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车企的“来势汹汹”,传统保险公司也在寻求变革,比如和互联网保险平台联合开发新技术,精准实现车险定价,让驾驶习惯良好的车主投保更便宜。
车企卖自营保险将新能源车险价格“打下来”了?
记者调查发现,在去除了保险代理等“中间商”后,比亚迪车险的价格普遍比市场的原有价格便宜数百元至一千元。以其开出的首份保单为例,车型为海豚荣耀版420km自由版,目前官方指导价为11.28万元,保费3900元,其中商业险2950元、交强险950元,比之前业内预计的价格低了1000多元。无独有偶,特斯拉透露,在美国某些州,特斯拉自营车险能为司机节省高达30%的费用。据悉,目前特斯拉的自营保险业务已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得克萨斯州和加州推出。
有业内人士表示,若车企能将自营车险保费降低,就能让车价比同级竞争车型便宜,或能将销量护城河构筑得“更深更牢”。而比亚迪还能直接面向客户提供承保、理赔等服务,这使品牌对车险的布局更富有冲击力。
车险“江湖”风起传统险企“垄断”或被破局
实际上,车企自营车险在国内并非比亚迪的“专利”,更不是车企第一次入局保险领域。2011年,广汽集团成立众诚保险,成为国内首家由汽车制造商牵头的专业汽车保险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自营车险更成为众主机厂的共同目标。记者留意到,2018年至今,小鹏、特斯拉、比亚迪、理想、蔚来等车企先后进入新能源车险行业。
对于主机厂亲自下场做车险,业内普遍看好。东吴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新能源车企入局车险市场,有着简化新能源车理赔流程等优势。该机构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865亿元,约占车险总保费的17.9%;2030年,保费规模将达4541亿元,占车险总保费的32.1%。
传统保险公司“谋变”“好习惯”车主或更受益
面对意欲与保险公司和代理“中间商”抢市场的主机厂,同时为了破解新能源车险定价难题,传统保险公司不断通过技术和渠道等多方面寻求突破。今年5月,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等多家保险公司与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蚂蚁保”合作,共同研发上线了车险“联合定价”技术。该技术从“车”和“人”两个维度实现更精准的车险定价,数据显示,应用该技术的车险报价,平均可便宜数百元。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顾志军表示,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发布两年多来,保险机构积极推出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结合其“三电”系统的构造特征,在保障车主权益、推动产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发展快速,在实际市场承保中,专属车险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承保需求仍有一些滞后。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则指出,“精准定价能力”的缺失是车险业务,尤其是新能源车险亏损困境的主要原因。他认为,在行业政策的支持下,新技术的推出能从源头改善车险亏损难题,促进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和车险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业内建议:
可打通驾驶行为数据壁垒实现保费精准定价
从消费端来看,投保贵无疑是当前新能源汽车保险消费的“拦路虎”。记者留意到,近期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吐槽”今年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的人不在少数。在新能源汽车保险定价中,除了NCD系数(无赔款优待系数)与交通违章系数自主定价系数外,还有一项“自主定价系数”,保司可以加入很多风险测算的维度,比如驾驶习惯、维修成本、品牌车型负担比等。这意味着,车主即使没有出过险,次年也可能因为该车型“风险”高而面临保费涨价。
业内普遍认为,相较传统财险企业,新能源车企入局新能源车险市场,必然在车辆定损、保费预估等方面更有优势,也更利于消费者。以比亚迪为例,数量庞大的车主,将成为比亚迪最牢靠的护城河。比亚迪可以以车险为服务抓手,开拓更多高利润的车后生态服务体系,成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参与者。尤其是在基于保险数据得到的易损件的详细数据等,可以为比亚迪在生产端提供最直接的造车信息,在下一款车辆设计时充分考虑到降低赔付率,进一步增强车型竞争力。也因此,不少消费者企盼着比亚迪车险的搅局,能为新能源汽车保险带来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