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用户数破3亿,被孙正义预言为下一个阿里巴巴,平安好医生离全民线上就医梦有多远?
刚刚在2019年8月中旬推出战略级产品“私家医生”,一个月后,平安好医生又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节点。
9月23日,平安好医生宣布注册用户数破3亿。约占中国总人口五分之一的注册用户,无论对其自身,还是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而言,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然而,令业内人士更加感兴趣的问题是:互联网医疗究竟能否改变困扰中国老百姓多年的就医难题?平安好医生又能否为互联网医疗闯出一条新路径?
中国式就医困境亟待破局
盛大创始人陈天桥曾讲过这样一次经历:有一回,女儿感冒发烧,他带着孩子去医院,本以为一两个小时就能解决,结果挂号、排队、检查,他在医院整整呆了7个小时……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中国国民的主要痛点。在陈天桥所处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一线城市尚且如此,中国其他城市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情况更可想而知。
究其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线下医院为中心、医生为主导、基于排队挂号的医疗服务模式。与此并存的是,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老百姓又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任。因此,大医院人满为患、就诊耗时费力便成为常态。
在美国,解决上述痛点的主要方式是家庭医生制度,家庭医生的作用是初次诊断和分诊。作为医患之间一种固定的医疗关系,家庭医生对于日常疾病处理、慢病管理、个性化健康方案以及整体医疗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缺乏有效的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制度,患者每次去医院,接待的医生都不同,他们无法熟知病人病史,更无从建立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以及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治疗方案。
积弊已久,必然造成恶性循环。据统计,常常被人忽视的慢性病在中国,致死率已占全国总死亡数的87%,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70%。也有数据显示,中国在2017年因病致贫返贫人数就达到1千万。
变革迫在眉睫。但如何快速破解一个困扰14亿国民的难题?谁又能成为破局者?多少年来,业界和老百姓都翘首以待。
背靠优势资源强势突围
“下一个被颠覆的产业是什么?”六年前,平安集团总裁马明哲在初次见到互联网行业出身的王涛时,曾这样问。
王涛答:“医疗和教育。”
二人一拍即合,随后王涛加入平安,开创了平安互联网医疗事业。
同样看好互联网医疗的,还有投出阿里巴巴的软银董事长孙正义。
2017年,王涛在与孙正义谈融资时,孙正义十分钟内就做出了投资十亿美金的决定,并预言,“今天在中国看到的痛点,在很多国家都存在,比如医疗资源不均衡、短缺。你们将来有成为阿里巴巴的机会。”
当14亿国民的衣、食、住、行等传统生活方式都因互联网而改变时,互联网+医疗被又一次寄予厚望。
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前景看好,并不意味着一路坦途,更不代表每个企业都能胜出。
事实上,早在2014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就已进入“爆发期”,一年里融资过亿的项目超过27个,通过认证的移动医疗APP超过2000款。然而,仅仅两年后,整个行业就进入了“寒冬期”。据统计,2017年注销的移动医疗公司多达1000家。
盈利难是互联网医疗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与购物、吃饭不同,医疗更需要建立信任。要改变国人长期形成的去线下医院就医的观念和习惯并非易事,要让用户付费买单更是难上加难。
大浪淘沙勇者胜,站在风口上的任何行业都无异于大浪淘沙。
就在今年6月30日,青苹果健康停止运营的同期,平安好医生2019年中期业绩报告公布。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实现总收入22.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4%;从运营数据上看,其用户体量持续扩大,变现能力也在稳步提升。截至2019年6月30日,注册用户达到2.89亿,期末月付费用户也达到222.9万,同比增长61.2%。两个多月后,其注册用户数即突破3亿。
与用了3年实现用户破3亿的手机淘宝,和用了4年实现用户破3亿的滴滴相比,用5年实现这一目标的平安好医生着实不算快,但相对于医疗行业的难度属性而言,又可称得上“迅猛”。
平安好医生何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医疗行业脱颖而出,细观下来,其具备基本完整的互联网生态和业务闭环是主要原因。
首先,平安好医生依托平安集团,资源优势显著,从而可以在业内首推“保险+健康”的服务模式。
此外,近年来国家对于家庭医生的政策扶持,不断推出对于“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利好措施,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也促成了平安好医生业务量的快速增长。
客观而言,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平安好医生,虽不算最早进入互联网医疗行业的企业,却具备了足以成为领跑者的质素。
颠覆式创新探寻盈利模式
当医疗行业变革裹挟着科技的浪潮前行时,每一家企业都在探寻着属于自己的胜出之道,但毋庸置疑的是,最后的王者不一定是原创性最强的企业,而一定是最能够集合优质资源、贴近消费者,并解决核心盈利模式的企业。
对于平安好医生来说,其最大的挑战也在于此。能否持续破解中国式医疗难题,更为关键的,还要看其能否找到核心业务的盈利模式。
创立五年来,平安好医生一直进行着盈利模式的探索。早在2014年平安好医生创立之前,互联网医疗行业中就已经存在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头部企业,但阿里出身的王涛认为,仅提供外部医生看病的模式存在响应速度慢、用户体验差等问题。因此,他带领下的平安好医生选择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自建全职医生团队,医生全职为用户服务,并明确了医疗+健康管理的双引擎战略。
在明确战略的指引之下,平安好医生建立了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全职医疗团队。据王涛介绍,目前平安好医生已经有1193名全职医生,这是一个以主任医生和副主任医生为核心的群体,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其中大部分曾在大型三甲医院工作。
自建庞大的全职医生团队,无疑是一种耗资巨大的重资产布局。但王涛认为,这种布局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医疗服务的核心就是医生,高品质、快速响应的医生更易获得用户的信任和黏性。
为应对快速增长的咨询量,平安好医生也同时重资研发了AIDoctor(AI辅助诊疗系统)。据了解,AIDoctor可以做大量基础性工作,协助自有医疗团队和线下医院实现医疗信息自动化和医疗流程标准化,还可以提供智能诊断方案供后端专科医生参考。目前,AIDoctor正在平安好医生约5.3亿人次咨询数据的训练下持续强化。而基于大数据积累,AIDoctor也能够提供更客观、更精准的诊断。
在王涛看来,平安好医生的壁垒优势正来自AIDoctor与自有医疗团队的结合。这二者的结合可以更有效保证服务质量和提升服务效率。
平安好医生四大核心能力领先同业
稳步增长的用户体量和变现能力似乎已经证明了王涛的发展逻辑。但要实现核心业务大幅盈利,还需要一个更具创新性的产品来引爆。
这一点燃导火线的战略级产品就是“私家医生”。2019年8月13日,“私家医生”正式对外发布,其主要目标人群为家庭,以及儿童、老人、慢病患者等特定人群,由来自全国排名前100家知名医院的名医组成的专家团做主要服务支撑,团队成员全部在平安好医生全职工作。
在具体服务方面,“私家医生”不仅为用户提供在线问诊咨询、日常健康管理、医院门诊预约等基础服务,还提供7x24小时全天候照护、秒级医生服务响应、1小时送药上门;如果用户和医生交流之后,需要去线下医院,平安好医生也可提供三甲医院实地陪诊等就医协助。
与传统医生完全不同是“私家医生”的最大亮点。传统医生是被动的,属于治已病,而私家医生是致力于管理好用户的健康。一个用户从签约私家医生开始,就会拥有一份电子健康档案,并得到有针对性的健康改善计划,这也将有助于预防和提早干预慢病。
投石冲破水底天。“私家医生”上线首日,签约总金额即突破3亿元。这一业务模式率先在业内实现了从在线免费服务转向付费会员制服务的蜕变。
王涛曾激情四射地描述:“从建立之初,我们就有一个愿景:让每一个家庭拥有一个家庭医生;为每个人建立一份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让每个人拥有一个健康管理计划。这是我值得奋斗一辈子的三件事。”
王涛的梦想已然起航。从本质上说,“私家医生”正是家庭医生服务,同时兼具相对完整的健康管理全链条设计。在AI辅助诊疗系统+自有医疗团队的双线协同下,“让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一个家庭医生”也正从梦想走向现实。
互联网医疗赛道上的黄色领骑衫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大潮更不可阻挡。
十年前,我国刚刚开始新医改征程,医疗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普及,5G时代也已到来,即便相隔千里的远程会诊、远程手术都不再遥不可及。
与此同时,老龄化趋势加速、医保控费形势日趋严峻,国家自2016年开始,也不断出台了多项重磅政策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鼓励互联网医疗发展、鼓励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
互联网医疗的前景毋庸置疑。想象一下,无论何时何地,打开手机APP,就有一位你的“私家医生”解答你各种健康问题,为你制定专属的健康计划,是不是很令人兴奋?
而这一幕在现实生活中已然发生……创造了这一场景的平安好医生,能否肩负起改变更多中国人传统就医模式的重任?
拥有全国人口五分之一的用户,在健康中国新时代的互联网医疗康庄大道上身着“黄色领骑衫”,平安好医生奔向全民线上就医梦想的目标正越来越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