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最大诚信还应彰显公平价值——对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修改与完善的思考

【摘要】:最大诚信原则是各国保险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我国保险法这一基本原则主要通过保险法第十六条关于投保人和保险人的告知义务的规定体现。但仔细研究十六条,发现其关于投保人告知义务和保险人说明义务的规定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使保险关系双方利益失衡,导致不公平。本文试图将该规定中的不合理之处理出,并对如何完善该规定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国保险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最大诚信;告知义务;解除;完善;公平

诚信原则是一个古老的法律原则,最早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在罗马法的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而后,法国在其1804年《法国民法典》规定:“契约应依诚信方法履行。”在此之后,诚信原则遂成为各国民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之一。

一、我国保险法中确立的最大诚信原则概述

可以看到,我国保险法在贯彻最大诚信原则上详尽的规定了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和保险人的说明义务来体现的。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保险中保险人在保险标的信息和控制上处于弱势,保险人的承保与否和保险费率高低依赖于投保人的诚信告知上,而投保人在保险信息、格式合同上相对处于劣势,需要保险人本着诚信原则,制定善意合同条款,更重要的是需要保险人善意说明、解释合同条款。

二、我国保险法关于告知义务规定的修改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并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新修改的保险法关于投保人告知义务的规定即第十六条相对比旧保险法的十七条,更体现了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也更有利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保护,有利于交易秩序的稳定。

旧法第十七条规定:“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可以退还保险费。”按照该条规定,保险人可以因为投保人的一般过失未如实告知而解除合同并可以拒赔。而新保险法十六条第一、二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相比于旧保险法,新保险法的这两款规定对保险人解除合同事由进行了限制,改变了旧法对投保人在如实告知上过于苛求的规定,被保险人的解除权益定为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如实告知,剔除了因投保人一般过失就能导致保险人解除合同的情形,这是立法的进步,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

同时新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款和第六款则对保险人的解除行为进行了限制。第三款规定:“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第六款规定:“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对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进行了限制,有利于平衡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利益。

三、我国保险法关于告知义务规定的不合理之处

虽然保险法已经做了一定的修正,新保险法也比旧保险法进步很多,但当深入的去思考保险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时,我们发现保险法关于投保人与保险人贯彻最大诚信的规定过于粗犷,缺乏细腻的考虑,似乎没有找到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利益平衡的支点,在调整两者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对等上存在不合理之处,这些不合理导致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利益的不平衡,造成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不公平。表现在:

(一)投保人和保险人不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的失衡

而对于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法条第二、四、五款都是具体关于违反这一义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根据投保人的不同主观形态,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对发生的保险事故不负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甚至可以不退还保险费。这不免给我们这样的感觉:投保人和保险人有着相互对应的法律义务,即保险人的说明义务和投保人的告知义务,但当同样违反义务时,投保人要承担种种不利的、否定的法律后果而保险人却不用承担任何法律后果。有相互对应的义务,却没有相互对应的责任,这不能不说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一种极大的不平衡与不公平。

(二)如实告知的义务主体范围是否要扩大到被保险人

关于如实告知义务主体的范围,保险法只明确规定投保人负有向保险人如实告知保险标的信息的义务。但我们知道,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并不是必然一致的,当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一致时,是否只需投保人履行告知义务即可呢,被保险人是否应负如实告知义务?对此,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被保险人不应负如实告知义务,理由是:实践中,被保险人有可能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其告知在法律效力上可能是无效的,那么告知也就无意义了。而且,当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一致时,可根据保险利益原则推论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存在某种特殊的关系,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和保险标的有一定的了解,由投保人向保险人告知不影响保险人对该保险危险的评估。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毕竟不是同一个人,他对保险标的的了解是通过间接方式得知的,存在投保人客观上也不知道保险标的的某些真实情况。而被保险人是保险标的的权利人,对保险标的的具体情况最了解,由其向保险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更有利于保险合同的订立。

(三)合同还未成立,何来解除之说

(四)保险合同解除,投保人的保险费之返还问题

我们暂且先将保险人在保险合同尚未成立可行使解除权的合理性探讨放下,来研究发生投保人告知义务不履行时,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效力问题。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从规定中,可见合同解除具有溯及力,溯及到合同成立前,尽量使合同双方回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即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和要求赔偿损失,以使合同双方不因该合同受到过多的影响,得到最大限度的救济。

然而,反观我国保险法该条的规定,在给予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权利后,似乎不“满足”于保险合同根据一般的合同原理来规制,在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情况下,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可以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还可以不退还保险费,但保险人不退还保险费却不属于恢复原状。如果把投保人所交的保险费作为保险人的损害赔偿金,这也不符合法律救济的原理,因为合同解除后当事人的损害要客观衡量和计算出来,不能概括的将两者等同。如果保险人的损失大于投保人所交的保险费,那么保险人的损失得不到充分的补偿。但若保险费超过保险人所受到的损失,那么保险人不免有“不当得利”之嫌,这对于投保人也是不公平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现实中还存在投保人未交保险费的情况,这时保险人的损失如何得到救济。因此,保险法中关于投保人故意违反告知义务保险人不退还保险费的规定是极不合理的,对保险人和投保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在解除合同后,保险人将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返还给投保人,然后再寻求损害赔偿金,这样投保人和保险人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公平。

四、关于完善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的几点建议

我国保险法在立足于我国保险市场的基本情况下,吸收借鉴了其他各国保险法的先进制度和理念,引进并贯彻了最大诚信原则,对投保人、保险人的告知义务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如前所述,我国保险法的立法规定过于粗陋,不够精细,不能够恰当的平衡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导致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权利和义务上的不公平。法律的价值追求不应仅仅满足于使法律关系双方诚实信用,更重要的是追求真正的公平与正义。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保险法第十七条应作如下几方面的完善:

(一)应对保险人不履行说明义务的法律后果作出具体规定

从理论上说,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义务与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权利和义务不一致或有义务而无责任,极容易导致合同双方利益的不平衡,造成双方的不公平。法律的规定应细致地追求权利与义务的一致,义务与责任的对等。我国保险法第十七条对保险合同相对一方——保险人未履行其义务应承担的责任未作具体规定是极不合理的。以笔者看来,应增加对保险人不履行说明义务的法律后果的具体规定,如“保险人不履行说明义务的,严重影响投保人是否投保或订立保险合同的,该条款对投保人不产生效力,对于与该条款有关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得以此条款作为抗辩而不承担保险责任。”以增强对保险人说明义务的强制性,使保险人更大限度的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以期达到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义务、责任的对等。双方亦可达到最大限度的公平。

(二)应将被保险人纳入到如实告知义务人范围之内

(三)明确规定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履行告知义务的形式

我国保险法对投保人履行告知义务的形式没有具体规定,一般而言,告知有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各国对此立法不一。瑞士《合同保险法》第4条、台湾地区《保险法》第64条明确规定保险合同事项询问之方式为书面询问。我国保监会在《关于提醒人身保险投保人正确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有关事项的公告》也明确地指出: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应当以书面方式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四)关于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规定的完善

关于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各国立法规定不尽相同,俄罗斯、法国立法规定合同无效,韩国立法规定合同终止,意大利立法规定合同可撤销,但多数国家规定由保险人享有合同解除权。[⑦]我国《保险法》亦作如此规定。

结语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法调整保险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生命力,通过对投保人和保险人告知义务的规定,能有效协调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关系。但在贯彻最大诚信原则、规定告知义务的同时,应在其中找到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权利义务平衡的支点,彰显法律的另一价值——公平。相信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保险法立法将会更加健全和完善,并不断推动保险业的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①]方乐华:《保险法论》(第二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THE END
1.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保险知识科普:谁可以为你买保险中国人寿44.680,-1.07,-2.34%)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将通过系列保险知识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保险产品和相关规定,以便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保险决策。今天,为大家介绍谁可以为你买保险。 我国《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15/doc-incwcvcn0118744.shtml
2....公司保险知识科普:谁可以为你买保险投保人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将通过系列保险知识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保险产品和相关规定,以便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保险决策。今天,为大家介绍谁可以为你买保险。 我国《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本人;配偶、子...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1HOONM05389Y5E.html
3.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即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投保人按照约定享有受保障的权利。() 参考答案:错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判断题 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受益人是指财产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 参考...https://m.ppkao.com/tiku/shiti/376156.html
4.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的行为。"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呢,答案在下文中哦。 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的行为。 https://www.duote.com/tech/tiku/269741.html
1.2021年4月自考保险法00258真题与答案自考D. 1930年制定的《保险契约法》 5.在保险合同中,保险人不列举其承保何种危险,而是以“除外责任”的方式明确其不予承保何种危险。此种保险合同是 A.定值保险合同 B.单保险合同 c.特定危险保险合同 D.一切危险保险合同 6.关于投保人的资格,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https://www.educity.cn/zikao/250226.html
2.保险从业人员基础培训考试试题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 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保险通常被用来集中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或对个人因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行为。保险...https://mip.oh100.com/kaoshi/peixun/360224.html
3.标准答案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习题: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正确处理方式是 A.全部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B.部分的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C.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也不退还保险费 D.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可退还...https://m.rwtext.com/35729.html
4.保险合同中受益人只能是自然人吗2024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由于在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标的是被保险人的寿命或身体。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是同一人。但如果发生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不是同一人的情况,这就形成保险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关系。 2、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有关受益人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受益人的指定和...https://www.66law.cn/laws/1752332.aspx
5.国际经济法网我国新修订的《保险法》第 16 条规定:“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https://ielaw.uibe.edu.cn/fxlw/gjsf1/gjhwbxf/12972.htm
6.我国《保险法》如实告知义务的范围后张某因帕金森综合症病逝,受益人陆某要求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以张某投保时未如实告知其曾患帕金森综合症住院治疗的事实为由拒绝理赔。陆某诉至法院,要求保险公司支付理赔款,理由为根据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前提是保险公司询问,在保险公司未询问的情况下,张某无义务主动告知其患帕金森综合...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5/01/id/1529548.shtml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在整顿过程中,被整顿保险...【单选题】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必须具有保险利益的是( )。 A. 保险人 B. 被保险人 C. 投保人 D. 保险经纪人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我国《保险法》把保险公司的业务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两大类,以下()属于财产保险业务。 A. 财产损坏保险 B. 责任保险 C. 意外伤害保...https://www.shuashuati.com/ti/47cb209e4fc34ed992e7fd4742d407f1.html?fm=bda4fae936a7de597c4707e821df5145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