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平时都会拿员工个人的车进行公司的日常业务活动,这样做,企业可以节省很多费用,比如买车费、车辆购置税、上牌费等等。
但这种情况下,会计处理起来确实脑袋都大:不给报销吧,那又是老板安排的,每月累计金额又很大;报销了吧,自己都看不下去,公司名下没有车,每月报销几万油费和过路费;
而且动不动就会有税务风险……真烦人!
01
与员工签订租赁合同
这个租赁合同必须是有偿合同,说白了就是每年公司应向员工支付一定的租赁费。
我认为,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可防止税务稽查时,被认定是公司在向员工变相地发放交通补助。
不过,并非签了合同就一劳永逸了,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税务风险,以下5大要素缺一不可:
有偿合同+发票+印花税+有限内容+用车记录:
1、合同范本如下:
这种方式下,通常是员工收到租赁费用后,到税务机关就租赁行为代开发票。
这时产生的税务费用就有:
按照“有形动产租赁”税目,缴纳3%的增值税;
按1‰的税率,每年交1次印花税;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中的“财产租赁”税目,代扣代缴20%的个税;
注意:
如果公司还发放给员工交通补助,未超过当地公务费标准的部分可免征,超出的部分要并入工资中计征个税。
●保养费、维修费:
按当地地税规定,有些地方可入账报销,有些地方不行。
●交通罚款、车辆财产保险:
不可入账报销。
●油费、过桥过路、停车费:
可入账报销。
◆但切忌:不是所有的油费、过桥过路、停车费都能入账的!
1)必须要有发票,而且如果是加油普票一般只可入账,不能进项抵扣!
悄悄告诉大家一个取得专票的小窍门:
办卡充值(不征税普票)——加油+根据加油记录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充值时只能挂其他应收款——加油卡,取得专票后可报销费用并抵扣。
而加油时如果是交现金的话,直接取得的多为普票和通机用机打的发票啦~
也就是说:有偿合同+发票+印花税+有限内容+用车记录,才能构成私车公用签订租赁合同时的无风险账务处理,也能尽量节约企业成本!
在这里,我还想再强调一下:
目前有些单位通过顶汽车发票的手法,实际上用来发员工工资或者提成,以此达到避税的目的,风险还是挺大的,建议停止!
02
直接给员工发放用车补贴
如果签订合同的方法太麻烦,企业可以考虑每个月直接发放员工用车补贴。
也就是员工用车费用,公司予以实报实销。
这样做有3大好处:
企业不需要特意取得发票报销(当然有些公司也会采取发票报销的方式领取补贴);
企业不需要交付其他费用,只需要视为个人取得公务用车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即可;
不过此时就要考虑到公平性的问题。
比如外出用车多的员工,申请的补贴多了,个税也多了,一旦个税负担超过公司给的车辆费用补贴,员工便会苦不堪言。企业要注意衡量好实报实销的度。
综上,如果是公司全体员工基本一个月外出次数较少,可考虑用此方式,所需付出的成本是最小的,也不用担心税务风险。
03
制定私车公用报销制度
建立报销制度,首先需要:
制定好报销表格式(包括实际出差天数、发生的实际费用等);
报销流程:
如何避免涉税风险?
凭票报销:发票包括通行费发票、加油票、停车票等;发票抬头方面,加油票需要打印成公司抬头,作为业务真实的一方面佐证。
企业所得税扣除方面:只要注意合理合规,基本没有什么经不起检查的。
个税扣除方面:员工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性质等同于差旅费,应该无需扣除。
所以,本方法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建立起一个适用于本公司的规范报销制度,并坚持施行。
04
直接将车过户给公司
如果你的公司恰好有员工有闲余的私家车,那恭喜了:员工的车辆可直接过户给公司!
具体过户流程可参照:
1、公司与员工签订车辆转让协议。
2、员工与公司办理车辆过户手续。
3、车辆成为公司固定资产,公司向员工出具车辆转让费欠条。
4、公司按照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对车辆进行折旧处理
5、公司向员工逐月分期支付车辆转让费,车辆使用人每月限额报销燃油费和过路费等。
6、车辆转让费支付完毕或车辆折旧完成,公司进行固定资产清理,公司车辆无偿过户给员工,员工退回车辆转让费欠条。
关于私车公用其实还有其他会计处理方式,不过小七觉得比较实用的还是以上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