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北咸宁,一段货车司机深夜开车扇自己耳光提神的视频走红网络。当事人卢先生表示,“这对货车司机来说,只是家常便饭,是很常见的一幕”。如果不疲劳驾驶,他们就无法运输更多次,赚更多的钱。这就是货运行业的潜规则。为了缓解疲劳,部分货运车辆驾驶人甚至选择了吸毒,从河北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了解到,武强县在2个月内查获的13名吸毒驾驶人中有12名为货运车辆驾驶人,衡水市在3个月内查获的22名吸毒驾驶人中有20名为货运车辆驾驶人,据查获的驾驶人交代,吸毒目的主要是为了提神缓解疲劳。
数据显示,近5年平均每年大货车交通肇事2.5万起,导致死亡人数1.4万人,受伤人数2.2万人,分别占全部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的11.1%、22.3%、9.27%,其中重中型货车肇事数量及导致伤亡人数占比均在92%以上,致死致伤情况十分严重,疲劳驾驶已经成危害司机安全的主因。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货车交通肇事率是电动车8倍,疲劳、超速驾驶情节远高于其他交通肇事者。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维护好卡车司机等就业群体合法权。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50%以上的司机通过平台接单,显示平台经济对货运司机就业日益重要,在这样的生态下,货车司机群体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一个重点的群体。目前,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体制是以传统劳动关系为基础设计和建立起来的,导致货车司机的社会保险覆盖率较低,尤其是工伤方面的社会风险不断累积。政府部门如何联动货运平台,做好这一庞大体量群体的职业伤害保障工作,已经成为新时代需要细致解答的一道民生考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货车司机等职业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往往比其他职业更需要一份工伤保险。而又由于他们日常开车货车长途奔袭,出事故的概率也比较大,可能触发保险的情况相对较多,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工伤保险又不能照抄照搬其他行业,需要针对性的做一些探索。近日,人社部工伤保险司司长郑玄波介绍,在北京、上海等7省市的美团、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等7家平台企业试点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一年多来取得阶段性成效。所谓职业伤害保障,可以视为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群体创设的新型工伤保险,其保障的范围和情形、待遇的标准和水平,与工伤保险总体保持一致。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切实保障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权益,特别是让重大伤亡事故兜底保障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货车司机的生存现状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司机群体是保证我们社会运作的重要支柱,中国司机的生活工作现状,特别是职业伤害保障状况急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