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浙江省宁波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过去一年,有多项医护人员的发明创造成果成功转化。这些发明创造都从临床一线实际问题出发,在临床实践中又不断得到改进,不仅造福患者,也让医护人员工作起来更加便利。
检验智能机器人系统
受企业青睐已完成转化
宁波市第一医院转化实验室主任罗守军是驰援湖北武汉的抗疫英雄,也是医院的发明达人。检验科出身的他,在优化患者检查环节方面有不少发明创造。
有的发明创造成果虽然还没有转化,但已经服务于临床一线。在奉化区中医院手术室,有一张特别的手术桌。奉化中医院骨伤科医生沈冬和同事发现,临床骨科手术桌是骨科手术少不了的,但医院里使用的传统手术桌是木质的,表面存在很多间隙裂纹,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如果选择不锈钢的手术桌,在手术中又会十分不方便。
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做手术桌?沈冬日思夜想,一次路过篮球场,从篮板的有机玻璃材质上获得灵感,他设计出了新的骨科手术桌,不但解决了拍片与清洁消毒的两难问题,而且比传统手术桌更加轻便美观。如今这款手术桌在奉化区中医院已经用了两年,还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会自动提醒的冷敷坎肩
来自护士们的发明创造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的骨科病房走廊,展示着关节外科副护士长徐敏和同事发明的便携式冷敷用坎肩。
不少医护人员的发明创造来自于工作中的“痛点”。比如,在进行内窥镜手术时,需要大量液体灌注扩充手术视野,动辄3升装的输液袋,需要护士不停地举起来挂到比自己还高的输液架上,几台手术下来,不但要耗费巨大的体力,还有受伤风险。
躺着也能喝水的多功能水杯
一个餐盘就能做到营养均衡
对于无法起床的患者来说,躺着喝水如何做到不洒水?宁波华美医院ICU副护士长陈瑜一次和同事开会时聊到这个话题,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动手画图纸,经过两个多月的讨论修改,一款多功能饮水杯诞生了。
“这款杯子的杯壁上有测温的发光管,当温度适宜时会变绿,反之则是红色。杯身上装有可以360度旋转的吸管,方便躺着的病人喝水。”陈瑜说,杯身上有一个感应小口,手握杯子时,吸管口处的小铁片会自动打开,水就会流出来。这样一来,就算身边没有医护人员或者家人,患者也能自己喝水,还能直观地知道水温。2019年年底,这款杯子成功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要想营养均衡,每天要吃20种以上的食物,但到底怎样的饮食搭配才算科学?普通家长很难准确判断。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龚清海和同事,设计了一款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实现膳食搭配、均衡营养的合理膳食定量餐盘,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传统的餐盘,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大都仅为盛装膳食或考虑儿童和青少年的审美观,不会考虑营养均衡及定量,不能对儿童和青少年科学营养膳食起到引导作用。”龚清海和团队成员经过多次的测量研究,针对儿童和青少年膳食营养需要,设计出一种合理膳食定量餐盘,餐盘的盘体有主食凹槽、蔬菜凹槽、肉类凹槽、水果凹槽、蛋豆类凹槽和牛奶凹槽,这些凹槽侧壁均设有刻度标识,底部有图案标识,只需将相应类别食物盛放在对应凹槽中,就能保证吃得营养全面。这种特殊餐盘的使用能预防与饮食有关的能量过剩、营养素缺乏等疾病的发生,该理念已应用到宁波市儿童青少年膳食指导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