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1月11日的临近,各大电商平台陆续拉开了“双11”购物节的帷幕,一些消费者已经或者正待开启“买买买”模式。
问:“双11”期间,线上线下市场随处可见“巨惠特卖”“全年最低”的宣传标语。但实际上,一些商家的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商品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还可能是全年最高。此种行为,涉及欺诈吗?
答:先涨价后降价的行为有可能涉嫌价格欺诈,但具体是否构成价格欺诈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商家没有正当的成本增加等原因,仅仅是为了营造降价假象而先提高商品价格,随后进行所谓的“降价促销”,这种带有明显欺骗、诱导消费者性质的行为属于价格欺诈。
问:当前,直播带货火热,但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吐槽。消费者收到货物时,如果发现“货不对板”,应如何处理?
答:虚假宣传可能构成欺诈消费者。网购商品与宣传不符时,消费者应及时保存商家宣传页面截图、与商家的沟通记录等证据,并与商家沟通要求退换货或退款等。如商家拒绝处理,可以向平台反映情况或寻求法律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商家一般指商品购买链接中的店家,消费者要找对商家才能更好维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问:“双11”促销期间,部分消费者大量囤积商品,但整理商品不及时,超过“七天无理由”才发现商品有退货需求,这时还能退货吗?
答: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古都魅力足西安成为外国游客入境游首站新选择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5次拍摄到三豹同框
我省“阎良航空工匠”劳务品牌亮相2024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
打卡千年文化地标小雁塔在西安博物院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中法建交60周年207件组文物赴法展出陕西占了三分之一
“跟着美食游陕西”暨商旅名街产业群推进活动启幕
陕西一市最新人事任免
雨雪、降温、吹风齐上阵西安气温将跌至-4℃需防范
远山的回响丨秦岭山下,看“宝藏乡村”如何吃好“流量饭”
《西北岁月》花絮|榆林城中追光人
神木废水处理项目发生炸裂事故4人死亡善后工作有序开展
陕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23-26日迎来一次雨雪寒潮天气过程
《西北岁月》花絮|小河村定乾坤
人物篇—赛道逐影|2024沿黄公路(新能源)汽车拉力赛宣传片
《西北岁月》人物剧照
宝鸡至潼关旅游专线列车加密开行今年西铁局已开行100多趟主题旅游列车
陕西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铁拳”行动护民生今年截至10月底共查办11673件案件
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实现全域验收
西康高铁建设“进度条”再刷新秦岭太兴山隧道1号斜井至2号斜井区间顺利贯通