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護險為失能老人築牢保障底線財經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保險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提升健康保險服務保障水準。發展商業長期護理保險。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逐漸老化,養老問題愈發成為社會的焦點。特別是面對失能老年人的長期護理需求,建立健全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制度顯得尤為重要。

從2016年第一批試點開展以來,經過8年的探索與實踐,長護險目前發展如何?還面臨怎樣的困境?近日,記者進行了實地採訪。

政策推動提質擴面

山東是我國老齡人口總量最大且老齡化進程較快的省份。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山東省常住人口1.01億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391萬人,佔比23.62%。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失能老年人的長期護理需求也日益增加。

“對許多家庭而言,失能老年人的護理不僅是巨大的經濟壓力,也帶來了沉重的事務性負擔和心理壓力。尤其是面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情況,如何為失能老年人提供適當的照護,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中國人壽壽險山東省分公司副總經理張美表示,這是全世界都面臨的難題。

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失能老年人約3500萬,佔全體老年人的11.6%,老年人患病率是總人口平均水準的4倍,帶病生存時間8年多。據測算,到2035年,我國失能老年人將達到4600萬,到2050年達到5800萬左右。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産業政策機制。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改善對孤寡、殘障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服務,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長期護理保險,是為年老、疾病或傷殘導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或資金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表示,長期護理保險作為長期護理風險的主要應對策略,可以對長期護理服務産生的護理費用支出提供經濟保障,有助於緩解失能、失智風險帶來的經濟壓力。

《2023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49個試點城市參加長期護理保險人數共18330.87萬人,享受待遇人數134.29萬人。2023年,基金收入243.63億元,基金支出118.56億元。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服務機構8080家,護理服務人員30.28萬人。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撰文表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8年來,試點城市制度框架建設和政策體系搭建的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重度失能老人護理需求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同時培育了醫療與養老機構結合新動能,帶動社會資本加快投入醫養照護産業,擴展了就業渠道。

此外,朱銘來認為,經過多年探索發展,全國各試點地區在護理服務標準、搭建多方參與和高效優質運作機制等管理運作實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試點城市凝聚了豐富的制度試點經驗,逐步形成了試點城市自身的特色,如“南通模式”“青島模式”“成都模式”等。這些城市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在當地迅速發展,與當地的經濟、社會、文化相融合,部分城市的長期護理産業已經成為當地的經濟新增長點。

政企合作保障民生

在長護險探索中,山東省無疑是全國的先行者和典型代表。近年來,山東省作為國家長護險重點聯繫省份壓茬推進試點擴面工作,截至目前覆蓋了超5173萬人,並建立實施了異地居住失能人員的長護險待遇支付機制,走在了全國前列。

相關數據顯示,山東長護險平均報銷比例達到80%左右,累計有40萬人享受到長護險待遇,基金支出109億元,在確保失能人員“接受到服務、住得起機構”同時,也減輕了失能人員家庭經濟壓力和事務性負擔。

以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為例,長護險承辦服務機構中國人壽臨沂分公司配合當地醫保部門推進居民長護險試點工作,探索出“沭心長護”品牌工程。在這一過程中,臨沭縣政府成立了包括醫保局、民政局、財政局等多部門聯合的領導小組,以確保長護險政策的順利實施。長護險的評估與執行過程,採用“兩審兩評三公示”程式,通過嚴格的評估體系,確保只有真正需要護理的失能老人才能享受到長護險的保障。

為解決護理服務過程中的監管難題,中國人壽臨沂分公司依託智慧監管平臺開展數字化監管,通過手機客戶端上傳護理服務過程、清單及評價記錄,有效提高了護理服務的透明度,保證了長護險的服務品質。

“這個是對老百姓好的政策!”家住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曹莊鎮朱村的王濟英老人向記者講述著她家的故事。王濟英的丈夫王濟生於2016年10月患腦出血住院治療。出院後的王濟生言語不清、一側肢體偏癱、小便失禁等生活無法自理,要長期臥床休養,更需要專業的醫療照護。

就在王濟英犯愁的時候,長護險承辦服務機構中國人壽臨沂分公司組織專家到府對王濟生的病情進行了評估。經評估,王濟生屬於重度失能,符合享受長護險待遇的條件。居民長護險定點服務醫護機構曹莊鎮衛生院根據王濟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了詳細的到府服務計劃,指派醫護團隊每週定期到府服務。醫護團隊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每週向王濟生的家人進行照護指導,包括指導家屬更換臥位、翻身等基本護理操作。

在王濟生家採訪時,記者遇上了臨沭縣曹莊鎮中心衛生院的醫生毛廣超和護士趙丹妮。據毛廣超介紹,他任職的中心衛生院共有10多組醫護隊為符合長護險待遇的老人到府進行醫療指導和服務,每組人員配置是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每週到府一次,每次到府大約進行半小時到一小時不等的醫療照護。據了解,在曹莊鎮有80多位像王濟生老人一樣的失能老人需要專業醫療照護。

“醫療人員的配置還是比較緊張,我們也盡最大的努力照顧好每一位患者。”毛廣超説:“其實每次到府服務我們也對照顧患者的家屬進行心理上的疏導,患者家屬承擔了絕大部分照顧患者的重任,他們的心理疏導很重要,但往往也很容易被忽視。”

張美也表示,長護險的試點推廣不僅僅是提升了失能老人的生活品質,同時也為失能老人家屬提供情感上和精神上的撫慰。

積極應對多元需求

儘管長護險在各地的推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隨著老齡化加劇,其覆蓋面擴大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專家普遍認為,長護險在我國的全面鋪開面臨幾大挑戰:資金籌措難度、服務品質提升、護理員隊伍建設等。

在資金籌措方面,目前我國長護險主要依靠醫保基金和財政補助,這種方式在全國範圍內的可持續性存在疑問。臨沭縣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科科長王岩岩表示,長護險的籌資模式的確還有待探索,臨沭縣目前採用的是“政府為主,社會資金為補充”的籌資模式,在財政支援之外,通過慈善捐助等多元渠道為長護險籌集資金,這種多元化的籌資方式可為其他地區提供借鑒。

也有專家建議,在長護險基金管理上引入類似于養老保險的投資運營模式,通過市場化投資提高基金收益。同時,“也可以借鑒國際上通過長短期債券組合、REITs等融資工具的做法,增加長護險基金的流動性和抗風險能力。”陳輝表示。

此外,護理人員和護理服務的品質提升也是長護險的重要議題。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當前持證的養老護理員僅50萬,而潛在的護理員需求量超過1000萬,醫護人員短缺也是亟需破解的難題。

據濟寧市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科科長紀志強介紹,濟寧市支援符合條件的護理服務機構、醫養結合機構以及具備醫養結合條件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申請納入長期護理保險定點範圍。截至目前,該市擁有長護定點護理機構290家,相關護理服務從業人員達1.5萬人。

據了解,為提升護理服務品質,濟寧市建立健全評估人員規範化培訓機制,積極培育發展專業、規範、獨立的失能等級評估機構。“通過系統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確保失能人員獲得高品質的護理服務,進一步提升了失能人員的生活品質。”紀志強表示。

陳輝也認為,人口老齡化不僅增加了老年人的護理需求,同時也為社會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通過長護險的推廣,可以培訓和吸納更多護理員,特別是農村轉移勞動力,從而促進就業與穩定。我國的長期護理保險進入穩步推進階段,護理員的技能培訓、服務標準化建設將成為未來長護險發展中的核心要素。

在中國快速老齡化的背景下,長護險作為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而隨著政府支援和保險公司專業服務能力的提升,長護險有望在全國範圍內更廣泛地鋪開,為千家萬戶的老年人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多位受採訪者建議,未來,長護險還需要在籌資模式、服務品質和護理隊伍建設方面持續探索和完善,以更好地應對我國老齡化帶來的挑戰。

英國:利物浦雪景

松花江流冰

“網際網路之光”閃耀烏鎮

老碼頭開啟觀鷗季

2022年全國兩會

聚焦“中國力量”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THE END
1.今日快评长护险应尽早成为社保“第六险”特别是面对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国家医保局表示,将稳步建立以长期护理保险为主体,以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相关社会救助制度等为补充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形成家庭、政府、社会责任共担的综合保障格局。 可见,长护险应尽早成为社保“第六险”,为失能老人筑牢保障底线。http://pub-zhtb.hizh.cn/s/202411/21/AP673e11d2e4b080be7be77051.html
2.学习时报202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要求“推进公共空间、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提高家居适老化水平”“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老年人口众多,养老服务需求总量大,多层次、多样...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4-11/20/nw.D110000xxsb_20241120_1-A7.htm
3.医疗保险论文五、提高煤炭企业的医疗保险管理水平的建议 扩大煤炭企业的医疗保险的范围,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通过制定相关的医疗保险制度,制定合理的保险资金的结算,私营企业不得片面的实行内部保险;解决城镇医疗保险收支不平衡的状况,政府要强化医疗保险的监督工作。降低医院的医疗价格,解决劳动者的经济压力;企业要做好卫生防护...https://www.ruiwen.com/lunwen/6324585.html
4.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总结宣传活动情况总结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切实做好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力争实现参保率全覆盖的工作目标,我区将舆论宣传工作摆在首位,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为全区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现将宣传活动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ts2be9p.html
5.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 在当下社会,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整理...https://www.yjbys.com/zhidu/2528385.html
6.大学生毛概实践报告(精选16篇)除此之外,大学生最低生活得不到保障,政府机制不够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生活难的问题。现在无论是对农民还是到国家干部、公务员等不同群体都制定落实了相关保障措施:像公务员他们拥有相对较高的待遇、完善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农民也逐步推行养老保险,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给生活困难户发有低保...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shijianbaogao/157789.html
7.调查老人的调查报告5、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留守老人大多数身体虚弱,小病不断,门诊费用大。按照目前农村医疗保险规定,只有住院才能报销,且报销比例较低。因此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对60周岁以上的农村参保老人门诊费应该给出优惠的报销标准,以减轻这部分弱势群体医疗费用。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21221091722_6133144.html
8.医保科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精选20篇)对于新增或减少人员建立参保信息动态管理台账,农村建档立卡人员从年初xx人到xx月底xx人,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大病保险、重大疾病补充医疗险参保率始终保持xx%。 (三)认真履职,全面落实贫困人员各项医疗保障待遇。 提高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补偿比例和贫困慢性病患者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和报销比例;提高贫困家庭重性精神...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112153948_2236606.html
9.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12篇(全文)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 第1篇 当前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合作医疗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筹资额度的不断增加及报销比例的大幅提高, 如何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监管, 已经成为当前合作医疗制度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现就桐乡市合作医疗基金监管和费用控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j82yu9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