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险报销流程和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生育险报销流程)

1.生育险最大的新规就是生育险和医疗保险正式合并了,合并之后并不会对生育险的报销造成什么影响,主要就是简化了参保流程,也不会增加缴费的负担。两个保险合并之后,产前检查费不再单独报销,可以和普通医疗费用一同报销,结算的标准和医保标准是一样的。而且有社保卡的产妇出院结算时也可以直接刷社保卡,从社保卡中扣除生育医疗费用。

2.生育险和医疗险合并之后,职工基本医保的单位缴费比例为10.5%,个人缴纳的医保费率不变还是2%。此外,还有多地提高了医疗费用待遇。比如说北京,产前检查支付标准由每人1400提高至3000元;住院分娩由3000元提高至5000元;剖宫产为4400元提高至5800元;门诊人工流产手术由270元提高至770元。不过不同的地方具体政策有所不同。

2022年生孩子报销新规定

1.生育险报销包括医疗费用和计划生育手续费用,报销比例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一般女方生育险可报75%,男方生育险可报50%,只能报一方,这一点是很值得大家注意的;

2.生育津贴发放标准一般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规定的假期天数,所以不同单位的生育津贴也是有区别的;

3.一次性生育补贴:流产400元、顺产2400元、难产和多胞胎生育4000元,仅限女方生育保险享受。

4.如果是剖腹产生孩子的,那么报销比例为报销起付线为2000元,如果医疗费用介于2000元~7000之间的,那么按45%报销,如果医疗费用大于7000的,那么按65%报销。

5.顺产生的孩子,那么报销比例为在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补助300元,但是在县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补助450元。

6.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报销:在基本医疗保险给付范围内的药品,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甲类药物的费用是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给付标准支付费用。乙类药物则先由职工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给付标准支付费用。所以生育时要注意这一点的区分。

2022年生育津贴待遇新标准

01、生育津贴新变化

随着产假的延长,各省市生育津贴的申领条件与申领方式也有了变化:

生育津贴申领条件有变

广东省

主要有两点变化:

1、享受待遇不再受参保满一年期限制: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费的次月起,职工及职工未就业配偶可以享受对应的生育保险待遇。

福建省

福州、漳州、三明的所有参保人员,分娩前未连续缴满12个月的生育保险(即便只连续参保1个月),也可以享受一半的生育津贴待遇。

宁德、泉州地区的参保人员,只有新参保人员的生育保险连续缴纳不满12个月,才能享受正常职工50%的生育待遇。

莆田、龙岩、南平和平潭的新参保人员,生育保险缴纳未连续满12个月,只能享受50%的生育医疗报销,没有生育津贴。

福州和莆田分娩前12个月(含当月)生育保险有中断超过3个月以上,补缴后生娃,也可以享受一半的生育待遇。

生育津贴申领方式有变

截止目前,重庆市、河南郑州、浙江省部分城市已经开始了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方案。

重庆市

自2021年4月开始,重庆市社会事务中心在全市首推的生育津贴“免申即享”系统正式启用,通过医院、医保信息交互,只要在指定医院使用生育报销生育费用的重庆市高新区参保员工,无需申报即可按月领取生育津贴。

对于符合条件的参保职工免予申报,直接享受生育津贴,最快5个工作日就能享受生育津贴。

浙江省衢州市

于2021年11月打造了“衢州医保无感智办”多场景应用,其中包括生育津贴秒到账服务。

提交成功后,生育津贴就能立即发放到产妇指定的银行账户中。

整个过程中产妇只需要配合医护人员签署一份《生育津贴申请承诺书》。

河南省郑州市

3月16日,2022年郑州市医保经办系统十件实事确定,其中确定将在2022年实现生育保险待遇核定与支付“一站式结算”。

实现产前检查费和停保女职工、男职工无工作配偶生育待遇在定点医疗机构直接报销;实现在定点医疗机构生育、计生手术参保人生育津贴等直接结算;实现异地生育、计生手术参保人生育医疗费、产前检查费、生育津贴等一次性支付。

02、2022年版生育待遇标准

生育保险待遇的组成

生育保险待遇通常分为:生育医疗费用、计划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计划生育手术津贴。

其中,计划生育手术主要是指:放置宫内节育器、取宫内节育器、输精管结扎、产后结扎输卵管等。

生育医疗费用或计划生育医疗费用

其中:

产前检查阶段:持医保卡前往医保定点医院就诊即可,与平常的门诊结算手续相同。

分娩阶段:携带医保卡,出院时医院会实时结算。如未携带社保卡的,在部分医院可使用电子社保卡。

享受生育津贴的条件

1、职工在生育时,用人单位已按法规为其办理参保登记手续,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12个月,符合有关法定条件生育的(部分省市有所差别,具体以当地方案为准)。

2、职工在生育时,医保处于在保状态。

生育津贴领取标准与额度

生育津贴发放标准为:

生育津贴的领取金额=生育时职工所在单位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30天×产假天数

并非所有的产假,都可以申请生育津贴。部分省市有法规,奖励假期间职工是不享受生育津贴的。

这也就是说,计算生育津贴的假期天数并不等于职工实际休假天数,职工依照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法规享受奖励增加的产假期间由用人单位按照法规发放工资,职工不享受生育津贴。

这里给大家举例看看广东省能享受生育津贴的假期有哪些:

序号

计划生育手术项目

假期天数

1

取出宫内节育器

1天

2

放置宫内节育器

2天

3

输精管结扎

7天

4

输卵管结扎

21天

5

输卵管或输精管复通

14天

生育项目

顺产

98天

难产(剖腹产、会阴Ⅲ度破裂)

加30天

多胎

加15天

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

根据医疗机构建议15-30天

怀孕4-7月流产

42天

6

怀孕满7个月流产

75天

生育保险报销条件

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用人单位为职工累计缴费满1年以上,并且继续为其缴费;

生育保险报销标准

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1、超出法规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

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他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法规办理。

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法规办理。

2、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生育津贴低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也就是说,生育津贴不会低于单位平均工资标准。”举例来说,一名女职工每月生育津贴为5000元,而用人单位当月的平均工资为4500元,由生育保险基金统一支付给单位后,超过平均工资的500元用人单位不能克扣;假如女职工每月生育津贴为3500元,而用人单位当月的平均工资为4500元,其中的1000元差额需要用人单位补足。

3、对于原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在2012年1月1日前已经生育或计划生育享受产假,但在之后申报生育津贴的,按照新计发方法计算生育津贴。

4、从2012年起,生育保险将对生育和计划生育手术的部分医疗费用支付项目和定额标准进行调整,医疗待遇水平将在原有基础上增长在20%左右,预计增加基金支出2500万元左右。

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

(1)生育津贴: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

(2)参加生育保险累计满一年的职工,在生育(流产)时仍在参保的,按有关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3)生育保险待遇生育津贴发放标准,以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规定假期计发:

生育津贴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1)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2)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天X假期天数)

假期天数:

①正常产假90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

②独生子女假增加35天;

③晚育假增加15天;

④难产假。剖腹产、Ⅲ度会阴破裂增加30天;吸引产、钳产、臀位产增加15天;

⑤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

⑥流产假:怀孕不满2个月15天;怀孕不满4个月30天;满4个月以上(含4个月)至7个月以下42天;7个月以上遇死胎、死产和早产不成活75天;

营养补助

①正常产、满7个月以上流产;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5%;

②难产、多胞胎: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50%。

一、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目标任务和总体思路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人民群众用药保障需求、医保基金和参保人支付能力、医药产业发展等情况动态调整药品目录范围,努力实现药品目录结构更加优化、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支付更加管用高效、保障更加公平可及,推进医保药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

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今年形势特点,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保持品种总体稳定、准入条件和工作流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持续优化、完善、改进。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切实维护最广大参保人的切身利益。坚持“保障基本”,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挥体制优势、政策优势、市场优势,以市场换价格,实现战略购买,合理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坚持“有进有出,腾笼换鸟”,优化结构,补足短板,稳步提升保障能力。坚持科学调整,持续优化程序、完善规则、提高透明度,提升药品目录调整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更好满足广大参保人员基本用药保障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本次目录调整的背景是什么?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近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强调指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政府工作报告》有关要求,在深入总结前几轮目录调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保障基本”的定位,综合考虑基金和患者承受能力、药品价值等因素,稳步提升保障水平。

三、与往年相比,今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有哪些变化?

与前几轮目录调整相比,本次调整具有以下特点:

二是完善了准入方式,非独家药品准入时同步确定支付标准。解决非独家药品由于个别企业价格较高导致该通用名药品无法纳入目录问题。借鉴谈判原理,由专家测算确定医保支付意愿,然后企业自主报价,只要有一家企业参与且报价低于医保支付意愿,该通用名就可纳入目录,并以最低报价作为该通用名的支付标准(如最低报价低于医保支付意愿的70%,以医保支付意愿的70%作为支付标准)。我们将指导地方探索完善管理措施,支持同通用名下价格不高于支付标准的品种优先使用,有效减轻患者负担,更好发挥保障功能。

三是改进了续约规则,更利于稳定预期。将非独家药品(无论协议是否到期),以及已经历过两个协议期(4年)但支付标准和支付范围均无变化的独家药品纳入常规目录管理;对今年调整医保支付范围但对基金影响预算不大(未超1倍)的药品也可以简易续约。上述做法有利于稳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预期。

四是优化了工作流程,评审更加科学高效。基于专家评审环节的工作日趋成熟,申报药品数据资料更加全面,将评审环节优化整合为综合组和专业组专家共同联合评审。

此外,今年增加了通过形式审查药品名单的“公告”环节,组织企业提交申报药品摘要幻灯片,完善升级了申报和评审信息模块,实现申报资料电子化提交,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规范性。

四、《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的情况?

按照目前安排,今年的调整程序仍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公布结果5个阶段。如进展顺利,将于7月1日正式启动申报,11月份公布结果,明年1月1日落地执行。

六、今年对进目录的药品数量,有没有预期的计划?

此外,解决新药的可及性也不能仅仅依靠基本医保一条道路,还需要通过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各类补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渠道的功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层次的用药需求。

七、在推进谈判药品落地方面,医保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

1.问:从2022年2月10日起,生育津贴按照职工产假天数计发,符合政策规定生育的,享受158天生育津贴。原已按128天标准发放了生育津贴的如何处理?

答:根据《关于调整职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有关规定的通知》规定,从2022年2月10日起,生育津贴按照职工产假天数计发,符合政策规定生育的,享受158天生育津贴,其中难产的(含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剖宫产),增加15天生育津贴;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的生育津贴。截至2022年2月10日,女方尚在原规定产假期间的,按上述生育津贴支付期执行。

2.问:新的生育保险一次性营养补助标准何时开始执行?

即7月1日起,我市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的女职工,符合规定生育或者妊娠满7个月引产的,均可按规定领取到一次性营养补助费1992元,较此前增加了160元。

THE END
1.生育险报销流程,生育保险报销材料有哪些生育险报销流程,生育保险报销材料有哪些.生育保险报销标准的业务流程有哪些,我们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吧。流程:1.生产:第一步:办理生育保险登记卡。女职工(男职工配偶)在五个月内怀孕,相关资料(见下两份)交所在单位的专门管理人员,由专门管理人员https://www.cpic.com.cn/c/2021-05-31/1855228.shtml
2.职工生育医疗费用报销Q职工的未就业配偶能否享受生育津贴福利吗? 答:用人单位已经按时足额缴费的,自缴费次月起,其职工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不享受生育津贴。 Q如果还未办理全员生育登记,参保职工能在定点医疗享受生育保险报销吗? https://hsa.sz.gov.cn/ztzl/ylfybx/
3.北京生育险报销流程是怎样的北京生育险报销流程是怎样的 1、收集所有材料,产后3个月内报单位人事部->单位填写《生育保险费用手工报销审批表》、《北京市生育保险手工报销医疗费用申报结算汇总单》,所有票据按发票附处方明细样子粘贴在审批表后2、每月1-20日到社保报销->社保将报销款打入单位账户->到帐后单位将报销费用发放到个人。https://www.64365.com/zs/782883.aspx
4.2023年生育险报销流程解析(错过时间你就亏大了)在清楚报销的费用详情后,我们需要知道生育医疗险报销形式有两种:即固定报销和比例报销。固定报销是不管你花了多少钱,都会报销固定的数额。比例报销就是根据生产时候花钱的数额,按照比例报销。 接着我们还需要知道在后期进行报销时会需要哪些材料,生育医疗费报销所需要的材料主要分为:用人单位和生育女职工分别需要提交的材...https://www.yunbaotang.com/bao/62350.html
5.生育险报销流程和注意事项(详解)生育险报销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产前检查门诊费用报销,必须女方有生育保险(请汇总一次申报完毕以免遗漏,其责任自负) 所需材料: 1、女方《北京市医疗保险手册》(蓝本) (原件及首页复印件) 2、《北京市生育服务证》 3、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婴儿出生、死亡或者流产证明(诊断证明需有孕周数) 4、医疗费用原始收费凭证(收...https://www.yjbys.com/shebao/shengyu/131216.html
6.生育险报销流程怎么查询如果想要报销生育医疗费,也就是产检和分娩住院的费用。可以在孕满12周后,准备好户口本,结婚证,B超证明等资料,先办理好生育登记。办理好生育登记后,接下来要选择定点分娩医院。生育险报销流程一、生育保险报销流程:用人单位或职工本人携带规定资料前... https://m.shenlanbao.com/he/761522
7.生育保险如何报销(生育险如何报销?最新解读)生育保险是指由国家或单位为女性职工提供的权益保障,包括孕前检查、孕期保健、分娩等一系列医疗和生活补贴。那么,生育保险如何报销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申领条件和流程 为了申请生育保险报销,首先要满足以下条件: 缴纳生育保险满一年以上。 https://www.uslshop.com/jiankangzhishi/344107.html
8.北京生育保险报销时间和流程是怎么样的北京生育险报销时间之报销条件 (一)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 (二)所在单位按照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为该职工连续足额缴费一年以上 报销比例 报销比例:以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一定的比例一次性支付。其中: 1.顺产为270%。 2.难产为320%。 3.剖腹产为420%。 北京生育险报销时间...https://www.66law.cn/laws/241729.aspx
9.生育险2023年新规定报销流程条件费用标准一览一般生育险停交三个月之后失效,如果停交的三个月内,补齐生育险,是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而享受生育保险待遇需要满足规定条件包括生育险报销条件,且要在当地社保部门指定的定点机构分娩。 报销费用 生育险报销费用一般包括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计划生育手术费用等,但是在报销前需要职工所在单位先购买并缴纳一定的生...https://www.icheruby.net/baike/17237.html
10.生育险不是需要返岗后才能进行报销,掌握3个流程不迷茫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大力开放,国家也一直在鼓励生育,所以不少企业都会面临着职场女性会休产假的这个问题,这是国家对所有企业的一个明文规定,只要女性购买了生育险满12个月,在休产假期间都是可以获取到全额的生育津贴,不会要求时间上的限制的。 生育险报销的流程 ...https://www.quyunbao.com/baby/42a4865d79f0c2878f3a.html
11.生育保险报销的流程是什么意思(异地生育保险报销流程)七、生育险报销流程和手续 1、一、单位需要提供的报销材料:社保登记表、参加了基本的养老险、工伤以及生育保险人员的增减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工伤以及生育保险申报汇总表。 2、二、女职工需要提供的报销材料:相关部门签发的原件及复印件的生育证明;医疗相关部门出具的婴儿原件及复印件的出生/死亡证明;女职工、计划生...https://www.kstnjscl.com/flzx/322659.html
12.离婚期间生育险报销多少钱一个月及相关疑问综合法律依据《生育保险条例》规定,女职工在生育期间可以享受生育津贴。离婚期间生育保险报销的单位额度依据所在地的医疗费规定而定,一般为生育津贴的医保一定比例。具体额度可能因地区的法律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5000-10000元之间。 二、离婚期间生育险报销申请流程 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h/203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