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关于做好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终于公布了,笔者前几天还在说,前几年的通知都是在5月底或6月底发布,而今年到了7月底还未发布,估计要到8月份公布了。
话说完还没几天,在7月底,终于迎来了今年城乡居民医保的通知(以前的新农合和城镇医保合并后的叫法,不少农民朋友还称之为新农合)。
今年个人缴费标准为多少?涨了吗?
按照通知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40元,明确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为1020元,其中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40元,个人缴费标准每人每年380元。
也就是说今年个人缴费标准又涨了,和去年相比每人又涨了30元,达到了380元/人。说实话,这个消息出乎了我的意料,本来想着今年能够和去年持平,谁知道再次实现了“连涨”。
2020年的280元/人,2021年320元/人,2022年350元/人,再到2023年的380元/人,最近几年每年都在上涨,看似每年的涨幅不大,但是,加在一起看总数,已经是不小的数字了。
今年居民医保在待遇保障方面有什么好消息?
其一,继续巩固或提高报销比例
通知中说“要确保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要注意一点,不是说住院的全部费用报销70%左右,而是在可报的范围内,报销在70%左右,有些药品,以及一些检查费,是不在报销范围内的。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朋友说报销没达到70%的原因,因为,不是说住院一共花了1万,就报销7000元,除去不能报销的范围,可能到最后报销总花费的50%-60%左右。
其二,基层门诊的报销保障加强,并且报销范围扩大
如今的居民医保,不仅仅只是住院能报销,去乡镇卫生院或者部分的村卫生所,购买部分药品也可以报销了,比如除了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药品外,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些药品,也要纳入可报销的范围。
以笔者所在的豫东地区村庄来说,我们村的一个卫生所,今年上半年买药就可以报销了,不过,不是所有的药都在报销的范围内,目前只有一部分,而报销也只是报销一半,即便如此,也比以前只能住院才能用到医保要好很多。
其三,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得到加强
对于生育方面的报销可能要进一步增加,笔者猜测这个亮点可能是为了响应“三胎”。
医保又涨了,今年断缴人群会不会增多?
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继续缴费呢?个人观点,虽然今年又涨了,不过,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交了吧,老话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住院,如果没有住院那是最好的,如果意外住院了,确实能缓解很大的压力。
问问大家,对于今年医保涨至380元/人,你怎么看呢?还会不会继续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