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强烈推荐的博弈论通俗读物!
西方《孙子兵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克拉克经济学奖得主、《魔鬼经济学》作者史蒂芬·列维特,《美丽心灵》作者西尔维雅·娜萨等倾力推荐!
内容简介
耶鲁大学教授奈尔伯夫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迪克西特的这本著作,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博弈论策略思维的道理。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打理一宗生意,该和谁结婚,怎样将孩子抚养成人,要不要竞争总裁的位置,都是这类决策的例子。你不是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做决定。相反,你身边全是和你一样的决策制定者。虽然冲突的成分很多,但是合作的因素也不少。本书将帮助你学会策略性地思考,在人生博弈中扩大赢面。
作者简介
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麻省理工博士,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他教授博弈论,同时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的策略行为,是当代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之一。迪克西特曾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学奖和冯·诺依曼奖,亦是计量经济学会、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和英国研究院的院士,美国经济学会主席。除《妙趣横生博弈论》一书之外,他还另有8本著作,包括《策略博弈》(与苏珊·斯凯丝合著)、《国际贸易理论》(与维克托·诺曼合著)、《不确定性下的投资》(与罗伯特·平迪克合著)、《均衡增长理论》、《法律缺失与经济学:另类治理模式》。
目录
中文版序导读艺术的修炼译者序博弈的艺术前言导言人们在社会中应如何行动第一编
第1章十个策略故事1.选数游戏2.以败取胜3.妙手传说4.领先还是不领先5.我将坚持到底6.策略思维7.巴菲特困境8.混合出招9.别跟笨蛋对等打赌10.博弈论可能会危害你的健康11.以后的写作形式
第3章囚徒困境及其克服多种情景,一个思想一段小小的历史以牙还牙较新的实验如何达成合作康德定然律令解商界中的困境公财悲剧自然界的腥牙血爪
第4章美丽的均衡协调大博弈价格竞争博弈争斗与懦夫一段小小的历史寻找纳什均衡有无限多个策略的博弈美丽的均衡
第二编第5章选择与机会聪明人的结局足球赛场上的混合策略孩子的游戏实验室中的混合策略怎样随机行动混合动机博弈中的混合策略商业与其他对抗中的策略混合怎样寻找混合策略均衡
第6章策略行动改变博弈一段小小的历史承诺威胁和许诺吓阻与强迫快速查阅向导警告和保证其他参与者的策略行动威胁与许诺的异同清晰性与确定性巨大的威胁边缘政策
第7章让策略可信我们能相信上帝吗通往可信的八条正途降低对手的可信性
第三编第8章理解和操纵信息真爱情深吗所罗门国王的困境操纵信息的方法质量有保证吗一段小小的历史信息甄别与信号传递谎言的保镖通过信息甄别进行价格歧视
第9章合作与协调钟形曲线为谁付出代价人迹罕至的路线第22条军规比超速罚单还快他们为何离开高处可能不胜寒政治家与苹果酒要点回顾
第10章拍卖、投标与竞争英式和日式拍卖维克里拍卖收入等价网上拍卖就像你已经获胜那样竞价阿珂姆公司密封竞价拍卖荷式拍卖国库券优先权博弈消耗战
第11章讨价还价谈判中的让步体系测度利益馅饼这对你的伤害甚于对我的伤害边缘政策与罢工同时就诸多问题讨价还价虚拟罢工的优点附录11A鲁宾斯坦讨价还价
第12章投票幼稚的投票孔多塞投票规则法庭的秩序中点的选民宪法为什么会有效历久不衰的名人爱一个可恶的敌人
第13章激励
对努力程度的激励怎样设计激励合同多维激励报酬方案怎样奖赏工作努力
第14章案例分析别人的信封总是更诱人祝你好运红色算我赢,黑色算你输弄巧成拙的防鲨网硬汉软招更安全的决斗三方对决取胜的风险仅有一次生命可以献给你的祖国糊涂取胜价格的面纱所罗门国王的困境重现海湾大桥1美元的价格李尔王的难题美国起诉艾科亚大洋两岸的武装有时骗倒所有人:拉斯维加斯的老虎机
健身之旅题解健身之旅1健身之旅2健身之旅3健身之旅4健身之旅5健身之旅6健身之旅7健身之旅8健身之旅9健身之旅10深入阅读
收起全部↑
多年来,人们总是问我要了解或学习博弈论,该读哪本书。我后推荐了《策略思维》。现在,我以更大的热情推荐这本精彩绝伦、足智多谋的新版本。若你对博弈论已经有所了解,那也可以趁此享受阅读的愉悦。
托马斯·谢林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这本精彩的书证明了博弈论既有趣又重要,绝对不该埋没于不为人知的学术期刊中。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很难再找到与之相提并论的书了,所以我读了两遍!
史蒂芬·列维特
克拉克经济学奖得主
著有《魔鬼经济学》
当你读完这本才华横溢的书,你就会掌握一种全新、精明的决策方式。
西尔维雅·娜萨
著有《美丽心灵》
如果不是迪克西特他们的努力,我们真是很难想象,今天的MBA学生、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怎么能够理解博弈论的一些深邃思想和精彩篇章。
王则柯
著有《博弈论平话》
您的兴趣也许与我不同,但我敢说,无论读者是追求阅读的趣味,还是思维的愉快,抑或希望洞察世事和追求个人成功,这本《妙趣横生博弈论》都值得阅读和收藏。
董志强
著有《身边的博弈》和《无知的博弈》
因《孙子兵法》英译为TheArtofWar(即《战争的艺术》),故作者才有此一说。在此我们站在读者的角度,将书名译为《妙趣横生博弈论:事业与人生的成功之道》。——译者注
差不多20年以后,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的非常成功的博弈论著作《策略思维》,升级成为新的博弈论著作《妙趣横生博弈论》。我想跟大家说说自己对为什么叫作“艺术”的理解。
从《策略思维》到《妙趣横生博弈论》,固然大部分材料是新的,但是书名的改变,主要是因为作者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事实上,两位作者自己就写道:“在创作《策略思维》的岁月,我们还太年轻,当时的精神思潮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竞争。后来,我们才彻底认识到合作在策略情形下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良好的策略必须很好地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从“策略思维”的提法到“策略的艺术”的提法,准确地体现了人类认知的这个深刻进步。
大约在15年前,我们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本科学生希望我给他们的毕业纪念册题词。我题词的大意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经济学的运用是一种艺术——科学的本领有赖于训练,艺术的才华讲究悟性和心得。”现在我感到高兴的是,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这个体会有点接近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在《妙趣横生博弈论》中对博弈论所说的一些话。
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说,“科学和艺术的本质区别在于,科学的内容可以通过系统而富有逻辑的方式来学习,而策略艺术的修炼则只有依靠例子、经验和实践来进行”;“博弈论作为一门学科远非完备,(所以)大量的策略思维仍然是一门艺术”。他们写作《妙趣横生博弈论》的目的,是把读者“培养成策略艺术的更佳实践者。不过,对策略艺术的良好实践,首先要求对博弈论的基础概念和基本方法有初步的掌握”。
具体来说,“面对如此之多很不一样的问题,如何进行良好的策略思维,仍然是一种艺术。但良好的策略思维的基础,则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原理组成,这些原理就是正在兴起的策略科学——博弈论”。他们写作的设想是:“来自不同背景和职业的读者,在掌握这些基本原理以后,都可以成为更好的策略家。”具体来说,“面对如此之多很不一样的问题,如何进行良好的策略思维,仍然是一种艺术。但良好的策略思维的基础,则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原理组成,这些原理就是正在兴起的策略科学——博弈论”。他们写作的设想是:“来自不同背景和职业的读者,在掌握这些基本原理以后,都可以成为更好的策略家。”
在因为博弈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中,就论述风格而言,1994年获奖的约翰·纳什(JohnForbesNash,Jr.)和2005年获奖的托马斯·谢林(ThomasC.Schelling),可以说是这个绚丽光谱的两个端点。纳什“惜墨如金”,他的论述全部见于匿名审稿论文,数量不多,每篇的篇幅都很短,完全是数学形式的讨论。相反,谢林则以出版学术著作著称,而且这些著作多半都以老百姓能够字面理解的日常语言写出来,与时下经济学主流的论述风格大相径庭。纳什天才地提出并刻画了博弈的均衡的概念,并且在很宽泛的条件下,证明了博弈的均衡的存在性,为博弈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谢林的著述不但提供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哪怕这些思想未能刻画为数学形式的经济学模型),而且为博弈论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我们这个世界在20世纪经历了可怕的核竞赛,可是幸运地没有发生过核大战。现在许多人把核大战最终没有发生,看作过去这个世纪发生的最伟大的事件。曾经几次眼看要发生核大战了,最后却还是有惊无险,从学理上说,这是因为谢林提出的思想武装说服了人们。
就博弈论而言,可以说迪克西特教授深得纳什和谢林的真传。纳什那样数学形式的讨论,他驾轻就熟,因为他本科学的是数学。而像谢林那样日常语言的著述,使他的读者比谢林还多,因为谢林非常成功的著述,旨在影响学界和政治家,而迪克西特他们则专门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学生与其他关心博弈论的读者写作。如果不是迪克西特他们的努力,我们真是很难想象,今天的MBA学生、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怎么能够理解博弈论的一些深邃思想和精彩篇章。
我个人与迪克西特教授的交往不多。1991年在普林斯顿向他请教一个国际贸易问题,他对于提供曲线(offercurve)的看重,对我有很大启发。2004年,也是在普林斯顿,我陪尔山与他共进午餐,他广泛的兴趣、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素养,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更多的是从阅读迪克西特的论著中得到教益。相信广大读者也一样能够从阅读他的著作中得到许多教益。
大家都知道猜拳的“剪刀-石头-布”游戏吧。就在现在这本《妙趣横生博弈论》中,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会和你玩“剪刀-石头-布”博弈,而且把它升级为如果是“布”赢就得5分,因为“布”需要张开5个手指,如果是“剪刀”赢就得2分,因为两只手指表示剪刀,如果是“石头”赢则只得1分,因为只有一个端点。你说,这样的博弈论著作,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我们在前面谈到谢林的著作多半都以老百姓能够字面理解的日常语言写出来,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这本《妙趣横生博弈论》也是这样。必须提醒的是,能够字面认识一段话,也就是说能够把这段话顺利地读出来,并不等于能够理解这段话的内容,并不等于能够理解这段话的思想和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还是要仔细地跟着作者去思考,这与看小说有很大不同。即使是选修博弈论课程的大学生,也不能因为这本书是“普及读物”就掉以轻心。有本事你尝试把前面说过的升级版的“剪刀-石头-布”游戏研究清楚,就知道这本书的博大精深了。
最后需要指出,这本书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宽,把本书翻译好,需要对世界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还要具备历史、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广博基础。按照严复的说法,翻译的境界讲究“信、达、雅”。面对这样的标准,我们自忖功力不逮。读者如果发现这个译本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诚盼不吝指出,以期我们共同把这本那么好的博弈论著作,出版得更好。
原书名为TheArtofSerategy,直译为“策略的艺术”。——编者注
我们的答案并不涉及道德和礼教。我们也不想与哲人、牧师和父母为敌。我们的主题尽管谈不上高尚,但与美德和礼貌一样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本书讨论的是策略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谋略家,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这个称呼。成为优秀的谋略家总比成为糟糕的谋略家要好些,而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大家提高发现和运用有效策略的技能。
工作,乃至社会生活,是充满决策的涓涓细流。追随何种事业,怎样经商,跟谁共结连理,如何抚养子女,乃至于是否竞选总统,都是重大决策的例子。这些局势的共同元素是,你无法在真空状态下行动。相反,你的身边围绕着积极的决策者,他们的选择与你的选择相互作用。这种行为互动对你的思维和行动也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阐明这一点,不妨考虑伐木工人和将军之间决策的差异。当伐木工人决定如何砍伐树木时,他不必担心树木会反击;其面临的环境是自然的。但是,当将军试图消灭敌军时,他必须料及并克服阻止其意图的反抗力量。如同将军一样,你必须意识到你的生意对手、潜在配偶,乃至你的子女都是富有谋略的。他们的目标与你的目标既可以相互冲突,也可以完全一致。你的决策必须求同存异并充分利用合作。本书旨在教会大家策略性地思考,并进而将思想转化为行动。
参与这些游戏(博弈),需要许多不同类别的技能。其中一类是基本技能,比如篮球中的投射能力、司法中的先例知识,或者扑克游戏中不动声色,等等。另一类是策略思维。策略思维始于基本技能,并且需要考虑如何运用基本技能。熟悉法律之后,你还必须制定为委托人辩护的策略。了解了己方球队传球和跑位的能力以及敌方球队对我方每个选择的防守能力之后,作为教练你还要决定要不要传球或跑位。有时候,比如核武器边缘政策的情形,策略思维还意味着知道何时放手。
博弈论科学远非完备,大量的策略思维仍然是一门艺术。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把你培养成策略艺术的最佳实践者。不过,对策略艺术的良好实践要求对科学方法和基本概念先有初步的掌握。因此我们组合了两种方法。第1章从策略艺术的例子开始,展示不同的决策中策略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指出了某些有效的策略、某些无效的策略,甚至某些明显糟糕的却被人们在这些真实博弈中所采取的策略。这些例子先提供一个概念性框架——科学的基础。在后续章节中,第2~4章通过例子构筑起理论基础,每个例子都是精心设计用以引出一条原理的。然后我们转向更具体的概念以及对付特定局势的策略——在任何规律性的行动都将被对手利用的时候如何采取混合行动,如何改变博弈以利于自己的优势,如何在策略互动中操纵信息。最后,我们着手讨论几大类策略局势,讨价还价、拍卖、投票以及激励机制设计,在这几章中,大家将在操作层面见到博弈论的原理和策略。
科学与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科学的内容可以通过系统而富有逻辑的方式来学习,而策略艺术的练习则只有依靠例子、经验和实践来进行,这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对于科学基础的阐释得出了一些原理和通行法则。比如,第2章提出的逆向推理方法和思路,第4章的纳什均衡概念。但是,在不同局势下所需的策略艺术则还需大家多多努力。每种局势都有特定的性质,需要大家结合科学的原理加以考虑。提升策略艺术技能的唯一途径就是归纳法,多多了解在大量的例子中它们是如何得以实现的。这也正是我们试图提升大家策略IQ的方法:在每章以及结论章的案例研究中集中提供了大量的例子。
例子涵盖的范围既有大家熟悉的、琐碎的或逗趣的,它们通常取自文学、体育运动或影视,也有令人恐惧的,如核军事对抗。前者只是博弈论思想美妙愉悦的载体;而后者,一度有很多读者认为核战争是如此令人担忧的问题以至于难以运用理性分析。然而,冷战已结束多年,我们希望军备竞赛和古巴导弹危机博弈论方面的问题可以由它们的策略逻辑在某种程度上与其情绪内容分离而得到检验。
案例分析与大家在商学院课程中遇到过的案例类似。每个案例都设置有一个特定的环境并要求你应用该章讨论过的原理去找出该局势下的正确策略。某些案例是结局开放式的;不过那也正是生活的特性。在没有明确的答案时,只有以不完美的方式去处理这些问题。在阅读案例讨论之前,先努力想透每个案例,与单单大量阅读正文相比,这是理解博弈论思想一种更好的方式。为了有更多训练,最后一章提供了一个案例集,案例的难度大致呈递增顺序。
在本书最后,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成为更优秀的管理者、谈判家、运动员、政治家或父母。我们提醒大家,达到上述目标的良好策略中,有一些并不能够帮你赢得对手的爱。如果你想公平对局,那么请你把这本书告诉你的对手吧。在本书最后,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成为更优秀的管理者、谈判家、运动员、政治家或父母。我们提醒大家,达到上述目标的良好策略中,有一些并不能够帮你赢得对手的爱。如果你想公平对局,那么请你把这本书告诉你的对手吧。
“博弈”的英文表达是game一词。game的中文也可译作游戏。——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