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系列研究报告丨上海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报告长护险护理保险研究评估医保照护护险

我国的长护险试点工作起源于2016年。2016年7月,人社部正式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上海、广州等15个城市相继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

经过3年多的试点工作,上海、广州构建起了怎样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以及评估体系,和已经实施20年的日本长护险制度相比,又有哪些异同?

针对上述问题,特发布长期护理保险系列研究报告,本篇为系列研究报告第一篇:上海篇。

摘要

高龄、失能老年人不断增加,照护服务需求日益凸显。为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局面,2016年,《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对外发布,2017年初,上海市在徐汇、普陀、金山三个区先行试点长期护理保险。上海市长护险以参加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60岁以上人群为对象,经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之后可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和住院医疗护理三种照护服务,其中长护险基金承担85%-90%的费用。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上海市长护险已经构建起较完备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以及科学的评估体系,但仍然存在护理人员缺乏、受益人群较少等问题,面临着制度建设是否会有力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是否会加剧服务结构性供需不平衡、评估等级与支付金额是否匹配等未知的挑战。

01高失能率下毫无抵抗能力的家庭支持网络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一旦家庭当中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后,对照护的需求迅速增加,带来的不仅是家庭人手紧缺、经济压力增大等问题,甚至家庭气氛都变得紧张起来。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使得本已沉重的家庭压力更加是雪上加霜,这迫切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去分担照护服务。

此背景之下,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对外发布,正式拉开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大潮,全国15个地区先后开展长护险试点工作。上海市于2016年底发布《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2017年1月起,在徐汇、普陀、金山三个区先行试点,2018年1月1日起进入全市启动试点阶段。

02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梳理

1.明确长护险的基本保障内容

在《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沪府发〔2016〕110号)(已废止)和修订后的《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沪府发〔2017〕97号)文件当中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说明。长护险适用的对象是有护理需求的长期失能人员,主要包括参加职工医保以及参加居民医保的60周岁及以上的人员,提供的是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服务和资金保障。

2.规定资金筹集渠道

修订后的《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沪府发〔2017〕97号)规定:对第一类人员(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按照用人单位缴纳职工医保缴费基数1%的比例,从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中按季调剂资金,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对第二类人员(参加居民医保的人员),根据60周岁以上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员人数、按照略低于第一类人员的人均筹资水平,从居民医保统筹基金中按季调剂资金,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也就是说,上海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来自医保统筹基金。

3.严格评估认定

在试点阶段,《关于全面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沪府办〔2016〕104号)中指出完成做好四大项任务:完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建设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培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和评估员队伍、优化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流程,并以此制定了《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试行)》。《评估标准》采用自理能力维度和疾病轻重维度两个标准作为评估分值,将老人划分为正常、照护一级、照护二级、照护三级、照护四级、照护五级、照护六级、建议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这八个等级。

在此基础上,《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及服务管理办法》(沪府办规〔2018〕2号)进一步规范了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并最终确定以此文件为蓝本,统一并明确了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工作中的细节和内容。文件共二十三条,对评估依据、申请条件、部门职责、评估机构资质和要求、评估人员技术水平、评估行为规范、评估方法、评估申请、受理审核、评估开展、评估结论告知及复核、评估费用、服务提供和计划、服务费用、评估和服务监管、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规定和说明。随后,《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办理流程和协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沪人社规〔2018〕3号)对具体细则又进行了完善。

4.确定照护待遇

5.规范资金结算办法

为加强长护险基金管理,《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结算办法(试行)》(沪人社规〔2017〕45号)对长护险的结算单位、评估费用结算、三种照护服务的结算进行了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统一管理长护险费用结算工作,统一先由评估机构、护理机构和服务提供机构进行记账,在汇总申报后经区医保中心审核,最终根据意见由市医保中心拨付资金。

6.衔接其他政策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沪人社规〔2017〕44号)对长护险和参加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进行了衔接,《关于进一步调整本市养老服务补贴政策的通知》(沪民规〔2018〕1号)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未覆盖的困难人群和未涵盖的服务项目予以兜底保障,衔接养老服务补贴政策与本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

03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具体内容

图1:上海长护险整体框架和逻辑结构制图:60加研究院

1.长护险基本内容概述

申请参加长护险的主要是两类人群:参加上海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职工医保”)的人员和参加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的60周岁及以上的人员,其中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需按照规定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经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之后,失能程度达到评估等级二级至六级且在评估有效期内的方为参保人员。这里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是指对具有照护需求且符合规定条件的老年人,按照全市统一的评估标准,依申请对其失能程度、疾病状况、照护情况等进行评估,确定照护等级。照护等级主要作为申请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理论基础

3.资金筹集

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水平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确定。对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而言,按照用人单位缴纳职工医保缴费基数1%的比例,从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中按季调剂资金,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对于参加居民医保人员,根据60周岁以上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员人数、按照略低于第一类人员的人均筹资水平,从居民医保统筹基金中按季调剂资金,作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来自医保统筹基金,暂不实行个人缴费。

4.部门分工

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是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的主管部门,负责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制定和统一管理,以及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会同发展改革委、民政局、卫生计生委(现卫健委)、财政局协同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医保办)负责本辖区内长期护理保险的管理工作。

图3: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部门分工制图:60加研究院

5.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

早在2014年,上海市就已经完成了全市统一的评估工具。2014年12月,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受委托负责上海市老年照护需求评估体系的整合和方案制定,完成全市统一的、标准化的评估工具《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调查表》。通过分级方法将老人分成8个等级:身体健康且生活自理能力强、照护一级至六级、建议就医。经过多年的试点和实践,这套工具仍被沿用。

(1)评估工具和标准

图4:上海市与北京市老年照护评估标准比较制图:60加研究院

(2)评估流程:申请、告知、审核、复核

图5: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流程制图:60加研究院

(3)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资质要求

老人最终的照护等级和所享受的照护服务基本赖于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因此,评估机构的公正性、评估人员的专业性、评估方法的科学性都决定了评估结果是否令人信服、是否公平有效。

图6: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资质制图:60加研究院

6.服务提供

经过统一需求评估,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向意向服务机构登记确认,申请人确定服务机构后,该服务机构根据申请人评估等级,结合评估机构出具的服务计划建议制定服务计划,并告知申请人可享受的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和养老服务补贴政策。随后便可享受服务。

7.给付内容与待遇标准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为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和资金保障,目前有社区居家照护服务、养老机构照护服务和住院医疗护理服务三种形式。只要60周岁及以上、经评估失能程度达到评估等级二至六级且在评估有效期内的参保人员,即可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图7:长护险给付内容和照护待遇制图:60加研究院

8.费用结算

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的收费标准为每次200元。社区居家照护的收费标准为:执业护士提供照护服务的价格为80元/小时;医疗照护员为65元/小时;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员等其他人员为40元/小时。服务对象在社区居家照护的服务费用,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90%。养老机构照护服务的收费标准为:评估等级二或三级的20元/天;评估等级四级的25元/天;评估等级五或六级的30元/天。养老机构实际服务费用低于上述标准的,应以实际费用为准。服务对象在养老机构发生的长期护理保险费用,按实际在养老机构入住的天数计算,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85%。

图8:长护险收费标准及支付金额制图:60加研究院

9.监督管理

10.信息化

04上海长期护理险研究结论

1.面临的挑战

(1)受益人群较窄

(2)医疗护理人员缺乏

(3)筹资渠道单一

长期护理保险被称为“第六保险”,重要特性就在于其的社会普适性,强调社会互助共济。对于上海来说医保可能有很大结余,但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来享受护理服务的老人会越来越多,在不增加筹资负担的基础上,单从医保统筹基金中去划转,不采用多种筹资渠道,必然会面临资金压力大的问题。同时,很高的报销比例将来也势必会增加资金负担。虽然长护险重社会性,是普惠型保险,但是在很不确定的人口激增压力和失能人群增多的情况下,应该同时探索商业保险模式,形成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共同发力的形式。也可以借鉴其他试点地区的筹资模式,将个人缴费、单位缴费均纳入资金筹集渠道。

(4)服务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

按照目前的监管体系,由人社局负责业务监管,分别由民政局和卫计委负责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护理服务的行业监管,财政局负责基金监管,医保监督管理所负责具体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在整个监督管理体系中,基本都是在强调政府的强硬监管和行政监管,诚然政府部门负责监管可以保证长护险在试点过程中保持在正确的轨道行驶,但从社会性和福利性角度出发,享受服务的老人和家属、社会舆论等监管主体也应被纳入监管体系,更好地促进长护险制度的完善。

2.突出亮点

(1)统一协调,工具一致

统一性主要体现在职能部门统一和老年照护评估工具统一。在2017年试点阶段,长护险由市民政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计生委(现卫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市财政局协同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而在2018年全市推行之后,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主管部门改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现卫健委)、市财政局协同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主管部门的变化提升了长护险实施的简易程度,长护险将不再仅被看作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当中重要的部分,而是通过社会保险的制度改革和实施去推动养老服务的发展。这样就首先从制度上进行构建来反向推动养老照护服务的发展,相比之前由民政部主推长护险,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统筹工作将会面临更小的挑战和难度。

2014年12月,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完成全市统一的、标准化的评估工具《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调查表》。经过多年的试点和实践,上海市目前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具被证明具有实用性强、灵活性强、考虑老人实际需求等特点,而且将之前碎片化的服务评估标准和需求评估制度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升级优化,将民政、医保、卫生部门的资源进行了整合,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2)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严格规范,加强执法力度

为规范需求评估、服务实施、资金结算等行为,《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特别规定由民政局和卫计委负责行业监管、财政局负责基金监管、医疗保险监督检查所负责行政执法工作,特别是执法工作的开展为长护险照护服务的实施提供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法律保障和行政监管。

(4)政策衔接,各项协同推进

目前长护险只针对60岁以上,参加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人员,为保障长护险试点未覆盖困难人群的权益和未涵盖服务项目的兜底,《关于进一步调整本市养老服务补贴政策的通知》特别规定:根据统一评估标准为困难群体提供不同限额的补助,确保了困难对象原有待遇不降低。同时,《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将已参加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试点的人员直接纳入长护险范围之内,以确保这部分群体在评估有效期内享受应有待遇。为解决最重要的人力短缺问题,上海也已在2016和2017年推出“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技能提升专项行动”以及《加快推进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着实做到了政策之间的衔接和联动。

THE END
1.长期护理保险,苏州已开始正式实施长护险的措施,2024.11.06目前,试点已过一年。2017年8月23日和10月11日,《生命周刊》分别对13个已出台试点政策城市的“钱从哪来”、“谁来评定”以及“钱怎么花”、“谁来经办”进行了探讨。今天,周刊将单独对苏州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进行介绍。 10月1日,苏州市长期护理保险正式实施。记者了解到,苏州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形式包括医疗机构...https://www.xyz.cn/study/zhangqihulibaoxian-news-2686166.html
2.IIGF观点长期护理保险的国内外实践与推进措施积极引导社会保障领域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和社会福利等进行有益补充,形成多层次优势互补的长期护理服务供给。二是将大病医保政策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相结合,在操作上形成上下游关系,使老年大病后康复有长期护理保险支撑。三是通过政府购买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PPP新模式,发挥公立医院和乡镇诊所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7017.htm
1.最新研究中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数据库(CLIP)2021年版正式...3. 如果您在发表中使用了CLIP数据库,请在发表物上标明:“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护险研究小组提供的中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数据库(CLIP)”或“We thank the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research group from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for providing China pilot...https://www.mbachina.com/html/spap_ruc/20220106/399184.html
2.乌鲁木齐市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政策简介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民生的重要制度安排。旨在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提升他们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质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美德,增进人民福祉。 01、长期护理保险的定义 长期护理保险,是经评定达到规定失能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https://si12333.cn/qa/ysdk.html
3.2023年度常州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解读常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按规定同步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 (一)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参保缴费 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个人缴费部分在每年1月份个人账户划拨时按全年个人缴费标准代扣代缴。其中,年度内新增或中断后续保的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当年度个人缴费部分在首次...https://m12333.cn/qa/dfi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