入泊车流程。
以下情况时,换电站泊车功能可能无法按预期运作:
点击“激活换电流程”按钮后,请根据车机提示,以低于18公里/时的速度按指定方向驶入换电起始区域。
车速过快可能会导致爱车定位检测失败,请控制车速不超过18公里/时。
请根据地面箭头指向行驶,并注意避开周围来往车辆和行人。
如若遇到定位失败请联系现场专员接管爱车,手动倒车换电。
进入换电起始区域后,当动态环境模拟显示和NOMI语音提示定位成功后,请踩下制动踏板保持爱车静止,等待定位检测。
在换电起始区域里等待时,请确保系好安全带及车门关闭。
点击“辅助泊入换电站”按钮,当看到“请松开刹车和方向盘”后,按照提示操作,开始泊车进入换电站。
如果泊入过程中检测到障碍物导致暂停泊车,待障碍物离开后会恢复泊车
如果泊入过程中由于系统原因或主动介入等情况导致暂停泊车,请确认周围没有障碍物后手动恢复泊车
如果无法继续泊车可选择"终止泊车",退出后爱车则由现场专员手动换电。若为无人值守换电站,用户可以选择再次自动泊入或手动泊入,也可以联系专员。
泊车完成后,请根据界面提示进行换电操作。
在泊入换电站的过程中,请不要接管加速踏板、解开安全带、离开主驾座位或打开车门。
泊车成功到位后会自动进入一键换电流程,请仔细阅读车机屏幕的提示后,点击启动换电。
爱车将自动调整至换电状态,换电过程中NOMI会保持常亮并且中控屏将展示换电过程,中控系统会根据环境温度自动开启吹风功能,用户也可按需自行开启吹风功能和设置风量。同时,换电开始前播放的媒体音源,也会在换电过程中继续播放。
若五分钟内换电未完成,车机屏幕将会自动熄灭保护12V蓄电池。
在换电过程中出现故障等任何问题时,都可以直接拨打换电服务热线。
如果泊车未到位或爱车自动调整失败,请根据现场专员提示调整爱车;
在换电过程中无法进行车窗、空调的调整,请提前调整至合适的位置;
换电开始后,车身会有轻微起伏和声响,部分报警灯会暂时点亮,请不要恐慌;
换电过程请勿尝试打开车门、切换挡位、踩下制动踏板等操作,从而造成换电异常退出。
换电完成后,车机屏幕恢复到原界面,此时可以正常驶离换电站。
当在车外附近,车辆近距召唤功能可以通过手机App连接蓝牙,并控制车辆前后直线移动一段距离,方便停车或取车。
车辆近距召唤对障碍物的检测仅供参考,无法替代您的目视检查。
你可以通过手机App,爱车-车辆召唤进入该功能的操作界面,长按方向键控制车辆移动。
长按前进按钮,车辆向前移动,松开按钮车辆停止;
长按后退按钮,车辆向后移动,松开按钮车辆停止。
单次长按按键最远可移动5米,多次操作累积最远可移动10米。
当关闭手机App后,即可立即停止车辆召唤。
车辆近距召唤启动,转向灯双闪开启,车门处于解锁状态;
车辆近距召唤退出,转向灯双闪关闭,车门仍处于解锁状态,需要手动上锁。
你可以通过手机App爱车-车辆召唤-设置,开启或关闭侧面碰撞检测。也可以在召唤界面通过弹框选择关闭。
当关闭侧面碰撞检测后,车辆会忽略距车身约30厘米内的侧边障碍物,可能存在碰撞风险。
使用车辆近距召唤前的条件:
车辆近距召唤的工作条件:
确保手机与车辆距离不超过5米
驻车自动解锁功能,选择全车解锁
在使用车辆近距召唤功能时,若车门未关严,则该功能可能无法使用。
驻车自动解锁功能,若选择主驾车门解锁,会导致近距离召唤功能无法启动
当前在离车不下电、宠物模式、露营模式下无法激活本功能。
爱车的左右两侧车门对应区域内的障碍物无法被探测。
车内有人时请不要使用车辆近距召唤
不得在车内使用车辆近距召唤
不得在有坡度、积雪、积水、凹坑等道路上使用车辆近距召唤
请勿在极端场景使用,如悬崖、河边等
窄路辅助(SDIS)功能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在爱车低速行驶时监测前方,当靠近障碍物时,将自动调起泊车影像界面,辅助判断停车空间或通过限宽道路等场景。
窄路辅助功能提示仅供参考,无法替代您的目视检查。
窄路辅助功能提示作为一种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和道路状况。在极端恶劣天气包括但并不限于雨、雪、雾、霾等,此功能不建议您启动使用。
通过泊车影像界面的设置按键可以开启或关闭窄路辅助功能。开启窄路辅助功能后,可选择不同的布局样式,如双视角、全屏、画中画。
当以下工作条件同时满足时,泊车影像界面将被自动激活:
车速不超过21公里/小时
前方任一区域内存在障碍物且距离爱车较近
窄路辅助区域及范围
区域
范围
1
距离在50厘米以内
2
距离在80厘米以内
3
您可以点击泊车影像界面右上方,选择关闭警示音。同时您应自行承担关闭警示音后产生的所有风险。
泊车影像界面自动退出:
当障碍物远离车辆超过4.5秒后,泊车影像界面将自动退出。
当通过点击泊车影像空白区域或手指抓屏关闭时,可暂时停用窄路辅助功能3分钟,3分钟后恢复正常使用。
当车速超过21公里/小时后。
当再次满足窄路辅助功能工作条件时,泊车影像界面将被自动激活。
同时可在我的EC6界面查看当前行程能耗。
为保证车辆的正常使用和良好的驾乘感受,进行常规保养是十分必要的。
考虑到车辆的系统复杂性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对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要求,建议您在蔚来汽车服务中心完成车辆的常规保养。如果您对如何检查车辆存有疑问,可直接与蔚来汽车服务中心联系。
常规保养对保证车辆使用性能、降低用车成本和延长车辆使用寿命非常重要,建议您按照如下要求到蔚来汽车服务中心对车辆进行保养。
检查所有车灯、喇叭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雨刮及挡风玻璃清洗器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制动器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座椅安全带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组合仪表和中控屏是否有指示灯异常亮起或文字警示信息。
检查轮胎的胎压、轮胎有无损坏或异常磨损情况。
检查车身下方是否有异常积液(由空调系统除湿导致的积水为正常现象)。
检查车身是否有损伤车漆的污染物(例如鸟类粪便、树脂、沥青斑、昆虫、工业粉尘等),如有污物,请按指导清洁,参见“外部清洁保养”。
检查车顶激光雷达区域、高清摄像头区域、360环视摄像头区域是否有污物,如有污物,请按指导清洁,参见“外部清洁保养”。
按车辆中控屏提示更换智能钥匙电池。
行车时注意车身底部是否有磕碰或撞击声等异常声音。
在正常行驶条件下,请您遵循如下保养项目和间隔周期,至蔚来汽车服务中心进行车辆保养:
齿轮箱油:每行驶20万公里更换一次。
制动液:每3年更换一次。
冷却液:最迟在第5年或10万公里(先到为准)时,检查冷却液,必要时更换。
如未更换冷却液,每2年或4万公里(先到为准)检查冷却液,必要时更换;如更换冷却液,在第5年或10万公里(先到为准)时检查新冷却液,必要时更换。
当车辆在酷寒(低于-30°C)气候下使用,检查冷却液,必要时更换。
刹车片:最迟在第5年或10万公里(先到为准)时,检查刹车片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如未更换刹车片,每2年或4万公里(先到为准)检查刹车片,必要时更换;如更换刹车片,在第5年或10万公里(先到为准)时检查新刹车片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制动盘:最迟在第10年或20万公里(先到为准)时,检查制动盘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如未更换制动盘,每2年或4万公里(先到为准)检查制动盘,必要时更换;如更换制动盘,在第10年或20万公里(先到为准)时检查新制动盘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上述”必要时“是指检测结果不满足蔚来汽车技术标准。
建议您根据车辆状况和中控屏提示,按需至蔚来汽车服务中心进行如下保养:
检查雨刮片老化及刮擦效果,必要时更换。
按车辆中控屏提示检查空调滤芯,必要时更换。
按车辆中控屏提示更换12V蓄电池。
建议您根据车辆使用环境和状况,按需至蔚来汽车服务中心进行全方位的车辆健康检查。
如果爱车经常行驶在以下恶劣环境中,可能需要增加额外的保养项目或缩短保养间隔,具体事宜请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在高尘土的环境中行驶。
在严寒(-20℃以下)或高温(40℃以上)的环境中行驶。
在潮湿环境下行驶或经常涉水。
在多盐或腐蚀性材料路面上行驶。
频繁制动或在多山地区行驶。
经常高负荷使用或特殊用途行驶。
做过特殊用途的加装或改装。
在寒冷地区,建议每年或每行驶2万公里清洁和润滑一次制动钳。
前雨刮可除去挡风玻璃处的雨水与污渍(与风窗洗涤液配合使用),若雨刮清洁后视线模糊或出现多道明显水痕,进而影响驾驶员视野且不消逝,请及时更换雨刮片:
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门窗锁>雨刮>前雨刮到更换位置,开启此功能后雨刮将运动到方便更换的位置。
前雨刮运动到更换位置后可向上抬起,按住前雨刮片固定卡舌并垂直于雨刮臂向下滑动刮片,即可取下雨刮片。
插入新的雨刮片直至听到“咔嗒”声,确认前雨刮片安装牢固。
添加风窗洗涤液液需打开前盖,如有需要请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进行操作,以免意外触及高压部件造成人身伤害。
风窗洗涤液易燃且有刺激性,使用时请避免明火及接触身体部位。
风窗洗涤液可能会损伤车辆灯罩,请避免风窗洗涤液接触灯罩。
风窗洗涤液中不可添加冷却液,否则会损坏风窗洗涤器系统和油漆。
请使用汽车专用风窗洗涤液,避免添加过程中带入杂质堵塞风窗洗涤系统。
拉动两次乘客舱内前盖拉手盖板以松开前盖。
提起前盖。
打开风窗洗涤液盖,添加适当的洗涤液。
加注风窗洗涤液时请对准壶口,缓慢加注;若洗涤液不慎洒落请及时擦拭干净。
添加完成后请盖紧洗涤液壶盖。
关闭前盖时需先用手扶住前盖进行适当降低,随后用力向下推动前盖两端直至其完全关闭。
请勿直接猛力关闭前盖或使其自由落下。
请根据室外温度添加合适的风窗洗涤液。在寒冷天气下,请使用含有防冻剂的洗涤液,避免降低挡风玻璃的能见度。
使用浓缩风窗洗涤液时,请遵照制造商说明书加水稀释。
切勿给即买即用型风窗洗涤液加水,可能会造成洗涤液结冰而损坏洗涤液壶和洗涤器系统的其他部件。
天气非常寒冷时,建议洗涤液壶加到四分之三,以免洗涤液结冰膨胀损坏洗涤液壶。
切勿添加含防水剂或除虫渍玻璃水的配制风窗洗涤液,这些液体可能会导致刮擦时产生条纹、污点及吱吱声或其他噪声。
添加冷却液需打开前盖,请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进行操作,以免意外触及高压部件造成人身伤害。
打开冷却液盖,添加适当的冷却液(加注在MIN到MAX范围内)。
盖紧冷却液盖。
添加制动液需打开前盖,请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进行操作,以免意外触及高压部件造成人身伤害。
打开制动液盖,添加适当的制动液(加注在MIN到MAX范围内)。
盖紧制动液盖。
请经常检查轮胎的损伤情况(是否有扎伤、切口、撕裂和鼓包),清除镶嵌在轮胎花纹中的异物。
轮胎被刺破将会导致轮胎损失压力,因此,经常检查胎压至关重要。请尽快修复、更换被刺破或损坏的轮胎。如果行车途中感觉突然抖动或乘坐颠簸,或者怀疑轮胎损坏,请立即降低车速,缓慢驾驶,同时避免大力制动或骤然转向,确认安全后停车,随后请立即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若轮胎气门防尘盖遗失请尽快配上。
防止轮胎接触机油、油脂或燃油。
务必将车轮存放在凉爽、干燥且阴暗的地方。不带车轮的轮胎应直立存放。
请勿在低于–15°C的环境温度下存放夏季轮胎或停放安装有夏季轮胎的车辆。
在轮胎花纹处有磨损标记,请定期检查胎面花纹,特别是在长途行驶之前和之后。若轮胎磨损到只剩下1.6毫米或更少时则会露出此磨损标记,此时轮胎着地力大大降低,请立即更换轮胎,否则会有发生事故的危险。
如果轮胎有损毁,例如切口、开裂、深达帘布层的裂纹和表示内层损坏的鼓包。
轮胎经常漏气,或由于切口或其他损坏部位的大小或位置而无法修复。
轮胎侧壁的刺穿、鼓包及损坏。
轮胎长期停放导致的变形或腐蚀。
若轮胎磨损不均匀,建议您到蔚来汽车服务中心进行轮胎动平衡检查。
新轮胎在前500公里时为磨合期,应以适当的车速和谨慎的驾驶方式对其磨合,可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在通过路沿或类似的地段时,车轮与路沿尽可能呈直角慢速通过。
轮胎与路缘或带有尖锐棱边的物体(例如石块)发生猛烈撞击或尖角撞击会造成不易觉察的轮胎损坏,这种损坏在日后才能显现出来。根据撞击的强度,也有可能损坏轮辋凸缘。
弯道快速行驶、加速过快和紧急制动都会增加轮胎的磨损。
更换轮胎后必须对轮胎进行动平衡检查。
若车辆不能保持直线行驶或行驶过程中跑偏,请到蔚来汽车服务中心进行车轮定位参数的检测,必要时进行调整。
后轮相较前轮磨损更少,如进行换位,请将前后轮胎对位进行换位。建议每行驶10000公里后对轮胎进行换位。
在通过较大坑洼,减速带,障碍物或破损路面时,请注意安全,减速通过,减小低断面轮胎在以上路况出现鼓包或者爆胎的意外情况发生。
在雨天或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应偶尔轻踩制动踏板,此时摩擦产生的热量可使刹车片变暖和变干。在极潮湿或寒冷天气下行驶时也需同样操作。
车辆清洗后需进行短时干燥制动,以免影响制动效果并避免制动盘生锈。
刹车片和制动盘的磨损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驾驶方式和使用环境,因此无法用实际行驶里程来界定磨损状况。
此高性能制动系统用于在各种车速及温度条件下实现综合最佳制动效果。因此,在特定车速、制动力及环境下(如温度及湿度),制动器可能发生尖锐声音。
新的或更换后的刹车片和制动盘在“磨合”至少500公里后才能提供最佳的制动效果。磨合期内需通过更加用力地踩下制动踏板以补偿降低的制动效果。
您可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制动盘除湿除锈,开启此功能。
功能开启后,车辆仅靠制动卡钳进行制动,以加快制动盘与制动片之间的摩擦,达到除湿除锈的效果。此时能量回收系统将会临时关闭,且对续航里程存在一定影响。
可以除去车辆因长久停放而产生的制动盘锈渍。
可以更快地除去雨后制动盘表面的水渍,减少制动异响或对刹车脚感的影响。
可以加快新车制动系统的磨合。
切换驾驶模式时制动盘除湿除锈功能将自动关闭。
行车前请确保空调进气格栅未被异物遮挡(树叶、积雪等)。
12V蓄电池位于前舱内,为车辆启动和用电设备提供12V电源。
保持12V蓄电池有充足的电量,可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当您离开车辆时请确保关闭车辆用电设备(如灯光、多媒体等),并尽量将车辆置于阴凉干燥处。
断开并重新连接12V蓄电池后,车窗自动升降及防夹功能将暂时不可用。
请勿将车辆停放于高温有热源的场所,避免发生意外火灾。
车辆应置于干燥的场所,尽量避免停放于潮湿有水的停车场所。
避免频繁使用大功率直流快充方式对车辆进行充电,大功率直流快充将影响动力电池的寿命。
请使用符合充电规格的充电设备对车辆进行充电,并按照充电桩说明正确进行充电。
通过颠簸,碎石或有凸起障碍物路面时,请注意缓慢或规避障碍物通过,避免对车辆底盘或动力电池包造成损伤。如遇车身底部磕碰或撞击声,请立即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进行底盘及高压电池包等部件的安全检查。
电池剩余电量/车辆续航里程请以车辆仪表显示为准,其他显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App、NIOPhone、Watch等可穿戴设备)均有信息延迟,仅供参考。
动力电池属高压部件,请勿私自触碰、移动、拆解动力电池及其相应线路,以免发生人身伤害。
如果车辆续航里程为0公里(以仪表显示为准),请务必于24小时内对车辆进行充电。此时,在动力电池电量充到50%前,充电速度可能较慢,以恢复动力电池性能。如72小时内仍未及时充电,可能对动力电池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坏。
废旧动力电池需得到妥善的回收。在车辆保养维修过程中,满足以下条件的动力电池,判定为需要回收:
其他情况判定电池不能继续使用,但电池状态较好,经过简单维修后,进行回收,并进行梯次利用。
电池发生严重故障或损坏,不能进行梯次利用,将进入再生利用流程。
请勿随意处理或丢弃废旧动力电池,以免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流程为:由蔚来汽车或蔚来汽车指定的第三方回收机构进行回收及后续处理。
请勿安装额定电流值更高的保险丝,只可用相同电流强度和相同尺寸的保险丝更换损坏的保险丝。
经常清洗车辆和为车辆打蜡可保护车辆免受外部环境损伤。洗车和打蜡的周期取决于车辆的使用频度、停车条件(车库、树下或暴晒等)、天气条件。
鸟粪、昆虫残留物、树脂、工业灰尘、焦油块、煤渣及其它沉积物在车身漆面和车顶上沉积将对车漆/大灯/尾灯表面造成损害,如遇高温强光照射,会强化腐蚀作用,因此可能需要每周清洗一次车辆,清洗时可先用足够的水浸湿污物,然后将其清除。
洗车和打蜡时请选用专用的清洁剂和养护剂,使用前请注意保质期,使用后务必存放于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请勿在车辆充电时清洗车辆。
手动清洗车辆时首先使用足够的清水润湿车身外表面并尽可能冲洗掉脏物,然后用柔软的海绵、擦布或软刷从车顶开始从上向下小心清洗车辆。若有难去除的脏物可使用清洗剂。若海绵或擦布沾有较多污物时,建议换一块海绵进行清洗。清完车辆后用清水彻底冲洗,最后用毛巾擦拭干净。冬季撒盐期结束后需要对车辆底部进行彻底清洗。
为保护环境,请在专用的清洗平台上清洗车辆,若没有此设备需选择合适的地方清洗车辆。
您须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洗车模式,在此模式下,您可以自行选择洗车时门窗后备箱充电口的开闭,解锁设置、雨刮及门把手等,减少洗车时对车辆部件的损坏。
请勿在阳光直射处清洗车辆,否则会有损伤油漆/大灯/尾灯表面的风险。
冬季清洗车辆,如果用软管冲洗车辆请注意喷出的水束不要对准车外门把手、充电口、车门接缝及天窗接缝处,否则这些地方会有冻住的风险。
请勿使用粗糙的海绵或带腐蚀性的清洁剂清洗车辆,避免油漆面受损。
清洗水温不可高于60℃。
清洗车灯时请勿使用干抹布或海绵,只宜湿洗或用肥皂水。
含有酒精或有机清洁剂可能会损坏车灯,造成开裂,在进行车辆清洗或车衣作业时请对车灯进行保护。
车辆可在自动洗车设备中清洗,但洗车设备的结构、过滤器、清洗剂和保养剂种类会对车身漆面造成影响。如果洗车后车身漆面无光泽甚至有划痕,应立即向洗车设备的操作者指出,如有必要,应更换洗车设备。
在进行自动清洗前,应关闭所有门窗及自动雨刮,折叠外后视镜,同时还需事先告知洗车设备操作人员车辆装有车顶行李架、无线电天线等。
使用高压清洗机清洗车辆时务必遵守操作说明,特别是压力和喷射距离需与漆面或软质材料(如橡胶软管或隔音材料)保持足够的距离。建议距离500毫米以上,压强在100百帕以下,最高温度60℃,冲洗时尽量与车表面垂直,如超过标准,可能会导致汽车部件损坏或者水滴流入车内。
切勿使用高压清洗机对准车辆铭牌及车门玻璃边角缝隙处进行冲洗。
优质的蜡层可以很好地保护车辆油漆免受环境的影响,甚至可以防止轻微的划伤。在清洁的车身漆面上,水滴不再能顺利滚落时,应立即涂抹一层优质硬蜡养护剂。如果定期使用清洗养护剂,建议每年至少涂两次硬蜡以保护车身漆面。
只有当车身漆面已失去光泽,而且上蜡也无法再恢复光亮的外观时才需要抛光。涂有哑光漆的部件或塑料部件请勿作抛光处理。
在温热的肥皂水里清洗,禁止使用酒精或石油产品清洗剂。
使用玻璃清洗剂定期清洗所有窗户的内外表面。
后风窗用软布清洁内表面,同时进行横向擦试,禁止刮擦玻璃或使用研磨清洁剂,避免损坏加热元件。
后视镜使用肥皂水清洗,禁止使用研磨清洁剂,避免损坏镜片。
塑料件用常规清洗方法清洗。如果仍无法除去污渍,仅能用不含溶剂的塑料专用清洗剂,否则会腐蚀塑料零件。
镀铬件可用湿布清洁,然后用柔软的干布擦亮。如果效果不够好,可使用铬保养剂加以清除,使用铬保养剂时,注意要均匀地完全覆盖整个表面。请勿在多灰尘和多沙环境中清洗和擦亮镀铬表面。
为长期保持铝合金轮圈美丽的外观,车轮需要定期保养。建议每两周彻底清洗一次,防止制动后掉落的细磨粒、脏物或盐粒固结在上面,否则会腐蚀铝合金。清洗完毕后,用铝合金车轮专用的不含酸碱清洁剂处理车轮。每隔三个月用硬蜡涂抹车轮。如果防护漆层损伤,如由于石头击打而损伤,必须立刻修补好,不能使用车身漆面上光剂或其他上光材料。
车轮上的严重污垢层也可能导致车轮的不平衡。这会通过车轮震动体现,这种震动会传送到方向盘上,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造成转向机构的过早磨损。因此应定期清洁被脏物附着的车轮。
人工清洁雷达外部区域可使用绒布浸润适量的清水或中性清洁液进行擦拭。
在下雪或结冰的情况下,需先清洁雷达外部区域冰雪,再使用绒布擦拭或空气风干。
在使用高压清洗机清洁车辆时,请勿直接冲洗雷达外部区域,以防造成损坏。
请您在保养车辆时注意不要污染、损伤车辆前/后保险杠上的传感器。
请勿在激光雷达外部区域进行贴膜、打蜡或镀层等操作,否则将影响激光雷达感知性能。
定期使用清洁剂和保养品清洁车辆内饰可使内饰保持光洁亮丽,在使用清洁用品前,请先使用吸尘器清扫车辆内部。
某些材质有颜色的衣服(例如深色牛仔裤和羊皮服装)可能会弄脏内饰面料。如果发生此情况,务必尽快清洁和护理这些部位的面料。
切勿使用诸如清洗液、汽油或石油溶剂等强力溶剂,否则可能会损坏面料以及其它内饰材料。
切勿将清洁剂直接喷到带有电气按钮和控制器的部件上。应该用蘸有清洁剂的软布擦拭。
尖锐的物体可能损坏织物饰面。
车门、后备箱和车顶等的内饰和纺织面料,必须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干性泡沫、软刷来清理。
普通污物可用微湿的棉布或羊毛布、擦布清洁皮革材料表面;严重油污可用蘸有柔和肥皂溶液的布清洁。确保不完全浸湿皮革材料,同时防止水通过针脚缝渗入内部。皮革表面上残留的水渍应用柔软干布及时擦净,当皮革材料表面出现诸如圆珠笔、墨水、唇膏、鞋油等产生的污渍,应尽快清除。Nappa真皮皮面的清洁推荐使用100%纯聚氨酯发泡的海绵。
建议用皮革保养品处理皮革材料的次数越少越好,浅色皮面一年最多两次,深色皮面一年最多一次。
不可用含溶剂的清洁剂清洁仪表板、气囊饰盖或皮革制品。
衣物边缘上尖锐的物品,如拉链扣、铆钉、尖锐的皮带等,可能会在皮革材料表面留下划痕。
请勿在皮面上喷涂甲醛清洁剂,否则容易在真皮皮面上留下不易除去的白点。
避免在使用Nappa真皮皮面的车内饮用咖啡和使用防晒霜。如果Nappa真皮皮面被咖啡渍或防晒霜污染,需尽快使用柔和的肥皂水除去污渍。
只可使用柔和的肥皂液清洗弄脏的安全带,不要把安全带从车辆上拆卸下来,在卷收安全带之前,需将安全带完全晾干。
安装侧挡膜切勿紧贴车窗边缘,需要留有少量间隙,防止出现因车窗升降产生卷边现象。
蔚来原厂前挡玻璃有较好的隔热功能和紫外线阻断能力,不推荐使用非原厂贴膜。
如果用户仍要贴膜应防止安装液渗入仪表板下方,造成仪表板内部电器件失效。
蔚来原厂后挡玻璃有较好的隔热功能和紫外线阻断能力,不推荐使用非原厂贴膜。
贴膜施工赶水彻底,否则会造成夜间后挡玻璃炫光明显。
防止多余的后挡玻璃膜安装液渗入后排盖板,造成音响短路。
对于车辆信号发射和接收区域,贴膜时应避开该区域,以防影响部分系统的正常工作。
天窗隔热保护膜安装后3小时内避免阳光下暴晒,24小时内请不要洗车、车速不能超过80公里/小时。
侧挡膜在安装后7-10天内,请勿升降车窗或用力擦拭玻璃内侧。
后挡风玻璃膜安装后30天内,请勿启动后挡风玻璃除雾功能。
后挡风玻璃膜可能会对车辆的内后视镜防炫目功能产生影响。
日常用车、洗车时,避免硬物刮擦贴膜区域。
蔚来热线
400-999-6699
蔚来汽车官网
车辆铭牌位于右侧B柱下方。
车辆品牌标识如下:
1.内门把手电子开关
8.紧急救援呼叫及阅读灯
2.车窗控制面板
9.NOMI车载智能伙伴
3.方向盘左侧开关
10.多点触摸中控屏
4.转向及前大灯控制杆
11.挡位以及中央控制面板
5.数字仪表显示屏
12.中控无线充电板
6.方向盘右侧开关
13.加速踏板
7.雨刮及洗涤器控制杆
14.制动踏板
序号
警示标志名称
警示标志图样
警示标志说明
高压电警告标志
切勿触碰高压部件,有危险!
高压部件警告标志1
高压部件,注意危险,未佩戴防护用具的情况下请勿碰触高压部件,谨防触电!
非专业人士请勿开盖。断电5分钟之内,不允许开盖。
高压部件警告标志2
高压部件,注意危险,未佩戴防护用具的情况下请勿碰触高压部件,谨防触电及高温烫伤!
4
高压电池包警告标志
高压电池包使用注意事项。
5
高压线束标志
车辆高压部件连接均用橙色高压线束相连,未佩戴防护用具的情况下请勿碰触高压部件!
车辆识别代号(VIN)打刻在副驾驶座椅下方地板上。
其余车辆识别代号(VIN)位于车辆如下位置:
前盖内侧
车身右侧B柱
右后门框下方
仪表板横梁左侧
前挡风玻璃左下方
后地板上方
尾门右侧
将诊断仪连接至车辆诊断接口,打开诊断仪。
启动诊断仪,登陆诊断仪主界面。
诊断仪自动读取车辆识别代号,显示在诊断仪当前界面。
车辆前挡风玻璃处有微波窗口。
前驱动电机识别标志位于电机下方。
后驱动电机识别标志位于电机左下方。
项目
型号
用量
制动液
DOT4
0.85L
冷却液
-40℃OAT(含抑制剂的乙二醇水溶液)
18.1L(150kwh)
13L(100kwh-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2.91L(100kwh-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25L(75kwh-类型A)
12.9L(75kwh-类型B)
制冷剂
R1234yf
1000g
风窗洗涤液
冰点<-30℃
4L
齿轮箱油
嘉实多BOT350M3
0.8L(前)1L(后)
高压直流变换集成件
紧急高压切断插头
安全气囊
侧气帘气瓶
结构加强筋
充电口
驱动电机
空调高压电加热器
高压电池
后高压配电盒
12V蓄电池
气囊控制单元
空调压缩机
安全带预张紧装置
车辆配备锂离子高压电池。举升车辆时,切勿损坏高压电池。在使用救援工具时,请特别注意,确保没有撞破底板。
在维修、拆卸和安装高压部件之前,必须断开电源,并确认紧急断电开关和12V电源已断开。断开电源后,让车辆静置5分钟以上。
禁止无对应资质人员操作高压部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绝缘手套等绝缘防护措施,不得携带或佩戴任何金属物品。
电驱系统负责车辆的动力输出,能够将高压电池包的直流能量用可控的方式转化为机械扭矩,传递给车轮以驱动车辆。另外,还可以在车辆制动状态下,回收制动能量向高压电池包充电。车辆配备了2个电驱系统,前电驱系统安装在前副车架上,后电驱系统安装在后副车架上。
12V蓄电池为SRS、车窗、锁、触摸屏以及车辆照明等供电。
车辆安全气囊系统包括正面安全气囊和侧面安全气囊。正面安全气囊包括前排头部气囊,分别位于主驾驶方向盘装饰盖板内以及副驾驶侧顶棚处;侧面安全气囊包括前排侧气囊(位于主驾驶座椅两侧和副驾驶座椅外侧)以及侧气帘(位于两侧车门上方,A柱到C柱的顶棚区域内,内有侧气帘气瓶)。安全气囊处均有“AIRBAG”字样提示您此处存在安全气囊。
数值
规格
255/50R20109VXL
265/45R21108VXL
胎压(bar)
2.6(空载)
前轮外倾角
-0.37±0.5°
左右前轮外倾角差
0±0.5°
前轮前束角(单个车轮)
0.21±0.1°
前轮总前束
0±0.05°
前轮主销后倾角
4.15±0.5°
左右前轮主销后倾角差
后轮外倾角
-0.96±0.5°
左右后轮外倾角差
后轮前束角(单个车轮)
0.08±0.05°
推进角
0±0.15°
方向盘角度
0±2°
车轮螺栓扭矩(N·m)
140
注:轮胎规格以车辆实际配置为准。
为确保行车安全,车轮螺母或螺栓建议拆装20次后进行更换。
轮胎侧壁上标示出所有关于轮胎的标识和特征。
产品名称
额定负载标志
轮胎尺寸
如255/50R20表示轮胎宽度为255毫米,高宽比为50,R表示轮胎的子午线结构,车轮直径为20英寸。
轮胎负载指数和额定速度
轮胎负载表示轮胎对应的负载重量,额定速度为轮胎可以长期使用的最大速度。
最大轮胎负载和允许的最大充气压力(该压力不应该用于正常驾驶)
DOT轮胎识别号
以字母DOT开始,前2位数字/字母表示该轮胎制造工厂的代码,后2位数字/字母表示该轮胎尺寸,后4位数字/字母表示该轮胎类型代码,最后4位数字代表制造时的年份和第几周。例如,1721表示2021年的第17周。当轮胎存在缺陷需要召回时,此信息可用于联系消费者。
前
后
驱动电机类型
三相异步电机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驱动电机型号
YS150S001
TZ210S001
驱动电机额定功率/转矩(kW/N·m)
30/60
70/150
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转矩(kW/N·m)
150/280
210/420
刹车片厚度(mm)
2.5~8.7
2~8
制动盘(mm)
30~32
18~20
使用胎压过低或过高的轮胎将会引发事故,造成人身伤害。
为确保行车安全,请定期检查轮胎气压,检查轮胎气压时应确保是冷胎胎压(轮胎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或行驶后放置3小时)。推荐使用的冷胎胎压标签位于驾驶侧门边框上,若轮胎为热胎,则胎压一般比冷胎要高0.3bar左右。
轮胎充气过高将会降低车辆的舒适性,同时容易因路面的不平而受损,严重时有爆胎风险,威胁车辆安全。轮胎充气不足会导致轮胎磨损不均匀,影响操纵性并损耗车辆电能。
若车辆使用自修补轮胎,在轮胎受损的穿刺宽度小于5毫米,中控屏显示胎压正常的情况下仍可在一定速度范围内(120公里/小时以下)继续行驶。但自修补轮胎不能作为永久补胎措施,若发现轮胎扎钉或受损严重时,请及时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进行轮胎检查或更换。
修补时请尽量将刺破处位于轮胎最上方。
补胎液仅可修补胎面区域。
将车辆停稳在安全的路面上,穿上反光背心并放置好三角警示牌。
在后备箱处打开随车工具盖板,取出充气泵。
将充气泵侧边的充气管取出,连接到轮胎气嘴上。
将充气泵电源插头取出,连接到车辆12V电源处。
确认车辆处于上电状态,打开充气泵电源开关,开始向轮胎充气,当胎压达到2.6bar时手动关闭充气泵电源并断开与车辆电源的连接。
充气完成后断开充气管与轮胎气嘴的连接,将所有物品收好。
车辆配备胎压监测系统。若有一个或多个轮胎气压或温度异常时将在数字仪表屏上显示胎压警示灯并显示故障轮胎位置,提醒您尽快停车并检查轮胎,同时将轮胎充/放至正确的气压。
若车辆的轮胎压力异常或快速漏气,则显示胎压警示灯并伴有“嘟”声提示,请您尽快检查胎压;若胎压监测系统发生故障或轮胎温度超过安全值,则胎压警示灯将闪亮75秒钟随后点亮并伴有“嘟”声提示,在此情形下,请您尽快停好车并立即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您可在中控屏主页界面点击我的EC6,查看胎压监测系统监测到的当前轮胎压力,若显示当前轮胎压力为“--”,表明未获取到有效胎压值,请以高于25公里/小时的车速行驶10分钟后再查看;若胎压过低、轮胎过热或胎压监测系统发生异常,则对应轮胎处将高亮并显示具体的故障信息。
胎压监测系统基于轮胎温度和大气温度。在高海拔或低温地区,可能需要将轮胎充气至稍高的压力,以清除胎压低警报信息。
如果在车内或车辆附近使用无线电发射装置(如无线耳机、对讲机),胎压监测系统的运行可能会受到干扰。
不合适的防滑链条将损坏车辆的轮胎、车轮及制动系统,请仔细检查原厂轮胎的规格及防滑链条制造商的有关使用说明。原厂轮胎中仅后轮轮胎适用防滑链条。
20、21英寸后轮轮胎均推荐使用K-SummitXXLK77的防滑链条。
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0公里/小时或防滑链条制造商规定的极限速度中较低的速度。
谨慎驾驶,避免道路隆起物、孔洞、急转弯或车轮抱死,这些可能会给车辆带来不利的影响。
为避免轮胎损坏和防滑链条的过度磨损,在无雪路面上行驶时必须拆掉防滑链条。
车辆配置为夏季轮胎。在低温环境下,轮胎性能降低,抓地力减小、对撞击损坏的敏感性增强。天气寒冷时,高性能轮胎可能会暂时变硬,轮胎变热前,在最初的几公里会听到转动噪声。为使爱车性能最优,推荐您在冬季使用冬季胎。请根据本国法律之规定选用适用型号的冬季胎或钉胎。
建议当环境温度低于7°C左右时为车辆安装冬季轮胎,夏季轮胎的行驶性能在低温下会降低,舒适性也会因此而降低。例如,当在干燥和湿滑路面上挪车或加速出弯时,可能会出现轮胎导致的颤抖噪音。
低于–15°C的极低温度可能会对夏季轮胎造成永久性损坏。
请在所有车轮上使用相同品牌和胎面花纹的冬季轮胎,以确保安全的操控特性。
超过轮胎最高允许车速将会损坏轮胎。轮胎可能会因此发生爆胎。请务必遵守相应轮胎的最高允许时速要求。
胎面花纹深度不足4毫米的冬季轮胎必须立即更换。这些轮胎已经不适合冬季使用,无法再提供足够的抓地能力。您可能因此不能控制车辆,并引起事故。
轮胎漏气严重无法继续行驶时,请将车辆停靠在平坦、坚实的路面上挂P挡,远离繁华的拥堵路面,随后穿上反光背心并放置三角警示牌,开启危险警告灯后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进行换胎操作。
更换轮胎时需选用与原车轮胎规格相同的新轮胎,选用规格不一致的轮胎将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进而可能导致车辆失控。
如果车中有人,请勿顶举车辆。
切勿在斜坡或向一侧倾斜的路面上使用千斤顶举升车辆。
只能在规定的车底举升点处举升车辆。
在使用千斤顶顶起车辆时,请勿在千斤顶的上面或下面放置任何物体。
在使用千斤顶顶起车辆进行换胎操作时,请确保人员不要进入顶起车辆的下方,否则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千斤顶只适用于在更换轮胎时顶起车辆。
准备换胎需要的千斤顶和规格合适的备用轮胎。
在漏气轮胎的对角线方向的轮胎前面放置挡块,以防止车辆滑动。
轮圈外观有特殊保护涂层,在拆装螺栓、轮胎或轮圈的过程中,应对轮圈施工区域进行合理防护,以免拆装过程中硬物意外划伤轮圈表面。
将千斤顶放置在车辆正确的顶起部位。
确认将千斤顶放置在正确的举升点上,不正确的举升位置将损坏车辆或导致车辆从千斤顶上滑落并造成人员受伤。
将车辆顶起到可以更换轮胎的高度为止。当千斤顶接触车辆并开始上升时,再次检查千斤顶是否在正确的位置。
拆下车轮螺栓并更换轮胎。安装车轮时,确保螺栓对准安装孔且车轮金属面与安装面很好地接触。
装上车轮螺栓后将车辆完全下降(使用千斤顶降下车辆),此时用扳手顺时针将所有螺栓拧紧,随后使用扭力扳手将车辆螺栓对位拧紧至规定的扭矩值。
检查更换后的轮胎气压,必要时进行适当充气,使轮胎气压达到规定值,安装轮胎气门嘴盖。
将工具、千斤顶和漏气轮胎妥善放置。
发生紧急情况时,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行驶车辆至安全地带后踩下制动踏板,停稳车辆;然后将车辆挂至P挡,打开位于中控台上的危险警告灯,以提示周边注意。
P挡开关
危险警告灯
打开后备箱储物空间下方的盖板,即可看到随车工具包,取出三角警示牌和反光背心,穿上反光背心后将三角警示牌安放于车辆后方50米至100米范围处(在高速公路上请置于车辆后方150米以外;夜晚放置时需在相应距离上再增加100米;若遇雨雾天气,应放置于车后200米)。
三角警示牌安装方法为:
将三角牌下方支架展开。
展开三角牌两侧边。
将三角牌上方揿扣扣紧。
打开支脚末端的软胶套。
打开软胶套过程中请注意安全,避免划伤。
如车辆发生碰撞、泡水、电池包起火风险等意外情况时,请在设置好警示牌之后,请您在确保周边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尽快离开车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15米以上),拨打蔚来热线呼叫救援,救援团队会尽快来为您提供帮助。
如遇电池起火风险,车辆将自动切断动力,仪表及中控屏将弹出警示信息,请您在确保周边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尽快离开车辆并呼叫救援。
车辆在连接网络状态下,您可以按下顶棚上的紧急救援呼叫按钮,呼叫救援过程中可在5秒内在中控屏上取消此次呼叫。救援呼叫按钮(SOS)背光灯可指示救援呼叫的状态:绿色常亮表示救援呼叫功能正常可用;绿色闪亮表示正在呼叫救援服务;红色常亮或闪亮表示救援呼叫功能异常,请立即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若车辆在连接网络状态下,当发生事故且安全气囊弹出或安全带预张紧器弹出时,车辆将自动呼叫救援,为您的生命安全护航。
若因12V蓄电池发生亏电,无法正常启动车辆,可通过跨接电缆连接到另一辆车的12V蓄电池来启动本车。
通过跨接电缆启动车辆时,两车切勿相互接触,否则一旦连接两车12V蓄电池正极,电流可能立即导通,造成车辆损坏。
跨接车辆时必须先接正极接线柱,后接负极接线柱。
跨接启动外接电源操作有电压要求,还请亏电时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避免蓄电池损坏。
跨接启动具体步骤如下:
车辆为驻车状态,确保12V蓄电池电源关闭且与整车电气系统正确连接,打开前盖,找到亏电车辆A12V蓄电池。
将红色电缆的一端连接到亏电车辆A12V蓄电池的正极(+)上。
将红色电缆的另一端连接到供电车辆B12V蓄电池的正极(+)上。
将黑色电缆的一端连接到供电车辆B12V蓄电池的负极(-)上。
将黑色电缆的另一端连接到亏电车辆A12V蓄电池的良好接地点上。
启动供电车辆,几分钟后启动亏电车辆,观察亏电车辆A是否正常启动。
按照跨接电缆连接顺序逆序拆除跨接电缆并收好。
无法使用常规车外解锁方式(智能钥匙、无钥匙、手机APP、NFC)解锁车辆时,可使用物理应急钥匙解锁主驾驶侧车门。
从后备箱内部扣开锁扣上方的方形块,再用手指拨动孔内按钮,即可开启尾门。
当车辆出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请尽快撤离车辆,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呼叫救援。
若您的车辆发生严重碰撞事故后,若能自主离开车辆,请尽快离开车辆,并撤离到安全地带,以免发生二次伤害。
若您的车辆已经发生冒烟、起火等紧急情况,请立即快速离开车辆,并撤离到安全地带,以确保自身的人身安全。
若您的车辆中控屏弹出车辆或电池包功能异常警告,请在保证安全行驶的前提下停好车辆,快速离开车辆,并撤离到安全地带,以确保自身的人身安全。
若您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处于涵洞、低洼道路等积水严重的区域,在车辆被困时,请迅速从车辆撤离,并转移到安全地带,以确保自身的人身安全。
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严重故障或中控屏提示车辆发生严重故障,请在确保安全行驶的前提下停好车辆,快速离开车辆,并呼叫救援。
其他一些需要尽快撤离车辆的场景。
车辆动力系统采用高压电池驱动,在发生严重碰撞事故时可能产生高压电泄漏或电池液泄漏,因此在对车辆进行救援操作时应由专业救援人员操作并佩戴相应的防护装置,保障人身安全。
对车辆进行操作时请确保身上未携带金属制品(如项链、手表等),以免发生电击伤害。
橡胶绝缘手套(可绝缘500V以上电压)
护目镜
绝缘橡胶鞋
带绝缘保护套的工具
防护面罩
溶剂绝缘手套
若要切断高压电路,需先断开紧急高压切断插头(位于前舱内左侧区域),然后再断开12V蓄电池负极(位于前舱靠近前挡风玻璃区域)。
断开紧急高压切断插头后可切断高压供给回路,取下插头并妥善保管。
断开12V蓄电池负极电缆,断开后需用保护层包裹,以免误接触而导通。
本车辆不适合使用车轮着地的牵引方式进行牵引,请勿使用牵引链条直接牵引车辆。
仅推荐使用牵引钩将车辆从平坦路面拖至平板拖车上。
当车辆处于雪地、泥地、沙地中或车轮抱死无法自由转动等情况时,请勿使用牵引钩牵引车辆,请联系蔚来汽车服务中心。
从车辆后备箱随车工具包中取出拖车钩。
按压车辆前部牵引盖板下端以打开此盖板(图中1),将拖车钩插入孔内旋转,直到拖车钩牢牢固定(图中2)。后部拖车钩(如有)安装方式与前部相同。
车辆保持P挡状态下踩下制动踏板,在中控屏下方控制栏进入设置页面,点击行车驻车>空挡模式,此时车辆释放驻车制动并可被牵引。
牵引前请先关闭车辆电源,打开危险警告灯,确保车内无人时对车辆进行全车上锁。
将牵引链条安装到拖车钩上,将车辆缓慢牵引至平板车上。
车辆拖至平板车指定位置后使用制动挡块及车轮扎带固定轮胎。
使用平板车运输车辆前,在中控屏上退出空挡模式,避免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颠簸而损坏。
在确保车辆没有安全风险的前提下才可拖离现场。若车辆电池包变形、漏液、冒烟等情况下,应首先消除安全风险。
如无法正常进入空挡模式,可尝试重新启动12V蓄电池。如果发生无法释放驻车制动的情况,可以使用轮胎滑道或轮式拖车尽可能短距离地运输车辆。
在中控屏退出空挡模式的过程中,请勿猛踩制动踏板或加速踏板。
在车辆释放驻车制动并可被牵引时,车辆存在溜坡风险,必要时请配合使用制动挡块。
处理浸水车辆时,若救援人员未穿戴适当的救援防护装备将带来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如果车辆发生火灾,切勿直接触摸车辆任意部分。应由专业救援人员穿戴正确的防护装备进行救援操作。
储存在侧气帘气瓶以及空气悬架高压气瓶中的气体在高温环境中可能会受热膨胀进而产生爆炸,实施操作前请务必小心谨慎,避免造成人身伤害。
若车辆发生未涉及高压电池的火灾,可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对着火的高压电池采取降温措施后需警惕高压电池有复燃风险,避免运输过程中产生危险。
若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导致高压电池液体泄漏应由专业救援人员操作,且务必佩戴防护面罩以及溶剂隔离手套,切勿直接碰触液体。
少量泄漏时,使用吸液垫吸附后置于密闭容器中,或采用焚烧方式处理。
大量泄漏时,请按照危险化学品进行处理,泼撒葡萄糖酸钙溶液来处理泄漏的液体。
若人体不慎接触泄漏液体时,应尝试消除污染的衣物并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水冲洗15分钟,直到没有化学物质残留。若无改善或出现不适症状,请立即就医。
专业救援人员对车辆进行切割操作时务必使用液压切刀等合适的工具,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避免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