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病贵是国人心中的痛。日前俄罗斯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消息激起千层浪,国内舆论羡慕嫉妒恨纷至沓来。其实,如果仔细阅读此则消息,我们不难发现俄罗斯的免费医疗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用花钱。至于大家熟知的、一般认为免费医疗的国家,如英国、日本、印度和古巴等,经《人民日报》去年调查,仅古巴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即患者看病无需花任何费用,其他一般“免费医疗”国家大多只是部分免费或医疗保险支出。
知多D
英国:
鼓励患者选择医生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创立于1948年,为英国全体国民提供免费医疗,是英国福利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英国人心中的骄傲。在去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它还被向全世界重点展示。
在英国各社区,步行不超过20分钟的距离你就能找到一位全科医生。在全科医生那里,把自己的信息记录到国民医疗服务系统,获得一张“国民医疗服务卡”,就可以在英国全境享受免费医疗服务了。
为杜绝医生为病人过度医疗和开不必要的药品,英国除了医药分开外,还禁止医生的收入与医药费挂钩,全科医生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支付的“人头费”,即政府按在他那里注册的人数支付报酬,患者可以选择医生。
在全科医生那里就诊后,可拿着处方到全国任何一家药店取药。在英格兰,如果有工资收入,要交7.65英镑的处方费,大致相当于法定最低小时工资,16岁以下的儿童和19岁以下的学生、60岁以上的老人、慢性病患者、低收入者则免交处方费。
全科医生诊断不了的患者则被转到医院就诊。如果住院治疗,则一切费用全免,包括餐饮费。
俄罗斯:免费医疗真的免费吗?
对于有工作的俄罗斯人来说,基金的资金由劳动雇佣方按规定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和国家预算拨款共同承担,其中劳动雇佣方缴纳的保险费占主要部分。对于没有工作的人,例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则由国家预算拨款单独承担。这个医疗保险体系保证所有俄罗斯公民都能获得免费医疗,免费医疗的项目由法律规定,其中包括门诊、急救、住院费用等。在公立医院,病人只要提供自己的医疗保险卡号,就可以享受到免费医疗服务。
不过,形式上的免费治疗在实际生活中并非总是无偿的。在俄罗斯,很多时候,病人需要给医生塞红包,以保证能更快地看上病,或者在治疗时能使用更好的药物。
另外,在俄罗斯,虽然看病不花钱,但患者需要自己花钱购买药品。俄罗斯实施医药分离制度,医院和药店之间没有任何关系。201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约有80%的住院病人都为自己的用药买单,而所有药物支出中约有70%都来自病人自己掏钱,而不是通过医保报销。
俄罗斯免费医疗只涉及基本的、简单的医疗服务,很多复杂的医疗服务都需要付费。在俄罗斯,大病、重病患者就医仍然相当困难,国家不能全额负担这类人群的医疗费用。如果病人需要作大型手术、或者进行昂贵的长期治疗,大部分时候需要额外付费。
此外,公立医院也存在合法的收费服务。如果患者不想排队等待手术,可以做付费手术。
仅古巴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除了俄罗斯外,人们一般熟知的免费医疗国家,如加拿大、英国、日本、美国、西班牙、印度、南非和古巴等,免费医疗是真的免费吗?《人民日报》2012年对全球70多个国家的医疗制度调查发现,只有古巴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即患者看病无需花任何费用;其他国家全体国民则无需缴纳医疗保险费就可获得基本免费治疗,但实际上看病时仍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如药费、挂号费等。
根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在全世界193个国家的卫生费用支出中,个人卫生支出为零的国家一个也没有,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国家个人看病是不花钱的。人们平日认为免费医疗的国家,如英国、日本、美国、印度等,2007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分别为18.3%、18.7%、54.5%、73.8%。中国的个人占比在2001年时为60%,到2011年下降到35.5%。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国恩说,极少有提供完全免费、无边界无上限医疗服务的国家。在英国和加拿大,保险目录外的医疗服务同样要自己掏钱。这些国家的免费医疗是指基本的医疗服务,政府掏了大头,每个参保的人以税收形式也掏了一部分钱。
世界银行从事公共卫生研究的专家张硕表示,根据世行对世界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和东亚国家的统计,看病仍是要花钱的。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个人卫生支出约占卫生总费用的20%—30%,主要用于购买高端的医疗服务。
大多数国家怎样看病?
据媒体报道,很多国家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或者医保制度与免费医疗相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姚岚介绍说,目前,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有四种类型。第一种:国家(政府)医保模式,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北欧国家等。医保作为社会福利向全民提供,通过高税收方式筹资。个人看病不全免费,但免费程度比较高。第二种:社会保险模式,如德国、日本等。由雇主和雇员双方缴费,政府适当补贴,全社会共同分担风险,相对比较灵活。第三种:私人医疗保险模式,也称为商业保险模式,私人保险占了60%。以美国为代表,主体是纯商业保险模式,看病费用高,但是老年人、退伍军人等拥有国家特殊保障政策。第四种:混合型。
《人民日报》去年调查显示,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等国,实行强制医疗保险或者复合型医疗保险,医疗保险费由单位替员工缴纳,个人不需缴保费,在公立医院看病时基本医疗免费,特殊病种的手术费、医药费需个人承担。中国、阿根廷、印度尼西亚等国实行医疗保险制度,个人支付部分保费,看病时自付部分费用。
南非采取免费医疗和医保相结合的方式,低收入者可免费在公立医院就医,如到医疗条件好的私立医院看病则需自己购买医疗保险。而在撒哈拉以南的很多非洲国家,医疗卫生水平很低。一些提出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或因医药工业基础薄弱、药品奇缺无法真正实现免费,或者只是针对疟疾等严重流行性疾病实行免费医疗救助等。
免费医疗离我们有多远?
在我国,只有陕西省神木县实行所谓的免费医疗,可神木创造的这一“美丽神话”一直饱受争议。由于煤炭价格下滑导致县财政收入大幅减少,神木的免费医疗政策遭遇多次“取消”。
专家指出,看病用药必然产生费用,这笔费用不是个人承担,就是财政埋单,即使是财政埋单的“免费医疗”,财政的钱也是来自针对国民的税收。专家认为,实行全民完全免费医疗,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医疗服务如果完全免费,人们付出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医疗需求将大量释放,势必造成医疗费用高速增长,形成巨大财政压力。
“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将导致财政不堪重负,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医疗保障水平大幅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说,“全民免费医疗不仅在中国,放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是一件荒唐的事情。一些提出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或因医药工业基础薄弱、药品奇缺无法真正实现免费,或者看似免费,但真正能够得到合理医疗的是极少数,最终是更多的人无法得到及时救助。”
古巴:1名家庭医生负责百户家庭
2013年3月23日,一位医生在位于古巴首都哈瓦那维达多区的社区综合诊所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新华社发
古巴实行三级医疗体制,覆盖面遍及全国。一般市(县)以下的小医院和综合诊所为初级医疗网,各省会和重要城市的中心医院为二级医疗网,首都的全国性医院属三级医疗网。
作为古巴免费医疗的基础,社区诊所遍布城乡角落,1名家庭医生和1名护士负责小区100-150户家庭的日常诊疗,还定期上门问诊,而每20-30个诊所就配备一个综合诊所。通常情况下,病人首先去找这名指定的家庭医生。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古巴人都是在社区医院治疗。只有在需要的情况下,他们才被自己的家庭医生指引去第二级医院或者第三级医院接受专门治疗。为了方便服务,古巴的社区诊所提供24小时全天服务,病人随时可以去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