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数量就达到5175万只,同比增长1.1%;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根据当地法规制定社区文明养狗公约,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
近年来,Y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打造“支部牵头、四会联动、基金惠民”的基层治理新框架:组建自治理事会,实施户代会决议事项等工作;推选村中“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及各级人大代表组建监理会,负责监督村民自治理事会财务收支公开;成立乡贤理事会,凝聚村屯乡贤智慧,为村屯发展献计献策,带动群众共谋共建美丽乡村;打造法律服务会,建立涵盖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一体化”综合服务机制,切实发挥普法宣传、纠纷调解、守法示范作用。该村成为新时代践行枫桥经验示范村,描绘出乡村和谐善治美好画卷。
【推荐2】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无论是建设美丽庭院还是完善村规民约,都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具体探索。
建设美丽庭院助推乡村振兴
这两年,山东省济宁市以提升庭院环境为根本,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一批“美丽庭院”示范户,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美丽庭院,不仅有花草香,更有文明香。比如,该市某街道武家村以“仁”为核心,按不同家族姓氏,发掘整理出数百条家风家训,倡导做好人、君子理念,培树形成家风正、民风纯的美丽乡村。
完善村规民约汇聚各方力量
泉州某区全面启动新一轮移风易俗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区党委和政府专门提供了移风易俗村规民约修订指导性意见。该区还要求发挥“四会一队”力量,即各乡镇要指导并监督所辖村进一步健全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移风易俗宣导(劝导)队,对所在村的村规民约修订及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新修订完善的村规民约要求于2020年10月15日前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10月下旬,各乡镇还将集中组织各村开展“村书记谈移风易俗”活动,由村书记向村民逐条讲解村规民约内容,做到全体村民听课覆盖率100%。
该条例的制定,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考虑鄂尔多斯市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注重立足鄂尔多斯特色产业,针对突出问题对症下药、立足实际情况量体裁衣。按照不抵触、真管用、可操作的原则,把现有行之有效的经验上升为地方立法,是一部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小切口”法规。
立法有温度,民生总关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立法遵循的重要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所盼所需,加快推进民生领域立法: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法、反家庭暴力法,修改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加强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的保护;制定中医药法,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红十字会法,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2018年审议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从疫苗管理到用药就医,为百姓健康提供更强保障;通过土壤污染防治法,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出台电子商务法,从减税到网购,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满;完成民法典编纂、制定学前教育法、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社会救助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立法项目成为立法规划的重点之一。2019年继续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立法。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规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2023年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通过设立宪法日,讲好中国宪法故事,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推荐3】2016年12月14—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Z省事我国实体经济大省,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实体经济是发展之基。省纪委组成巡视组,重点督查职能部门向企业“索、拿、卡、要”的违规行为;省人大组织调研,集中民意,出台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精神和本省实际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各级政府简政放权,取消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不利于市场发展的行政审批,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大力做好融资帮扶;政府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行为,营造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法制部门积极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组织实业家和员工学法,形成全社会懂法、守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新风尚。多方合力下,Z省安心实业的风气越来越浓。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