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育险的7大误区,不知道可能损失几万块
2023-2-2218:39:03
生育险是五险其中一险,由并且只能由用人单位缴纳,灵活就业人员是无法参加生育险的。目前生育险已并入医疗保险体系,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进行征缴和管理。
但是相对于医保,很多人对生育保险的了解却不多,对生育保险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生育保险常见的7大误区,避免准妈妈们吃亏!
生育保险交的越多,一定报得越多
这种理解其实是不正确的!缴纳生育保险,可以享受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报销。
其中生育医疗费用基本是定额报销或者实报实销,和你缴纳的基数也就是你的工资是没关系的。
而生育津贴的计算,则是要根据你所在公司上年度员工的平均工资来计算,也就是你个人缴费基数再高也没用,看的是你们公司的平均工资水平。
当然,如果你的工资低于公司的平均工资水平,那对你来说,这笔钱就很可观了!
最后给大家附上生育津贴公式:
生育津贴=上年度公司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
任何人都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大家一定要记住,只有用人单位女性职工或男性职工的未就业配偶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任何时候都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很多人以为只要缴纳了生育保险就能马上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其实并不是这样,只有缴纳生育保险满一定期限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有的地方需要连续缴纳满一年才能申领生育津贴,有的地方需要累积缴费满一定期限才能享受待遇。
关于具体期限,各地的规定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的社会保障局。
产假期间生育津贴和工资都可以领取
这你就错了,哪有这种拿双份工资的好事,这里给大家讲解下:
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是只能领取一份的。其中产假工资是由用人单位给,生育津贴是由生育基金支付。两者要取更高的。
如果你的生育津贴高于产假期间的工资,那么就可以享受生育津贴;如果你的生育津贴低于产假期间的工资,那么就可以享受产假工资,当然高出生育津贴的部分,是由用人单位补齐的。
1、生育医疗费,应当在女职工妊娠至生育或者终止妊娠前申办;
2、生育津贴、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和异地就医的生育医疗费,应当在女职工生育或者终止妊娠后1年内申办;
3、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应当在手术前申办;
4、男职工假期津贴,应当在其配偶生育后1年内申办。
逾期申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予受理。
男员工缴纳生育保险没什么用
男员工缴纳生育保险也是非常有用和必要的。原因是男员工也可以享受一定的生育保险待遇:
1、带薪陪产假:男员工在配偶分娩以后可以享受带薪陪产假,目前大部分地区都是15天!这15天都是带薪的,相当于陪老婆做了半个月子,可以说非常重要了。
2、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男员工在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可以报销手术费用。
这样一看,男员工缴纳社保是非常必要的了!
男员工可以给配偶报销生育费用
其实这要根据地方政策,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支持男员工报销配偶的生育费用的。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配偶无业,且没有缴纳生育保险的;
2、符合计划生育条件的;
据小蜂了解,大部分地区是不支持这种报销的,比如北京就是不支持的。具体可咨询当地社保局。
所以,生育保险虽然很好,但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它带来的好处。
原来,生小孩想要拿到几万块的生育津贴等福利,注意的事情还是非常多,因此大家一旦准备怀孕或者开始备孕,及时了解政策,避免由于失误而领不到补贴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