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研究分析方法(上) 保险行业不管是商业模式还是财务报表在所有行业中都属于是比较复杂和很难懂的,处于很多投资者能力圈之外。本文主要通过以下的脉... 

保险行业不管是商业模式还是财务报表在所有行业中都属于是比较复杂和很难懂的,处于很多投资者能力圈之外。

本文主要通过以下的脉络来讲解如何研究保险公司:

概念-商业模式-财务报表-价值评估-监管指标

(全文较长,分两部分发送)

保险,顾名思义就是为可能出现的风险,购买保障。

学术上的“保险”的含义,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关于我国保险公司的类型和经营范围。我们可以先看《保险法》的规定。

第九十五条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

(一)人身保险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

(二)财产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保险业务;

(三)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与保险有关的其他业务。

保险人不得兼营人身保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但是,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保险公司应当在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批准的业务范围内从事保险经营活动。

第九十六条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保险公司可以经营本法第九十五条规定的保险业务的下列再保险业务:(一)分出保险;(二)分入保险。

根据《保险法》的上述规定,我国的保险公司可以分为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所以规定“保险人不得兼营人身保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是为了防止财险和人身险业务混合在一起时,保险公司有可能用长期的人身险资金偿还财产险的赔款。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独立运营,不代表一个集团公司不可以同时从事两项业务。

《保险法》规定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这是因为虽然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险是以人身为保险标的,但是其业务性质和特征和财产险是完全相同的。

财产险业务

财产险业务的特征,一般都是一年以内的短期业务。财产险的赔付是补偿性的,而不是给付性的。也就是说,保险赔付限额以实际损失为限。举个例子,投保了家庭财产险,保额是50万,如果遇到火灾损失了20万,保险公司只赔付20万。这点和人身险种的一些险种有很大不同。

人寿险业务

广义的人身险(即人身险)包括人寿保险、健康险和意外险。

人寿保险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普通型人寿保险包括死亡保险、生存保险和生死两全保险。死亡保险包括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如果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身故,保险公司会给付保险金。投保人买死亡保险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自己的身故造成家庭经济负担,保险赔偿金是作为遗产留给家人的。生存保险,包括养老年金和教育金等。两全保险则是生存和死亡保险的结合。

除了普通型人寿保险还有创新型人寿保险,包括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

投资连结保险是指包含保险保障功能并至少在一个投资账户拥有一定资产价值的人身保险产品。投连险没有保证收益,投资风险完全由投保人承担。保险公司通过投连险主要赚取管理费,和基金公司类似。可以想象,这种不保本的产品在中国很难有市场,所以投连险业务做得规模很小。

健康险业务包括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收入保险、护理保险。医疗保险是为被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医疗保险是补偿性的。疾病保险一般是指重疾险,一旦确诊了疾病,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额。一般来说,医疗保险和重疾险都是需要买的,因为医疗险是凭看病后的发票找保险公司根据实际看病费用的多少报销,而重疾险只要疾病确诊即给付保单上的保险金额。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是指以因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导致工作能力丧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减少或者中断提供保障的保险。护理保险是指以因保险合同约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的护理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后两者规模都不大,各保险公司的产品也不多。意外险很容易理解,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遭遇的外来的、突发的、非主观的、非疾病的伤害进行赔付。

既然保险公司是为风险买单的话,那保险公司是如何赚钱的呢?(通俗理解,并非完全精确)

A为一标的投保,保额100元,保费20元。也就是说A买保险花了20元,但是如果出险了,保险公司就要赔付100元。从这个上面来看,保险公司完全是赔本买卖。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保险公司对保险合同的条款有各种限制,如期限,在一定时期内出险,公司赔,否则就不赔。出险原因,因为某几项原因导致风险发生的情况下,公司赔,如果是保险条款中未列明的原因引起的风险,则不赔。等等限制将会在保险合约中体现出来。这就引出了“大数定律”这个保险的基本原理。

大数定律是指随机事件的大量重复出现时,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通俗地说,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多次,随机事件的频率近似于它的概率,偶然中包含着某种必然。一枚硬币抛掷10次也许出现8次正面,但抛掷100万次,一定会出现大约50万次正面(不可能80万次),接近于概率0.5。大数定律是统计上的必然规律,是一种客观现实,而不是数学家提出的定理。

还是以A所买的保险为例,保险公司在发行这款保险前已经对这款保险产品的出险概率进行了估算,假设为10%。则如果有100个人和A一样买了这款保险,则每人缴保费20元,保险公司获得保费收入2000元,而10%的出险概率则这100人中会有10人获得理赔,每人100元,则理赔支出1000元,扣除理赔款后,保险公司净赚1000元,这就是保险公司最简单的商业模式。

大数定律是保险业成功运营的数理基础,不满足大数定律的风险,保险公司是无法承保的。不是所有风险保险公司都可以承保,一般来说,可保风险需要满足如下的条件:

1、必须有大量同质的风险单位。

2、风险必须是随机发生的,非故意的。

3、风险不能使大多数保险标的同时发生损失(风险单位之间应该是相互独立的)。

4、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损失是可以测定的。

5、风险应该是纯粹风险,而不是投机风险。

精算在保险行业中是最有技术含量的活,既能设计出有卖点的产品,又能让保险公司获益。不过,整体而言,行业的差距不会太大,因为当一家保险公司设计出一款爆款的保险产品,那其他保险公司也会相应的进行抄袭,所以,每家保险公司的大类险种之间的差异不会太大。精算是保险的核心,但是不会给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差异。

第二个环节是销售。保险产品设计出来后需要推向市场转化为利润。目前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有代理人、保险代理和经纪机构、保险公司直销、互联网等渠道。

第三个环节是承保。保险产品销售给客户以后,并不代表着这份保单就已经达成交易了。保险公司还要对这份保单进行核保程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投保人的信息,辨别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以便做出承保决策。比如人寿保险要考虑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个人及家庭病史、职业和习惯嗜好等。财产保险要调查标的物的位置和环境、风险隐患和控制措施、被保险人道德、过往的事故情况等。最终的承保决策包括正常承保、优惠承保、有条件承保、拒保等。确定承保后要收取保费。承保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克服逆向选择的问题。说的简单点,就是如何投保人买的这份保单,在保险公司看来他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大于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是厘定的出险概率,属于高风险群体,保险公司会做出拒绝接受这份保单或者要求增加保费的决定。其实,这和保险产品设计是一个道理,保险公司在整个产品销售前,通过各种关卡保证自己的产品能赚钱而不会亏钱。

第四个环节是理赔。发生事故时,保险公司需要理赔。保险公司要对保险事故和索赔申请材料进行调查审核,确定是否赔付以及赔付金额。理赔环节的重点是控制道德风险。

(从这里开始,后文如果没有特别提及险种,讲述对象均为寿险,如为财险为特别说明)

1)盈利水平由三差决定:

死差:实际死亡率与预定死亡率

费差:实际费用率与预定费用率

利差:实际投资收益率与预定利率

3)准备金提取和计算方法特殊,对会计利润影响大

4)现金流,价值预测基于多种假设,敏感度高

简要如下图

毛保费也就是保险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保费。在扣除保单获取成本即业务人员佣金后即为净保费。

毛保费也可以分成纯保费和附加保费两个部分。

纯保险费是指保险费中用于支付保险赔偿金的部分。又可以分为风险保费和储蓄保费,风险保费可以理解为保障作用的保费,需要提取责任准备金。储蓄保费本质是代客户理财,无需提取责任准备金。

先讲一下,保险定价过程中有三个主要的精算假设

1、预定死亡率;

2、预定费用率;

3、预定利率。

而这三方面是会分别影响到保费定价的,具体影响如下:

(1)若预定死亡率偏高,即精算假设中使用了更高的死亡率(出险概率)作为假设模型,那么就会做出更高的赔付预期,这部分成本返算在保费里,就会使费率变高;反之,则费率降低。

(2)若预订费用率偏高,即精算假设中允许了较大的销售费用(增加人力成本、增加营销支出、增加职场建设等)空间,这部分成本返算在保费里,就会使费率变高;反之,则费率降低。

(3)预定利率问题。

国内1999年6月制定的寿险预定利率上限为2.5%,长期未修改;2013年8月2日,中国保监会宣布经国务院批准,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改革正式启动,新政策将放开人身保险预定利率,定价权交给保险公司和市场,将不再执行2.5%的上限限制。改革后,新签发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不得高于保单预定利率和3.5%的小者。允许养老年金等业务的准备金评估利率最高上浮15%,支持发展养老保险业务。对于费改政策的理解,因为涉及到责任准备金的问题,所以一般执行3.5%最大上浮15%,也就是4.025%

预定死亡率和预定费用率在精算定价是取值越高,那在实际承保理赔时实际死亡率和实际费用率要比预定的低,所以发生的理赔支出要低于预计,会产生利润。

利差主要是指是保险公司将保费拿去做投资获得的实际收益高于给客户的预定利率,实际收益高于预定利率的差额全部或部分作为保险公司的利润。

在实际的寿险公司的运营过程中,预定死亡率和预定费用率不会假设的太高,这样会导致保费的增加,是该保险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吸引力。同时,当市场上有一家保险公司出现一款爆款产品的时,其他公司往往会相继效仿,在保险定价时每家寿险公司的预定死亡率和预定费用率相差无几,所以,决定寿险公司利润主导因素为利差。

投资理财型保单利润源自于利差,从投资收益中赚取利差,本金到期归还客户。如:年金险、生死两全险。

分红险的分红利率是分红账户对应的负债成本,相当于客户收益。公司分红,指投资收益扣除给客户分红和定价成本后的余额。公司分红不高于分配红利的30%。在会计上,投资收益高于定价利率的部分,一部分确认为盈利(未分配利润、其他综合收益),另一部分为负债,未分配给客户的收益计为推定义务。

万能险的结算利率为万能账户对应的成本,万能产品的累计净值,按月结算利率复合增长,负债成本全部计入累计净值,体现投资功能。结算利率是每家公司竞争的主要手段,结算利率高容易吸引保单,但是资金成本也高。投资收益超过结算利率的部分就是公司利润。

保障型保单利润源自于利差+死差,本金到期未必全返还客户,本金赔付差带来死差利润。如:重疾险、死亡险、意外险。保障型保单的负债成本最低,超过负债成本的投资收益100%都贡献利润。

前面两大部分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的介绍保险及保险行业的商业模式,从这里开始是通过财报和估值更为深度地对保险公司进行分析。

资产端投资以稳健为主,谨防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引起资产端风险(AIG投资风格激进,衍生产品占比太高),资产端需要着重分析投资结构及收益率变化趋势,能较好的反应出公司的投资能力,剔除偶然因素,综合评价公司投资能力。

负债端注重新单利润率,保费增长情况需要结合,产品和渠道结构变化来分析,并不是保费一味的增长就好,要看新单利润率如何,产品是否优化。例如,前几年一些民营保险公司通过保险牌照疯狂吸纳资金,通过万能险产品给定较高的预期结算利率,虽然这些保险公司保费增长快速,负债端规模逐年增加,但是深入分析会发现,产品结构单一,负债成本过高,新单利润率过低,甚至会导致负债端的成本远高于正常寿险公司投资收益,将会产生较大的进行风险。

先贴一下太保2016年度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与一般工商企业资产负债表最大的差异是在资产端投资资产的占比比较大,而负债端则以保险责任准备金为主。

我一直说商业模式需要通过财务报表去验证,而不是光听上市公司在那边乱吹。我前面提到的保险公司的商业模式就在它的资产负债表上如实的反应了出来了。

资产负债表的两大科目:投资资产与准备金负债

保监发〔2014〕13号《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中规定:

为防范系统性风险,针对保险公司配置大类资产制定保险资金运用上限比例。

(一)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且重大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净资产。账面余额不包括保险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的保险类企业股权。

(二)投资不动产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账面余额不包括保险公司购置的自用性不动产。

保险公司购置自用性不动产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净资产的50%。

(三)投资其他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5%。

(四)境外投资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5%。

总结一下就是,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应以固定收益类的为主,权益类、不动产和境外投资都有严格的限制。

保险公司财务报表与普通企业财务报表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负债,保险公司的负债主要是由于卖出保单而未来可能需要理赔的或有负债组成。保险公司因为主营业务而的负债可以分为保险责任准备金和客户储金及投资款两大类。

保户储金业务,是收到保户缴存的储金、以部分储金增值金作为保费,并在合同期满时向保户返回储金本金并支付合同确定的增值金(非保费部分)的业务。

简单的讲就是保险合同分为理财型和保障型两大作用,有些保险例如分红险既有保障功能又有分红理财功能,保险公司在内部计量的时候可以将这张保单拆分成保障和理财两类保险,同时,理财型保险没有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关于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稍后会讲到。

总结一下,就是混合型保单能拆分,且拆分下来的没有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的就是非保险合同,这块负债计入保护储金及投资款科目。分红险的理财部分以及万能险、投连险的投资账户都算在这里。

重大保险风险测试

保单转移重大保险风险是指,除缺乏商业实质的情形外,保单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可能导致保险人支付重大附加利益。其中,缺乏商业实质是指保单签发对交易双方不产生可辨认的经济影响。

白话文解释:保险合同是转移了重大保险风险,例如,疾病风险、特定期限的生存风险、火灾引起的财产损失等的风险,可以通过保险合同将该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也就是起到真正的保险意义。

保险责任准备金一般分为四类: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各保险公司对保险责任准备金的分类

人保招股说明书

太保16年年报

平安16年年报

对比了三家保险公司以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是产险业务所产生的负债,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是寿险业务所产生的负债。但是,我们发现太保和平安的寿险业务也会产生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但是在看平安对准备金的注释条款会发现,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为非寿险业务所产生的,与前面保险准备金合同中的解释条款有出入。再看一下太保的年报,对寿险部分的准备金做了明细披露,可见寿险部分也的确包含了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太保这部分准备金可能是由于短期寿险产品所引起的。

在这里需要简单的介绍一下什么是保险责任准备金?

先讲寿险业务责任准备金(主要是指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其本质就是或有负债,保险公司承保了客户的保单,也就意味着未来有可能产生理赔的现金支出,需要确认相应的负债。

而产险和寿险在期限上也有明显的差别,寿险的保单存续期限较长一般至少为5年、10年甚至到投保人终身。而产险的保单期限则短一般为一年一投保,各位想一下自己的车险就可以了。

所以说,产险的盈利模式更为简单,客户缴了一年的保费,扣除产生的理赔支出和正常的运营成本后就是保险公司的利润。并不用像寿险公司那样为了未来可能发生的理赔支出而确认或有负债,因为这张保单已到期结束,后面即使再发生风险事件也与保险公司无关。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也称未赚保费准备金,是指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对未满期保险单提存的一种准备金制度。之所以规定这种资金准备,是因为保险业务年度与会计年度是不一致的。将保险责任尚未满期的,应属于下一年度的部分保险费提存出来所形成的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在会计年度决算时一次计算提取,提取的计算方法有年平均估算法、季平均估算法和月平均估算法。举个例子简单的说明一下,客户于今年7月1日投保一年期车险1万元,在保险公司年末的利润表上不应该直接确认1万元的保险收入,因为保单的期限是由今年的7月到明年的6月底,客户投保的保费在今年实际上只有6个月,也就是说5000元算作是今年的保费收入,另外5000元是明年的保费收入。所以说寿险公司的年末利润表上应该这样列示这笔交易,保险业务收入10000元,减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赚保费)5000元,最后得出已赚保费收入5000元。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在下年度将转化为保费收入中的已赚保费。

总结一下,四个准备金其含义及本质不同,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为或有负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预收账款,未决赔款准备金为应付账款。

保险公司的利润表和普通工商企业的利润表在大的科目上是一致的,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支出+营业外净收支-所得税,但在科目设置上有所不同。

与普通公司的营业收入不同,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根据不同的统计口径,存在多种变体。

规模保费

保险公司签发保单所收到的全部收入,保险公司对自己旗下销售的各类产品,按照实际销售收入之和进行统计形成的保费总量。规模保费还可以分为新业务规模保费(当年新增保单)和续期规模保费(存量保单),其中,新业务规模保费,可以反映保险公司的业绩增长情况。

标准保费

寿险的缴费方式主要有两种趸缴和期缴,趸缴为一次性缴费,期缴在保险缴费期限内每期都需要付保费,例如,20年期每年缴1万。标准保费是指将当期不同类别的新业务按照对寿险公司利润或价值的贡献度大小设定一定系数,进行折算后加总形成的保费收入,也就是将不同类别的规模保费乘以相应的系数,然后相加。一般是缴费年限低的系数也低,缴费年限长的系数高。

规模保费主要反映当期收益,而标准保费则反映的是收益的持续能力,经过折算后同等的保费收入具有相当的内含价值。保监会规规定的标准保费定计算方法如下:

标准保费=一年期以上新单期缴保费收入×折算系数+一年期以上新单趸缴保费收入×0.1+一年期及以内短期险保费收入×1.0

对于一年期以上十年期以下期缴保费的折算系数为“缴费年限/10”,十年期以上期缴保费收入折算系数为1.0,对于月缴、季缴的保费收入将其折算为年缴保费后再根据缴费年期依上述系数折算。

保费收入

也叫自留保费,主要对规模保费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混合合同分拆,将保费中的代客理财部分除掉,只计算保险部分的收入入。

保费收入=规模保费-未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的规模保费-万能、投连产品分拆至保费存款的部分(资产负债表中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科目)。

原保费收入

原保费收入主要为了区分出再保险保费收入,国家规定保险公司收到保费以后,必须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保,接受保险分出的公司收取的保费就是再保险保费收入,完全由公司自己做的业务得到保费收入就是原保费收入。保费收入也可以=原保费收入+再保险保费收入。

已赚保费

对于财险以及一年或短于一年的意外险和健康险,由于保单的有效期经常同会计年度不一致(会计年度一般是自然年,保险年度一般从保户付费开始),在会计年度决算时,保险公司对未满期保险单提存责任准备金,将保险责任尚未满期的,应属于下一年度的部分保险费提存出来形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保费费收入减去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就得到了已赚保费,比如,保单是年中签订的,年底保险期间已经过去半年,还有剩余半年,如果把收入全算在今年显然不合适,因为明年还有半年的风险责任,此时统计已赚保费的时候,需要减去剩余半年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已赚保费=保费收入+转回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存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转回长期责任准备金-提存长期责任准备金

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是已赚保费和投资收益两部分组成。已赚保费为当年实际入账的保费,是扣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赚保费)和分出保费后的金额。保险公司将承保的资金用于投资,所以,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差贡献利润的重要体现方式。

营业收入=已赚保费+投资收益

费用与支出科目=退保及赔付+提取准备金+保单红利支出+手续费及佣金+业务及管理费

再保险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在再保险交易中,分出业务的公司称为原保险人或分出公司,接受业务的公司称为再保险人,或分保接受人或分入公司。

再保险业务就是保险公司未自己承保的保单再买了一份保险,来抵消部分或全部未来可能发生的理赔支出。

目前,上市的保险保险公司均以寿险和产险业务为主,并非主营再保险业务的再保险公司,所以,分入业务占比极少,而为了规避自身的保险的经营风险往往会分出部分保单。

应收分保准备金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准备金不得相互抵销。准则规定,再保脸分出人不应当将再保脸合同形成的资产与有关原保脸合同形成的负债相互抵销。这里“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负债”要指再保险分出人对原保险合同提敢的各项准备金;“再保险合同形成的资产”主要指再保险分出人对再保险合同确认的各项应收分保准备金。

这个规定对于分保业务的会计处理至关重要,也就是虽然保险公司把持有的保单分保出去以降低自身的风险,但是并不能直接抵扣减自己负债项下的的保险合同责任准备金,而应该将所持有的再保险公司的保单作为资产项列示,因为一旦当保险风险发生,原保险公司有权利向再保险公司获得理赔款产生现金流流入,对于这种权利则确认为“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

举个简单的会计分录便于理解,保险公司获得保费100元,假设该保险的合同准备金也为100元。

借:现金100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100

贷:保险合同准备金100

保费收入100

资产负债表

资产:现金100

负债:保险合同准备金100

利润表

营业收入:

营业支出:

提取保险合同准备金100

如果,保险公司分保出去50元保费的保单,假设该保单的合同准备金为50元

借: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50

分出保费50

贷: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50

现金50

届时,资产负债表

资产:现金50,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50

主营收入

减:分出保费50

营业成本:

减: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50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得出,分保业务对资产负债表中的保险合同责任准备金不产生实质影响,对客户该承担的义务即使通过分保降低自身风险,但是不减记负债。而分保业务会影响当期营业收入,扣减分保保费,导致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因为分保出去的保费从收入中已经扣除,所以利润表中提取的风险责任准备金也应该相应的扣减,通过摊回保险风险责任准备金的方式来实现。保费收入和提取保险风险责任准备金是如影相随的,一个减少另一个也势必减少。

资产负债表另外设计分保的科目为“应收分保账款”和“应付分保账款”,这两个比较容易理解。

应收分保账款主要向保险收取尚未到账的理赔款(摊回保险合同赔付支出)和分保费用。应付分保账款主要是再保险业务中尚未支出的分出保费。

利润表中“摊回保险合同赔付支出”,理赔支出应该为保险公司的营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分出的保费不算在主营收入中,所以因分保引起的理赔款也应该相应从成本中扣除,由分入的再保险公司的赔款抵扣。

分出保费是再保险的保费,影响的营业收入。分保保费是费用科目,影响的营业成本。两者是不同含义,不能混淆。

一般风险准备

“一般风险准备”属于所有者权益科目,与负债项下的保险合同责任准备金是不同的概念。从事保险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用于补偿巨灾风险。提取为一般风险准备金的净利润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

一般风险准备属于股东的净资产一部分,只是减少了可分配利润,减少公司的分红能力。而保险合同责任准备金则是负债。

THE END
1.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保险知识科普:谁可以为你买保险中国人寿44.680,-1.07,-2.34%)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将通过系列保险知识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保险产品和相关规定,以便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保险决策。今天,为大家介绍谁可以为你买保险。 我国《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15/doc-incwcvcn0118744.shtml
2.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操作法律实务指南(一)保险是保险人通过收取保险费的形式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或在人身保险事故(包括因死亡、疾病、伤残、年老、失业等)发生时给付保险金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 (二)保险的基本要素主要有特定风险事故的存在,多数经济单位的结合,费率的合理计算,保险基金的建立。 https://www.lawtime.cn/info/jiaotong/shpcqiangzhix/2010102966023.html
3.往年考试真题二模拟试题一般而言,人身保险纯保费的构成部分包括( )。A.危险保费和附加保费B.营业保费和储蓄保费C.自留保费和危险保费D.危险保费和储蓄保费 选择: A B C D 74 在普通型人寿保险中,储蓄性极强的险种是( )A.终身寿险B.定期寿险C.生存保险D.两全保险 选择: A B C D 75 以下不属于机器损坏保险保险责任的是( )。http://ks.vobao.com/mokao/moni/67.shtml
4....人寿保险的保费是由纯保费和附加保费构成的的讨论本页聚合了与e95519cn/keywords-人寿保险的保费是由纯保费和附加保费构成的相关的帖子和讨论交流内容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search-e95519cn/keywords-%C8%CB%CA%D9%B1%A3%CF%D5%B5%C4%B1%A3%B7%D1%CA%C7%D3%C9%B4%BF%B1%A3%B7%D1%BA%CD%B8%BD%BC%D3%B1%A3%B7%D1%B9%B9%B3%C9%B5%C4.html
1.纯保险费车险七里沟汽车网纯保险费 基本简介 纯保险费是指保险费中用于支付保险赔偿金的部分。在人寿保险中,表现为保险人付给受益人的保险金。纯保险费是保险金的主要来源。 计算依据 人寿保险纯保险费的计算有两个含义:一是纯保险费率的测定;二是投保人交付保险费数额的计算。事实上,只要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和保险期限已经确定,则投保人...http://che.qro.cn/post/40474.html
2.保费准则纯保费的完全可信度标准纯保费准则 Π X = E [ X ] \Pi_X=E[X]ΠX?=E[X] 从保险人的角度看,该保费虽然覆盖了风险的期望索赔额,但没有考虑利润的附加费用以及违约风险。 在后面给出的保费准则中,所得保费都大于纯保费,称超出部分为负荷保费 容易证明,纯保费准则具有以上五个性质 ...https://blog.csdn.net/HEHEE1029/article/details/143779883
3.全面解析与选择指南法律热点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及家人的保障问题,人身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不仅可以在意外或疾病发生时提供经济支持,还能为家庭成员带来安全感和安心感,对于初次接触保险的人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人身保险产品以及了解每年需要支付的保费是多少,往往是一个令人困惑的...https://juyoulaw.com/post/17290.html
4.两项保险业标准出炉规范人身险和车险理赔服务《人身险规范》是人身险理赔服务首个全国性行业规范,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坚持把保险消费者“满不满意”作为检验理赔服务的“试金石”,通过简化理赔流程、优化线上工具等措施,提升保险消费者服务体验;二是围绕保险消费者关键服务触点,细化报案、索赔、理赔审核、结案支付、理赔查勘、重大突发事件处理及理赔纠纷多元解决方案...https://jrj.sh.gov.cn/BX205/20241120/d21ac9f385f644488a16794a532424d5.html
5.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6篇(全文)A:定值保险方式 B:不定值保险方式 C:定额保险方式 D:不足额保险方式 7.假如人寿保险合同中无自动垫缴保费条款,则是投保人在宽限期满后仍未缴付保费的法律后果。 A:保险合同终止 B:保险合同消失 C:保险合同解除 D:合同效力中止 8.一般而言,人身保险纯保费的构成部分包括___ A:最低保证年金 B...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vmwuv73.html
6.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下发有关精算规定的通知二、人寿保险的毛保费由纯保费和附加费用构成。附加费用分为两部分:管理费和佣金(个人业务)/手续费(团体业务)。 三、个人业务的佣金由支付给代理人的直接佣金和间接佣金构成。直接佣金是保险公司根据代理人销售保单的情况而直接向其支付的现金报酬;间接佣金包括保险公司支出的代理人经理的管理报酬、代理人和代理人经理...http://www.qzr.cn/sys/28865.html
7.保险的纯保费由哪部分构成?保险知识问答我爱卡卡友 2020-03-31 保险的纯保费通常指的是人寿保险的纯保费,是由危险保费和储蓄保费两部分构成。其中,危险保费指的是投保人每期缴纳的保费中对当前保险年度内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后的经济赔偿部分。而储蓄保费指的是保险公司为了对被保险人进行随时赔偿而准备的责任准备金。 0 0 进入理财讨论区 ...https://www.51credit.com/wenda/842224.html
8.人寿保险费的构成内容有什么?专家导读 包括了纯保费以及附加保费等内容。人寿保险费,纯保险费和附加保费。前者用于保险金的给付;后者用于保险公司业务经营费用的开支,二者的总和就是营业保险费,亦称毛保费。保险费精算现值为纯保费精算现值与附加保费精算现值之和,据此情形,可分别计算纯保费和附加保费。 https://m.64365.com/zs/1037972.aspx
9.安盛天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智行天下保险条款指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台湾省、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 (此页内容结束) 安盛天平旅行个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条款 (安盛天平)(备-意外)[2014](主)70号 重要提示 在本公司提供保险保障之前,为避免您不能从此保险合同项下获得保险金的风险,您和所有被保险人应在投保单中如实披露所有您知道的(或应该知道的...https://www.axa.cn/view/duty_zxtx.html
10.人寿保险的寿险保费有哪几类人寿保险费由两部分构成: 纯保险费和附加保费。前者用于保险金的给付;后者用于保险公司业务经营费用的开支,二者的总和就是营业保险费,亦称毛保费。其计算公式为: 毛保费=纯保费+附加保费 保险费精算现值为纯保费精算现值与附加保费精算现值之和,从而可得: https://www.66law.cn/laws/253166.aspx
11.保险从业人员基础培训考试试题C、各个被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费要尽量一致 D、被保险人的风险状况与其承担的保险费要尽量一致 20、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保证其如约履行赔偿或给付义务,根据有关法律要求从保费收入或盈余中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的基金。它包括(A) https://mip.oh100.com/kaoshi/peixun/360224.html
12....费用率时,其不列入分红保险账户的收入项目包括()等。D、附加保费收入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一般而言,人身保险纯保费的构成部分包括() A.危险保费和附加保费 B.营业保费和储蓄保费 C.自留保费和危险保费 D.危险保费和储蓄保费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380909.html
13.保险学复习题及答案(精选7篇)7.在人身保险合同中,一般不能变更的是(B)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受益人 D.保险代理人 8.单独海损属于(D)。A.实际全损 B.推定全损 C.共同海损 D.部分损失 9.(B)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依法为保险合同当事人办理保险标的的查勘、鉴定、估损及理算业务,并给予证明的人。A 保险中介人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4nk226i.html
14.保险知识训练(中级)167. 关于人身保险产品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需求面广保险金额容易确定产品期限较长具有一定程度的储蓄功能 8. 不需要在人身保险产品名称中注明设计类型的产品为()。 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结型 9. 关于保费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毛保费等于纯保费和附加费用的总和纯保费简单说就是保险责任的成本为补偿...https://www.wjx.cn/xz/21438478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