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一款车,同样的保险公司,为何我朋友在外地参保车险就比我便宜近2000元?
我家车子不到50000元,保费要3000多元,人都麻了。
……
一直以来,有关宁波地区车险偏高的吐槽此起彼伏,个中缘由也莫衷一是。那么,宁波地区车险究竟有多贵、贵在哪?又该如何解决广大车主“降保费”的诉求呢?
透过一些数据,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宁波的“解题思路”——
浙B版“保时米”最高保费逼近万元
宁波某险企的车险报价
宁波车险为何“价高一筹”?
“车险价格水平整体比其他地方高,这个现象归根到底是车辆综合赔付率高所致。”有业内人士这样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宁波机动车总保有量为380.6万辆,其中汽车351.1万辆,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8.65万辆。
2023年,宁波车险赔付支出总金额达90.8亿元,同比增长5.44%。其中,商业车险案均赔款(不含交强险)为8400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低于北京、上海、厦门等地。
赔付率为何高企?
上述人士表示,宁波车辆出险率、配件单价、车辆配件更换数量、工时数量、人伤赔付标准、伤残率等相对较高,是导致案均赔款较高的主要原因。
以车辆配件为例,有些维修企业考虑毛利率影响,维修过程中配件以更换为主,修复相对较少。这导致宁波车均更换配件数较全国、全省高。
除此之外,营运车辆和特种车辆较多、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相对频繁、道路交通情况相对复杂,特别是城乡结合区域人车分流管理较为薄弱等因素,也带动宁波车险整体出险率提升,抬高了各家险企的车险运营成本。
降保费,宁波在行动
降保费,是广大车主的共同愿望。
近年来,宁波保险监管部门推动车险费率改革、从严控制保险机构费用支出等方面多管齐下,不断加强车险市场监管,遏制靠高额手续费争抢业务等恶性竞争行为,持续压降车险费用率,整体赔付情况明显好转。
记者了解到,2023年,宁波车险综合费用率17.1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1个百分点,为全国最低,较2019年下降10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1月,宁波交通部门联合银保监、税务、金融监管局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启动事故车辆“诚信修”数改试点工作,为事故车辆维修领域搭建了一个透明化、公开化的平台,降低不合理维修费用。
就像是为广大车主搭建了一个汽车维修界的“大众点评”,车主维修进度、记录、发票等重要信息都由维修企业上传至平台,进行线上数字化登记,记录可回溯,车主可随时对维修企业的维修质量进行评价或投诉。
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了长期以来机动车维修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痛点,实现了维修全过程监管,从而使得维修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进一步推动车辆维修价格趋于合理。这也势必会传导到车险赔付上。
据了解,截至2023年年底,通过“诚信修”平台,有关部门已“揪出”超200家违规汽修店,为2万余位车主的事故车维修“护航”,试点区域赔付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进一步降低车险保费,保险行业自身需提高管理能力、改善赔付情况,同时也需要外部道路交通环境、司法环境,以及车辆维修标准、人伤鉴定等多方面共同协同努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建议保险行业优化费率厘定机制、协同多部门强化灾害天气应对、规范机动车维修行业等,提高广大车主的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