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投资者:芳纶涂覆的优势?
问:投资者:我们本身生产原液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答:是能降低成本的一个方面。
问:投资者:间位涂覆对于低温性能上?
答:间位是正负200度。
问:投资者:专利申请怎么样了?
问:投资者:产能的计划情况?
答:我们初期大概是三千万平,建设周期大概需要一年左右。后续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问:投资者:不需要再建设后期废液的处理装置?
答:不用,我们有现成的。
问:投资者:客户是国外的?
答:客户方面,国内外的客户我们都会接触,第一批送样的国内外的客户我们都会选;第二从下游的意愿来看,目前都比较正面,国内的很多整车厂和电池厂都主动联系过我们。
问:投资者:隔膜涂覆这方面的积累?
答:芳纶涂覆我们跟国内的企业最早2015年就开始合作了,本来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大家各自做自己擅长的部分。但是事实证明这种商业模式是不行的,他们的成本下不来,市场做不大,然后我们决定自己做,把成本降下来。
问:投资者:成本能减下来的原因是?
答:先不说专利的事,从生产角度来看,说芳纶隔膜的生产基本是三道工序,一个是原料的获取,第二是涂覆,第三个是精制。从原液的角度来看,外购的价格会比较高,如果是买海外的,基本是固态的,因为本身生产出来是液态的,转成固态的,也会增加成本价格,买来之后再重新溶掉,又添加了一道工序,流程比较长;第二固态溶解会有溶解不充分的问题,会造成损耗;第三是芳纶溶解比较困难,会出现溶解不均匀的问题,颗粒变化太大会对涂覆隔膜质量造成影响。从涂覆的过程来看,因为我们本身是做纤维的,在我们看来做隔膜比做纤维简单,纤维的控制精度比膜要高很多,所以我们的效率、制成率会比较高。再就是涉及到溶剂收,在涂覆过程中溶剂会进到水里,必须进行收,我们是有现成的装置的,收的成本很低。但如果是单独建设收装置的话,成本就会比较高。这是从生产的角度。
问:投资者:假定的良率大概是多少?
答:按照80%的良率计算的。
问:投资者:我们现在单线的产能计划是多少?
答:这套装置大约是3000万平。
问:投资者:对于人才方面?
答:项目牵头人是内部培养的,后面也有招聘扩充的,也来公司很久了。
问:投资者:之前有储备?
问:投资者:是否会成立子公司?对于子公司的想法?
答:后期会成立子公司,上市公司控股,团队跟投。
问:投资者:跟电池厂有什么交流?
答:电池厂本身有些就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的沟通渠道是通畅的。
问:投资者:预计什么时候能贡献收入?
答:今年比较有难度,主要是产品验证,大概率是明年。
问:投资者:良率会有个过程?
答:会有个过程。隔膜大装置我们还没运行过,没经验,快的话估计个把月,最晚两三个月,如果订单充足的话。
问:投资者:对于设备方面?
答:我们是自己有参与设计的。部件设备厂制造,之后我们自己来组装。
问:投资者:芳纶也是?
答:对的。
问:投资者:氨纶方面的供求市场会有变化?成本?
答:氨纶这个行业的供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经过这几年的情况,大家互相之间也有了一些协同,后面再怎么发展也很关键。对我们来说,其实体量也不算太大,一方面我们烟台的老装置都关停了,新装置在宁夏,成本会下降;第二是我们有计划做原料,实施之后成本会有进一步的下降,也有利于我们提高品质,做一些差别化的品种;第三是我们现在在做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大批号的差异化品种,比如说粗旦丝、耐高温产品等。
问:投资者:未来扩产的主力?
答:前期主要是芳纶,后期增量业务会逐步增加。。
泰和新材(002254)主营业务:氨纶纤维、芳纶纤维系列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
泰和新材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8.03亿元,同比下降14.6%;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降58.31%;扣非净利润2.69亿元,同比下降61.86%;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8.51亿元,同比下降26.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341.98万元,同比下降95.3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742.41万元,同比下降97.31%;负债率51.5%,投资收益1087.63万元,财务费用-4583.4万元,毛利率22.19%。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1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