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营仪式和班会后,学员们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破冰拓展,团队以最快速度融合提升。
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构建全链条的创新体系,营造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产业互联网时代,ToB行业将诞生一批像腾讯这样的新的巨头企业。”
“不要轻易选择在文创、农业领域创业,因为投资周期最长。”
“双创进入下半场,未来的双创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
……
6月23日,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大湾区特训营二期(电子信息产业方向)在仲恺高新区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结营。在为期4天的课程中,玖润资本董事长、北京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姚杰,北创营驻场导师、智囊传媒总裁、商业模式专家傅强等知名导师为81名来自大湾区各地的创业者上了一场精彩的创新创业课。
据悉,本次活动是2019年仲恺高新区“双创”活动周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北京大学创业营第二次来到东江科技园。东江科技园作为惠州市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平台,始终把创新当作园区发展的灵魂,聚焦“科技新城、创新高地”这一战略定位,构建全链条的创新体系,营造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
北创营
开设特训班助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破冰之旅、战略思维、企业学习、大董会、管理精研、实战经营、路演会、大师谈……在为期4天的课程中,特训营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围绕大湾区经济、产业融合、战略智慧、管理精研、创业投资、巅峰起点等主题,由北京大学名师、知名企业家创业导师授课,面对面交流,传授创业实战经验。此外,特训营还在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对接、协同创新等方面为学员提供深度定制化扶持。
“为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助力仲恺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我们特邀请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来东江科技园开设大湾区特训营二期,并特别开设了电子信息产业方向的特训班。”东江科技园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发源于北大,汇聚众多著名企业家校友力量,是当前全国最大、全开放的公益创业培训活动。该平台以导师辅导、创业服务、产业落地、创新智库、天使投资、政策对接等服务,打造区域双创全要素聚集地及创业者综合扶持平台,其中8个分基地获得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的认定。
此外,北创营平台上有超过400位创业导师为创业者提供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其中学者、企业家、行业专家的比例为1:1:3,形成了一整套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创新创业导师智库体系。
“从未想过惠州创业热土如此不逊于深圳”
6月23日下午,特训营结业,学员们纷纷聚在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大湾区特训营二期的展牌前合影。
“结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从开始到结束——4天,从结束到开始——下一秒。”……学员们纷纷在朋友圈写下感言。
“北创班汇集各类大咖级老师为我们授课,从管理创新、商业模式、股权激励、经济贸易、文化历史等方面,理论结合实践,生动形象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我们,弥补了我们的理论短板,丰富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有助于我们规避潜在风险。”班长梁雷飞兴奋地说。
“千里‘惠’北创,情谊系九‘州’。”学员郑竣原说,“我想这个标题足够表达我对这次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的内心感受!”郑竣原是通过朋友推荐从深圳来到北创营的,他认为北创营给予了他不同的心境。
“作为一个企业家、创新者,我觉得最难的不是如何想出模式,而是如何保持自己内心的那份坚定不移。”郑竣原说,老师的耐心引导、讲解以及同学的鼓励,让他更加勇敢地面对眼前的困难。“从未想到惠州会是如此不逊于深圳的创业热土,也许因为惠州的美丽,让我觉得她理所当然的静,却让我忽略她热情澎湃的动!”郑竣原感慨地说。
特训营也是学员对接资源平台
其实,这不是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第一次来到惠州。今年4月16日,东江科技园管委会就与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粤港澳基地联合举办“创启东江”投融资对接活动;去年5月,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大湾区创业特训班(一期)在仲恺高新区开营,吸引来自各地86名企业家学员前来学习。
本次特训营报名同样火热,招生公告一发出,很快就吸引了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等地近300名创业者线上报名,经筛选最终有81名获得线下学习资格。
“我们希望,本次特训营不仅成为一个学习的平台,也是学员们一个技术、人才、资源对接的平台。”特训营工作人员侯瀚森说,训练营惠州本地的学员不到一半。
侯瀚森是欧勒姆电气(珠海)有限公司创始人,以往期营友身份加入了本次特训营工作组。“我们三位创始人均因北创营结缘,我们分别参训了北创营大湾区一期特训班、粤港澳三期班和粤港澳四期班。”侯瀚森介绍,他们在北创营特训班相识,在“大董会”和产业供需对接活动上抓住了深度产业合作的契机和互补协同发展的机遇,迅速开展了基于各自优势集合的深度项目合作。
目前,欧勒姆电气在工业级气体检测领域已取得4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专利技术,打破了国外在气体检测领域数十年对华的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成功开发出首个由中国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VOC气体光学传感器以及通用传感器芯片级封装技术。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便携式物联网气体检测仪将于2020年正式投入市场,目前已与多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技术合作意向。“我们的项目将落户惠州,因为惠州有比较完善的产业配套和优惠政策。”侯瀚森说。
东江科技园
营造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
“双创进入到下半场,将以产业创新为主。电子信息产业也将出现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东江科技园有关负责人说,结合惠州的产业特色,本次特训营特别开设了电子信息产业方向的特训班。
“本次特训营的开展,更加有利于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激发创新活力。同时,对赋能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仲恺高新区及东江科技园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东江科技园有关负责人说。
推动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东江科技园如此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其实得来不易。
“三年前,东江科技园的科技创新平台就只有两块牌子(孵化器、众创空间)。园区坚持虚功实做,大胆尝试,推出‘创新10条’,一步一个脚印,实现重大突破。”在去年的总结大会上,东江科技园负责人如是说。
实施“新型研发机构集群计划”,新型研发体系稳步构建。据统计,目前东江科技园在建新型研发机构累计8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7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
今年,东江科技园将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推动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力争新增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
打造全市最大最好的创新创业培训基地
完善孵化育成体系,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国家级孵化器新增高标准办公场地2100平方米,在孵企业突破130家;获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评价优秀(A级)、市青年创业基地称号。打造加速器联盟2.0版,加速器联盟面积达30万平方米,新增科技项目27个,总量达129个,引进广东润和、卡特加特等11家高成长科技型企业。正在筹建国家级民营孵化器、科技大厦、人才公寓。
打造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双创服务支撑更加有力。将东江创客中心、新能源孵化园、华阳集团、硕贝德科技等13个平台和企业打造成现场教学点,与惠州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等5家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合作关系,汇集30多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创业导师,致力打造成全市最大、最好的创新创业培训基地。
此外,建成科技服务中心,网上科技服务大厅,打造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积极组织申报“恺旋人才计划”,去年全年获评创新创业领军人物等各类奖项57个。
据统计,3年来,东江科技园高企存量从11家跃升到51家,专利申请量从1560项增至2260项;新型研发机构由2家发展到8家;产业基金从无发展至4支、规模12亿元;每年的投融资路演,校企、银企对接等“双创”活动非常活跃、氛围很浓厚。
导师说
产业互联网时代拼的是技术和成本
我们的学员一定要知道现在的大背景是怎样的。创业一定要顺势而为,我们刚好处在一个从移动到AI、ToC(个人)到ToB(公司)的时候。2008年到2018年,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iphone的出现,诞生了一大批移动互联网公司,比如腾讯。但是2018年之后,AI出现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首先,产业互联网时代对产品的要求不一样了。以前市场是增量时代,蛋糕是不断变大的,即便企业自身不变,挣的钱也会越来越多。但如今市场进入到存量时代,也就是说蛋糕是不变的,或者说增长得很慢,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创新、成本,必须要有硬功夫。未来,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场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其次,创始人必须要有产业背景,未来的创业,将是以技术人员为核心的创业。同时,核心人物必须有非常强的专注度,有自己的战略高度和格局。
■资深投资人费杰:
股权激励主流方式是设立有限持股平台
股权激励主要是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从组织形式看,一般分为有限合伙、有限公司、自然人直接持股或创始人代持。目前主流还是设立有限持股平台。
与持股公司相比,利用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来实施员工股权激励将是优化的选择:创始人(或指定的人员)可掌控持股平台所持公司股权的表决权;GP掌控表决权,合伙企业无企业所得税,避免了以公司形式作为持股平台时,持股公司层面以及被激励对象作为持股公司股东层面的双重税务;财产份额转让差额部分收取20%所得税,避免了有限责任公司双重征税40%的税负。合伙企业可以约定合伙人条件,入伙和退伙相对于持股公司而言灵活度更大。
股权激励的实施时机很重要。创业初期,公司价值不明显,如果创始人一开始就慷慨解囊,给员工发放激励股权,往往收效甚微。好的实施时机通常在创业公司拿到天使轮或A轮融资后,这不仅是投资人的要求,也让激励对象能够相信激励股权的市场价值。
■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粤港澳基地总经理刘翔:
以科技为载体为产业赋能
双创进入到下半场后,怎么走?北创营从2017年开始就在考虑这个问题,进行过各种尝试。最终我们还是发现要以产业双创为抓手。什么叫产业双创?第一就是要有明确的产业方向,比如这次我们就先与地方政府进行了沟通,了解到地方政府需要什么样的产业、产业优势在哪里,选择能进行双创的载体。第二是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来进行,因为龙头企业能影响产业发展的方向。
学员说
■詹珊群(珠海横琴朋智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初创企业的一员,很幸运可以参加体系如此完整、内容如此丰富的课程。有别于理论课,各位讲师将各自领域的实战阅历结合理论知识浓缩为最精彩的课程,班主任姚杰对工业互联网的深度分析,傅强老师对商业模式专业讲解,都让我深受启发。此外,田新华老师从专业大牌导师的角度提出了在项目融资时发现的问题,一针见血,并给出了优化的专业建议;费杰老师以投资人身份深度剖析了目前整个投资市场环境,探讨股权激励……对我而言这些都很有价值。
■徐琦(深圳铢宝益科技有限公司)
感谢北创营不同纬度的课程提升了我的思想纬度,让我能重新梳理整个信息架构,以更清晰的角度回看这个行业。我也会带着这一份爱和感恩,带着这一份希望,去做好自己的事业,去回馈社会,并且希望能再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到北创营,让爱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