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智库《哈德逊研究所》日前发表论文,集中论述当下的美军与解放军实力对比,并以现如今的发展态势和速度做依据,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可能会出现的中美军力对比情况做了预估,得出了解放军占据绝对优势的结论。
当然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美智库做出此份军力对比的前提,是只计算美军能够部署在亚太常驻的兵力。美智库这么做的根据,是美军需要维持常年的全球战备部署,在现如今欧洲态势紧张的前提下更需要美军继续增兵,投入更多的力量来对付俄罗斯,如此一来美军能拿来部署到亚太的力量就会更少,甚至还不得不抽调本就捉襟见肘的亚太兵力去应对欧洲局势。
能印证这一说法的现实情况也是正在发生,驻韩美军刚刚调走了在亚太部署的唯一一个装甲旅级战斗队、奔赴欧洲,这也就意味着整个亚太的美军,再无任何一支成建制的重型地面部队。虽说亚太的美军和解放军实力对比,不以传统陆军部队为主,但驻亚太的美军实力确实是在不断减少这一点,也是真的能够借此说明的。
从美智库最终发布的预估分析结果来看,到2025年,部署在亚太地区的美军实力与解放军相比的差距,只能说是已经到了天差地别的程度、差距非常悬殊。美智库首先预估了2025年中美在太空力量上的对比,从预估情况来看,中美两国在光学侦察卫星、红外预警卫星、通信卫星、定位导航卫星等方面的差距均不是太大。
但这并非是美国的优势,而是中国已经在太空领域迎头赶上了美国。此前就曾有诸多美专家坦言表示,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发展速度已经在美国之上,美国通过冷战积累来的太空成就,正在被中国一点点赶上、追平、乃至是超越。在太空领域的平起平坐意味着解放军与美军,在天基感知能力以及战场信息交互、定位、导航、制导等领域,基本已经达到了同一水平,美军已无法再像当年的海湾战争那样,通过强大且独有的太空能力实现降维打击。
其次要说的是空军,按照美智库的预估,解放军空军在2025年可用的战术机总数量,将能达到驻亚太美空军战术机总量的6倍以上。要虎妞来说,这个数据其实也并不算夸张,即便对标的对象是美国空军整体,中国空军现役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先进战术机数量,也已经超越了美国空军。美国空军看似庞大的1400架出头战术机队,因为近些年来妥善率不佳的问题,实际可用、可战备部署的数量大约只占到60%左右。且美国空军战术机队机龄老化的问题也很严重,即便是把最新生产的F35A都算进来,美国空军战术机队的平均机龄也达到了26.23年。相比之下,中国空军不但量大管饱、且绝大部分主力战机如歼10C、歼16、歼20等均为新世纪新造,产量还在不断提升不说,平均机龄也相当年轻,装备妥善率远在美军之上、实际可部署的数量也更多。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再考虑到美军必须向欧洲加大力度分兵,解放军在2025年的可用战术机数量是亚太美军6倍也并不算夸张。
美智库给的这份分析报告中,最夸张的还要属导弹这一领域。按照美智库给出的分析预测,到2025年,解放军所拥有的中\近程弹道导弹数量,预估至少在1900枚以上,以整体战力对比计算,这一数字是美军在亚太地区,部署的射程相当的可用巡航导弹数量的40倍。看到这儿虎妞就不得不说,美智库这个算术法应当是把解放军火箭军的弹道导弹、空军的空射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海军的舰载垂发版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全都计算入内,合并算了个总数,由此才得出了"2025年解放军弹道导弹总数是驻亚太美军40倍"这一结论。尽管计算方式有些东拉西扯凑数的味道,但实际真正算起来却也并不是非常离谱。空军的空射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由轰6N轰炸机挂载,已经批量列装我空军入役,开始进入战备值班状态,而海军型的舰载垂发版高超音速弹道导弹,也在今年官宣试射成功,看样子是已经上舰055和052D驱逐舰进入服役状态。按照这两类导弹正在产能爬坡期,不断提升产量来交付部队、总量处在快速上涨期来看,再算上弹道导弹列装数量占据大头的火箭军,并且还是3年后的2025来综合计算,1900枚这个量,严格来算其实也并没有很夸张。
毕竟中国海军现有的水面舰艇垂发单元总数就已经接近3000个,比全欧洲海军加起来还要多。海空军再加上火箭军算总量,是完全有能力达到这一数量级的。至于在高超音速导弹发展上挫折不断、屡屡摔跟头,至今都没有一款成熟可用高超音速导弹的美军,在导弹打击能力上被我军所远远甩在身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美智库的分析预测可能有一定误差,但是结论却是大差不差,这便是驻亚太的美军在现阶段还有可预测的将来,已经全然不是背靠祖国、可发挥全部实力的解放军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