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最大诚信还应彰显公平价值——对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修改与完善的思考

【摘要】:最大诚信原则是各国保险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我国保险法这一基本原则主要通过保险法第十六条关于投保人和保险人的告知义务的规定体现。但仔细研究十六条,发现其关于投保人告知义务和保险人说明义务的规定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使保险关系双方利益失衡,导致不公平。本文试图将该规定中的不合理之处理出,并对如何完善该规定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国保险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最大诚信;告知义务;解除;完善;公平

诚信原则是一个古老的法律原则,最早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在罗马法的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而后,法国在其1804年《法国民法典》规定:“契约应依诚信方法履行。”在此之后,诚信原则遂成为各国民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之一。

一、我国保险法中确立的最大诚信原则概述

可以看到,我国保险法在贯彻最大诚信原则上详尽的规定了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和保险人的说明义务来体现的。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保险中保险人在保险标的信息和控制上处于弱势,保险人的承保与否和保险费率高低依赖于投保人的诚信告知上,而投保人在保险信息、格式合同上相对处于劣势,需要保险人本着诚信原则,制定善意合同条款,更重要的是需要保险人善意说明、解释合同条款。

二、我国保险法关于告知义务规定的修改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并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新修改的保险法关于投保人告知义务的规定即第十六条相对比旧保险法的十七条,更体现了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也更有利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保护,有利于交易秩序的稳定。

旧法第十七条规定:“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可以退还保险费。”按照该条规定,保险人可以因为投保人的一般过失未如实告知而解除合同并可以拒赔。而新保险法十六条第一、二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相比于旧保险法,新保险法的这两款规定对保险人解除合同事由进行了限制,改变了旧法对投保人在如实告知上过于苛求的规定,被保险人的解除权益定为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如实告知,剔除了因投保人一般过失就能导致保险人解除合同的情形,这是立法的进步,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

同时新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款和第六款则对保险人的解除行为进行了限制。第三款规定:“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第六款规定:“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对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进行了限制,有利于平衡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利益。

三、我国保险法关于告知义务规定的不合理之处

虽然保险法已经做了一定的修正,新保险法也比旧保险法进步很多,但当深入的去思考保险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时,我们发现保险法关于投保人与保险人贯彻最大诚信的规定过于粗犷,缺乏细腻的考虑,似乎没有找到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利益平衡的支点,在调整两者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对等上存在不合理之处,这些不合理导致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利益的不平衡,造成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不公平。表现在:

(一)投保人和保险人不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的失衡

而对于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法条第二、四、五款都是具体关于违反这一义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根据投保人的不同主观形态,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对发生的保险事故不负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甚至可以不退还保险费。这不免给我们这样的感觉:投保人和保险人有着相互对应的法律义务,即保险人的说明义务和投保人的告知义务,但当同样违反义务时,投保人要承担种种不利的、否定的法律后果而保险人却不用承担任何法律后果。有相互对应的义务,却没有相互对应的责任,这不能不说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一种极大的不平衡与不公平。

(二)如实告知的义务主体范围是否要扩大到被保险人

关于如实告知义务主体的范围,保险法只明确规定投保人负有向保险人如实告知保险标的信息的义务。但我们知道,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并不是必然一致的,当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一致时,是否只需投保人履行告知义务即可呢,被保险人是否应负如实告知义务?对此,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被保险人不应负如实告知义务,理由是:实践中,被保险人有可能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其告知在法律效力上可能是无效的,那么告知也就无意义了。而且,当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一致时,可根据保险利益原则推论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存在某种特殊的关系,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和保险标的有一定的了解,由投保人向保险人告知不影响保险人对该保险危险的评估。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毕竟不是同一个人,他对保险标的的了解是通过间接方式得知的,存在投保人客观上也不知道保险标的的某些真实情况。而被保险人是保险标的的权利人,对保险标的的具体情况最了解,由其向保险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更有利于保险合同的订立。

(三)合同还未成立,何来解除之说

(四)保险合同解除,投保人的保险费之返还问题

我们暂且先将保险人在保险合同尚未成立可行使解除权的合理性探讨放下,来研究发生投保人告知义务不履行时,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效力问题。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从规定中,可见合同解除具有溯及力,溯及到合同成立前,尽量使合同双方回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即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和要求赔偿损失,以使合同双方不因该合同受到过多的影响,得到最大限度的救济。

然而,反观我国保险法该条的规定,在给予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权利后,似乎不“满足”于保险合同根据一般的合同原理来规制,在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情况下,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可以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还可以不退还保险费,但保险人不退还保险费却不属于恢复原状。如果把投保人所交的保险费作为保险人的损害赔偿金,这也不符合法律救济的原理,因为合同解除后当事人的损害要客观衡量和计算出来,不能概括的将两者等同。如果保险人的损失大于投保人所交的保险费,那么保险人的损失得不到充分的补偿。但若保险费超过保险人所受到的损失,那么保险人不免有“不当得利”之嫌,这对于投保人也是不公平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现实中还存在投保人未交保险费的情况,这时保险人的损失如何得到救济。因此,保险法中关于投保人故意违反告知义务保险人不退还保险费的规定是极不合理的,对保险人和投保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在解除合同后,保险人将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返还给投保人,然后再寻求损害赔偿金,这样投保人和保险人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公平。

四、关于完善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的几点建议

我国保险法在立足于我国保险市场的基本情况下,吸收借鉴了其他各国保险法的先进制度和理念,引进并贯彻了最大诚信原则,对投保人、保险人的告知义务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如前所述,我国保险法的立法规定过于粗陋,不够精细,不能够恰当的平衡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导致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权利和义务上的不公平。法律的价值追求不应仅仅满足于使法律关系双方诚实信用,更重要的是追求真正的公平与正义。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保险法第十七条应作如下几方面的完善:

(一)应对保险人不履行说明义务的法律后果作出具体规定

从理论上说,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义务与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权利和义务不一致或有义务而无责任,极容易导致合同双方利益的不平衡,造成双方的不公平。法律的规定应细致地追求权利与义务的一致,义务与责任的对等。我国保险法第十七条对保险合同相对一方——保险人未履行其义务应承担的责任未作具体规定是极不合理的。以笔者看来,应增加对保险人不履行说明义务的法律后果的具体规定,如“保险人不履行说明义务的,严重影响投保人是否投保或订立保险合同的,该条款对投保人不产生效力,对于与该条款有关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得以此条款作为抗辩而不承担保险责任。”以增强对保险人说明义务的强制性,使保险人更大限度的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以期达到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义务、责任的对等。双方亦可达到最大限度的公平。

(二)应将被保险人纳入到如实告知义务人范围之内

(三)明确规定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履行告知义务的形式

我国保险法对投保人履行告知义务的形式没有具体规定,一般而言,告知有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各国对此立法不一。瑞士《合同保险法》第4条、台湾地区《保险法》第64条明确规定保险合同事项询问之方式为书面询问。我国保监会在《关于提醒人身保险投保人正确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有关事项的公告》也明确地指出: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应当以书面方式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四)关于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规定的完善

关于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各国立法规定不尽相同,俄罗斯、法国立法规定合同无效,韩国立法规定合同终止,意大利立法规定合同可撤销,但多数国家规定由保险人享有合同解除权。[⑦]我国《保险法》亦作如此规定。

结语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法调整保险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生命力,通过对投保人和保险人告知义务的规定,能有效协调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关系。但在贯彻最大诚信原则、规定告知义务的同时,应在其中找到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权利义务平衡的支点,彰显法律的另一价值——公平。相信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保险法立法将会更加健全和完善,并不断推动保险业的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①]方乐华:《保险法论》(第二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THE END
1.关于保险法的司法解释:保险合同中的告知义务专职律师芶艺文保险人以投保人违反了对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概括性条款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该概括性条款有具体内容的除外】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73989edc01030dc3.html
2.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告知义务的表现形式有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告知义务的表现形式有: 1、告知的情况有虚假成分,即误告; 2、因大意而没有把情况全部告知,即漏报; 3、有意不告知,即瞒报; 4、在告知时有意捏造事实,即欺骗。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六条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65436.html
3.当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为同一人时,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包括.doc...( a)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诉讼 b、仲裁 c、协商 d、辩解 p56,保险合同争议地处理方式 15、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告知地各种形式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已知地风险和标地有关地实质性重要事实不予告知地行为叫做( a)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a、漏报 b、误告 c、隐瞒 d、欺骗 p62,重在考...https://m.book118.com/html/2019/0812/7123161002002046.shtm
4.众安在线个人住院医疗保险条款(2020版)本保险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组成。凡涉及本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 合同的成立 投保人提出保险申请,经保险人(释义一)同意承保,本合同成立。 第三条 投保人 本合同的投保人应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被保险人本人或对被保险人有保险利益的其他人。 http://issm.suning.com/articleDetail_A11023.htm
5.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模拟和答案19.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告知的各种形式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已知或应知的与风险和标的有关的实质性重要事实不予告知,这行为叫做()。A、漏报B、误告C、隐瞒D、欺诈如果是告知不实则为误告隐而不报为隐瞒。 20.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保险利益的经济价值必须能够以货币来计量,这一要求说明保险利益应是()。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2/0707/17/7899305_222827047.shtml
6.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四)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 (五)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其雇员的故意行为; 第八条被保险人的下列各项损失、费用和责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被保险人或其雇员根据与他人的协议应承担的责任,但即使没有这种协议,被保险人仍应承担的责任不在此限; (二)销售到境外(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港、澳、台地区)的食品所引...https://wap.iachina.cn/col/col3888/index.html
1.以案说险权利义务要分明公平交易记心间保险公司保险金投保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六条【如实告知义务】中明确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https://zj.news.163.com/24/1118/15/JH9O1I7J04099C6A.html
2.中国东方航空14.如实告知义务及违反义务可能产生的后果: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15.旅客信息保密保障: 我司承诺会对乘机人(被保险人)...https://www.ceair.com/global/static/Announcement/ScheduledGuidelines/OtherDetails/insurance/Taibaoguojituipiaoxian/
3.论保险法上的最大诚信原则这个最大实际上就是让人们知道保险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不得有丝毫的虚假;告诫当事人不得以欺诈,已满和故意以及不应有的疏忽来对待保险活动,也就是说,作为被保险人在投保,要求转嫁风险时必须要将可能发生事件而为之担心的保险标的和与其有连带关系的各种情况用最大诚信程度,无私的如实告知保险人;作为保险人在...https://lawyers.66law.cn/s220437156106b_i223753.aspx
4.经济师考试《中级保险》真题D.违反如实告知义务之日起 答案:A 7、根据我国《保险法》,投保人对()可能不具有保险利益。 A.父母 B.非婚生子女 C.自己的员工 D.前妻 答案:D 8、对格式保险合同中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门头形式向投保...https://www.oh100.com/kaoshi/jingjishi/550929.html
5.2015年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讲义第四章(3)(3)弃权和禁止反言。弃权是指保险人放弃因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告知义务或保证而产生的保险合同解除权。禁止反言是指保险人既然放弃自己的权利,将来不得反悔再向对方主张已经放弃的权利。 【例题·单选题】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合同中的*5诚信原则基本内容是( )。 https://www.gaodun.com/zhongji/770325.html
6.信保业务“两个指引”出台:重点强调保前风险管理和保后监测1.承保前已发生债权转让行为,但仅属于债权人的初始债权转让业务,不包括两次及以上的债权转让业务。 2.承保前未发生债权转让行为,承保后变更被保险人的债权转让业务。发生被保险人变更时,保险公司要及时与投保人确认债权变更、资金支付账户等事宜;其中,信用保险发生被保险人变更的,保险公司应要求被保险人及时通知保单对...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274786
7.保险代理人题附答案27.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告知的各种形式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已知或应知的与风险和标的有关的实质性重要事实虚假告知的行为叫做(D)。A 漏报B 误告C 隐瞒D 欺骗 28.在执业活动中,要求保险代理从业人员依靠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展开竞争,该诠释的是职业道德原则中的(D)。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hi9or54.html
8.安联安行万里全球旅行险(升级版)根据监管要求,未成年被保险人其“境外意外身故保险金”、“境外公共交通工具意外身故保险金”、“境外自驾车意外身故及伤残保险金”(如有)、“境外邮轮意外身故及伤残保险金”(如有)和“境外猝死保险金”(如有)的总和(航空意外除外)不得超过人民币20万元。 10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以及违反义务的后果:如果您故意...https://m.qyer.com/z/deal/146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