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策对完善新业态从业者社会保障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伴随着“双创”和“三新”经济的稳步发展,传统的、工厂时代的、强调建立固定用工关系的劳动者占比缩小,依托互联网平台参与灵活就业的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数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新业态就业群体出现井喷式增长,仅平台经济就吸纳了8400万新业态从业者。其中,网约车司机接近4000万,外卖员、快递员总数超1000万。新就业形态通过“去劳动关系化”改变了传统劳动关系中的“强从属、强保障”属性,通过“弱从属、弱保障”实现了用工灵活化。由于劳动关系模糊、劳动保障滞后,新就业形态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劳动关系模糊导致保障资格“缺位”,从业者社保参而不缴(断缴)情况突出,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难以有效覆盖,劳动诉求缺乏集体协商机制等。在上述背景下,亟需政府部门研究制订新业态从业者社会保障政策,构筑多层次社会保障兜底制度。

新业态从业者社会保障的几个主要风险

1.劳动关系法律适用存在争议,劳动权益游离于法律保护范畴之外

在我国现行《劳动法》中,是否形成劳动关系与权益保障间构成了较为明确的因果关系。新业态劳动关系存在认定上有难处、制度上不兼容、替代上有空白等问题,适用法律方面存在困难。一些平台企业刻意规避劳动法律规定,借助平台强势地位,采取各种方法避免与从业者建立直接劳动关系。以外卖经济为例,外包公司负责派送业务,外卖平台相当于“甩手掌柜”,平台与外卖员间的直接雇佣关系被消解;外卖员自行购买商业保险,若发生工伤事故,责任则推给保险公司。平台企业法定责任松懈,在社会保障方面未承担主体责任,导致相当一部分从业者的社会保障处于“裸奔”状态。

2.平台强制性权益保障缺乏,角色模糊带来保障资格“缺位”

我国对常规劳动者的社会保险缴纳有法定强制要求,基本保证了社会保险“应保尽保”。但在新业态背景下,平台与从业者难以形成固定劳动关系,支付主体缺位导致从业者游离于社会保险的保护范畴之外。社会保险缺少不仅降低了新业态从业者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增加了社会保障覆盖和吸纳这一群体的难度。新业态从业者虽然可通过短时的商业险“救急”,但商业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效果并不足以替代社会保险。例如,部分平台要求从业者必须购买人身意外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但意外险和责任险相对工伤保险存在高成本和短时效缺陷,保障范围只能涵盖意外死亡、伤残等一次性赔付,对劳动者因伤导致的劳动能力损害和长期医疗费用没有分担能力,无法产生有效的市场替代效应。

3.从业者参保和缴费意愿不强烈,参而不缴(断缴)问题突出

与职业伤害风险不同,医疗和养老风险具有滞后性。由于对长期风险意识不充分,导致部分新业态从业者重视当期收入胜于风险防范,医疗和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不强烈。实际上,该群体是可以进入到医疗和养老保险缴费序列的,但是在现行政策下,新业态从业者无法以职工身份参加医疗和养老保险,保险费用全由个人承担,导致经济负担较重。同时,新业态从业者流动性高、工作更换频繁,普遍面临参保“有心无力”、转移接续繁琐等困难,时常选择放弃保险权益或不再转移续接,参而不缴(断缴)现象比较普遍。上述情况说明医疗和养老保险瞄准仍存在一定偏差和政策“断点”,导致新业态从业者成为尚未全员参保的最后小部分群体和“最后一公里”。

4.劳动诉求缺乏集体协商机制,容易出现“保障无门”的困境

对健全新业态从业者社会保障的几点建议

1.调整“有劳动关系才社保”的政策思路,填补劳动关系政策“短板”

2.构建社保“三方机制”,实行“低准入、低享受”“先入门、后提高”

3.拓展“互联网+”人社一体化平台功能,健全社保异地转移接续机制

立足改革集成,建设人社一体化平台,实现社会保障大数据动态联网。第一,以国家统一社保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加强跨层级、跨地域业务协同。强化对新业态从业者社会保障情况的摸底调查,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参保人群的数据采集与共享,打通窗口服务与互联网、APP、自助终端等服务渠道,实现社保政策与需求精准对接。第二,深化社会保障经办“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改革。推动社会保障跨地区转接业务网上经办和一门受理,探索建立工伤、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办法,完善异地就医结算等社保费用异地报销机制,提高新业态背景下社会保障办理的便利性。

4.制订《新就业形态用工服务指导意见》,建立行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本文作者金雪军系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朱玉成系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

THE END
1.车险里的司机责任险是什么司机责任险是商业车险的一部分,保障司机在意外情况下的人身安全赔偿。依据《保险法》相关规定,该险种非...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456182.html
2.人保财险“不计名驾乘意外险”,保障一路随行!驾乘意外险——司机、乘客出行的有力保障 产品特点 (一)和传统产品不同,本产品实行跟车不跟人,谁在 车,保障谁。 (二)产品价格低廉,保障范围广。 (三)投保简单,只要提供投保人和相关车辆信息即可 适用对象 (一)私家车、公务车方案: 5座、7座、8座私家车或公务车驾乘人员 ...https://www.meipian.cn/388tzzl
1.为您的出行保驾护航法律热点1. 保障范围 要明确自己的出行需求,选择覆盖自己常用交通工具的保险产品,如果你经常乘坐飞机出差,可以选择航空意外险;如果你日常主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以选择综合交通意外险。 2. 保额 保额是交通意外险的核心内容之一,保额越高,保障力度越大,但保费也会相应增加,建议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保额,对...https://juyoulaw.com/post/17278.html
2.司机责任险是什么免费法律咨询司机责任险是一种保险产品。它主要是为了保障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因意外事故导致自身遭受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418773.aspx
3.大家保56类职业意外险条款保障范围是什么?01大家保5-6类职业意外险条款保障范围是什么? 大家保险5-6类职业意外险,是一款专门针对高风险职业的意外险,比如消防员、货车司机、高空作业等人群,都可以购买。 这款产品涵盖意外身故伤残、意外医疗、意外住院津贴保障,分3个计划,不同计划,保额保费不同,保障相同。 https://bidding.naibabao.com/comment/index/show/id/11839.html
4.滴滴司机专属医疗及意外险好不好?保险范围是什么?滴滴司机专属医疗及意外险是针对滴滴出行平台上的司机设计的一种保险产品,旨在为司机提供在工作期间的医疗和意外伤害保障。这种保险的好坏取决于其提供的保障范围、保费成本以及理赔服务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这种保险的一般性评价和可能的保险范围: 滴滴司机专属医疗及意外险的优点: 针对性保障:专门为滴滴司机设计,考虑...https://www.yilucai.cn/baoxian/yiwaibaoxian/18731.html
5.雇主责任险的保障范围,法律有哪些规定?韦柳雪律师精选解答雇主责任险的保障范围:1、保险人雇用的人员(包括长期固定工、临时工、季节工、徒工)在保单有效期间,在受雇过程中,在保单列明的地点、从事保单列明的被保险人的业务活动时,遭受意外而受伤、致残、死亡或患与业务有关的职业性疾病,所致伤残或死亡的赔偿责任。2、被保险人的有关的诉讼费用。一般来说雇主责任险的赔...https://m.64365.com/tuwen/aaavopi
6.车上人员险和驾乘险的区别车上人员责任险,分为司机座位和乘客座位,按照保险法规定,一般每个座位保额按1到5万元,只能买一份,保额不累加。驾乘意外险可累加投保; 3、保障范围不同: 车上人员责任险保障范围包括了车辆行驶、停放、维修时发生的事故。 驾乘意外险只能保障车辆行驶中发生的意外,不保障在加油、加水、故障修理、换胎过程中发生的交...https://3g.china.com/auto/mip/102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