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除特殊标注外,本文均为累计保费数据。
第一名:中国平安(集团)
7,603亿元
第二名:中国人寿(集团)
7,114亿元
第三名:中国人保(集团)
5,810亿元
1
中国平安,五度蝉联第一
与国寿差距,压至500亿之下
2022年第一之争,“变数”加大
1.中国平安:连续五年规模第一!今年最不易~
自从2017年,中国平安首度超越国寿集团,夺下保费规模第一的宝座之后,至今,已经是第5个年头了~
从结果看,中国平安仍旧是以7603亿总保费,领先国寿集团,实现“五连冠”再度问鼎规模第一!
然而,今年这第一的宝座却是得来不易~
回顾2021年,从年初至10月末,一直都是国寿集团保费规模领先,直到最后这2个月,平安才得以反超。
而且,受产寿版块负增长影响,平安的保费规模相较前一年大幅缩水,减少了近370亿。
从这两方面不难看出,平安今年实现“五连冠”的背后,或许用勉强保级形容更为贴切。
毕竟,相比2019年之前,平安的领先优势不断加大,近两年,受自身寿险改革和车险综改影响,保费增速持续低迷,是处于一直被国寿紧追的状态。
至于,二者差距缩小的背后,核心原因是什么呢?
2.平安产寿发展均疲软,领先优势被缩小至489亿!
其实,去年平安领先国寿的保费差距,就已经被缩小了,彼时,主要是受寿险改革影响,再加上国寿的开门红表现出色。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寿险业务方面,国寿将其与平安的保费差距,从2019年的447亿,拉大到2020的1014亿,是集团规模增长的第一功臣。
2021年,国寿集团在“开门红”上的出色表现继续,寿险业务的领先优势得以继续扩大,领先平安近1300亿。
今年受车险综改影响,再加上主动清理信保业务等因素,非车险和车险两大板块规模均大幅缩水~
以至于,平安产险最终以负增长5.5%收尾,其在财险业务上的领先优势,也从1995亿降至1786亿,减少近210亿。
最终,受寿险和财险两方面,保费增长疲软影响,平安领先国寿的保费规模优势,被压至489亿。
3.展望2022年,“龙虎之争”变数太多~
展望2022年,平安和国寿的规模第一之争,变数太多,恐难预测。
虽然,我们可以期待甩掉信保包袱,熬过车险综改阵痛后,平安产险应该可以恢复往日实力,继续快速发展!
但是,龙虎之争的核心,还是在寿险业务上,可受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寿险公司保费增速整体放缓,这一点在头部公司上体现更为明显。
再加上,互联网新规的执行,个代团队大缩水,不少公司都不得不将业务重心,移到银保渠道上,会导致竞争更加激烈。
更重要的,受原董事长被调查影响,国寿集团的领导班子也面临新的调整,详见《官宣!白涛任国寿集团党委书记》。
所以,无论是国寿的2022年发展方向,还是平安寿险的改革成效能否在今年显现,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
上市险企“太难”,增速↓股价↓
市值跌超万亿,一直在抄底的路上
1.上市险企有多难?增速多数不及4%,同期GDP增长8.1%~
回首2021年的保险业,可谓称得上真正的“高开低走”,在这之中,上市险企更是明显~
从年初顺利实现开门红,备受资本追捧,到之后,实名举报、代理人大缩水等一系列负面新闻相继被爆,保费增速持续走低。
虽然,各家公司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策略,采取开发新产品,推出新的基本法,打造新团队等一系列措施。
但是,从最终结果看,还是不尽如人意~
除众安得益于上半年高增长支持,国华去年同期负增长影响,两家公司增速超15%外,其他一众公司增速都在4%以下,且平安还是负增长的。
而且,与2020年疫情时对比,上市险企的整体保费增速还是下降的,在2021年最后2个月靠产寿险的齐冲刺,才得以勉强以“正增长”收官!
然而,2021年我国GDP却是增长8.1%,其中,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
相比之下,国寿、人保等一众公司的保费增速,着实是太低了~
2.市值蒸发超万亿,在抄底的路上越走越远~
从保费规模的角度看,上市险企的2021年真的比2020年要难太多。从利润的角度看,也不是很理想。
以2021年三季度末的数据为例,A股5家上市险企的归母净利润,除平安因踩雷华夏幸福下降外,其他公司虽都是增长的,但幅度并不大。
从非年化ROE的角度看更为明显,要么是同比下降,要么是基本持平。
最终,资本市场也从年初的大举买入,变成弃之而逃,保险股市值蒸发超万亿。其中,平安成为市值下跌最多的险企。
这一年,大家不停的探讨保险股是不是到底了?一直走在抄底的路上,却发现越走越远~
3
上市寿险公司压力大
新单保费持续“负增长”难解
1.“开门红”风光一时,险企不再盲目冲刺?
虽然,2021年的寿险业,在重疾停售潮,和险企铆足劲抢先拉开开门红大战的双重助力之下,开门红是顺利实现了。
然而,在一季度较为亮眼的业绩背后,却是连续的增速下滑,年初年末形成截然反差!
除国华人寿外,其他上市险企的保费增速均较年初大幅下滑,且增速普遍偏低。
眼看2021年收官在即,业绩目标却还没完成,是冲还是不冲?
从上市险企的月度保费增速看,四季度增速虽然明显提升,但主要是以太保、新华、人保表现最为突出。
其中,太保寿险12月的保费增速高达42%,新华也超20%。
由此可见,各家险企的策略并不相同~
同时,在经历过2021年的高开低走之后,险企冲击2022年开门红的决心也逐渐分化,不再一味猛冲,似是认清了行业增速低迷的现实。
2.如何提升新单增速,是头部险企2022年的第一要务!
以平安寿险业务为例,改革已经有段时日,可成效却并不显著。
虽然,一季度个险新单实现正增长,且增速高达19%,但要知道同比基数是负增长近20%的2020年。
更重要的是,随后二三四季度个险新单又是持续的负增长!
所以,寿险行业增速低迷是必须要认清的现实,而这背后,也并不是个险一个人的“锅”。
毕竟,从2021年上半年的数据看,无论是近年来侧重银保渠道的新华,还是依旧坚守个险的国寿和平安,三家公司的新单保费都是负增长的!
详见《寿险业“三重难”:个代大缩水,叠加新业务价值下降,又叠加退保率上升!》
展望2022年,寿险业的发展前景依旧严峻~
此前,瑞银发表保险股行业报告,认为2022年行业最大不确定性为监管变化和疫情,预计新业务价值仍将下降10-15%。
4
车险综改满周年
财险四季度猛提速,明年可期
说明:太保保费包括安信农业。
1.车险综改满周年,四季度财险公司猛提速!
2021年财险业的增速低迷,主要是受车险综改“降费增保提质”,导致单均保费下滑,保费负增长影响。
不过,进入四季度后,车险综改实施已经满周年,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因素已经得以消化。
所以,10-12月上市财险公司的保费猛提速,12月当月的增速甚至高达18%。
需要注意的是,人保财险在12月的保费增长迅猛,并不只是靠车险业务,其农险、意健险、其他险的增速也超高,后两者甚至实现翻倍增长!
2.“老三家”四季度车险增速均超8%,明年财险业增速可期!
展望2022年,对于财险公司而言的最大利好,当然是车险将恢复正增长。
从人保、平安、太保三家公司,四季度车险保费增速,可以看到均超8%,照此增速持续,明年将对财险业保费增速提升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此前,“13精”预测过明年财险业增速或达9.1%左右,详见《车险终迎“曙光”》。
但是,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互联网新规叠加短期健康险规范的影响。
这一点从前期泰康在线三季度增速下滑,众安自9开始连续4个月负增长,也可窥见一二。
详见《2021三季度财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排名榜》
所以,对于依靠网销健康险的财险公司而言,2022年的挑战可能也不小!
#2022年的保险业#
会是难上加难么
综上所述,展望2022年,传统财险公司或可轻装上阵,寿险公司却是挑战依旧。
在这之中,尤其是头部寿险公司,如何转型,扭转新单持续负增长,是最难的一点。
添可(Tineco)添可隶属于科沃斯集团创立于1998年,前身为泰怡凯,致力于智能清洁电器的研发,全球智能洗地机创造性发明者。2020年,添可革命性产品—添可芙万洗地机发布,成为中...
黑龙江省绥化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相对其他地区,使用的方言较多,在黑龙江省比较有代表性,有些方言遍及整个东北地区。为多民族人们口口相传的典型平原型方言。东北方言因语境、语气、语调、以及...
装修的时候哪种主材用的多?那无疑是瓷砖了。瓷砖行业近年来发展可谓飞速,各种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品牌质量也参差不齐,一不注意可能会买到差质量的瓷砖,像瓷砖十大品牌金丝玉玛瓷砖,...
毫无疑问,2020年对于服饰行业来说是艰难却又充满机遇的一年。全球经济的震荡导致需求急剧下降,疫情的发生则让消费者和品牌加速拥抱数字化,但整体来看,强者愈强依然是不变的法则,一些足...
根据招生信息,2022年,云南省二本批次招生计划为53800多名,不包含预科人数。省内院校参加二本批次招生的共有29所,其中理科45所次,文科41所次。(同一高校有不同代码)历年来...
秋天,10种强碱性水果,这种水果排第一,别错过,都是营养好帮手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讲的就是春天要吃芽菜、夏天吃瓜菜、秋天吃果菜、冬天吃根菜,现在到了秋季,秋...
你会挑啤酒吗?学会看这2点,不花冤枉钱夏天就在眼前了,炎炎夏日怎么少得了啤酒作伴,最好是再搭配上一顿小烧烤,真是太美了。现在市面上啤酒多种多样,很容易挑花了眼。今天我们就来帮助大家...
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或图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