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仅仅是“科技强国”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推进器。AI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进而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在政策方面,AI也已成为我国重点鼓励发展的前沿科技领域,并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多项重要政策直接或间接明确提及推动AI的发展。
中、上游布局者需具备技术与资源支撑
并从应用层需求切入AIGC领域
从AIGC产业链状况来看,中、上游产业主要提供AI必备发展资源与生成AI运作逻辑框架,并涉及多个全球前沿科技领域,涵盖数据处理技术、芯片技术、服务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而下游主要提供AI落地应用场景,以自身的商业化能力推动中、上游技术的进步与迭代。中、上游布局企业在具备支撑资源与技术能力的同时,更需要深入了解下游企业的实际业务侧需求。以阿里元境为例,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PaaS平台,阿里元境在AI服务器层面具备显著资源优势,同时阿里元境深耕游戏行业,深入了解云游戏、云原生开发、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并计划基于游戏产业不同的场景需求引入AI技术进一步解决行业需求,例如基于云游戏庞大的算力需求,元境将通过AIGC模型预部署的形式提供算力支撑,自研基于通用大模型的微调,提供预训练及可进一步微调的场景化模型服务。未来,以元境为代表的中上游企业有望基于应用层需求,进一步推动AIGC技术的成熟与发展。
AI是全球科技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全球性科技企业均在抢占这一领域。从国家分布状况来看,海外代表性AI企业中超过8成聚集在美国,并以谷歌、微软等大型企业为代表,大型科技企业成为核心发展力量。
国内研发与资本实力强劲,但仍存薄弱环节
在企业人员规模方面,国内外在千人以上规模的大型企业数量上差距较小,但中部企业的欠缺成为中国AI发展的重要挑战。
在资本投入方面,中国大量初创性企业投融资规模集中在1亿元人民币以下,而海外代表性AI企业最低投融资规模超过5000万美元。
近年来全球获批专利数量迎来了快速增长,2021年更是达到增长峰值,全球获批专利超过10万项。
注:专利数量统计范围为获批通过的专利
游戏产业AIGC发展状况
AIGC发展助力游戏产业降本增效
应用场景广阔全面推动AIGC技术发展
超6成头部游戏企业已直接布局AIGC
从AIGC的布局率来看,已有超六成头部游戏企业明确布局AIGC领域,且有实质性动作。
8家企业布局探索AIGC核心技术
▌网易
多年研发投入形成显著技术优势
AI大模型加速覆盖百余个应用场景
▌三七互娱
数智化产品矩阵全链赋能游戏业务发展
积极参与AIGC产业生态建设
▌完美世界
推动AI与游戏自研技术融合应用
积极布局AIGC前沿领域
▌腾讯
AI技术领域积累深入研发经验
应用场景、数据积累、云计算等要素将强化企业布局
▌世纪华通
应用层与支撑层同步布局
助力AIGC生态链发展
▌中手游
外部合作与内部研究并行快速应用AIGC技术
具备清晰应用目标与实现路径
▌中旭未来(贪玩游戏)
AI技术助力研发端与营销端提升效率
智能营销领域积攒优势赋能多领域业务拓展
现阶段,中旭未来(贪玩游戏)已尝试在研发端引入AIGC工具,并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研发效率,同时持续深化AI在营销端的布局。作为国内游戏行业中较早布局智能营销的企业之一,2015年起中旭未来便依托在游戏领域积累的营销经验开启数字化商业服务,并重视AI大数据技术发展与应用,基于自身业务经验,逐步搭建起投放效果分析系统“河图”及智能投放系统“洛书”,后续又进一步整合技术能力及业务场景,最终形成“旭量星海”技术平台。该平台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配合精准数字营销、深度运营及品牌开发三大核心能力,将终端用户偏好与互动娱乐产品或消费品相匹配,进而在多个业务领域推动品牌实现价值增长。未来中旭未来会进一步将业务拓展至电商、网络文学和短剧等领域,在智能营销具备较好发展前景的背景下,中旭未来有望持续推动AI在营销侧的应用。
游戏产业AIGC应用前景
游戏用户对AI发展具备较高期待
除了AI对企业起到的降本增效作用外,从用户调研状况来看,游戏用户整体对于AI的发展具备较高期待,包括角色互动、剧情趣味性、内容创作等多个层面均有涉及。这也将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在AIGC领域拓展的动力。
AI或成提升用户体验关键点
近三年来,超过半数的玩家因为“不氪金无法对抗其他玩家”而弃游,而又有超四成玩家由于“游戏内其他玩家大量流失”而跟着弃游,而游戏AI的普及将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相应状况,大幅提升游戏体验和用户留存。
AIGC辅助角色塑造,加强用户与角色互动
超半数用户有游戏创作意愿,AIGC将促进UGC创作
超六成用户将AIGC工具用于娱乐消遣
游戏产业AIGC发展趋势
优化资本投入效率,搭建人才培养体系
算力资源、芯片技术等关联平台方将助推AIGC在游戏产业进一步发展
游戏产业AIGC发展潜在问题
用户端使用AIGC工具潜在风险难规避
现阶段AIGC工具的应用过程中,已出现了生成错误内容状况;利用AIGC工具创作论文、完成作业等状况也已频繁出现,其中大量行为涉及作弊、欺骗行为;甚至利用AIGC生成内容进行诈骗、钓鱼或用于色情、暴力内容制作的状况也已出现多个案例,如何在审查环节进行内容监管将成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