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学校义教阶段劳动教育清单涵盖十大任务群
“这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剪纸作品,背面是我们的校徽。这里的中国结也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编的,每一个作品都饱含学生的耐心和巧思,通过这些中国结让大家感受到中华技艺的独特魅力……”上午9点,在劳动实践成果展上,来自东城区西中街小学四年级的余芮妍向每一个前来的观众介绍着学校劳动教育的成果。该校针对小学低中高三个不同的学段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劳动任务,其中,中高年级学生都设计了传统工艺制作等劳动任务。
如何设计劳动教育清单?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教委在文件中指出,劳动教育清单是劳动课程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延续,主要内容应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可以根据本校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本校和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从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十大任务群中因地制宜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安排,鼓励学校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清单内容涵盖十大任务群。
针对清单内容,北京市教委明确表示,学校要根据劳动教育内容设计并列出具体劳动任务,清单要注意区分学段和层次,易于理解与实施,确保任务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水平。具体任务可以按不同学段呈现,并可细分为基础、进阶、拓展等层次,或结合应知应会、家庭延伸、校外拓展等维度进行呈现。
东城将创新开发劳动教育的科技赛道
史家胡同小学自2009年起,建设了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设有21间特色劳动工坊,率先在区域内实现劳动教育资源的共享,还联合北京二中、北京国际职业学校、北京昌平职业学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了协同大中小学,并融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劳动教育创新发展共同体。
当天,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海关博物馆、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中华书局等13家社会资源单位被评为东城区首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东城区将以此为契机,深度挖掘社会资源挖掘,深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不断拓宽劳动教育实践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