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遇见了民间高人槽叔。他是位资深奶爸,也是保险大咖,毕业后一直从事保险行业战略分析,看遍世间保险公司和产品,可谓中产阶级保险活体指南。来听听他给女儿买保险的心路历程。
给孩子买保险,这件事槽叔之前专门说过,基本可以确保你掌握几个关键的问题。
但是最后我卖了个关子——知道了给孩子买保险的原则和理念,那到底配置哪几款保险呢?
这里就不妨就以自己为例子来讲讲。虽然是保险业的老司机,但我更是一位父亲。
话不多说,下图就是我为女儿配置的保险方案。
乍一看这个图表,八成你会有点懵。
不要紧,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虚构一个名叫二狗的孩子。假如这是他的保险方案,当风险来临,二狗能获得的保障到底有哪些。
一岁多的二狗,某天着凉后感冒发烧,二狗妈妈不想去人山人海的儿童医院,便带着孩子去了私立医院美中宜和(或者丁香诊所)。
验血、开药,一趟下来体验确实不错,但费用着实不低——算下来花了900多块。好在,可以通过泰爱宝贝这款高端医疗险全额报销。
半年多下来,二狗小病不断,跑了三四趟私立医院。
两年后,三岁多的二狗刚上幼儿园,却染上了小儿肺炎,病情比较严重,私立医院的门诊怕是治不好,便在公立医院办理了住院。
六岁多,小学一年级的二狗不幸确诊白血病。两款重疾险一次性赔付了80万(50万+30万)。
考虑到病情需要,二狗妈妈辞职在家,家庭收入减少将近一半。前后治疗将近3年,好在通过干细胞移植等手段,二狗病情稳定,重新回到正常生活。
这期间,医疗费花销的自费部分超过60万元,尊享e生报销约40万,还有20万不在其范围内的费用,好在有重疾险的那80万,便也不成问题。
二狗妈妈辞职三年期间,本质上意味着45万的收入缺失,重疾险的80万也可以对这块进行补偿。
从一岁多的小病小灾,到六岁多的罹患重疾,二狗的这四款保险,一次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话说二狗这个小朋友真是命运多舛,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平平安安的)
如果说,上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在说“我是怎么想的”,那这一部分主要说的就是:你应该怎么想。
毕竟槽叔给女儿的方案并不适用于每个人,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的几条“关键方法”只要掌握好,配置的保险就不会有大的偏差。
关键方法一:一定要给孩子上医保
关键方法二:重疾险要买早、买足
什么是买早?
槽叔在女儿一岁前配置的80万重疾保额,每年不到4000元。各位宝爸宝妈,你们算算,如果买给自己买80万保额,要花多少钱?
什么是买足?
正因为有价格优势,才应该多买一些保额。
槽叔以前讲过很多次重疾险,比如重疾险的分类啊、性价比最高的重疾险啊,等等等等,每次都是用30岁成人、购买50万保额的方案做例子的。
到了孩子,50万的保额一点都不多,何况你还要考虑到通胀。
当然,槽叔并不是要让人一次性买个几百万,毕竟可以通过隔几年再买一份保险的方式解决,槽叔是希望你能意识到: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提升孩子的重疾保额,是非常有价值的。
别忘了,重疾险的理赔款也要用于家庭的收入补偿呢——二狗妈妈三年不工作,收入哪里来的?
那么,补偿你的收入,需要多少钱?
这么一想,道理其实很简单。
关键方法三:多次赔付重疾险很有价值
在二狗的案例中我们其实可以发现一个问题:一个白血病痊愈的孩子,由于已经有了癌症病史,则无法购买任何重疾险了,但是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这就是我觉得多次赔付重疾险的意义。
但国内重疾险发展历史不长,积累的历史数据本身也在变化。而且,不同重疾本身更倾向于在不同年龄段发生——小孩子易得白血病,急性心梗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起码从逻辑上讲,我是希望为尚在年幼的孩子配置多次赔付重疾的。
关键方法四:没有医疗险,重疾险独木难支
从刚才二狗的案例可以看出,80万重疾保额虽然不少,但是如果没有医疗险的介入,那60多万自费就全部要靠重疾险了。
因为治病而产生的医疗费,不是重疾险的主要职责,而是医疗险的职责。当医疗险覆盖不了时,重疾险再出马。
关键方法五:不要忘记意外险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为什么我还没给女儿买意外险呢?
很简单啊…因为我闺女还不会走路啊…
可能这个理由有点牵强,但事实就是这样——娃基本都是在家里、或者在小区抱着散步,发生意外的概率非常低。
对于儿童来说,意外的主要价值在于防止坠落、溺水等风险,这更多的是基于孩子天生调皮的性格,因此,学会走路后槽叔一定会配置意外险的。
啥意思?举个例子,孩子意外摔伤后,考虑到治疗效果,需要选用进口钢板,它是医保保险范围之外的,总不能因为自费、无法报销,就不用吧?
这就是“不限社保范围”的价值所在。
关键方法六:正视自己的预算,学会做减法
槽叔的方案,一年一万多元,如果觉得保费有些高,完全可以做减法。
随便举个例子:去掉高端医疗。顿时少了6000块。
高端医疗本来就不是必须啊。槽叔之所以购买了泰爱宝贝这款产品,是因为其覆盖的私立医院就在家旁边,而且我太太也是在那里分娩的,环境熟悉,价格也低于同类产品。
(这款高端医疗的详细情况可以移步**这里,想八卦看我陪产经历的可以移步这里,我懂你们那颗八卦的心……)
随便举个例子,去掉高端医疗,再把重疾换成康惠保(晚于弘康健康一生A上市,没有身故和多次赔付责任)。
这样一来,重疾、高额医疗、意外险三大金刚也都有了,所需保费只要3000多元就够了:
如果二狗配置的是这套方案,会带来的区别只有以下几点:
第一,小病门诊,去不了私立医院了,公立医院排排队啊,没什么的。
第二,重疾赔付从80万变为50万。
完全谈不上质的影响,你觉得呢?
追求更高品质的保障当然不是错误,但是完全不用觉得,什么都一定要买最好的。说实话,给孩子买保险,这是通病,槽叔其实也有……
但是当我回顾自己是怎么给女儿买保险这件事的时候,我发现我真是停不下来。
好了,就此打住吧。最后总结一下几个儿童保险配置的六个关键方法:
1、记得给孩子办理当地的少儿医保;
2、重疾险要买早、买足;
3、多次赔付重疾险很有价值;
4、没有医疗险,重疾险独木难支;
5、不要忘记意外险;
6、正视自己的预算,学会做减法;
槽叔最希望看到的,是每个宝爸宝妈都按照这几条逻辑,好好琢磨适合自己孩子的保险方案,只要是大方向对了,我就很有成就感了。
比如——
你知道要尽早给孩子买多于50万保额的重疾险,这就是成功啊!
你知道了既要有重疾险、又要有高额医疗险,这就是成功啊!
至于具体之间的差异,可以看看槽叔之前写过的产品评测,好好研究下,为孩子做出最合适的保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