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定位推动寿险业高质量发展健康保险保险公司

《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21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将财富管理与保险保障置于同等地位,这是一个全新的百姓需求定位和保险功能定位。积极做好这两项业务,将极大推动寿险业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普惠理念发展保险保障业务

保险保障业务避害特征明显。《若干意见》明确提高覆盖面这一关键指标,将普惠理念贯穿始终。这既是保险运行的基础所在——大数法则,也是服务民生的基础所在——保险为民。当然,也只有提高覆盖面,保险才能成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普惠意味着要将很多保险的“边缘人”甚至是“局外人”纳入其中。要为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等群体提供最基本的保险保障,为老年人、既往症和慢性病人群、残疾人提供有条件的保险保障,为新市民群体、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提供无歧视的保险保障,为退役军人、警察、消防员、应急救援员、医护人员等提供针对性的保险保障,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多样化、一揽子的保险保障。这极大考验着寿险公司的经营能力。

普惠意味着同质风险的定价前提被打破,市场失灵程度加剧,需要寻找全新的业务发展驱动机制。一是政府支持。通过财政出资直接为特殊群体购买保险,如老年人、残疾人、自然灾害等保险;通过行政推动甚至行政强制,让百姓随身携带保险“护身符”,如出境或入境人员意外和医疗保险,为旅游、务工、商务等人员提供保险保障。二是政策牵引。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为百姓购买保险提供长期稳定的激励机制,如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个人养老金等;有效探索共同缴费机制,形成杠杆效应。三是数据赋能。通过挖掘数据资源,精准定位百姓需求,开发针对性产品;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业务场景的多样化重构与打造,探索产品与客户的精准链接方式;通过数据应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不断改善“积少成多、续短为长”的业务发展模式。

基于融合理念发展财富管理业务

与此同时,百姓对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风险偏好趋于稳健。寿险业要赢得财富管理市场的一席之地,不能只有哗众取宠的概念,更要有脚踏实地的精进。

另一方面,财富管理包括财富创造、财富增值、财富保护、财富传承等一系列过程。单一产品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复杂的产品组合增加客户理解的难度,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治理结构来诠释,严密的实施计划来保证,以实现财富管理的各项目标。如果说资产配置只是机械的组合,那么有效治理就是有机的统一,而融合发展就是财富管理的必然选择。

产品融合,让财富管理更多元。保险产品可以看作保险费转换为保险金的一种金融机制,只是转换的条件、原因和类型各有不同,以此形成极为丰富的产品形态。置于财富管理领域,保险不仅是风险转移、平滑现金流的工具,更是资产保全、资产配置、资产管理的工具。如养老保险、万能保险和分红保险等的财富增值功能,意外保险、健康保险等的财富保护功能,终身寿险的财富传承功能。只有不断提升和放大保险的财富管理功能,才能让百姓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康养、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从难有所帮到弱有众扶的升级转变。

功能融合,让财富管理更灵活。人寿保单的超长属性与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需要功能融合来活用保单、释放价值,实现“按需而变、因时而变”。如通过保单质押贷款,合理满足资金流动性和保单保障性的问题;通过两全保险的满期给付和保单转换,实现“续短为长”的保障接续;通过终身重疾功能活用,实现“有病治病、无病养老”的康养一体;通过寿险保单的受益人机制,实现财富的指定分配和代际转移;通过护理责任转换,让一份传统保单更好适应深度老龄化的社会现实和需求;通过稳步开展境内外币保单业务,更好地满足高净值客户的国际化资产配置需求,帮助家庭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服务融合,让财富管理更高效。财富管理是一种跨期财务规划。一要用稳健收益来支撑“财富向上”。《若干意见》提出“推进产品转型升级,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浮动收益型保险通过结合人身保障、保证利益和浮动收益等多功能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差异化需求;能够提升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人身保障和财务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这也考验着寿险公司给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势必成为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二要用增值服务来支撑“财富向善”。通过“养老保险+养老服务”实现养老到享老的品质升级,通过“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实现疾病治疗到健康维护的迭代升级,通过“终身寿险+信托服务”,实现财富传承、资产规划、风险隔离、隐私保护、税务筹划等高端财富管理问题。

THE END
1.保险定义保险与风险概念保险知识保险频道而且,保险提供的补偿以损失发生为前提,补偿金额以损失价值为上限,所以不存在通过保险获利的可能。赌博行为则是主动创造风险,把确定性的成本(赌注)转变为不确定性的收益,除成本外,不承担损失风险。 从社会学角度看,保险体现了人们的互助精神,把原来不稳定的风险,转化为稳定的因素,从而保障社会健康发展;而赌博则是一...https://www.pingan.com/pacms/baoxian/zhishi/97941.jsp
2.保险充分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思想。这说明,保险具有...保险充分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思想。这说明,保险具有()。 A.经济性 B.互助性 C.科学性 D.商品性 参考答案: 点击查看解析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约束保险人与投保人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形式是...https://m.ppkao.com/tiku/shiti/8524701.html
3.中国人寿考试题库13、从财务管理角度看,保险基金是以各种准备金形式存在的,就人身保险准备金而言,其主要形式是 A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B总准备金 答案A 14、保险充分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思想。这说明,保险具有 A 商品性 B 互助性 答案B 15、按照保险经营主体分类,可以将保险划分为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670830_228246906.html
4.保险的由来及发展其实,无论把谁的货物抛弃海中都没有关系,损失都要由你和A以及海运公司共同承担。这便是共同海损原则,也是海上保险的萌芽。 公元前2000年,在地中海一带,海上贸易活动开始兴起。在航行的过程中,有时候为了避免船只倾覆,不得不抛弃船上的货物,商人们提出了一条共同遵循的原则:“一人为众,众人为一。”公元前916年...https://www.meipian.cn/1mmipeha
5.保险新的服务考试资料1.docx错【第题】 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中的下列条款无效:1.免除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义务或者加重投保人、被保险人责任的;2.排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 对【第题】 保险充分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思想。这说明,保险具有互助性。 对窗口服务人员严重违反公司相关服务...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01/7152106052004106.shtm
1.保险业未来发展将呈现六大趋势全社会的风险总量持续性扩大,任何一隅的问题都会很快地演变为全局性甚至全球性的问题,这一切无疑都会对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由此对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国际秩序重构更要求保险业坚守“政治性、人民性”的核心属性;第二,“大国崛起”要求保险业高度聚焦服务国家战略的...https://jrj.wuhan.gov.cn/ztzl_57/xyrd/bxy/202411/t20241118_2485941.shtml
2.保险法全文最新版解析与概述导热材料及器件保险法,简而言之,是一部规范保险公司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法律,它明确了保险合同的性质、保险公司的义务、消费者的权益等,为保险市场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保险法的内容,对于保护自身权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http://www.evtms.cn/post/29811.html
3.八张“名片”诠释国寿寿险75载价值成长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以终为始,以行为知,借力科技赋能,通过运营服务能力迭代升级、自我超越,推进新“睿运营”模式,融合科技、融合销售,让服务供给更便捷、高效、精准,让一张保单从核保到承保、从保单保全到保险金给付,在公司的“旅程”更顺畅。若论经营历史之久、承保客户之多、业务体量之大、机构网点之全,业内鲜有...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231255
4.保险具有“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特征,体现了保险的()保险的基本特性是(),它充分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思想。 A.科学性B.法律性C.经 保险的基本特性是(),它充分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思想。 A.科学性 B.法律性 C.经济性 D.互助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保险充分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思想。这说明,保险具有()。A.经济性B.互助性...https://m.educity.cn/souti/3C3805A3.html
5.主题教育坚持问题导向破解思政难题——保险学院以推进课程...许飞琼老师表示,从保险的功能来说,本身就有“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互助性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以小家之力推动固国安邦,将思想精神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自然的思维习惯。张建伟老师表示,做好课程思政,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完善教学的水平和能力,重视学生的输入和吸收。在知识层面...http://ins.cufe.edu.cn/info/1033/5015.htm
6.大数法则是保险经营的重要数理基础,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是...A.存在相当多同质的保险公司B.存在相当多同质的风险单位C.存在相当多不同质的保险公司D.存在相当多不同质的风险单位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https://m.shangxueba.com/ask/31308987.html
7.社会保险基金有哪些特点4、互济性: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中,社会保障费用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基金来源于社会统筹,用于社会成员,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互助互济性。 5、政府干预性: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精算、测定都体现了政府应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和义务。 https://www.66law.cn/laws/1480879.aspx
8....围绕民生所需,不断提升人民保险的温度保险的普惠性、慈善性、包容性对维持社会的稳定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保险,本质上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收入分配不均衡的问题,降低低收入人群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学返贫、因老返贫与因懒返贫的风险和缩小贫富差距。因此,保障民生是保险的社会责任,也是保险业发展的前提。 http://www.cfthinkingfront.cn/news/16998.html
9.汪三贵:贫困县精准防贫综合保险机制创新三农论剑因此,需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建立保险防范意识,按照“居民主动参与、政府适当补贴、市场有效调节”的原则,推动建立居民参与、政府主导、市场协同的返贫预警和治理模式,真正发挥商业保险“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属性优势。可以尝试探索建立类似于“相互保”的共享保险模式或者建立防贫保险基金,从政府、社会(保险公司、合作...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118822.html
10.集训8(1)* 3.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 A.风险转移 B.财务安排 C.合同行为 D.损失分摊 * 4.保险充分体现了“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思想。这说明,保险具有()。 A.经济性 B.互助性 C.科学性 D.商品性 * 5.保险保障的对象,如财产和人身都直接或间接地属于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大经济要素,主要...https://www.wjx.cn/jq/10183985.aspx
11.俗话说”众人拾柴‘的下一句?“您原来套餐XXX元,即没有免费的宽带也没有送电视,更没有智能产品赠送 ,目前这个套餐,在消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价值XXXX元的大礼包。您看,这个套餐是不是特别划算!”这样的话术是现场笔算营销流程中的说优惠。https://www.shuashuati.com/ti/1dc0b47ed8ca401aba812b5acb356279.html?fm=bd306ae794c23aaab5caed056ceb4eea29
12.相关性分析范文11篇(全文)笔者认同大学文化系统是由大学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5个子系统构成的金字塔结构这一观点,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德尔菲法对其具体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由大学精神、校园价值观等20个要素构成的大学文化体系, 具体要素构成如表1。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5cjlnw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