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购入Model3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上学和买菜。可能有人会问:「只是上学买菜,为什么不考虑油动车?比如北美神车——丰田和本田。」这些车都以市场保有量高、维修率低而闻名,在留学生中是非常受欢迎的选择。
但我选择Model3有以下几个原因:
我的油动车驾驶经验很少,仅限于旅游租车,所以不存在油动车老司机的驾驶习惯在电动车上不兼容的问题。同样,由于对油动车了解太少,我在二手车品质鉴别、估值和日常维护方面毫无经验。常听说有人买二手车被坑,车价虽然便宜,但开不了多久就要维修。相比之下,油动车构造复杂,且需要定期保养,而北美的人工费用又贵,这些都让我感到担忧。
现在回头看,电动车确实需要的保养工作量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在头两年时,我还做过四轮定位,但实际上,如果日常驾驶中没有感受到方向偏转,并不一定需要。我现在唯一做的保养工作就是轮胎旋转、加玻璃水和更换空调滤芯。玻璃水和空调滤芯按照说明手册,完全可以自己动手。而轮胎维修维护如果是在Costco购买的,服务费全免。
此外,Costco购入的轮胎还包含了道路意外险。如果轮胎在使用不到45000英里时出现意外,比如爆胎、漏气,都可以免费维修和更换。在美国东部的路况一言难尽:大货车掉落的碎石子、路上大大小小的坑洞、下雨天松动的井盖,这些都可能导致轮胎受损。因此,在Costco购买轮胎并享有保险,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初,学校有免费的充电桩,油钱可以省下一笔。当然,这指的是2018到2020年的情况。那时学校的电动车还不多,随到随充。这两年,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学校车库的电动车也越来越多。这不仅限于特斯拉,宝马、保时捷等常见的电动车型,还有MiniCooper、Jeep等品牌也推出了电动版。
免费充电、随到随充的好日子已经结束。现在,要找到一个免费的充电桩,必须早出晚归,常常去车库看看。当然,有时也可以把车停在充电桩边上或对面,通过摄像头看看是否有空位。尽管如此,即便没有了学校的免费充电,如今大多数停车场都配备了充电桩。与油价相比,电价每英里的驾驶成本依然便宜了三倍以上。
众所周知,传统4S店的购车体验充满挑战。同一品牌的车在不同4S店的价格可能大不相同。除了讨价还价,买一辆油动车时,是否分期、是否贷款、贷款期限、贷款机构等都会影响最终车价,更不用说先租后买(leasetobuy)这种复杂的购车方式。
前阵子,为了季末冲销量,贷款购买ModelY的年利率优惠至0.99%,不知又割了多少早买用户的韭菜。
对于油动车的仪表板设计,我个人不喜欢繁复的设计,几乎每个功能都有对应的实体按键,学习成本较高。有人说Model3的设计像毛坯房——车上装了个「iPad」。但「iPad」简单易用。在开车时,谁会真的一直盯着那么多按键,欣赏所谓的设计之美呢?
此外,特斯拉没有固定的实体按键,意味着交互体验能随着软件版本的更新不断改善。2018款Model3的软件从V10升级到V12,UI的改善和新功能、新app的加入,让我有种一直在开新车的感觉。虽然车机还是老芯片,但在操作上很难感觉到延迟。前几个月从HW2.5升级到HW3之后,摄像头显示的画质和道路信息的显示又有所提升。
先说答案:效果不错,但我不太敢频繁使用。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不敢用,那买它干吗?」2018款的车配的是HW2.5。当时,马斯克就宣称每一辆Model3都有全自动驾驶的硬件能力。如果说买车车价买在了高点算是被割了韭菜,那么在错误的时机购买了Autopilot功能的车主,可能更能称得上「韭皇」。
当时购车时,Autopilot功能分为两档:增强版Autopilot(5000美元)和FSD(再加5000美元)。马斯克总是描绘很大的愿景,感觉这些梦想似乎触手可及。当时,特斯拉推出大货车给百事公司,感觉大货车司机两年内就要失业了。有一种说法是,FSD会越来越贵,因为有FSD的车可以当无人出租车(RoboTaxi)替你赚钱。可能最早买TeslaS的老车主,购买了这个功能后,车都要换新了,没想到这个功能还未实现。原定于本月发布的RoboTaxi又被马斯克推迟了。
FSD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价格也起伏不定,最便宜时4000美元,最贵时上万,现在又推出了月付订阅制。最近几个月,FSD的发展感觉比以往都更接近几年前马斯克的许诺。尽管如此,虽然马斯克梦想很大,但最终他往往能实现,就像SpaceX的可回收火箭一样,一开始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现在不也实现了吗?
尽管FSD功能逐渐完善,但它仍未完工,我为什么要购买呢?主要原因是我每天通勤会经过一条八车道的十字路口,其中一侧是通往纽约的隧道,每次行驶至此,我的侧边叶子板摄像头就会黑屏,影响倒车摄像头和变道盲区的视野,只有等车子重启后才会恢复。
最初我以为是摄像头本身故障,于是在eBay上以100多美元购买了一个99新的替换件,并花了一个下午自学修车,然而问题依旧存在。后来我怀疑是因为路口车流量大,HW2.5的算力不足,无法识别,导致黑屏。恰逢FSD打折,已购买增强版Autopilot的车主只需2000美元就能获得永久FSD和HW3.0升级。考虑到单独升级HW3.0也要花1000美元,而FSD月费也要200美元,我决定一步到位,只要使用超过五个月的FSD就划算了。
在ServiceCenter安装好HW3.0后,问题果然解决了。与增强版Autopilot相比,FSD可以识别更多的行人、车辆、信号灯和标志牌。目前,FSD12.3.6在多数情况下能够稳定运行。相比增强版Autopilot,目前我尚未遇到过影子刹车(shadowbrake)的问题。身边的同学曾使用FSD从纽约开到波士顿,毫无问题。那为什么我通常还是不敢使用呢?从理论上讲,FSD仍是Beta版本,因此车主需要对FSD遇到的任何问题和意外承担全责。目前,我只会在高速长途、路况极好的情况下使用。等到哪天RoboTaxi正式推出并开始承担乘客的生命安全责任时,可能才算是FSD真正成熟的标志。
在2018年至2022年间,我在休息站充电时,常有人对特斯拉感兴趣,并问两个问题:充满电能跑多远?充电要多久?
一开始,我也有里程焦虑,就像担心手机没电一样,每次都要把电充到90%,并时常查看充满电的里程是否衰减,担心有一天开车没电,停在路上。
但开了六年,这样的情况一次也没有发生。虽然里程从300英里衰减了10%到280英里,但无论是日常出行还是长途自驾,完全没有里程焦虑。常常是电没用完,车已经开不动了,刚好找到有充电桩的休息站休息。
特斯拉的电池路程预估非常精准,基本在上下3%的浮动范围内,随着接近目的地,这个估计会变得更加精准。加上如今新出的电动车续航里程更高,更不必为里程不够而担忧。
保险保费不降反升令人意外。一般来说,保费会随着车的折旧而减少,但特斯拉的保费却一路上涨。询问保险公司得知,特斯拉的维修费用比一般的油车高很多,光是人工就要200到250美元每小时。对于油车驾驶习惯较重的人,由于不适应特斯拉的动力回收功能,可能会增加出意外的风险。另一些人对自动驾驶功能过于信赖,也容易增加风险。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保险费用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