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车险续保都是一件绕不开的大事。一辆15万元左右的汽车,一年的车险保费至少需要3千元,占养车费用的1/3甚至更多。面对这笔不小的支出,在续保的时候,你的纠结癌是不是就上来了:
症状一:保险公司多如牛毛,到底哪家强?
“我们有xx个网点、服务很好,换到我们的保险吧!”
“我们的价格优惠、送礼也多,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啊(当然ta不会这么直接)!”
“选我,一句话:理赔比他们都方便。”
“我们是直营渠道,你后续有任何车险问题,都可以找我”
……
这一番狂轰滥炸后,你就更加无所适从了,因为你不可能每家保险公司的服务都能体验一番。然而心里稍微有谱的小伙伴都清楚,实际上保险公司的车险产品和服务都是大同小异。
举个栗子,人保财险提供的服务包括50公里内免费拖车、积分优惠洗车等;平安车险为中心城市100公里内免费道路救援,而快速理赔等服务需要满足诸多的条件;太平洋车险同样是免费道路救援,并无其他常规服务。
由此看来,这三大财险公司的服务并没啥特色。所以,你续保纠结的真实原因并不是保险公司太多,而恰恰是好的选择太少。
症状二:臣妾看不懂车险条款,更别谈怎么选
中国汽车销量和用户已经撒丫子跑在21世纪大道的前列,但车险产品、条款规则、服务和费率等却还在上个世纪兜圈儿。
现在车险公司通用条款是2020款,格式合同,说白了就是每家合同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甲方”的名字不一样,别说车主,就算专业的车险业务员,读起来犹如看到八十老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还晦涩难懂。在真正理赔的时候,又根据这些条款各种刁难,让人头痛不已。比如三者出现人伤,只能赔医保内的部分,车损部分自己的不赔,只能赔标的三者,而且经常玩“高保低赔”的把戏。
在服务方面,一个简单的事故可能要提供各种证明、单据等,还要跟你啰嗦半天。
症状三:每年不出险,车险打水漂?
你说大家买个车险其实是为了防止意外,没人盼着出险(骗保的哥们儿请靠边站),一年不出险,保险照交,也没什么可说的。但你要是跟那些出险事故较高的司机一比较,你就会发现,你在车险制度上吃了多大的亏!主要体现在车险优惠不人性化上。
再举个简单的栗子来证明,如果没有出险,交强险只能比上一年度下浮10%,也就是优惠几十块钱而已。而那些经常出险或者出险率较高的司机,第二年也多交不了多少,还享受了服务。未出险的车主实际上却没有享受到保险公司的任何服务,保费都“打水漂了”。
目前保费计算不考虑车主驾驶风格,对于安全驾驶的司机来说明显不够人性化和科学。所以有车主犹豫:反正自己也是安全驾驶,还不如大胆购买一个交强险走天下。
如何治好车险更换纠结癌?
前面提到我国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汽车大国,为何不往发达国家更为合理的车险服务靠拢呢?能够让车主购买车险更简单便捷,不再纠结癌上身,纠结癌的背后其实就是降低优质车主的用车成本。
针对以上车险纠结癌的三大症状,抓住一个核心解决办法:根据安全驾驶行为记录降低保费。所以现在车险折扣有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就是NCD,他要看你三年的出险次数来定折扣,这样对经常出险的车主来说会有所顾忌是否还肆意的报保险,保险公司整体赔付成本下降,保费会更加优惠,减轻车主的用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