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关于向外国申请专利保密审查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2008年专利法第三次修改中,针对在我国境内完成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情形,新增了“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制度。《专利法(2008)》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保密审查的程序、期限等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为什么要针对向外国申请专利进行保密审查,该条规定与专利法中原有的保密审查制度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是正确理解该制度的基本前提。时至该制度已经运行十余年的今天,实务中对该制度的适用,出现一些与该制度的立法初衷不和谐的见解。本文拟就设立向外国申请专利保密审查制度的立法沿革、立法初衷以及该制度的法律属性着手,并结合实务案例,展开分析讨论。

一、专利保密审查制度的制度沿革

有关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可以追溯到专利法第二次修改阶段。《专利法2000)》第20条第1款: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将其在国内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委托其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并遵守本法第四条的规定。”

由该规定可知,其规范的对象是“中国单位或者个人”,规范的客体是“发明创造”,主要目的是强调要先申请中国专利然后再考虑向外国申请专利,是指原有的保密审查制度,其针对的是已经受理的中国专利申请依职权进行保密审查,申请人不必主动要求进行保密审查。其中的“遵守本法第四条的规定”,其实就是把“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中国专利申请,纳入既有的保密审查制度中。严格意义上说,并没有提出对“向外国申请专利”专门设立保密审查制度。至于“委托其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应属于倡导性规范。因为“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自行办理申请专利,也可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后,《专利法(2008)》新增了“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制度。其第20条第1款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保密审查的程序、期限等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该规定的突出特点是将规范的对象从“中国单位或者个人”扩大到“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并将规范的客体从“发明创造”[1]限缩为“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从规范效力看,采用“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的强制性要求。对于违反该规定的行为,在该第20条第4款,还规定了法律后果,即:“对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不授予专利权。”当然,这条规定的法律后果并不严重,仅仅是对应的“中国申请专利”不授予专利权。

为了落实上述专利法第20条第4款的规定,与专利法配套的《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还将专利法第20条第1款明确列入法定的“驳回理由”[2]和“无效理由”[3]的白名单中。

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后,《专利法(2020)》将上述法条的编号调整为第19条,还特别规定了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该法第78条规定:“违反本法第十九条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泄露国家秘密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由此可见,在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完成后,对于“违反本法第十九条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泄露国家秘密的”,规定了更为严厉的法律后果。至此,我国专利法中关于“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制度”,完成了从之前的倡导性规定向强制性规范的转变,形成一个完整独特的体系。

二、向外国申请专利保密审查制度的立法初衷

为了搞清楚我国专利法建立“向外国申请专利保密审查制度”的立法初衷,有必要先考察一下专利法中原有的保密制度。

现行专利法第四条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从该规定可以看出,该规定是针对已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的中国专利申请,当“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时,启动保密审查。因此我们可以推论,如果“向外国申请专利保密审查制度”也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则与专利法第四条的立法初衷完全相同。从立法技术上,完全可以将针对“向外国申请专利”的情形,在该第四条的框架中做出相应规定,没有必要另起炉灶。因此,可以得出“向外国申请专利保密审查制度”的立法初衷与专利法既有的保密制度规定不同,两者并行不悖,是“双规制”的制度设计。

那么,“向外国申请专利保密审查制度”的立法初衷是什么?需要探个究竟。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的逐步壮大,我国许多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地向外国申请专利势在必然。现实中,对于我国的一些企事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纷纷在国内外建立研发机构,而不少外资企业也在中国建立研发基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国际间的科技交流合作已经蔚然成风。一项发明创造的产生,往往依靠来自不同国家的科技人员的共同创新,而且,越来越多的“发明或实用新型”是在中国境内完成的;由于专利法第4条规定的保密审查制度,只适用于已经向中国提出了专利申请的保密审查,对“直接向外国申请专利的申请”,如果不在我国先提出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就无法做到“事先进行保密审查”。因此,向外国申请专利进行保密审查的制度,专门针对那些在中国境内完成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事先进行保密审查,以此彰显国家主权意识,对于维护国家尊严,保障经济运行安全,很有必要。

而根据美国专利法第181条的规定,未经专利局局长的许可,禁止在“美国提出申请后之前六个月向外国申请专利”。美国的《专利审查程序手册》(即ManualofPatentExaminingProcedure,MPEP)也有关于“ForeignFilingLicenses”的配套规定,其强调的是程序性规范。可见,对于向外国申请专利的问题,美国是率先采用强制性规范加以规制的国家。

可以设想,“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具有如果美国国籍,则根据美国法的规定,其必须首先在美国提出专利申请。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中国法的规定,不论申请人的国籍是不是中国的,都“应该事先”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请求保密审查,否则该美国专利申请若进入中国,则根据现行《专利法》第19条第4款的规定,不能授予专利权。

综上分析,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向外国申请专利进行保密审查的制度,是为了彰显国家主权至上的原则,与既有的保密审查制度的立法初衷完全不同。既有的保密审查制度更偏重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行政的约束,是专利审查机关“主动为之”的行政行为,与申请人是否提出保密审查请求无关。而向外国申请专利保密审查制度,对申请人而言,属于强制性规范,违反该规范的法律后果在专利法中有严格的规定,轻者对“中国申请”不授予专利权,重者则追究其行政法律责任或刑事法律责任。两种保密审查制度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各有其制度价值追求,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彼此不能相同替代。

三、对外国申请专利保密审查制度的误解

(一)用专利法第四条规定的保密审查“替代”为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

案例一:国家知识产权局原专利复审委员会第34808号审查决定

注意,合议组将普通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保密审查“替换”为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并直接将专利法第四条的“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当成了向外国申请专利保密审查制度的立法目的了,完全无视强制性规范的效力,变相架空了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制度。

案例二:国家知识产权局原专利复审委员会第55479号审查决定

该案专利为申请号ZL201922484256.5,名称为“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的牙科器械和牙齿矫治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权人为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沈刚、泰康拜博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其申请日为2019年12月31日,公告日为2020年9月11日。

(二)以“法不溯及既往”为由拒绝适用向外国申请专利保密审查制度的规定

案例三:国家知识产权局原专利复审委员会第38899号审查决定

该案中,合议组认为:

“专利法(2008版)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而本专利的原共同专利权人张浩在美国申请的专利的申请日为2009年12月18日,本专利的申请日为2010年8月31日。……因此,本案应当适用专利法(2008版)。”

但合议组接着又认为:

“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版)第65条第2款将专利法(2008版)第20条第1款作为无效理由。

由于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版)于2010年1月9日公布,2010年2月1日起施行,所以,本专利原共同专利权人张浩在美国申请的专利的申请日,正处于专利法(2008版)已施行,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版)尚未施行的期间。”

合议组最终的结论是,“本专利原共同专利权人张浩在美国申请专利时,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版)尚未公布,也未施行,所以专利法(2008版)第20条第1款此时并未被明确规定为无效理由。”因此得出“请求人认为本专利不符合专利法(2008版)第20条第1款的规定的无效理由不成立。”

结语

本文讨论了专利法第四条与专利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的立法初衷,两种保密审查制度之间的立法本意不同,差别是明显的。专利法第四条意义下保密审查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属于专利审查机关依法行政主动进行审查的事项;而专利法第十九条第一款向外国申请专利需要事先进行保密审查的目的在于宣示国家主权和尊严。无论是否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只要有向外国申请的想法,都必须履行“事先”提出保密审查请求的义务,否则将承担不利后果。

从法律规范意义上,向外国申请专利保密审查制度属于程序意义上的强制性规范,适用该规定时,专利审查机关作为执法主体,并无自由裁量的空间。

本文特别注意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其官方网站上,也旗帜鲜明地认同这一观点。其官方网站态度也与本文观点一致。见下方的截图[5]。

值得反思的是,实务中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误解与偏差,在于专利审查机关混淆了两种保密审查制度的法律性质。从本文前面提及的三个案例可以看出,如何理解和适用专利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法律适用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专利行政机关,无权在个案中对违反专利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行为的法律适用作出超出立法本意的扩大解释,我们期待着人民法院重视此案案件,依法纠正上述种种错误做法,以维护适用法律的统一性。

THE END
1.只有一个想法如何注册专利关于注册专利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首要的一步是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递交书面申请。申请材料需包含详细的...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477363.html
2....科研成果第27期研究生学术沙龙吧之专利申请经验分享为了让同学们对专利申请有更好的了解,帮助有申请专利想法的同学解决申请专利过程中的那些困难,进一步扩宽研究生的眼界和思路,4月23日的18点30分,研究生会召开了第27期学术沙龙吧。本期沙龙吧邀请到了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的吕俊和食品与医药学院的史青青。 http://yjs.zjou.edu.cn/info/1035/1967.htm
1.怎样才能申请专利一、怎样才能申请专利 想要申请专利,首先需要明确专利的类型,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等。对于发明专利,它是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的保护,申请过程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对技术创新点进行详细且深入的阐述,以证明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https://www.66law.cn/laws/3051251.aspx
2.交互设计也能申请专利?看我如何用两个月产出8个专利!交互设计从业者通常会认为我们的设计并没有产出实体的产品,与发明专利搭不上边,我们只能去申请一些视觉相关的外观专利,我曾经也是这种想法。但在游戏行业实习几个月后,发现其实不然,交互方案也可以申请发明专利!那么我是怎么做到在两个月内从 0 开始产出 8 个专利的呢https://www.uisdc.com/game-interaction-design-2
3.一个想法真的能申请专利吗?商标注册一个想法要申请专利,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关键条件:1、新颖性:这个想法必须是新的,即在申请日前没有相同的发明被公开过,这包括任何形式的公开,无论是书面的、口头的还是通过使用等方式,2、创造性:这个想法对于...https://www.tjnenfu.com/sb/135642.html
4....打算建造一座塔作为研究基地,塔的每一层都从下到上被标上从1...当我申请数据科学项目的硕士学位时,我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学生;事实上,我离它很远。我从未接触过 Python,从未运行过机器学习算法,也没有在谷歌或脸书有过什么性感的实习经历。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家、文科类型的人,我本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法语和中文,在国外实习和学习,甚至追求跆拳道生涯(完全透明...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42835454
5.最新专利医疗器械个人申请专利:机会与挑战你是否曾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你发现在某些医疗器械方面,现有的设计并不完美,甚至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你可能心里一闪而过的想法是:“如果有办法做得更好就好了。”如果这个想法在你心里酝酿了很久,也许你就走到了一个新的契机:申请个人专利,创造属于自己的医疗器械。 http://www.fyylqx.com/ylqx/27284.html
6.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汇总智慧树知到创新创业基础心理降答案汇总...近日北京大学智慧树共享课程还是很受大家喜欢的,不过在学习之后需要完成见面课和章节测试的,很多小伙伴不清楚答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走进故宫,互联网与营销创新章节等测试答案的汇总,一起来看看。 智慧树知到互联网与营销创新章节测试答案 ...https://www.qqtn.com/article/article_319268_1.html
7.Nature子刊必读干货:菌群火热,但要如何申请专利保护?今天,我们特别翻译了近期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的关于微生物组疗法专利申请的文章,该文介绍了微生物组疗法的产业现状和在申请专利保护时所面临的挑战。希望本文能为相关的产业人士和诸位读者带来一些帮助。 微生物组疗法 学术期刊上稳步增多的论文数量表明,人体微生物组在健康和疾病方面的重要性已经在科学领域内...https://www.chinagut.cn/articles/ss/35b34e1d97a0443d884f110f7104603e?kf=weekly
8.中国仍是知识产权申请最大来源国,知识产权如何与AI共舞?问:如您所说,中国仍是国际专利申请最大来源国,且亚洲国家占通过PCT提交国际申请的55.7%。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邓鸿森:可以看到的是,亚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知识产权引擎。事实上,亚洲企业提交了全球十分之七的知识产权申请,包括专利、商标和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类型等。这表明,亚洲不仅仅是商品和资源集聚区,也正...https://news.southcn.com/node_4538da31bd/01580ba909.shtml
9.秘密实验室揭开个人专利申请之谜在这个充满创新与智慧的时代,个人的发明和创意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然而,在众多想法中挑选出最有价值并保护其不被他人复制或利用,这就需要通过专利保护手段。而对于那些渴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来说,了解如何申请专利及流程至关重要。 第一步:准备阶段 ...https://www.oegwsi2ak.cn/ban-hua-zi-xun/466046.html
10.个人申请专利到什么机构如何正确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个人专利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和创造力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于那些有着新颖想法并希望将其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的人来说,申请专利是保护自己智慧财产权益的一种有效方式。那么,当我们想要将自己的个性化项目、发明或者改进变革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时,我们应该向哪个机构...https://www.hlwdd.com/tian-wen-ke-pu/330731.html
11.从零到英雄个人如何申请专利的全过程从零到英雄个人如何申请专利的全过程 第一步:准备阶段 在开始申请专利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以确保你的创意或发明具有独特性,并且有潜力成为商业上的成功产品。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避免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去开发一个已经存在或者不具备市场需求的项目。https://www.67sjdhfnb.cn/mi-feng-jian-she-bei/702810.html
12.如何查专利是否已经被申请?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许多人可能会遇到想要申请专利,但又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已经被别人申请的情况。因此,了解如何查询专利是否已经被申请,对于想要申请专利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几种查询专利的方法,帮助您了解专利的申请情况。 一、专利查询的方法 ...http://www.r.yuzhua.com/zhuanli/204837.html
13.知识产权培训总结(精选5篇)五、技术方案简单也能申请专利 六、判断一个专利的好坏是看权利要求书上第一条写的多少,越少说明专利越成功 七、专利的申请日是非常重要的,申请专利不要催什么时候下来,因为少下来一年就少交一年的年费,主张慢申请 八、禁止销售在先,对于重要的新产品专利一应要同时申请实用新型、发明、外观专利每个公司都有它的...https://www.yjbys.com/peixunzongjie/2893414.html
14.个人申请专利一般要多少钱专利保护机制为发明者提供了独家使用权,这对于小型企业或个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它们可能没有大公司那样的财务支持。然而,关于如何获得这些保护,一些人可能会感到困惑:“个人申请专利一般要多少钱?”本文将为你提供详细的答案,并通过真实案例帮助你理解整个过程。https://www.ocyglx2d3.cn/yi-shu-zi-xun/482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