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世上仅有一个华为,但世上不只有一个华为推荐

锄头一定要种出玉米,玉米就是实体企业。

黑马说:

2016年5月9日,新华社发布了对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最新访谈。这也是任正非继去年9月与福布斯中文网进行“花园谈话”后,又一次公开接受访谈。访谈中,任正非不仅回答了华为得以持续发展的原因、华为的“弱点”、华为为何不上市、华为怎样形成了“坚守上甘岭”的文化、华为如何看待竞争等众多问题,也阐述了他对企业如何实现技术积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企业如何走出去等众多问题的看法。

文|新华社

任正非和华为公司,堪称当代商业史上的传奇。

1987年,年满43岁的任正非和5个同伴集资2.1万元成立华为公司,利用两台万用表加一台示波器,在深圳的一个“烂棚棚”里起家创业。

28年后,华为公司由默默无闻的小作坊成长为通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2015年营收395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69亿元,增速均达30%以上。作为华为领军人物,任正非从一名中年创业者成为全球知名企业家,深深影响了许多人……

华为走过了怎样的创业、创新之路?成功密码是什么?“28年只做一件事”的任正非究竟做了怎样“一件事”?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在他看来,当下的深圳乃至中国应该如何创新驱动发展?政府需要筑牢哪些堤坝?

带着一系列问题,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进位于深圳龙岗坂田的华为总部,与任正非面对面,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访谈。

成功密码:“坚持只做一件事”

记者:当下全球经济不景气,华为却逆风飞扬。华为成功的基因和秘诀是什么?

任正非:第一,华为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政治大环境和深圳经济小环境的改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的发展。深圳1987年18号文件明晰了民营企业产权。没有这个文件,我们不会创建华为。后来,华为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我们感到税负太重,很多同事说把钱分了算了。这时深圳出了“22条”,提出投资先不征税,等到收益后再征税,实行了好几年。这个时候我们就规模化了。

第二,华为坚定不移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我们成长起来后,坚持只做一件事,在一个方面做大。华为只有几十人的时候就对着一个“城墙口”进攻,几百人、几万人的时候也是对着这个“城墙口”进攻,现在十几万人还是对着这个“城墙口”冲锋。密集炮火,饱和攻击。每年1000多亿元的“弹药量”炮轰这个“城墙口”,研发近600亿元,市场服务500亿元到600亿元,最终在大数据传送上我们领先了世界。引领世界后,我们倡导建立世界大秩序,建立一个开放、共赢的架构,有利于世界成千上万家企业一同建设信息社会。

记者:华为每年花上亿美元请IBM顾问团队来帮助管理企业。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价钱改进管理?

任正非:你们知道吗?丰田的董事退休后带着一个高级团队在我们公司工作了10年,德国的工程研究院团队在我们公司也待了十几年,才使我们的生产过程走向了科学化、正常化。从生产几万块钱的产品开始,到现在几百亿美元、上千亿美元的生产,华为才越搞越好。我们每年花好多亿美元的顾问费。

我们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不知道什么叫交付,全是请世界各国的工程顾问公司帮助我们。第一步就是认真学习,使公司逐步走向管理规范化。现在我们正在自己往前一步,就想再做得更简单一些、更好一些。

记者:华为有没有弱点?

任正非:有。华为公司3年前应该快垮了。为什么?因为大家有钱了,怕苦了。我们往海外派人都派不出去。大家都想在北京买房、陪小孩,都想在好地方呆。我们就琢磨:为什么不提升一线作战的人的待遇呢?我们确定非洲“将军”的标准与上海、北京的标准不一样,年轻人在非洲很快就当上“将军”。你在非洲干,就朝着这个非洲“将军”的标准,达到了就是“将军”,就可以拿“将军”的钱。现在我们的非洲员工根本不想回来。

记者:创新能把华为领向一个怎样的未来?

任正非:比如4K高清电视,现在北京、深圳都还做不到,但四川全省连边远农村用的都是4K高清电视,就是我们和四川电信合作做的。4K电视会把带宽、信息管道撑得很大。手机很快也是2K了,也会把信息管道撑大。这么大的管道一定要有人来做!4K现在还没有到来,VR(虚拟现实)就要到来了,还能互动,流量会远远大于4K。这是阻挡不住的社会发展趋势,也是巨大的战略机会。香港、澳门马上也会实现。四川的实践证明,普通的农村也可以享受很高的带宽。

坚守“上甘岭”:“中心是有理想”

记者:华为成长过程中,正逢中国房地产爆发,您是否动摇过?

任正非:没有。没炒过股票,没做过房地产这些东西。

记者:没有诱惑么?

任正非:没有。那时,公司楼下有个交易所,买股票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着。我们楼上则平静得像水一样,都在干活。我们就是专注做一件事情,攻击“城墙口”。

记者:是怎样形成这样一种文化的?

任正非:傻,要总结的话就是傻,不把钱看成中心。中心是理想,理想就是要坚守“上甘岭”。钱不是最重要的。

记者:华为为什么不上市?

任正非:因为我们把利益看得不重,就是为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守住“上甘岭”是很难的,还有好多牺牲。如果上市,“股东们”看着股市那儿可赚几十亿元、几百亿元,逼我们横向发展,我们就攻不进“无人区”了。

创新者窘境:“即使有‘黑天鹅’,也是在我们的咖啡杯中飞”

记者:历史上很多大公司几乎在一夜之间倒闭了,就像在《创新者的窘境》里写的一样。您有没有这种忧患意识?

任正非:至少在大数据传送这个领域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即使有“黑天鹅”,也是在我们的咖啡杯中飞。我们可以及时把“黑天鹅”转化成“白天鹅”。我们内部的思想氛围是很开放自由的,“黑天鹅”只会出现在我们的咖啡杯中,而不是在外面。我们这里已经汇集了世界主要的技术潮流。

记者:您对华为的未来比较乐观,但是您自己也在强调“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为什么?

任正非: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公司也会懈怠,我们增长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增长完了以后会不会变懒呢?我们要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第二,我们国家一定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物权都有物权法保护了,至少知识产权要等同于物权。国家要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有发明。

任正非:是的,签订后我们公司高层欢呼雀跃,因为我们买了一张世界门票。我们一个普通员工写了个帖子,说“我们与世界握手,我们把世界握到了手中”。

如果我们保护原创发明,就有很多人去做原创,最后这个原创就会发展成产业。

修宽航道:“主航道只会越来越宽,宽到你不可想象”

记者:企业间的竞争其实挺残酷的,但刚才听您讲到和国外的竞争对手可以自如地对话,这是怎么做到的?不是都讲企业竞争搞焦土政策吗?

任正非:那是别人说的焦土政策,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华为是小公司的时候就很开放,和别人总体都是保持友好的。为什么我们在国际市场有这么好的空间?因为我们知识产权的“核保护伞”建立起来了,这些年我们交了那么多的知识产权费给别人,当然我们也收了非常多的专利费,和那么多公司签了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这本身就是友善、尊重别人嘛。我们现在发展速度比别人快,进入的领域比别人深,我们还要顾及世界的发展。

记者:华为都是在主航道作战,那现在主航道是越来越宽了呢,还是越来越窄了呢?竞争对手是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强了,还是怎样一个情景?

任正非:主航道只会越来越宽,宽到你不可想象。我们现在还想象不出未来信息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只是把航道修宽了,在航道上走各种船,游艇啊、货轮啊、小木船啊,是别人的,运营商也只是收过路费。所以我们要跟千万家公司合作,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

管住“两条堤坝”:“政府最主要还是建立规则”

记者:在深圳,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怎样?您对政府有什么建议?

任正非:深圳市政府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政府基本不干预企业的具体运作。法治化、市场化,其实政府只要管住这两条堤坝,企业在堤坝内有序运营,就不要管。政府最主要还是建立规则,在法治化和市场化方面给企业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记者:深圳创新型经济如何走在全国前列?

任正非:深圳就是要率先实现法治化、市场化,这方面要走在全国前面。打知识产权官司,法庭要公正判决。

记者:过去有一个阶段,珠三角地区被称为“世界工厂”。您怎么看这些年珠三角走的世界工厂之路?这条路对创新发展、创新驱动有怎样的价值?

任正非:20多年前你来华为看,会觉得华为是家快关闭的工厂。我们是利用两台万用表加一台示波器在一个烂棚棚里面起家的。我们曾经也是落后工厂,落后到比珠三角的加工厂还可怜。

演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珠三角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到东南亚去了。你不能只看珠三角有少数高科技公司成功了。高科技公司也是在“低科技”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你只要给他条件,他就会改进自己、赶超自己,慢慢就会发展。高科技公司也需要“低科技”的零部件。

记者: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制造业的支撑,所谓高科技也是没有基础的?

任正非:是的。我们的高科技是由多少“低科技”组成的?每个零件都是高科技吗?不可能。我们的产品是由多少零件组成的?以前买这些零件,我们都是付人民币,到东莞提货,现在是付美金,到东南亚提货了。

走向繁荣:“锄头一定要种出玉米,玉米就是实体企业”

记者:您觉得现在抓住国际机遇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重点应该是在哪些方面?

任正非:第一,减税,先把税减下来。减税可以带来企业持续减负,从而增加更多投资和创新,企业有钱搞研发,这样就可能得到休养生息和喘息的空间,产业就能做大,税基也大了。第二,改变劳动和资本的分配机制。华为这些年劳动与资本的分配比例是3:1,每年经营增值部分,按资本与劳动的贡献设定一个分配比例,劳动者的积极性就起来了。

记者:创新跟改革开放是什么关系?

任正非:创新就是释放生产力,创造具体的财富,从而使中国走向繁荣。虚拟经济是工具,工具是锄头,不能说我用了五六十把锄头就怎么样了,锄头一定要种出玉米,玉米就是实体企业。我们还是得发展实体企业,以解决人们真正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中心,才能使社会稳定下来。

记者:有人说这些年改革的动力有弱化的现象,您怎么评价?

任正非:我认为如果每个人都抱着一夜暴富的想法,实现不了,它的动力就弱化了。但真真实实的是,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辘轳篱笆狗都没有变,你怎么能变成“富二代”呢?如果我们抱着一种努力创造、缓慢健康成长的心态,每个人的满意度就提升了。

战略耐性:“没有理论的创新是不可能持久的,也不可能成功”

记者:美国硅谷是世界高科技的高地,中国创新的希望何在?

记者:中国有可能成长出许多个“华为”吗?

任正非:可以的。第一,小企业做大,就得专心致志为客户服务。小企业特别是创业的小企业,就是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真心诚意为客户服务。

小企业不要去讲太多方法论,就是要真心诚意地磨好豆腐,豆腐做得好,一定是能卖出去的。只要真心诚意去对客户,改进质量,一定会有机会。不要把管理搞得太复杂。

第二,先在一个领域里做好,持之以恒做好一个“螺丝钉”。第三,小公司不能稍微成功就自我膨胀。我始终认为企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发展。

泡沫经济对中国是一个摧毁,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搞科研。一个基础理论变成大产业,要经历几十年的功夫,我们要有战略耐性。要尊重科学家,有一些人踏踏实实做研究。如果学术研究泡沫化,中国未来高科技很难有前途。不要泡沫化,不要着急,不要大跃进。没有理论的创新是不可能持久的,也不可能成功。

我们公司在世界资源聚集地建立了20多个能力中心,没有这些能力中心科学家的理论突破,就没有我们的领先世界。中国必须构建理论突破,创新才有出路。小改、小革,不可能成为大产业。

记者:您说的理论创新是指基础研究?

任正非:理论创新比基础研究还要超前,因为他写的方程也许连神仙都看不懂,就像爱因斯坦一百年前写的引力场方程,当时谁也看不懂,经过许多科学家一百年的研究才终于证明理论是对的。很多前沿理论突破以后,人类当时都不能理解。

记者:华为聘用的国外科学家很多?

任正非:我们海外研究所的科学家大多是外国人,所长是中国人,所长就是服务。我们“2012实验室”现在有700多位科学家,今年会到1400多人。

记者:高科技发展应该以基础理论为支撑?

任正非:有理论创新才能产生大产业,当然有技术创新也能前进。日本一个做螺丝钉的小企业,几十年只研究螺丝钉,它的螺丝钉永远不会松动,全世界的高速铁路大都是用这个公司的螺丝钉。一个螺丝钉就有非常多的地方可以研究。我去过德国的小村庄工厂,几十年就做一个产品,打出的介绍图不是说销售了多少,而是占世界份额多少,村庄企业啊!

记者:就您在华为成长过程中的感受,我们国家在未来一轮经济周期怎样才能“抢占”高新技术的一席之地?

未来三十年:“一定会崛起非常多的大产业”

记者:有人说深圳走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其中的一个动力源就是华为?

任正非:未来信息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不可想象,未来二三十年将是人类社会发生最大变化的时代。伴随生物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的实现等等,未来人类社会一定会崛起非常多的大产业。

我们面对着极大的知识产权威胁。过去二三十年,是从落后通信走向宽带通信的二三十年,全世界出现多少大公司,美国思科、谷歌、Facebook、苹果,中国没有出多少,就是因为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大产业,比如VR虚拟现实,中国在这些产业是有优势的,但是要发展得更好,必须有十分苛刻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记者:您觉得中国应该建设和发展怎样的一种商业环境?

任正非:我认为中央提出新常态是非常正确的。我们不再追求高速度了,适当发展慢一点,有发展质量才是最根本的。

有个专家说,投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外延方式,比如建一个钢铁厂,再建一个钢铁厂,又再建一个钢铁厂,规模就做大了;第二种叫普罗米修斯投资,普罗米修斯把火偷来了,有了火才有人类文明,这就是创新突破。我们国家提出要沿着创新之路增长经济,是正确的。外延式增长,投资越大产品越过剩,价格越来越低,投资效果越差。

记者:在您看来,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同时面临的大风险是什么?

任正非:我觉得,中国经济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问题。主要是不要把自己泡沫化了。中国的情况还是比别人好的,只要不让假货横行,就出不了大的问题。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搞清楚法律,不是有钱就能投资的”

记者:对一些希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没有一些建议?

任正非:首先中国要建成法治国家,企业在国内就要遵纪守法。你在国内都不守法,出去一定是碰得头破血流。所以我不支持中国企业盲目走出去。制度对社会的影响不会立竿见影,会几十年一百年慢慢释放影响。

第二,要学会在中国管理市场经济,在中国你死我活地对打,还活下来了的话,就能身强力壮地出去跟别人打。

中国要加强法律、会计等各种制度的建设,使自己强盛了走出国门。不然企业走出去会遇到非常多的风险,最后可能血本无归。

所以我认为,中国企业要走出去,首先要法治化,要搞清楚法律,不是有钱就能投资的。

THE END
1....专利及规定?领先的一站式专利申请代理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标题: 建筑工程上有哪些创新专利,想法? 建筑工程方向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评职称专利转让。 一种工程测量用自发光标杆 一种推土刀结构 一种工程测绘用清洗除尘装置 一种工程机械维修用通孔装置 一种稳定性强的工程造价用测量装置 按照专利法的基本原则,对于同一个发明只能授予一个专利权。 http://www.lzpat.com/zcfg/zhuanli/12744.html
2.民办打一小学生的发明申请国家专利!未来科技之星颁出,有你认识的...上海市“未来科技之星” 项目是面向6岁至12岁(幼儿园大班至小学五年级)少年儿童开展的科技创新人才培育项目,由上海市儿童基金会、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承办。 第四届“未来科技之星”评选和培育活动共收到来自16个区申报的1149个项目,有206个项目入围,并进行了两个阶段的...https://static.zhoudaosh.com/E4B47FB2AC8789268DAAA89F4B9D5AF811BBBB29CEB4B1DD17C7DD23D56A30FA
3.宋献涛专利创造性判断中的八个前沿问题四、第一步中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如何理解? 笔者认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选取至关重要,因为创造性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以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眼光判断涉案专利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之间的差距是否达到足够高的程度,而以不同的现有技术作为衡量基准,涉案专利与之的差距自然不同,创造性的高度也会有差异,得出的结论可能完全相反...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802/14/79001134_1042321721.shtml
1.如何申请发明专利,有哪些要求专家导读 1、申请人提供原始技术资料和个人(单位)信息;2、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签定委托代理协议,撰写一份符合专利法要求的专利申请文件;如果需要,可先行检索3、向国家专利局提交该专利申请文件,取得专利申请号,并按规定交纳专利申请费用等步骤。 如何申请发明专利,有哪些要求 一、如何申请发明专利,有哪些要求 1、申请人...https://m.64365.com/zs/895359.aspx
2.如何自己申请专利总之,自己申请专利需要对专利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认真准备申请材料,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这样才能提高申请的成功率,让自己的创新成果得到应有的保护。 二、自己如何申请个人专利 首先,了解个人专利申请的基本流程是至关重要的。你需要明确自己的发明创造属于何种类型的专利,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这决定了...https://www.66law.cn/laws/3048444.aspx
3.超全总结!写给设计师的专利申请指南优设网专利在很多设计师眼中,是一个很高大上、遥望而不及的东西,笔者在没有申请专利前,也有同样的想法,认为这个东西离我太远,没有太大关系。 去年在我老板的帮助下,笔者从申请第一个外观专利授权并通过后,而后又陆续申请了多项,整个过程也是没有想象中的难。所以笔者认为每个设计师都可以申请自己的专利,本文将从以下...https://www.uisdc.com/patent-application-guide
4.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汇总智慧树知到创新创业基础心理降答案汇总...近日北京大学智慧树共享课程还是很受大家喜欢的,不过在学习之后需要完成见面课和章节测试的,很多小伙伴不清楚答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走进故宫,互联网与营销创新章节等测试答案的汇总,一起来看看。 智慧树知到互联网与营销创新章节测试答案 ...https://www.qqtn.com/article/article_319268_1.html
5.简要的创新创业计划书(通用8篇)依据公司现金流量大,周转快的特点,公司建立一套良好的财务制度体系,实行现收现付的财务制度,做到每一分钱都能得其所用,不断升值。 简要的创新创业计划书3 一、创业思路: 如果每个城市都有这么一个“商务平台”,能为那些想去旅游的人提供一次“说走就走的”旅游体验,无论游客想去哪里,需要什么服务,只要鼠标轻轻...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32912.html
6.园长应如何管理好幼儿园园长是一个园的领头人,园长的素质就决定了整个园的工作状态,所以园长要不断利用各种学习的机会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共同提高"的原则,让全园教职工都有"终生学习"的思想,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只有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到了一定的水平,园长才能不断地将自己的知识授于园内的教职工,达到...https://m.jy135.com/guanli/111407.html
7.中国仍是知识产权申请最大来源国,知识产权如何与AI共舞?今年4月26日,是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前,广东知识产权地区发展指数、有效注册商标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累计申请量等均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为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名。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4538da31bd/01580ba909.shtml
8.重大工科男在校期间申请多项专利发明发明的摘采机器能辨别水果...“其实这些科研项目和发明专利的灵感常常就来自于日常的课程学习中”林锦伟表示,在他看来,扎实的学好专业课程非常重要。 3D成像让他迈出创新创业第一步 林锦伟告诉记者,大约在两年前他开始有了创新创业的想法。一次他在某手机论坛上看到了一则技术贴,里面提到了投影仪3D成像技术,于是他便将目光放在了废旧手机元件在...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2909&newsId=1598607
9.当医生走向创业场,全球顶尖医疗机构又该如何“付出”与“退出”...双方其实都没错,只是缺少一个让双方都能“心服口服”的利益分配机制。 洛桑大学附属医院在完成知识产权和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和商业化后,就“分好了蛋糕”,即让每一个创新与转化的参与者都能从中获利。技术转移办公室规定许可协议的净收入,扣除所有专利申请费用和10%的固定利率以支付技术转让办公室的运营成本后,均分...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588043.html
10.认知障碍,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获得谬误,是会夸大自己最先想到的信息,堵塞其他的创新想法。很多人出现一个想法之后,基本上会被这个想法左右,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想法,但会轻易放弃其他想法。 谈判也是这样,你不要轻易让用户说出“我不买”,一旦说出“我不买”,即使是开玩笑,他也很难再改变了。 https://36kr.com/p/2311420656725250
11.产品开发北邮国际学院大二下期末复习experimentalplan1.在专利有效期内,只有专利所有人(个人或组织)可以从发明中受益——在美国和欧盟,受益期限为20年 2.专利所有者可以在商业上利用他们自己的想法,或者他们可以向使用他们专利的其他组织收费——从而找到另一种收入来源 3.当一个组织没有资源或市场知识来利用与专利相关的发明时,这特别有用 ...https://blog.csdn.net/qq_59362610/article/details/121590752
12.IVD产品价格全解析:如何定价,如何应对价格战?医业观察溢价的前提是打造足够强大的认知价值,比方说手机,很多人愿意花高价买个Apple,华为,但是大部分都不愿意高价买小米。 不管用什么方法定价,真心希望疫情红利后IVD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有更多创新产品,创新指标,像罗氏、赛沛一样去单独申请物价,为病患解决问题的同时顺便挣点钱,后续也有更多的资金进入新一轮的研发创...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7544588.html
13.计算机软件的专利申请(精选十篇)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已涉及到各学科领域之中,计算机软件作为人类创造性的智慧成果,将其进行专利申请,寻求专利保护无疑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法律保护形式。作为一种最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专利法可以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核心思想,能保护计算机软件处理问题的设计思想、构成原理、算法模型、处理过程和运行方法等。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9y1oy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