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不少村子里,村干部都在为催缴新农合这件事忙碌着。要说新农合属于自愿缴费,农民交钱与否,全看自己意愿,可以交,也可以不交。那为啥村干部要催呢?主要原因在于,要是没有新农合,农民就没有医疗保障,住院完全自己出钱,可能会导致因病返贫,不利于脱贫。
最新一年的新农合缴费标准已经涨到了每人380元,注意这只是最低标准,发达地区新农合缴费标准可以有所提高。
新农合虽然已经实施多年,农民朋友也都比较熟悉了,但不少人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说只要交了新农合,只要住院就都能报销,其实并非如此,这6种情况不能报销。
1.医保目录以外的内容不报
01医保药品目录
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目录里的药品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之后按规定比例报销;乙类目录里的药品需要个人自付一定比例,剩下的部分纳入报销范围,再按规定比例报销。
如:减肥药、解酒药、治疗不孕不育等药品不能报销。
02诊疗项目目录
临床诊疗必需、安全有效、费用适宜且由物价部门制定了收费标准的诊疗项目。
如:挂号费、病历工本费、美容项目、整容项目等不能报销。
03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目录
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在接受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必须的服务设施。
如:急救车、住院陪护费、洗理费和文娱活动费等不能报销。
2.体育健身、养生保健消费、健康体检不报
医疗保险指的是因疾病/意外风险需就医治疗,那么不管是体育健身、健康体检,还是养生保健,都不属于治疗范畴,所以不予支付。
3.工伤事故不报
在工作中发生事故,被认定为工伤的,由社会保险中的工伤保险予以报销,医保不再重复报销。如果职工交的有工伤保险,那工伤保险报销;如果没有,那就由所在单位来负责治疗费用。
4.第三方责任不报
5.公共卫生服务不报
属于公共卫生的费用,医保不予报销。重大疾病、传染病(例如:结核、艾滋病)等的预防工作,免疫接种等项目属于公共卫生范围,应由公共卫生费用支出,医保不予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