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PLUS新能源特斯拉就曾在中国成立保险经纪公司
作者:车壹条
其实,新能源汽车高昂的保费已经成为市场共识。根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实际上比燃油车高出大约21%,一些平价新能源汽车的保费价格甚至超过昂贵的燃油车。
对此,《车壹条》也根据不同价格区间分别找出几款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型进行了保费测算。其中,在10-20万的车型中,比亚迪秦PLUS牢牢把控着销冠的地位,经查阅,中配车型的保费大概5000元左右。另外20万-35万的车型中,销量最好特斯拉ModelY保费在7000元左右。而在40万-60万的车型中,问界M9位列第一,保费则接近一万元。(经网络计算器测算,仅作参考,另外不同地区、不同保险公司标准不同,上下会有一定的浮动)
有一位购买比亚迪秦PLUS不到一年的北京车主告诉《车壹条》,购车时的裸车价是7万元出头,但是自己当时花了7000多的保费,跟特斯拉差不多了。在他看来,保险公司之所以制定高额的保费,就是想可着一只有毛的羊使劲薅,一般跟秦PLUS差不多的燃油车,其实保费也就2000左右。
不过这位车主表示,之所以自己选择买了这款车,主要还是因为省油,所以即使保费贵一点也凑合接受了。
那么,事实果真像新能源车主们猜测的那样是保险公司“乱来”吗?或许没有这么简单。
其实保费贵,说到底还是因为保险公司的赔付率高,有数据表明,当前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已经达到了85%,几乎等同于亮起了亏损的信号灯,换句话说,保险公司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儿去。而至于赔付率高居不下的原因,则主要归结于两点,一是出险率高,二是赔付金额高。
根据数据统计,在2023年家用车车损险中,新能源汽车出险率是30%,而燃油车的出险率是19%。这并不难理解,新能源汽车操作逻辑本身与燃油车不同,对于刚刚接触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来说很容易手生不适应造成事故发生。与此同时由于新能源使用成本优势明显,加上网约车大面积替换成新能源车,行驶里程进一步拉长,也会提升事故风险,保费价格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不仅如此,智电时代的到来也给新能源汽车的维修环节上了强度,因为高度的集成化,很多时候需要软件分析、以及更专业的维修人员来进行事故判定和修理,无形中又增加了不少的费用。据了解,2023年新能源车平均赔付金额为7201元,并且还有可能不断上涨。再加上较高的出险率,都对保险公司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谁该为高昂的保费买单?
一边是埋怨保费太贵的新能源车主,一边是成日喊亏损的保险公司,这种无法统一的供需关系,进一步衬托出了新能源爆发式增长带来的隐忧——传统车险的商业模式已然不适用于如今的市场,眼看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车险行业也必须做出一些改进措施,跟上新能源汽车的脚步,以更具时代性的商业模式应对这轮变革风暴了。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曾给出这样的建议:新能源汽车保险可以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车的数据优势。他建议,通过精确计算某类客户和车辆的行驶特征,将其归纳成几类典型客户,合理降低普通司机的保费。针对使用里程过高的用户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性补贴,对规范的运营类车辆实施保费优惠政策。
只不过,还没等到保险公司的改变,新能源车企们已经坐不住了。因为如果被保费牵制致使客户流失那么首当其冲的一定的新能源车企自己,所以与其等待别人出手,不如自己先行一步。其中,特斯拉就是个典型代表。
早在四年前,特斯拉就曾在中国成立保险经纪公司,只不过因迟迟无法拿下保险经纪牌照只能注销。但很快今年4月特斯拉再度卷土重来,重新注册保险经纪公司并由朱晓彤亲自掌舵。
需要提及的一点是,特斯拉早先在美国市场运营的UBI车险(基于使用量定价的保险)已经在多个州进行推广。这套车险定价逻辑跟车主的驾驶数据牢牢绑定,驾驶行为越规范安全分越高,保费越低,反之则相反,马斯克透露,这过程中能超过平均分的车主都能节省20%-40%的保费。此举也被业内视作车企推动保险业务的创新举动。
其实不光是特斯拉,中国新能源车企也纷纷开始在保险领域排兵布阵,比如比亚迪今年5月已经在广东、安徽、江西、山东等省份开展新能源车险业务,该月比亚迪开出的第一张保单是海豚,售价11.28元,保费3900。据了解,目前除了比亚迪之外,包括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企业以及上汽、吉利、宝马等大型企业也都紧锣密鼓成立保险经纪公司或者入股保险中介机构。
从企业自身角度看,开辟保险业务之后,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从销售到保养再到维修的全生命周期闭环,此举一来直接利好车主,二来间接为企业增加了第二赛道,未来或许能成为新能源企业重要的盈利分支。
只是客观的说新能源车险高的现状短期内还无法得到全面彻底的改善,保险公司和主机厂仍然需要持续探索,比如保险公司该如何针对行业变革积极升级转型,主机厂又该如何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车险定价,从而真正参与到这个行业里来,都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