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人来说,2月28日是最普通的一天。
对赶DDL的人来说,2月28日是最紧张的一天。
对期待三月的人来说,这是最想跨越的一天。
而对于中国文坛来说,它是最光辉灿烂的一天。
在这一天,唐代的文气空前盛大,三个最有魅力的男人出生了。
他们“没钱没车没房”,却有才有情有料。
三个人,在“2”和“8”的交叉路口,走出了不一样的三种人生。
图片丨图虫创意
第一位,是个“没钱的酒仙”。
都说天上仙人下凡间,三步跨千山。李白带着飘摇的仙气,在人间活成了二分清醒八分醉的模样。
*李白的具体生日存在不同说法,另一说为2月8日。(图片|网络)
天下无人不识李太白。
不少人听过他儿时“呼作白玉盘”的凡尔赛,又知晓他“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看到这里一定会疑惑,他不是个富二代吗,怎么会“没钱”?
这就不得不从他由“仙”到“谪仙”的经历讲起。
图片丨《李白》
李白自幼不凡,“五岁诵六甲,十岁读百家”,仗剑“十步杀一人”,能文能武,英雄人物。
二十出川远游,一路结交好友,只求成为“公务员”,在朝堂施展抱负。
可惜商人出身比不过豪门氏族,拿着《仙人下凡之求职失败99次》的剧本,找不到门路。
图片丨《文化大百科》
运气好时遇上司马承祯赏识,洋洋洒洒一篇《大鹏赋》充满感恩。
运气差时“不受待见”,怒写一首《上李邕》,狠狠强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现在你爱答不理,未来可就高攀不起了。
图片|《李白》
天纵奇才李白,“求职碰壁路”都走的和别人不同。别人碰壁后省钱,他碰壁后继续花钱。
结交时大手大脚,一路上喝酒行乐——给自己花钱;看见别人落魄了——给别人花钱……家里再有矿,也经不起这样花。
终于,李白穷了。
穷到什么地步呢?身穿的狐裘破烂,腰上的钱袋空空,就差唱起济公的bgm——“鞋儿破,帽儿破”,像个被罚空俸禄的谪仙。
然而仙的称号,不是李白死后获得的嘉奖,而是活着就赢得的勋章。
这样的人,命运不会允许他太早离场。
于是念着“早安,长安!”的李白,用《蜀道难》打动贺知章,和他成了忘年交。
两人一起喝酒吃鸡,甚至醉到将鸡打翻在酒坛,为今日的“绍兴醉鸡”诞生做出极大贡献。
图片|网络
高端的“白嫖”往往只需要简单的动作。
没带钱时,好友会出手。比如老贺的“金龟”就成了李白的酒钱。
通过这样的“化缘”,李白的族叔、妻子娘家,甚至玉真公主都被他“薅了羊毛”,更一跃行至皇帝面前,混了一个“诗待诏”。
志得意满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子呼来也不上船。
文思泉涌时,“云想衣裳花想容”“黄河之水天上来”。自有长风破浪时,千金散尽也回来得快。
交友功力臻于化境时——
“五花马,千金裘”可慨丹丘生之慷,饮酒万万坛,不出一金,也能一醉方休……
横行无敌的螃蟹,也曾配着琼浆,让李白“乘月醉高台”。
未曾想命运倏忽一转,自己却成了“盘中餐”,美酒变苦酒,入喉心作痛,不再是佳酿。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看似一辈子潇洒的李白,不受重视,才将不得志化为醉意一饮而尽。
尽管是盛唐,他也见识到了“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的荒谬。
图片1|在别处
历经赐金放还、安史之乱、多年放逐的李白,又过上了“昨日破产今朝贫”的生活。
但他仍存着“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的报国之心,可惜再次折戟。
等到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时,李白已是耳顺之年,身老体弱。但少年意气早被渡化为胸中盛情与潇洒,于是他吟出——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图片|图虫创意
对于李白来说,世界始终灿烂盛大。
他会用自身的破碎化为华彩流光,就连落魄都是镶着金边的。那不再年轻的双眸里,仍然藏着永不衰老的月亮。
离世前起笔,他写下“大鹏飞兮振八裔”,一生不负大鹏之志。
纵然经历过“没钱”的时刻,一辈子在摇摇晃晃的红尘中游走,但他早已拥有太多比钱更有价值的财富。
第二位,是个“没车的出家人”。
都说有佛缘者得以眷顾,生来带着佛的面目。王维带着淡然的佛意,在二分热闹八分静的生活里,慢步前行。
图片丨叮叮笑笑生
相比李白,要仰仗父辈多年经商致富的积累,王维生来在罗马。
直接高出一个层次,系出财阀名门,早已是贵族等级,皇帝都要高看一眼。
更何况他还是个帅哥。
《集异记》中记载“妙年洁白,其姿都美”,又是21及第的状元郎,比孟郊“一朝看尽长安花”还早25年。
早年的王维,也曾高堂满座,也曾纵横捭阖。
然而身处由盛转衰的时代,他接连被贬,又历经朝堂之争,遭到波及。
于是门前车马稀,直到无人驾车造访,最终闭门不出。
如此种种,加上亲人离世的苦痛,他决心归隐自然。
没见过风起云涌,哪来的云淡风轻。
可见过热闹喧嚣,又如何安于淡然与寂寞?
王维给出的答案是放下。
他放下了对事业的追逐,在辋川别业,融于山水之中。
赏“明月清风……飞鸟夕岗山”,“空山不见人”却也能在一泓清幽的水流里感受“明月来相照”的浪漫。
有时和好友相见,和对方“弹琴复长啸,狂歌五柳前”,身后的农家正升起淡淡炊烟。
王维在这里极尽素简,蔬食菜羹,感受山野之气带给舌尖的风味。
淡淡的微苦与回甘,荡漾在唇齿,进行绝妙的转化。青笋造就的嫩脆,如同咬下春天的露水。
还有“香饭青菰米,佳蔬绿芋羹”,或是“清斋折露葵”……素朴中带着盎然生机。
图片|叮叮笑笑生
素食的搭配,用轻灵的韵味在味蕾敲出温润的音色,像极了王维的琴声,悠长不绝。
在长长的余生里,食物朦朦胧胧的热气,隐隐约约的浸润,也是人生乐事。
儿时,母亲为王维起名,有“维摩诘”之意,自带佛性。
晚年的王维,归隐山野田园,安静的降落在自然之中,何尝不是一种自在与从容?
对于王维来说,京城的繁华早已淡漠,当你和自然触手可及,便可见天地,见自己。
他会用山川草木、清泉鸟鸣组合成人间的旋律,找到从容、超然的答案。
即使有过庭前“没车”相迎的囧境,却早已领悟佛境,找到另一条步行可至的人生大道。
最后一位,是个“没房的倒霉鬼”。
都说最平凡的日常,也充满故事性。白居易带着尘世的烟火气,将二分躺平八分卷的人生,活出了自己的传奇。
一首歌里唱——
有人家财万贯,却还失声痛哭
有人身无分文,却也活的舒服
……
有人强求幸福,有人庆幸孤独
有人撞破头颅,有人原地踟蹰
我们,瞪大了眼睛猜世故
磨尖了牙齿学谈吐
不过想在平凡世界里找宝物
才会哭着笑着装糊涂
写了众生相,落笔皆悲欢。却和白居易的人生不谋而合。
图片丨网络
白居易年轻时也曾是“阳光开朗大男孩”。从“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何难”,考中进士,前途大好。
品尝了蜜饼之甜,又享受着鱼生之鲜。
图片丨《鲜生史》
却最终路过“碰巧”,卷入纷扰,与预期大相径庭。“京漂”二十年,他也没拼出自己的房。(这里京都指长安)。
笔下诗句,道尽心酸——
·
卜居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
他有过李白的少年气,写下“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也有过王维的佛门意,念出“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却还是活出了普通人的样子——
纠结。
卷又卷不起,躺又躺不平。
面对繁重的工作,他也带着社畜的吐槽,诗名就叫《晚归早出》——
“几十辞府印,却作自由身”
天天想离职,月月是全勤。
面对人生的难关,他带着事业的苦恼,写下——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在“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中茫然。
面对关系的内耗,他感慨——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
远离家乡,他睹物思情——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图1:莫高窟159窟·中唐;图2:莫高窟236窟·初唐(图片|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
怀念好友,他悲哽鸣咽——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明明看尽冷眼,白居易却仍在心中存一颗善心——
《观刈麦》中为辛劳的农人发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卖炭翁》里感慨世道艰辛——
他看见老人“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知道他明明身上衣服单薄,却祈祷着再寒冷一点,以免炭火又卖不出好价钱。
自己名为“乐天”却历经沧桑,听闻歌女的《琵琶行》,泪湿青衫——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就像是我们身边,那些善良的普通人——
明明自己也有无数次艰难喘息,但看到比自己更难的人还是会惺惺相惜。
明明生活不尽如人意时从不哭泣,但还是在他人疾苦时泪落如雨。
他的根牢牢扎在地下,写的诗句浅显到妇人都能读懂,做人也从未远离市井人间。
许多人梦想追求的,无非是“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但就像听过很多大道理,仍然过不好一生,达到两极是最难的。
所以“普通人”白居易,寻找到了一条“中隐”之路,在卷和躺平之间,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节点。
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非忙亦非闲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白居易通晓了人生的答案,不过是偶尔笑笑别人,再被别人笑笑。
不如看开一点。
于是他在船上睡到日上三竿,见“炊稻烹红鲤”,也为之欢喜。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也感到知足。
58岁的一天,松树的影子拂过窗时,竹风吹落细雨,白居易悠悠醒来。
桌上,荷叶间放置的炸鱼,正飘荡出淡淡香气。
他提笔写下——
富贵亦有苦,苦再心危忧
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
或许就像林语堂说的“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著”。
人们总爱看惊心动魄、精彩绝伦的人生剧情,可普通人的生活,就是平凡的。
放弃一些执著,坚持一些想法,每个普通人,就在这份“中隐”里,活得自洽,也找到人生的意义。
晚年的白居易,懂得心归之处即故乡,少了年少时的横冲直撞,却没失去初心。
15岁时写下的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得到了他一生的佐证。
李白的放浪、王维的佛系,还有作为普通人的迷茫与治愈,共同组成了白居易的一生。
即使多年“没房”可住,却从来心有归处,用一颗融于市井之心,为他人遮风挡雨。
少年时我们都想成为李白——
叛逆、潇洒、意气风发,如月亮般浪漫。
怀揣着两分清醒八分醉,有“仙人抚顶”,可让“力士脱靴”,还能仗剑走天涯。
可月亮高高在上,“如美人隔云端”,终究离我们太遥远。
图片|小婷吃西宁
中年时,我们又想成为王维——
从容、温柔、归隐自然,如太阳般温暖。
享受着两分热闹八分静,闲来坐看“云起时”,可赞“诗中有画画中诗”,还擅琴棋乐禅。
可太阳耀目,境界难求,而佛性深远,非常人所能及。
于是晚年回首,我们才发现自己更像白居易——
平凡、纠结、融于市井,如星星般微小。
挣扎着两分躺平八分卷,会自嘲“闲人”,也会共情于“心忧炭贱愿天寒”,最终在人间烟火里得到治愈。
纵然没有月之仙,日之暖,却有自己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光芒。
有人曾说——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修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欢”
李白、王维、白居易,同样是生于二月,同样是将人生“二八分”,却走出了不一样的三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