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大学生如有就医需求,需至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因病情需要转到其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由院校医疗机构接诊医生开具转诊单后就医。需住院的,大学生可凭借院校选定的医院出具的入院通知书,至院校开具住院结算凭证后就医。
2023年起,这些操作,统统不用!大学生只需凭借有效就医凭证即可至本市任一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就医。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大学生就医的一些必备知识吧。
问
哪一类人群属于大学生?
未参加其他基本医疗保险(包括未参加本市及外省市基本医疗保险),且在本市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科学生、高职高专学生以及非在职研究生(以下简称“大学生”),包括院校中的港、澳、台大学生,不包括外籍留学生。
大学生如何申请参加医疗保险?
2023年度个人缴费标准:245元。
大学生如何缴费?
方式一:由各院校代为收取个人缴费费用。
方式二:本市大学生的父母,如是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且符合家庭共济网组建人条件的,可以由父母作为组建人,将本市大学生作为成员纳入家庭共济网。如果父母选择的共济方式包含“共济缴费”,那么大学生的2023年度居保个人缴费可以由父母的职保历年账户结余资金支付。
大学生如何就医?
在本市就读的全日制大学生可自主选择到本市范围内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门诊就医时持社会保障卡或电子医保凭证、门急诊就医记录册等医保就医凭证。
住院或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的,持社会保障卡或电子医保凭证,按定点医疗机构要求办理入院登记,出院(出观)时,持社会保障卡或电子医保凭证进行结算。
就医凭证如何获取?
社会保障卡:本市户籍人员以及依法参加本市社会保险的境内来沪人员,可申领社会保障卡。已有本市社会保障卡的本市户籍大学生,无需重复申领。外籍大学生无法申领社会保障卡的,可至医保经办机构申领医疗保险卡。
指定银行包括:上海银行(95594)、上海浦东发展银行(95528)、上海农村商业银行(962999)、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95588)、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95599)、中国银行上海分行(95566)、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95533)、中国国交通银行上海分行(95559)、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分行(95580)、中国招商银行上海分行(95555)、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95595)。
线上:支付宝“上海社保卡”生活号、市民信息服务网(www.962222.net)、随申办市民云APP申领(随申办首页-底部-办事-社会保障专栏,或首页搜索社保卡,选择上海新版社保卡申领服务)申领。
门急诊就医记录册:本人可凭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如委托他人办理,另提供代办人身份证,至就近的医保经办机构申领,立等可取。也可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申领(随申办首页-底部-办事-服务大厅-按部门-市医保局-办理就医记录册的申领、更换、补发;或首页搜索办理就医记录册,选择办理就医记录册的申领、更换、补发)根据提示完成申请。
提醒:通过线上渠道申请的,个人需支付快递费用。
参保待遇如何?
大学生的基本医疗保障待遇与本市居民医保的中小学生和婴幼儿人员保持一致。大学生按照年度标准缴费后,不仅可以享受门诊和住院等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还可同时享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补充医疗保险待遇。
大学生未携带就医凭证发生的医疗费用如何报销?
寒暑假回家或旅游,在外省市发生的医疗费用如何结算?
2023年1月1日起,大学生按规定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后,在外省市发生的医疗费用可跨省直接持社会保障卡结算;未实现直接结算的由本人现金垫付后,可到本市医保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申请报销。
异地就医备案: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自助办理异地备案手续。
“参保地”选择为“上海市”,“就医地”选择实际就医的省市。办理成功后,异地备案立即生效。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后,再回本市就医的,无需取消备案登记手续。异地就医备案登记有效期内,在本市与备案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医疗机构需开通异地直接结算功能),均可持社会保障卡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